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千年窑火永燃不熄

李宝华 当代江西 2024-05-12

泥与火的交融,不仅烧制出光洁温润的瓷器,也刻写了一座城市的独特基因,瑰丽的陶瓷文化在此间孕育、兴盛。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卷峰峦在景德。瓷是景德镇的根和魂。

时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底蕴。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成就了一座城市的惊世奇迹。

文化塑造了这座城市的气质。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艺术高峰,铸就了“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独特文化现象。

漫步景德镇,犹如置身一个巨大的博物馆,观窑址、走里弄、访艺人,看传统与现代在窑火中交融,千年陶瓷文化在其间凝练、传递、升腾。

航拍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复活:陶瓷遗存重焕生机

很多人说,景德镇是一座现代的历史之城。150多处老窑址、108条老街区遍布全城,这些窑址、弄巷、坯房、会馆的背后,是讲不完的故事。

入夜,陶溪川文创街区游人如织。抬眼望去,厂房的锯齿状屋顶被光带勾勒成明亮的音符,高耸的大烟囱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走在老窑砖铺设的地面,逛着热闹的春秋大集,欣赏乐队露天演出,仿佛走进了另一个时空。

这个占地197亩的文创街区,在原国营宇宙瓷厂旧址上打造而成。回忆起那时的景象,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子力感触尤深。“当时,大批陶瓷企业陆续搬出,曾经辉煌的瓷厂陷入凋敝,但在老厂房处置问题上,全市上下展现出了高度共识:老厂房必须保留。”

2013年,陶溪川改造提升步入快车道,翻砂车间变身为翻砂美术馆,烧炼车间则成了美术馆和年轻人聚集的创业空间。改造后的陶溪川,老窑炉、烟囱、水塔依然耸立,但内部却别有洞天,一股“工业朋克风”引来了无数年轻“创客”。

不久,在老城的中心地带,一场关于保护与复活的浩大工程正式启动。

2015年起,景德镇市以御窑厂遗址为中心划定保护区,地处保护区内的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搬迁腾地,散布全城的老窑址、老街区等文化遗存得到抢救式保护修缮。

作为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历史上,御窑厂曾长期为皇家烧造御用瓷。如今,这里融合了御窑、民窑、老街、里弄等,成为一个极富艺术元素的现代文化旅游主题街区。

在景德镇,每一条小巷、每一座烟囱都是宝贵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财富。如何处置这些遗存,考验的是一座城市在传统文化保护上的坚守与初心。

漫步城市街头巷陌,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无处不在的文化遗存构成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基本载体,也守护着瓷都的文化根脉。在“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理念下,这些遗存在活态传承中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与众多遗存一起“活起来”的,还有那燃烧了千年的窑火。今年10月,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重建的明代葫芦窑的窑火又一次被点燃。从2009年开始,景德镇相继复烧了10余个历代典型瓷窑。

“复烧,就是活的传承,景德镇要把这把窑火传下去。”79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烧窑把桩师傅胡家旺说。

泥与火的交融,不仅烧制出光洁温润的瓷器,也刻写了一座城市的独特基因,瑰丽的陶瓷文化在此间孕育、兴盛。

10月19日,嘉宾与把桩师傅一起对葫芦窑进行复烧点火。周密 / 摄 图源新华社

传承:千年匠心薪火相传

古代,景德镇集五大名窑之大成;今天,景德镇是世界上手工制瓷体系保存最完备的地方。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技艺传承与创新,始终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巅峰的最强支撑。

透过车窗往外看,珠山大桥横跨昌江,72尊人物铜雕分立大桥两侧,寓意景德镇制瓷复杂的工序。这是景德镇数以万计陶瓷工匠传承技艺的写照。

走进这座手工艺之都,每一个“泥与火”传奇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陶瓷艺人对工艺的极致追求。

在三宝村,一座古朴小院掩映在青山绿水中,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亚林的工作室就坐落于此。曾亚林一家祖孙三代出了3位陶瓷艺术名家,在当地传为佳话。

曾亚林的父亲曾维开是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曾亚林一生精研国画,造诣深厚。1999年,他创作的《综合装饰“请曲”盘》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如今,这个工作室还有另一个新主人,就是曾亚林的儿子曾超。

2012年,在北京打拼的曾超回到景德镇,接棒家族陶瓷艺术事业。科班出身的曾超,自小便展现出不俗的艺术天赋。在曾亚林家庭陶瓷藏馆,祖孙三代的作品共展一室,家族式艺术风格既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

曾维开酷爱画梅,曾亚林工于山水花鸟,而曾超则在继承家族式画法基础上,将西方油画元素融入传统陶瓷艺术语言,作品沉凝秀美、灵动恬雅。“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师古而不泥古,求新而不媚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把陶瓷艺术推向前进。”曾超说。

2023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10月18日,参观者在瓷博会现场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瓷器精品展上观赏展品。周密 /摄 图源新华社

