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千年瓷都”靓丽名片擦得更亮

李宝华 李梦玉 当代江西 2024-01-05

一瓷越千年,文明跨山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景德镇市考察时指出,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这是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内展出的古瓷片。

一瓷越千年,文明跨山海。

从2000多年的冶陶史中走来,在泥与火的交融中孕育,千年瓷都景德镇浓缩着中华文明的古与今,见证了“千年窑火、万里瓷路”的盛景,也成就了“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殊荣。

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这座城市的历史使命,也是这块文化瑰宝的时代期许。

让独具魅力的陶瓷文化“活起来”。守护“源头活水”,就是留住原生文化基因。从对老窑址、旧里弄、老厂房等文化遗存系统性保护修缮,到实施艺徒和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制度,再到组建御窑博物院、加快景德镇窑址申遗,就地保护、活态传承、秉持匠心、延续文脉,这座手工艺之都留住了陶瓷文化的本真。

遗存保护重在修旧如旧,技艺传承贵在后继有人。只有当更多文化遗存变身新地标寄托文化乡愁,当古老的东方美学变身“国风”引领“国潮”新时尚,陶瓷文化才能扎根时代沃土,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游客在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游览。

让日益兴盛的陶瓷产业“强起来”。世界上从没有一座城市像景德镇一样,依靠陶瓷单一手工业支撑了千年的繁荣,这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向新而生、再造辉煌的最大底气。市场涵养产业根基、创新注入产业活水,对接市场需求,引领产业方向,陶瓷产业方能在连接传统中开辟新价值,在对接时代中释放新活力。

在这里,古老与新锐相互碰撞,科学与艺术彼此交融,手工制瓷与现代智造互为补充,日渐绘就一幅新旧交织、跨业融合的陶瓷产业新图景。从精细陶瓷到先进陶瓷、从传统制瓷到现代文旅,只有产业链不断攀高补强,千年陶瓷的窑火才能越烧越旺。

让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走出去”。陶瓷文化如同一根绵延不绝的历史线条,一头植根传统,一头连着当代;一头长在中国,一头连着世界。历史上,景德镇陶瓷曾是古代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世界商品”,缔造了梯航万国的贸易盛景。

今天,它仍散发着独特的时代魅力。陶瓷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以瓷为媒,联通世界,化身“一带一路”文化使者,用好这张开放交流的文化名片,对话世界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当这个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日益焕发时代风采,中国故事、陶瓷故事也就愈加深入人心。

越是传承越有魅力,越是创新越有生机。

传递艺人匠心的千年薪火,做强创新引领的陶瓷产业,融合开放包容的时代气息,千年陶瓷文化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向新生、向世界、向未来。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江西“君子”王造时的几桩往事
乐平:小城大戏
井开区:以助企纾困的力度检验主题教育的“深度”
兴国:以稳岗就业的实效体现主题教育的成效
玉山:小香榧如何成“香产业”
纸伞话“春秋”
“云端小水”变形记
品读《白鹿洞赋》的古与今
与英雄城一起奔跑
笛声吹进山乡课堂

最美乡村来了一群自然教育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