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景德镇
”
穿越千年,谜一样的景德镇仍然能让你在一块块陶瓷的残片上,触碰着宋徽宗梦中雨过天青的色彩;仍然能在一个拍出亿元天价的杯中,品出千古爱情绝唱中的琴瑟之音;仍然能在跳跃不息的窑火中,感受着人类文明创新创造的鲜活……
高岭重峦叠嶂,昌江碧波荡漾,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以泥与火交织的语言,向你讲述着景德镇的前世今生。
非遗传承人孙立新正在明清窑作工坊作画。图/李贤娜
从“新平冶陶 始于汉世”中走来
景德镇史志专家李景春,特别喜欢自己的书斋,每当野外考察回来,他都会静静地待在书斋里,打量着自己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与陶瓷、与景德镇相关的古籍,在这些泛黄的纸页上,书写着精彩而传奇的“景德镇”。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形成了完整的、传承有序的景德镇陶瓷文化体系,文化特质鲜明。
而今,景德镇是全球唯一以陶瓷产业传承千年的城市,是陶瓷文化遗产和陶瓷工业遗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品位最高的城市,也是近现代制瓷水平最高,获得国内外奖项最多的代表性城市。
景德镇拥有御窑厂、高岭古矿、湖田窑等在内的瓷业遗址151处,以及108条老里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8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8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6项。这些都是其他国内乃至国际陶瓷产区望尘莫及的。
国家文物局专家对景德镇瓷业遗存曾有过这样的评价:“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已经出土的和仍然埋藏着的极其丰富的古代瓷器制品,更为难得的是,景德镇仍然遗存着古代特大规模、相当完整复杂的瓷业体系。”
特殊的产业布局制度,对景德镇陶瓷发展及城市发展影响巨大。
清代,景德镇初步形成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巷,一百零八条弄,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
这些弄巷起源大部分都和瓷业有关,直接命名的有瓷器街、龙缸弄、窑弄等,以明清时期十八省外乡人到此业瓷、经商的会馆命名的地名也很多,前街43条弄堂以会馆命名的就占25条。
景德镇窑场除沿昌江东岸分布外,还呈现以御窑厂为中心,沿周边分布的特征。
2016年2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景德镇市御窑博物馆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御窑厂围墙墙基,在围墙外又发现众多明清时期的民居与作坊遗迹,获得大量瓷片、制瓷工具、窑具等物件。
印证了从明代中期开始,景德镇御窑厂周边民窑的繁盛,整个区域是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状态。
独一无二的景德镇,用泥与火的独特语言,向世界讲述着自己的传奇,透过这些丰厚的遗存,你读到的不仅仅是久远的历史,更是人类文明创新创造的智慧的鲜活表达。
在“工匠来八方 器成天下走”中活火
内蒙古的周玲,自小迷恋艺术,但她没有想到,自己会与千里之外的景德镇结下不解之缘。
“瓷是红娘,让我扎根在景德镇,这方透着文化与艺术气息的土地,实现着我的艺术梦想。”已是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的周玲,定居景德镇20多年,与瓷为伴,她已告别“景漂”的状态,成为现代景德镇“匠来八方”的真实写照。
景德镇自古享有“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美誉,历代陶瓷能工巧匠辈出。其中匠籍制度奠定了景德镇初期瓷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元代战乱频繁,北方瓷窑衰败,唯景德镇瓷业蓬勃发展。《陶记》记载:“景德镇陶窑,共三百余座。”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景德镇人口已达192148人。
元泰定元年(1324),辖匠户400户,较至元十五年(1278)浮梁磁局所辖匠户增加3~4倍。元以前,景德镇瓷业尚未与农业分离,陶工亦是农民,处于“耕且陶焉”的家庭副业状况。
明代,景德镇瓷业大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外地商人和匠人。商人和小业主的原始资本逐日增多,出现了业主出资自备工具和原料,雇佣劳动者生产的手工工场,瓷业从农业中分离,商贸发展,形成街市。
到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从事瓷业人口达到10万。
今天的景德镇,拥有各类陶瓷技能人才4.4万多人,陶瓷行业专业技术人员6500多人,陶瓷大师315名,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3900多人,陶瓷从业人员达15万人,接近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陶瓷专业技术人才在数量及人才层次上与国内各产瓷区相比都占据绝对优势。
这些专业人才在景德镇的汇集,一方面是本地“造血”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受景德镇文化和产业魅力感召,主动“输血”使然。