今年35岁的曾超在圈内已小有名气,获评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也是景德镇市非遗传承人。从“北漂”到“景归”,从传统到创新,曾氏三代人陶艺事业的兴盛,是当代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发展的缩影。

像曾超这样的非遗传承人有很多。目前,景德镇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6项、国家(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90人,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近2000人,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者达15万人。

融汇、集成、创新,既是千年瓷都独有的文化气质,更是一代又一代陶瓷工匠的坚守。这种坚守,“拉坯大师”冯绍兴一生都在矢志践行。

30多年来,冯绍兴只专注于拉坯一道工序,长期的钻研让他练就了“手随泥走、泥随手转”的绝活,各种形态的瓷器在他手中数分钟即可成型。

这些天,江西陶瓷美术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上,迎来了一位新老师,冯绍兴穿上工作服,向学生们现场展示手工制瓷工艺。现在,除了经营自己的工坊以外,冯绍兴还热心于到校园做艺术推广。

他的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爱上制瓷工艺。“年轻人才是景德镇陶瓷的未来,我从师傅那里学来手艺,也要把它传给更多的人。”冯绍兴说。

令冯绍兴欣慰的是,如今,无论是在传统老作坊,还是在新式邑空间,无论是练泥、拉坯,还是刻花、施釉等工艺环节,都不乏年轻人的身影。

正是这种古老的父传子、师传徒的代际传承,才有了景德镇一代代能工巧匠,才有了熊熊窑火绵延千年的传奇。

10月19日,在复烧点火仪式前,演员进行祭祀窑神表演。马宁/ 摄 图源新华社

探源:讲好陶瓷文化故事

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一只明代鸭形香薰引得游人竞相围观拍照。这个鸭薰伸颈昂首,尾巴上翘,模样栩栩如生。

这款鸭薰为明成化素三彩瓷器,由明清御窑遗址出土的陶瓷残片拼对、修复而成。500多年前,它因烧制瑕疵而被打碎掩埋。谁也没想到,今天,它会以这种方式重获新生。

56岁的修复师邹福安全程参与了鸭薰的修复工作。他和同事们花了近2个月的时间,将60多片陶瓷残片拼接在一起。30多年来,邹福安参与修复的青花如意形瓷枕、宝石蓝釉侈口盘等文物数百件,见证了无数老陶瓷的“复生”。

在邹福安看来,鸭薰虽然被最大程度还原,但它身上仍有很多待解之谜,比如素三彩的釉料配方等。不摸清这些问题,人们就很难读懂古代陶瓷所蕴含的文明秘语。

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考古发掘工作以来,御窑遗址迄今已出土了数以吨计的瓷片标本。这些瓷片不仅包含了当年先进的制作工艺信息,还隐藏着古代陶瓷文明的发展变迁之路。破解这些密码,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至关重要。

带着这样的疑问,2022年6月,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正式落成。

博物院联合多家国内顶尖院校机构,对现出土的2000万片古瓷片进行数据采集。在这里,瓷器的考古、胎料、成型、釉料、装烧、彩绘等基因片段信息一一被数据化。目前,该基因库已收录数千件标本的数十万条数据。

“基于瓷片分析得到的各种数据,对复原景德镇古代社会、构建陶瓷考古年代框架体系意义重大。”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说。

这些陶瓷基因信息不仅能为陶瓷考古鉴定和文化创意提供数据支撑,还是解码千年陶瓷文化传承谱系的一把钥匙。

6月19日,工作人员正在修复古瓷器,修复过程中形成的图文档案,将录入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田野/摄 图源江西日报

在景德镇,解析陶瓷文化内涵,挖掘陶瓷文化价值,不仅是一项技术工程,更是一项文化事业。

10月18日,第20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开幕式上,一首别出心裁的陶瓷音乐舞曲《炫彩世界 china之旅》令人眼前一亮,身着传统青花服饰的演员舞步轻盈,伴随着各类瓷乐器演奏,人们领略了不一样的丝路风情。

多年来,这支瓷乐队创作改编演奏各类曲目达百余首,在国内外演出千余场,用极富陶瓷元素的艺术语言向人们演绎着千年瓷都的时代芳华。

创作陶瓷文化主题文艺作品,出版全国首部陶瓷类商务英语教材,制作系列陶瓷纪录片和舞台剧、开发陶瓷文化IP和各类“国潮”陶艺精品……近年来,景德镇深入挖掘阐释陶瓷文化,推动陶瓷历史“活起来”、陶瓷文化“热起来”、陶瓷产业“火起来”。

一个个大众化演绎,一次次时代化表达,陶瓷文化从历史中走来,正以全新的面貌活在当下、深入人心。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从四个维度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
管窥绿博会
当代江西拍客征集令
一瓷何以连山海
把“千年瓷都”靓丽名片擦得更亮
文化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江西“君子”王造时的几桩往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