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来了一群自然教育师
”
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也是孕育动植物生命的宝藏地。这里林木葱郁、峰峦叠嶂、奇石林立、溶洞幽深,无数动植物微生物选择在这里栖息安家。
有一群怀抱理想的年轻人,他们从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毕业后来到婺源,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自然教育的科普机构——林奈实验室,希望让更多人亲近自然、热爱生命。
林奈实验室。
一群挚友建立县域自然科普实验室
今年7月,在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婺源县林奈实验室被授予第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身处江西小县的林奈实验室,凭啥能跻身全国行列?这个实验室到底有何魅力?
推开实验室的大门,一股生态之风扑面而来。一楼原生溪流缸、原生鱼缸等依次摆开。“我们还在装修,那几个空缸子准备培养大型可见菌和蛇类,后面的区域准备打造手工制作区。”创始人刘芝龙指着营建中的项目说道。
2013年,还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刘芝龙,第一次来到妻子王煊妮的家乡婺源,就被这里的自然景观所吸引。等他博士学业完成后,同学们忙着进机关、进企业、进大院大所时,他却做了一个决定——邀约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到乡村施展拳脚!
和大城市相比,这里公共平台资源较少,乡亲们的科学素养不足。选择在这里开创事业,就意味着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起初,大家凑了几万元在一条河边租了房子,那是他们最早落脚的地方。可是,因条件简陋,加上地势低洼,一到梅雨季或汛期实验室就受到洪水侵袭。
“每次涨水都很害怕,最猛的一次涨水,水位淹到腰间,标本、文献资料、实验器材全都泡水了,我们两年内搬了五六次家。”王煊妮苦笑着摇头。
不在困难中倒下,就在困难中强大。日复一日,艰难困苦磨砺着这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人。
他们冒着酷暑,穿过一片片密林,探寻人迹罕至的溶洞生态系统;他们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水韭、蜡蝉、食虫狸藻等稀有动植物的身影,完善婺源生物多样性物种名录;他们的足迹遍布婺源山村角落。
2020年,团队的努力终于被更多人看见,在县委、县政府的帮扶下,他们有了稳定的办公场所。为了建好实验室,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
营建经费不足,刘芝龙、王煊妮咬着牙把结婚和买房的100万元全部拿出来;请不起建筑工人,就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奇迹。搬砖、扛沙、和水泥、接电路、刮瓷、焊接、喷漆……一整套工序下来,他们变成了“熟练工”。
出色的创意灵感源于大自然这座神奇的宝库。猫科动物头骨、杉木雌球花、树舌灵芝等,他们用自然收集物搭起了一面标本墙;从野外抬回烂树根,裁切成一片片用来装饰墙面和活动室。
一座美丽的自然科普实验室在这群年轻人手中初具雏形。这座“还未竣工”的实验室,凝结着团队的初心,印刻着青春与热爱。
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户外科普活动。朱磊/摄
一份热爱迎来自然界的可爱精灵
林奈实验室里有一“镇馆之宝”——石灰岩景观生态缸。这是一个反映婺源喀斯特地貌生物多样性的雨林缸。缸内山石、苔藓、藤蔓相映成趣,景观层次丰富。米虾、乌龟、蝾螈、臭蛙等潜藏其中,营造出丛林一角。
“所有景观都是从野外真实生境复刻而来,光植物就有100多种。缸内小环境非常难还原,比如滴壁岩,流水速度控制不好,就形成不了特定的植物。”教师周雨阳说。
这方缸里呈现着缤纷的色彩,充满了生命的律动。该生态缸是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光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产物,也是林奈实验室集体智慧的结晶。
实验室是大家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也吸引更多“发烧友”加入。陈鹏飞最会养苔藓、周鑫龙最擅长爬树、孙鸿元最懂鱼……他们个个身怀“武艺”,人人都有“绝招”。
