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从乌军的“赫尔松反攻”说起……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1-04
详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古巴导弹危机往事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0月13日)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1979中越边境战事前望:越柬战争之进攻金边
火力决胜战场:越南战争的真诚镇伏击与反伏击战
舟山群岛战事:血战登步岛
舟山群岛战事:从夺岛大榭岛、桃花岛到登步岛之战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在冬季作战的政略与战略的分歧
俄乌战争观察:战争与面子
NASAMS防空导弹系统,将深度影响战争走向
俄乌战争观察:冬季“磨盘战争”和俄乌和谈的门缝

2022年11月11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等袭击;红色爆炸圈为有效袭击(在俄军控制区亦然)。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红色圆圈为俄军的无人机行动、进攻、一线炮火轰炸。蓝色圆圈为乌军地面进攻,导弹袭击,海马斯攻击。

赫尔松俄军撤退渡河示意图(朋克猫供图)。

本文参考上篇:《俄乌战争观察:冬季“磨盘战争”和俄乌和谈的门缝》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溃败”赫尔松?》


2022年11月11日,俄乌战争持续261天。


从11月9日夜间至今,俄军主力部队从赫尔松战场之第聂伯河右岸向左岸战略撤退,确为俄乌战争的焦点。


其实,早在10月16日、17日,俄军放出卡霍夫卡水库“溃坝危机”舆论,在开始撤退赫尔松非军事单位、平民的同时,也开始了撤退俄军重型设备和非战斗单位,作出了准备放弃赫尔松战场姿态。

从10月16日、17日至今,俄军一方面对乌克兰全域实施“非对称无差别远程战略打击”(参考每日文前的俄乌战争及俄军远程火力打击态势图),继续加大乌克兰冬季作战经济压力和后勤负担;一方面在赫尔松撤退沿线开始埋设地雷、修筑后备阵地,沿第聂伯河右岸赫尔松市-新卡霍夫卡临江防线构建防御体系,且在第聂伯河左岸梯次配置多管火箭系统及榴弹炮群,快速建成了三道防线。

显然,第聂伯河左岸三道防线,即为俄军在乌克兰南方战场的绝对核心防线。

从克里姆林宫视角来看,赫尔松战场为俄军“特别军事行动”斩获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承载着克里姆林宫政治正确,有着独立无二的政治价值。

同时,随着乌军“烟头攻势”实际上已经数次指向了克里米亚腹地,使得赫尔松地区隐然成为了克里米亚的战略门户。

这样,俄军第聂伯河左岸三道防线在克里姆林宫的俄乌战争全局战略上,既为俄军赫尔松战场的标志性战线,也是克里米亚的战略屏障。

因此,综合俄军政治、战略及战况、态势图等资料分析,俄军这次向第聂伯河左岸的撤退行动在军事上准备较为充分,是俄军意在收缩战线、收拢和重组兵力的一次有计划的战略撤退。


显然,俄军在赫尔松的撤退,并非网传那种类似哈尔科夫战场、红利曼战场的溃败。


在这次撤退行动中,苏洛维金早有准备且指挥有方,在赫尔松市及新卡霍夫卡两地数个码头、浮桥、桥梁,都是妥善安排俄军与平民同桥、同船,进行“军民融合”型撤退。


乌军纵有以HIMARS多管火箭系统等远程火力发起精确打击的能力,此刻面对俄军“军民融合”型撤退,也只能默然远望,伫立当场……


迄今为止,乌军虽然不间断以零星炮火袭击俄军码头、浮桥、桥梁等目标,但并无明显收获。


俄军主力得以完整脱身。


11月11日,赫尔松战场乌军推进、俄军江左三道防线示意图。


乌克兰第28机械化旅的士兵在赫尔松州俘虏了一辆俄军T-90坦克。

乌军快速向赫尔松外围推进,收复大片国土。

乌军快速向赫尔松外围推进,收复大片国土。

乌军快速向赫尔松外围推进,收复大片国土。

俄军快速撤退,防线空虚,乌军在赫尔松战场也就有了一次快速推进的机会。


在9日夜间至11日午后,随着俄军主力向第聂伯河左岸撤退,乌军以南方战场高度北约化的第28独立机械化旅、第46空中突击旅、第60独立步兵旅、第128独立山地突击旅等部战术分队,在赫尔松市的西部、西北、及东北方向,新卡霍夫卡北部、东北方向,分路发起试探性进攻。


乌军试探性进攻几乎没有遭遇俄军抵挡。


截止11日下午,各路乌军以战术分队试探性进攻为前导,全面推进,已经相继收复、占领赫尔松市外围之基西利夫卡、米罗柳比夫卡、库切尔斯克、皮亚蒂哈特基,新卡霍夫卡外围契卡洛夫米洛夫村等大片国土。


