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明史专家方志远
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用好用活江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那么,学习贯彻落实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和省委全会精神,该怎么看?怎么干?我们邀请江西唯一受邀参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学者方志远来为我们解读。
《当代江西》:您作为江西唯一一位受邀参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学者,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有何感受与大家分享?
方志远:我十分荣幸受邀参加了这次座谈会,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讲话重点阐述了三大问题: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要性、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五大特性的提炼和概括,是长期深思熟虑的结果, 是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特性的全面总结,在这次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进行了系统阐述,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华文明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历史学者,对此我有十分深刻的感受。以“连续性”为例,是建立在坚实的考古发现和丰富的文献记载基础上,完全符合中华文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客观事实。
它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历史悠久,二是从未中断。
周朝封邦建国,确立大一统理念,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 成为保障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强大精神力量。
秦并六国,正式开启中国大一统历史,保障着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坚不可摧。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在民族大融合中得到新的发展,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
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一度蒙尘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光彩,实现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一脉相承。
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两次强调“第二个结合”的伟大意义:“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关于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三点: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自信才能自强,自信才能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开放包容是自信的表现,要融汇古今、汇通中西;只有吸收古今中外全人类的一切文明和智慧,才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我也正在撰写文章,争取有更多的体悟。
《当代江西》:“用中国特色的中国故事,让史学走进大众、影响大众”是您一直以来秉承的理念。您对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文化传承发展有何思考?
方志远:之所以产生“用中国特色的中国故事,让史学走进大众、影响大众”的想法,是因为回想起我们这一代人对历史感兴趣、产生爱国主义思想,开始都是由历史的普及读物引发的,如中国历史小故事、世界历史小故事等。
而大众对于历史、对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一直有着极大的兴趣,这就给历史学者提出了看似“非学术” 的要求:如何把学术化的历史学转化为“非学术化的”、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架起民众与“学术化” 历史学的桥梁,让历史走向大众?
我曾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 “学术需要生态和生态链”。一方面,人类的新认识、新发现通过各条渠道、各个层次,逐渐专门化;另 一方面,专门化的知识也通过各渠道、各层次全方位影响大众。
作为专业研究人员,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才情,为自己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层级。
首先,需要有人甘于寂寞,“上穷碧落下黄泉”式地搜集资料,不断开拓新的学术领域、推进学术进步,这是历史学得以强大、得以和其他学科并存,乃至为其他学科提供历史依据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其次,需要有人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提炼与综合,推陈出新,充实到宏大叙事中,创造出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作品。
最后, 需要有人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例如普及读物及小说、戏剧、电视剧等,再通过音频、视频等手段,向大众进行传播,使之家喻户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普及工作。
《当代江西》:很多人是通过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国史通鉴》系列讲座认识您的,请问您开这个讲座的初衷是什么?您正在编纂的《(新编)中国通史·明代卷》在文化传承发展上有什么意义?
方志远:在和“百家讲坛”合作了《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之后,栏目希望和我再次合作讲通史。为什么有讲通史这个想法呢?
第一,我在江西师大给历史系本科生讲过许多次中国古代史(隋唐—明清),给中文、政教等专业的本科生讲过中国通史课的大部分内容,有讲通史的经验。
第二,曾有不少非历史专业的朋友让我推荐比较 好读一些的历史书,我推荐了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柏杨《中国人史纲》。有朋友建议说,干脆你写一本给大家读啊!这激发了我讲《国史通鉴》的兴趣。
第三,我一直认为 “史学”是“人学”,历史学者有责任向大众传播相对真实并且能够从中获取力量、得到启示的历史作品。节目播放后引起那么多观众的关注,却出乎意料。
《国史通鉴》曾定下十二字方针:“定主线、选人物、讲故事、论得失”。把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为主线,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契合。
如今我更坚定了把这个工作做好的决心与信心,将有意识地注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突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用中国特色的中国故事,让史学走进大众、影响大众。
我很荣幸地被委任为《(新编)中国通史·明代卷》主编,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旗帜和指导思想,发掘明代中华文化特质、揭示明代在“大航海时代” 的表现,体现“中国话语”,争取把这个工作真正做到“政治正确、学术高端”。
方志远教授给学生讲诵经典。
《当代江西》:请您谈谈如何让赣鄱千年文化“火”起来、走出去,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方志远:江西学术界至少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针对这个问题开展过讨论,但还是没有真正“火” 起来。究其原因有二。
第一,对文化有误解。
所谓的文化,和文明一样,既包括精神文化、精神文明,更包括物质文化、物质文明。若干年前有人问我,为何宋朝可以产生欧阳修、明朝可以产生汤显祖?我说,从唐末五代到宋元明时期,江西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有千年的先进物质文明,才有千年的先进精神文明,它们共同创造了江西的千年辉煌。
以明朝为例,人们主要看到的是“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看到的是遍布全省城乡的书院,看到的是汤显祖、八大山人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伟大成就。
但是,更应该看到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图文并茂地展示江西工商业者在制瓷、造纸,特别是采矿、冶炼中的贡献,更应该看到江西农民在粮食、苎麻、烟草等生产方面的贡献。
正是他们的贡献,使得江右商帮、江西会馆、江西戏曲遍天下。
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前提和条件。所以我认为,赣鄱千年文化要“火”起来、走出去,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需要一批文化人、文学作品“火”起来、走出去,更需要一批著名企业、著名品牌、著名企业家“火”起来、走出去。如我在《江右商帮赋》所言:“安得天下精英,薄功名而淡利禄,投身商贾工技,厚德载物,兴利存义,庶几中华强国之梦,未为远矣。”
第二,有些观念和做法亟待转变。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作为个人,用热情和执着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作为组织,要重视做事的人,善于发现做事的人,培育做事的人,褒扬和激励做事的人。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不能使学者成为立项、发文、获奖的“机器”。因此,应该推进代表作评价制度,而不是工作量评价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出“精品”。
既要放开眼界、广招天下人才,也要坚信“眼前的人才就是天下的人才”。对当代涌现出来的人才和作品,都需要去关注、去传播、去维护、去捕捉、去发现。
可以相信,随着江西物质文化的发展,江西的精神文化必然有一个新的飞跃,新一代的欧阳修、汤显祖还会远吗?而当代的每一位江西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既是为江西精神文化发展助力,也是为江西物质文化发展助力,更是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