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全国首批63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武宁县赫然在列。
武宁县凭什么能在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中脱颖而出斩获殊荣?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武宁有何绝招?
武宁秀美风光。
一
提到武宁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里的山和水,想到的是风光秀丽的庐山西海,以及世所罕见的千年红豆杉群和桃花水母。事实上,除了风景迷人,这座“中国最美小城”还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唐代时期,宰相柳浑隐居武宁柳山读书,柳山也因此成了文化名山。南宋宁宗嘉定戊寅年,白玉蟾受朝廷征召,途经武宁时,盛赞“江南山水窟,江西风月窝”。从此“江南山水窟”便成了武宁独特的文化符号。
除了好山好水,武宁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钩织、打鼓歌、草龙舞、中国装饰之乡,这些都是武宁的文化名片。
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就是呵护城市的底蕴和根脉,武宁深谙此理。深入挖掘特色资源,繁荣乡村特色文化,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武宁一直在尝试给出自己的“解法”。
传承传统手工艺文上,引导文创产品与市场对接。以钩织为例,研发编织技能培训课程,鼓励群众将畲族传统手工钩织与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相结合,创作出有畲村传统图案的发夹、桃花水母形象的作品,备受游客青睐。
放大“中国装饰之乡”效应,投入3000多万元打造数字文创园,形成以数字家装、线上培训、数字传媒、互联网信息等为主体的企业集群,举办效果图设计技能全国性大赛,推动数字技术与家装文化创意深度融合。
在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上,做好“结合”文章。将打鼓歌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把红色故事编排成打鼓歌,让居民不出门就能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截至目前,文艺志愿服务队已开展演出100余场,吸引了近万人观看。
此外,立足特色农产品举办杨梅节、赏莲品虾消夏节、帐篷节、高山辣椒文化旅游节等极具乡域特色的节庆活动,以优化互动体验增强游客“黏性”。去年以来,武宁县文旅经济快速增长,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20家。
重视文化资源,保护文化根脉,培育文化产业。正是这种在文化传承发展上的进取和坚守,文化产业“优等生”武宁才能乘风而起,又一次高调闯入人们的视野。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遇见武宁》。
二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
安平台城“村晚”登上央视、贵州“村BA”“村超”的火爆出圈……越来越多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乡村文体活动走进群众视野、扮靓村民文化生活空间,也为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更多选择。
文化润人心。文化有滋润人心的力量。在武宁县梅颜村,酷爱诗词的村支书夏涓沅带领村民们成立诗社、书法协会、戏曲协会等文娱团体,组织村民们闲暇之余开展文体活动。
近年来,诗社共出版诗集5册,“农民诗人”大放异彩。在文明新风尚的引导下,村民们自觉破除陈规陋习,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振兴,主体在于农民,关键在于充分激发起农民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之上,反映了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载体和产品,当群众的精神食粮越丰富,乡村发展的活力也就越充足。
文化聚人气。漫步在武宁西海景区,伴随着清脆的鼓点、婉转的曲调,一幕音乐实景演出《遇见武宁》令人如痴如醉,让人们在曼妙的音乐中遇见山水武宁,看到诗与远方。独特的山水文化,每年吸引10多万游客慕名而来。
文化与风景的交相辉映,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画卷有了更优美的注解。在时代快速向前的今天,人们需要一处精神的皈依和心灵的栖所,用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塑形铸魂,才能发挥其留住“根”、守住“魂”、吸引“人”的独特作用。
文化兴产业。武宁县深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传统文化等特色题材,将国家级非遗打鼓歌、省级非遗采茶戏植入景区,建成50多个“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示范村庄,构建“全景、全域、全季”文旅全产业链。2022年,全县实现旅游人次1180万,旅游收入97.3亿。
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在乡村文化热的助推下,全国以乡村民宿、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小镇为内容的乡村文化产业机构多达两万多家,乡村文化产业的GDP比重逐年提高,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可以看出,乡村文化正以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为推力,不断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日益成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
俯瞰武宁县城。
三
只有把乡村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才能更好照亮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
从陕西安康乡村文化理事会实现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有效对接,到浙江宁波以“一人一艺”乡村计划激发乡村艺术活力,再到甘肃敦煌深化数字化深度探索提升游客体验感、参与感……实践证明,文化繁荣的关键在于以优质的文化产品激发人们的消费热情。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盘活乡村文化资源,离不开建立“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不断激发文化产业的创造活力,形成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资源才能转化为文化产品,惠及更多的人。
促进业态融合发展。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越来越丰富而广泛,为经济繁荣注入活力。可以说,要素融合下的文化新业态已日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文化产业上升到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文化经济的时代潮流中加以认知和把握,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等业态,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形成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
完善发展政策环境。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是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的繁荣有赖于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动能,离不开土地、财政、能源、人才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深刻认识乡村价值,坚定乡村文化自信,践行乡村文化自觉,让乡村既有“颜值”,也有“内涵”,让人民既富“脑袋”,也富“口袋”,正是乡村振兴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