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懂书院里的江西

赖振敏 刘源等 当代江西 2024-01-05

书院, 在江西的历史文化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想了解江西,先来读懂书院里的江西吧!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江西作为中国书院文化的起源地和重要发展地,其书院创办之早、延续之长、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在中国书院发展史独领风骚。

白鹭洲书院。

江西书院是如何发展的?现状如何?

书院是中国古代开展教育教学的场所,也是学术思想交流的中心。

就目前研究来看,中国书院产生于唐代,源于私人治学的书斋与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据史料记载,民间书院的出现早于官府书院。民间书院大约起源于隋末唐初,源于读书人个人的书斋,当书斋向社会开放,成为公众活动场所时,书斋就演变为书院。

书院的另一个源头是官府的丽正、集贤书院,脱胎于朝廷整理图书典籍的机构。唐玄宗在长安设丽正、集贤书院,从开元六年到开元二十八年(718-740年),唐朝用了22年的时间,完成了“书院”这一全新机构的创设工作,官府的书院逐渐成为定制纳入大唐帝国的政体之中。

1901年9月,清政府正式下达书院改制上谕。1905年,随着科举制的正式废除,书院改学堂的任务基本完成。从此,新式学堂取代传统书院,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书院结束了其历史使命。

在中国书院发展历程中,基本上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江西地处长江流域的中心地带,在1000多年的书院发展史中,江西一直是全国书院发展的中心地区,涌现出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象山书院等名闻天下的书院,朱熹、周敦颐、陆九渊、吕祖谦等众多著名学者均在江西书院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鹿洞书院。作者供图

白鹿洞书院以其悠久的历史、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严谨的学风、著名的大师等成为天下书院之首。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天下书院教学的定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成为中国古今治学的准则。

据史料记载,唐代全国有据可查的民间书院约40所,其中江西7所,仅次于湖南的8所,排名全国第二。五代以来,江西书院数量保持着五连冠的地位,直到清朝退居第二。

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使江西书院饱经沧桑,许多书院变成废墟,再也难觅踪迹。

据江西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统计,江西现存书院有170多所,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龙江书院、潋江书院、白鹭洲书院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仰山书院、信江书院、燕山书院等,其余绝大多数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文物点。

尽管不复当年盛况,但仍留住了江西书院的根和魂。

信江书院。

目前,江西著名书院大都独立存在、自成体系,如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吉安白鹭洲书院、上饶信江书院、兴国潋江书院等。

绝大多数书院坐落在乡村,尤其是在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中国传统村落中书院较多,如“千古一村”乐安流坑现存有建于明末的大型书院“文馆”,以及状元楼、翰林楼、五桂坊等教育遗址;“庐陵文化第一村”吉安渼陂存有“青源”“明新”“敬德”“振翰”等书院;遂川县堆子前镇井下村存有燕山书院;高安市新街镇贾家村存有“明月轩书院”“皖月轩书院”“鹤鹿书院”等众多书院。

还有的书院坐落在现代学校校园中,或与学校连为一体,至今仍在开办,如白鹭洲书院自宋代创建以来,累经修建,几经易名,至今仍在办学;同文书院于1881年创建,是江西历史上的第一所教会学校,1906年更名为南伟烈大学,1929年更名为九江同文中学,现为九江二中。

鹅湖书院。作者供图

书院具有哪些功能?

书院教育。书院是古代教育的重要支柱。课程设置上,以命题式的讲座形式展开,师生自由研讨。教学特点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师生平等。

教学内容上,分为小学、大学两阶段,小学侧重教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大学侧重深究其中的道理,以格物致知为教学理论,有着浓郁的理学特色。

同时,注重培养经世致用人才,平民教育和民智开发,知识传播和文化普及。这些对唐宋以来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院藏书。古代书院藏书的主要来源为捐赠、购置、书院抄写和自刻。内容上,儒家经典是书院藏书的主体,还注重收藏文史典籍、地方志和私人著述。

书院通过藏书保存了大量文化典籍,一些珍贵典籍和善本书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了人才培养,由于书院教育不同于官学教育,其教育方式和思想更为自由、活跃,士子具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藏书亦不拘一格,有利于学术创新、人才培养;

积累了图书管理经验,书院藏书不同于官府、私家藏书的“重藏不重用”,在管理上更具开放性与公共性,在注重保管的同时也提供给书院师生,甚至社会文人、学者和地方官员使用,既提高利用率又增强流通性。

书院祭祀。祭祀礼乐是古代书院重要教育活动和仪式。通常大型书院,尤其是官学化的书院祭祀孔子、“四配”“十二哲”等先师先儒,地方性书院供奉祭祀本书院尊崇的学术大师、有关学者以及乡贤。书院祭祀从感情上培养对先圣先儒先贤的敬仰。

在偏远落后地区举建书院、祭祀先师先贤,是用理学教育百姓、促进文明开化的有效方式。同时,书院祭祀是学派教育、榜样教育和乡土教育,能促进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增进人们对乡土历史的了解,增强对家乡的自豪。

龙江书院。

如何做好保护利用?

江西书院在中国书院发展历程中具有独特地位,是江西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西在保护利用书院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书院文物保护级别。江西将古代书院列为文物普查重点,优先将书院文物申报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尽最大可能将书院纳入文物保护法的保护范围。例如白鹭洲书院、安福孔庙、赣州文庙成功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兴书院、郎山书院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多的书院列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做好书院文物维修保护。历经岁月洗礼,不少书院保存现状不容乐观。为做好书院文物的保护维修,江西着力加强书院保护规划编制,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龙江书院、潋江书院、赣州文庙、安福孔庙等均已利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进行维修保护,目前保存状况良好。对于书院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则利用省级专项资金及时保护维修。

潋江书院。

促进书院有效利用。经过维修保护的书院均已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书院在陶冶情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独特作用。如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阳明书院、叠山书院均有书院文化专题陈列。

白鹿洞书院还整理古代碑拓精品100余件到全国各博物馆展出,同时联合江西卫视五套与湖南卫视、河南卫视成功举办全国“四大书院”直播活动,反响热烈。

而同时兼具红色文化色彩的如龙江书院、潋江书院等,均已纳入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是进行气节教育、爱国教育、红色教育、廉政教育的生动课堂。

加强书院文化研究。深入开展书院文化研究,是传承和发扬书院文化的基础。江西在保护利用书院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书院历史文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价值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

如白鹿洞书院加强与北京大学合作,成为北京大学的教育基地。

吉安地方学者和当地高校对白鹭洲书院、阳明书院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掘书院文化价值,同时引入国学基础教育培训,恢复书院传统教学,传承普及国学。

信江书院与上饶师院朱子研究所合作,开展信江书院历史文化研究并出版历史文化研究丛书等,使信江书院的历史价值得到挖掘提升。

作者:赖振敏 刘源 金艳红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驻村书记的“驻”心记
陶阳里:守护瓷都“城市记忆”
红四军出击赣南历险记
江西智库峰会如何聚才引智
与军山湖来场“蟹”逅
央企青睐芦溪为哪般?
一颗“橙”心为守“根”
老“疮疤”如何变新风景
从飞行大会看见“星辰大海”

传统非遗有了新活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