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进博会里的全球化

何莉 当代江西 2024-01-05

进博会展示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积极姿态和主动作为,它为各国提供了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无疑为全球繁荣发展注入了更多的确定性。


昨日,为期6天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落幕。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数量超过历届水平,意向成交金额高达784.1亿美元。

在逆全球化思潮显著抬头的背景下,进博会所代表的开放、合作的精神尤为珍贵,它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的生动缩影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的真实写照。

透过进博会这个“窗口”,我们能看见中国维护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决心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担当。

进博会上的安飞九座混动飞机模型。

一展汇全球,一展惠全球。

“今年是我第六年参加进博会,每参加一次,我对‘中国梦’的认同就更深一层。”斯里兰卡—中国贸易促进协会主席普拉萨达深情地说道,“感谢进博会,感谢这个伟大的国家! ”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历史不会忘记,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当年的《中国邮报》这样记载:迄今为止,上海是新开各口中进行大规模贸易的唯一港口,但上海的贸易量已经达到许多人所预期于所有北部港口者的总和。

175年后,2018年11月5日,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成为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中国创举的背后,折射出是的中国人“兼济天下”的开阔胸怀。

俯瞰世界,近年来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经济遭遇发展之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变。在此背景下,各国经济是在“逆全球化”中固步自封,还是在开放中做大蛋糕,让更多人分享机会和利益?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人类面临新的重大抉择。

面对发人深省的“时代之问”,中国以“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姿态作出了有力的回答。举办进博会,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让中国机遇变成世界机遇,进博会奏响了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时代“主旋律”。

“进”而有为,“博”采众长。五年来,1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综合展,进博会展区面积几度扩容依旧“一位难求”,新老朋友相约而来,四海宾客收获满满,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

沉甸甸的数据表明,这场全球合作共赢的盛会,既畅通了国内大循环、又链接了国内国际双循环,既服务于中国自身发展的需求、又为全球贸易发展搭建公共平台,助力经济全球化走出困局,可谓“一子解双征”。

第六届进博会医疗器械展区。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大国承诺、一诺千金。

有参展商感慨:“这样的展会全球独一无二,哪位同行不会心动?”还有人说,“来中国的旅途很长,但中国经济活力和市场磁力吸引我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

现如今,经过5年发展,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已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开放创造机遇。本届盛会刷新了多项“之最”:参展的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为历届之最;一系列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场次为历届之最;企业展面积约36.7万平方米,中国馆面积增至2500平方米,规模为历届之最。足见,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影响力越来越广。

创新引领风尚。进博会“创新气质”日益凸显,成为各国创新创造的大秀场、大卖场。在本届进博会上,多种能源低碳设备、智能工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不仅于此,积极开展政策创新,设置创新孵化专区,举办多场创新板块论坛,新产品、新政策、新红利,共同汇聚起了人们未来“向往的生活”。

合作点亮希望。进博会是中国为世界自由贸易搭起的大舞台。从厄瓜多尔的麒麟果、贝宁的菠萝等农产品,到孟加拉国的地毯、箩筐等黄麻手工艺品,在这里,各国的商品、企业、资源汇聚交流,在彼此成就中缔结了一桩桩“姻缘佳话”。

开放合作是人心所向,繁荣发展是历史大势。进博会展示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积极姿态和主动作为,它为各国提供了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无疑为全球繁荣发展注入了更多的确定性。

外国参展商展示特色手工艺品。

进博会,“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在本届进博会上,中国馆是国家展中最具人气的场馆。其中,一场以“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为内容的展览就引来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与关注。

十年间,我国先后设立上海、广东、北京等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开放大格局;累计部署3400多项改革试点任务,出台了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复制推广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带动全国范围内营商环境优化大提升。

自贸试验区这片“试验田”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坚持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中国发展的美好未来。

正如,一位外企观展人员在参观了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成就展后的感叹:“我一直看好中国市场和发展前景,这个展览能够帮助我了解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我们拓展中国市场有不少启发,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当今世界,早已不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村落,而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球村。从世界的长镜头来看,用对话合作取代零和博弈,用开放包容取代封闭排他,在合作中办成大事、办成好事、办成长久之事,已经成为各国必须答好的“必答题”。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以宽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积极的姿态,大力倡导不应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矢志不渝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

年年举办进博会,互利共赢的“进博故事”持续上演,“进博效应”令各方满怀期待,这正是落实这一主张和理念的具体行动和生动诠释。

面向未来,“中国永远在这儿”。未来5年,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截至目前,已经有60余家企业及机构现场集体签约下一届进博会,展览面积将超4万平方米。

进博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读懂书院里的江西
婺源:绿水青山日子红
跨越万里 共赴“疆”来
解锁乡村善治的“赣南密码”
此心安处是“客家”
“光杆编辑”的传奇一生
追溯92年前的“开国大典”
驻村书记的“驻”心记

陶阳里:守护瓷都“城市记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