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优良的城市生态和逐渐优质的城市生活、完备的陶瓷产业链,吸引着3万多艺术家、设计师、创业者来到这里创新创业,5000名左右的“洋景漂”在这里朝圣寻梦,众多在外的景德镇人回乡创业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景漂”“景归”文化现象,为这座城市注入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景德镇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和招才引智局通过与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家级艺术类、智库类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引进陶瓷考古研究、文化创意、陶瓷设计、科技创新、营销管理和金融服务等各类高层次人才,演绎新时代“匠来八方”的传奇。
老艺人展示传统陶瓷制作技艺。万建明 / 摄
于“瓷业高峰是此都”中焕新
20世纪中叶,郭沫若造访景德镇,被景德镇丰厚的陶瓷历史文化、繁忙的陶瓷生产车间、精美绝伦的陶瓷所打动,欣然提笔写下了“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赞语。
景德镇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经过一代代景德镇陶瓷人的传承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手工制瓷分工明确、产业链完备、产业生态优良,“七十二道工序方可成器”,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高。
在中国陶瓷史上,景德镇瓷器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都令其他产瓷区难以企及。
英国李约瑟博士曾说,“景德镇是全世界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景德镇瓷器已成为世界性的大产业”。
大产业必须有大的行业管理体系的支撑。景德镇各帮瓷商一般都能和本地人和睦相处,与相关的行业也能按行规行事,就在于较早地构建了一套完整规范的行帮制度。
行帮的形成初始于元明时期,国家对瓷业的重视,推动了景德镇瓷业大发展。来景德镇从商的人以籍贯地缘形成“帮”,以便互相照应,久之,就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业管理机构,如瓷行、船帮等。
至明末清初,各地来景采办的瓷商有8个帮,其中以宁波、绍兴、关东、广东四帮购买力最强,其次是湖北鄂帮、福建客帮等。
这些行帮长期在景从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了长久立足,他们不惜巨资建造会馆,宣告各自的“领地”,清早期已建成宁绍会馆、广东会馆、福建会馆、湖南会馆、湖北会馆等。
民国初年,瓷商行帮日益增多,八帮公所又先后更名为“全国旅景瓷商联合会”“全国旅景商公会”等。据统计,至1935年,已有瓷帮26个。
行帮制度的形成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各地市场“开疆拓土”提供了绝佳的便利。依托行帮的销售网络,“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薄如纸”的景德镇瓷器一路漂洋过海闯世界,成为全球追捧的奢侈品。
仅18世纪,就有2亿多件景德镇瓷器销往欧洲,受到欧洲王室的狂热追捧。
从造型到装饰、再到烧制的过程中,工匠和艺术家们运用了许多手法并产生了丰富的变化,赋予了景德镇陶瓷极强的可塑性,丰富的装饰手法、极富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
概括来说,景德镇陶瓷对“真、善、美”的追求与表达,构成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大核心,那就是吉祥文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愿。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另一大文化特征就是创新文化。
一个产业支撑一座城市,历经千年而不衰,而千年积淀形成的完备制瓷体系,是景德镇的竞争力所在。
竞争力形成的背后则是由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等构筑的创新文化。
如今,景德镇陶瓷产业囊括所有品类的陶瓷及其衍生品,涵盖日用陶瓷、高技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艺术陶瓷、旅游文创陶瓷以及陶瓷原料开采、加工,陶瓷机械、窑炉,陶瓷彩印、包装,陶瓷花纸、颜料、金水,陶瓷创意、设计,陶瓷电商、物流,陶瓷展贸、拍卖等相关配套产业,陶瓷产业链之全、分工之细在世界范围内都绝无仅有。
作为中国制造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商品,景德镇陶瓷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也是弘扬丝路精神的重要载体。
“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了景德镇新的时代使命,景德镇正以崭新的时代风貌,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作者:陈新剑 张钧和 陈俊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