“00后”李雨是鸟类专家,却爱养蛇。参加实验室面试时,身上居然盘了一条黑眉锦蛇。这条一米多长的蛇可以在她手臂上肆意游走,也跟随她从四川辗转来到婺源。“我从小就对花花草草、昆虫鸟兽感兴趣,喜欢养一些奇怪的动植物。”李雨坦言。
“嗷,嗷——”一只狗看见实验室的伙伴们十分兴奋,它用力摇着尾巴,头使劲往裤腿上蹭。这只“社牛”属性的狗是林奈实验室的“原住民”。
早年间,它被人打伤,实验室的伙伴们借债5000元为小狗接上断骨、治疗眼睛。虽然仍患有残疾,但它跑跳自如。这里的人,早已成为它最亲的人。
去年,实验室的后院里来了一位“贵客”——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可能是由于婚斗失败,白鹇慌不择路地一头扎进后院,这可让实验室的伙伴们紧张起来。为了检查它是否生病或受伤,大家颇费了一番力气。
检查完后,这位“傲气王子”顶着黑色羽冠、翘着洁白的长尾,在后院闲庭信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为了让它安全回归自然,他们驾车护送白鹇回到深山。
久而久之,来实验室的“精灵”越来越多。后院里,他们帮助种群濒危的蝴蝶育种,楼道间收留被抛弃的小黄鸭,台阶上各种蚂蚱小虫活蹦乱跳,他们甚至“纵容”松鼠来实验室觅食……
自然万物丰富多彩,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验室成员以实际行动证明,他们为一草一木而欢喜,他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守护生命。
孩子们在林奈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朱磊/摄
一次讲解架起科普与振兴的桥梁
夜染星辰,大山被黑暗笼罩,鸣虫蛇鼠开始了夜间的狂欢。山间小道,螳螂、白蛾、浙山蛩等频频现身,科普老师郭维正带着孩子们观察昆虫,他把一只象鼻虫捧在手中为孩子作讲解。这是林奈实验室精心设计的户外科普课,为的就是让孩子从小亲近自然。
自然科普怎么做才生动、有趣、有意义、受欢迎?
过去,我们的自然科普重在说教,喜欢讲专业名词、学术用语,这样的科普不接地气,往往会让人产生距离感。
刘芝龙团队认为,“自然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孩子们离开家长的过度保护,在自然环境中,他们与动植物的情感连接会得到加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生态保护意识”。
《醉酒的植物学家》《中亚热带森林的100种生命脉动》《寻访暗夜精灵》……刘芝龙团队兼顾有用和有趣,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出发,精心策划一系列课程,最大程度实现科普效果。
自然科普不是单向输出,而是要从自然中汲取智慧、获得力量。刘芝龙一直在思考,如何从科普本身出发,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
他来到一处村子,考察地形地貌、生物多样性,甚至细致了解村里经济、人口情况,在教学点的选址上考虑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种群稳定性、生态承载力、安全意外伤害和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方式等。
在大鄣山乡通源村党支部书记汪喜眼中,林奈实验室团队的到来让村里有了人气,带动了民宿、农家乐发展,就连村里的土特产也不愁没销路。
今年暑假40多天里,自然教育活动为在当地经营农家乐的毕旺开和其他村民增加了近20万元收入。
在不断探索中,林奈实验室致力于保护环境。再一次来到教学点的溶洞口,眼前的情景让刘芝龙十分痛心。石壁上缠绕的植物被烟熏得枯萎了,滩涂上留有人类游玩后的垃圾,洞穴内残存着为数不多的蝙蝠……
“洞穴生态系统其实非常脆弱,我们做自然教育,会优先考虑生态承载力,但自发来游玩的人总会有意或无意对这里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刘芝龙最担忧的是,人多起来如何维护生态平衡。于是,他找到汪喜商量,想组建一支洞穴保护的队伍。
自然科普并非在自然界开盲盒,而是要用规矩拥抱热爱,用行动守护环境,这样才能有“这一次”充分的感官体验,又有“下一次”“再一次”的长久奔赴。
现在,婺源雍溪村、砚山村、诗春村等都是进行自然科普的户外课堂,他们的足迹在哪,生态文明理念就传播到哪,乡村振兴的脚步就迈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