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南小切”冻米糖

游江涛 当代江西 2024-05-12

“香、甜、酥、脆”,看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丰城冻米糖在当下如何传承“守艺”、创新工艺、品牌发展......



俗话说,无糖不成年。在江南,有一种特别的甜食,从入冬就被惦记,吃起来香松酥脆,常作为家家必备的年货,这就是冻米糖。冻米糖在江南不少地方都有产出,其中尤以江西丰城的最为出名。丰城从明朝万历年间就开始制作冻米糖,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丰城冻米糖最早也称“江南小切”。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下江南,途经丰城县城“胡记点心店”品尝丰城冻米糖,连声称赞“香、甜、酥、脆”。从此“江南小切”成为皇室贡品。

丰城冻米糖。丰城市子龙冻米糖厂坐落于“抗倭名将”邓子龙的故乡——丰城市杜市镇,开办于1998年5月,总投资近50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20余亩,年产值1000多万元。因口感香甜、松脆、爽口,外形洁白晶亮,落口消溶,无渣无屑,不粘牙、不塞牙,回味无穷等特点,冻米糖已成为江西民航配餐、南昌铁路专供食品,产品畅销全国26个省市,并远销新加坡、美国等海外市场。传承年关将近,又到了冻米糖飘香的时节,已经做了20多年冻米糖的徐意迎来了一年之中最为忙碌的时候。在杜市镇子龙冻米糖生产车间内,徐意指导工人将大锅内按比例调配好的油、糖和水不停地放入机器中搅拌,让它们充分地交融在一起,直到融化成糖浆,再用铲子将糖浆挑起来,观察黏稠程度。糖浆熬好了,接下来就是将事先加工好的糯米倒入糖浆中,大力翻炒。这些糯米的选材特别讲究,米花的制作也十分繁琐。

手工制作丰城冻米糖。


“做冻米糖要经过泡、蒸、晒等过程,起码有七八道工序,有些步骤只能靠手工完成,比如搅拌时,不仅要均匀,动作还要迅速,时间太长水分蒸发过多,冻米糖吃起来就会有点‘沙’。”徐意如是说。徐意是杜市本地人,做冻米糖是他家祖传的手艺。因为他做的冻米糖不掺假、用料足、手艺好,这些年来征服了不少顾客。在他看来,传统食品人一定要学会做“守艺人”,即守住食品加工技艺,把自己的热爱倾注到产品上,只有这样才能传承下去。时代虽然在变,但是优秀的传统技艺总有它的生命力。手艺的传承者,经过岁月的打磨,加入个人的思想沉淀,才能做出优秀的作品。四季流转、岁月轮回,经过多年的发展,徐意所经营的子龙冻米糖由家庭作坊逐渐成长为一家本地特色食品重点企业。

形式多样的冻米糖。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子龙冻米糖也面临一些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方面冻米糖除了春节等传统节日,平时的销量较少,同时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崛起,同质化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产品种类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各个年龄阶段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面对这些问题,身为丰城市剑邑名匠、丰城市冻米糖协会副会长的徐意,一直在积极寻找破解的办法。近年来,丰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摸排和引进工作,制订了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和保障措施,全力推进“剑邑骄子”“丰才归巢”等人才引育工程,经过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徐意开始专注自主创新研发,聘请省级食品专家对产品工艺进行改良,不断转变发展理念,优化生产结构。同时,公司与南昌大学食品系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将目标转型并与时代经济接轨,目前产品种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通过多年的努力,子龙冻米糖先后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数余项荣誉。工厂内,徐意骄傲地向笔者展示刚做好的冻米糖,“做冻米糖不光是需要传承老手艺,更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创新工艺和产品,既要从传统风味中去发掘,又不能被传统观念所禁锢,要有全球眼光、跨界思维。接下来我们也会不断创新,把冻米糖做得更好,让这种小吃符合更多顾客的口味。”

制作冻米糖需要麦芽浆和蒸熟的糯米充分混合,进行发酵。


发展作为一种地方小吃,冻米糖原本是作为年货而存在,产销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显然,传统的产销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也无法把产业做大。因此,畅通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成为冻米糖产业发展必然的选择。身为子龙冻米糖公司负责人,徐意敏锐地意识到,拓展多元化渠道市场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认清形势。必须要对未来的市场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要尽快打破以往的渠道模式,逐步建立适应新的市场要求的渠道模式。于是,针对不同的市场群体,他带领公司采取不同的业务和产品策略。对于传统市场的业务和产品,采取精耕策略,从性价比、销售和服务口碑入手;而对于新开拓市场的业务和产品,采取市场发展战略,从渠道建设、品牌推广和物流服务入手。他多次携带产品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展现场营销推介活动,积极开辟产业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销售模式,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产品销量。

在江西首届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展馆的丰城子龙冻米糖展台前,挤满了前来参观的市民。图源丰城发布


在食品行业20多年的摸爬滚打,徐意早已学会了思考如何在变革中发展,在传统食品行业不断拓展深耕,永葆与时俱进的学习姿态,“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与管理能力,只有不断的升级产品、使用更先进的互联网管理工具,提升服务品质与提升管理效率,才能更具竞争力,更能适应这个时代。”这是徐意心中坚定的想法,也是他一直在做的事。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昌景黄高铁如何改变江西
毛泽东为何提出“用大力经营永新”
为何今天我们还要重读毛主席这部经典著作?
从毛主席诗词窥见大美江西
毛泽东的江西情
向毛主席学危机管控艺术
这碗茶,缘何香飘天下?

一只乌鸡孵出50亿元产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