显然,就反侵略作战收复失地而言,这是乌克兰军队继红利曼大捷之后的又一次胜利。


有着“烟头攻势”的优势,乌军即可控制赫尔松战场主动权,徐徐推进,直至完全收复第聂伯河右岸国土,最终与俄军形成跨河对峙态势。


反之,就现在的赫尔松战场态势对俄军而言,就算俄军撤退为一次较为明智的颇具战略价值的撤退行动;然而,随着乌军席卷赫尔松战场,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掠得的第一个战略性战果终成竹篮打水,实属俄军在俄乌战场的一次在战略和政治上的双料失败。


从7月中旬至今已经4个月,俄军号称全球第二大陆军,至今却始终无法有效应对乌军以远程火力精确打击实施的“烟头攻势”、“磨盘战争”。


因此,俄军主力虽然成功退防第聂伯河左岸,在后续战事上依然机械化作战对抗乌军信息化、智能化作战,依然没有实质性摆脱高科技作战和后勤保障的被动。


这样一来,俄乌双方继续形成跨河对峙的持久战态势,俄军江左三道防线甚至克里米亚腹地,都势必难免继续受制乌军的“烟头攻势”,陷入被动挨打态势。


好在,俄军蹲守第聂伯河左岸三道防线动挨打,相比此前困守第聂伯河右岸赫尔松-新卡霍夫卡防线被动挨打,防御压力大幅减轻。


对克里姆林宫而言,在战线对峙态势下的消耗战、持久战看似几乎毫无胜望,却有可能为克里姆林宫争取宝贵的战略时间。


有了战略时间,克里姆林宫既可对内将“特别军事行动”转型为反西方的民族战争、国家战争;对外则可借以用持久战、消耗战的极大消耗,伺机重启“俄乌谈判”。


11月以来,美、俄、乌克兰等多方均有重启“俄乌谈判”言论,俄乌和谈的门缝若隐若现。


大势如此敏感,俄军必然期望不惜代价稳定正面战场,继续对乌克兰全域实施“非对称无差别远程战略打击”,双管齐下,借以用持久战、消耗战牵制乌克兰冬季攻势、影响欧美援乌战略,继而寻求重启俄乌谈判。


10月9日、10日至今,俄军持续1月对乌克兰全域非对称无差别程战略打击”,大量消耗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导致俄军高精度武器系统库存紧张,看似俄军“空袭”难以为继。


但是,据乌克兰方面开源消息披露,俄方目前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巡航导弹和设法进口伊朗的无人机或者部件。


近期,综合对比11月1日-11日的俄乌战争态势图,可见俄军空袭规模已经趋向减小,但是,俄军虽然想方设法竭力维持着对乌克兰全域实施“非对称无差别远程战略打击”。


无疑,在俄军近乎完全无法从正面战场夺得机会的时候,远火轰炸乌克兰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的相关基础设施,就已经成为了俄军的战略“稻草”。


卡在俄乌和谈的门缝,克里姆林宫唯有抓住这根战略“稻草”,才可能在这个酷寒的冬季,浮出俄乌战争的水面。


打仗就是打后勤,打消耗。


在有着能源、产能、库存、劳动力或动员兵人数优势的克里姆林宫视角,如果俄国能够消耗这些资源,将俄乌战争持久进行,西方国家政党山头林立,朝野政见分离,必然难以应付乌克兰在战争中动辄每单亿万美金的军援,每月数十亿美金的财政援助的战争消耗。


只要西方国家放弃援助,俄国也就可能可立竿见影摆脱俄乌战争危机。


这个观点,在国内也颇得认同。


很多朋友认为,西方国家伸手援助乌克兰渡过存亡关键阶段,当然不会无条件地继续耗费财力,将“援乌抗俄”战略延续到底。


所谓救急不救穷,就是最亲切和最具烟火的比喻。


姑且不论北约、英美及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的财力、物力、科技力与俄国的差距,不论乌军得到援助事实上以高科技总体战对抗俄国的机械化作战的战场现况……


仅从地缘视角,可以发现,乌克兰处在西方与俄国的制高点,实为英美等强国,波罗的海沿岸等小国,以及东南欧及黑海沿岸国家必须要与俄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北约、英美及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既有以有着财力、物力、科技力绝对优势,也对俄国多少有着梦魇般记忆,如此遇到俄乌战争这个千载难逢机会,会轻易拱手将乌克兰出让给俄国?


好比是马斯克,居然会向一位矿老板、油老板拱手让出他的“特斯拉”。


可见,这类谋略、想法与分析等等,实则都是背离现代政治和文化基础逻辑的想当然


以文会友,隔网茶叙。
综合资料分析、推演的写作较辛苦,还望朋友阅后能够三点一转。

私人微信,请简单说明,然后添加。


2022年11月10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