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玩转“冷资源”释放“热效应”

邱桀 陈琪 当代江西 2024-05-12

冰雪不仅是景观,更是富民的产业资源。且看铜鼓县如何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将“冷资源”打造为“热产业”。


入冬以来,我国冰雪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冷资源”不断释放“热效应”。各地涌现出一系列“冰雪+”新兴产品、消费场景,冰雪运动和冰雪消费成为很多消费者的时尚生活方式,成为拉动冬日消费的增长点。
2024年元旦前后,位于修河源头的铜鼓县排埠镇,山下艳阳高照,山上的七星岭滑雪场里却是白雪皑皑。滑雪场里尖叫声此起彼伏,欢笑声回响在滑雪场……
该滑雪场开业8年来,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滑雪季,接待游客均在13万人次左右。巨大的客流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更带热了全县的旅游、餐饮、民宿等产业,“冷”冰雪成就了“热”经济。

游客在七星岭滑雪场热舞。

七星岭滑雪场是如何建起来的?
2014年冬天,从小在七星岭山脚下长大的谢智平到湖北旅游,体验了一次高山野外滑雪。回家后,谢智平就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商量,想在排埠本地建一个滑雪场。
他咨询了国内一位经营室外滑雪场的好友,好友告诉他实施人工造雪,要具备一定的温度、湿度等基本条件。
铜鼓一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低山丘陵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温差起伏较大,地势高高低低,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建滑雪场吗?
2014年12月初,谢智平邀上3位好友来到排埠镇七星岭,开始了一系列的数据收集。
当时七星岭没有通电,他们就住在村民放羊、放牛的工棚里。冬天,山上气温骤降,他们只好找来木柴生火御寒。3个月以后,他们将收集到的数据发给朋友,朋友告诉他,这里适合建滑雪场,且每年的营业季在3个月以上。
2015年初,谢智平与合伙人组建起滑雪场建设团队,当地20多名村民入股。
七星岭滑雪场引进了多台进口造雪机,这是景区打造雪景的“神器”,它可以改变水的形态,产生人工雪。
“通过压缩机、风机把水打到空中,水凝华之后落到地上就成雪,打到树上能形成雾凇和冰挂。”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说,“只有气温降至零度以下,人工造雪机才能发挥作用。人工造雪的密度比自然降雪大,1立方米自然雪有200公斤水,而1立方米人工雪有300公斤水。人工降雪通常在晚上进行,大约两三天就得补一次雪。”
当年,全省第一家滑雪场——七星岭滑雪场开始试营业,人气爆棚,一时间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七星岭滑雪场。

走进七星岭滑雪场,只见一些年轻人在倾斜的雪坡之上,完成各种转体动作,翻腾之间体验飞一般的快感;更多初学者穿着鼓鼓囊囊的滑雪服,在雪场里摔得四仰八叉,却仍旧掩饰不住冰雪带来的快乐。
滑雪场里还有很多适合孩子们游玩的项目,比如雪圈、雪地转转、滑滑梯、雪地毛毛虫等。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景区海拔高度在1300米至1580米,雪场长300米,宽90米,坡度为10度左右,可同时容纳1500人进行冰雪运动。
让冰雪经济“热”起来,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原来,从排埠集镇通往滑雪场的十多公里的山路,有上百处弯道,部分路段弯道的弯度超过100度,陡坡倾角近40度,十分险峻。滑雪场刚开业的时候,政府对山路进行了拓宽,路面由原先的3.5米拓展到5米。
谢智平介绍,2022年初,县里投入3000多万元,将集镇通往景区的公路改造为高等级旅游公路。旅游公路长10公里,通过拓宽、降坡、拉直、黑化,行车时间缩短了十几分钟,行车也变得更加安全了。
与此同时,景区旅游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建造的七星岭景区游客中心总面积5000平方米,共有三层:一楼为售票中心、休息阅览、咖啡茶饮;二楼为雪具的领取归还、教练聘请、医疗救助、商务会议等;三楼为用餐服务、甜品热饮、戏雪玩雪等。餐厅直通戏雪区,用餐的同时即可欣赏美丽的雪景。
结合雾凇冰雪、日出云海等高山自然景观和客家民俗风情,当地还开发了滑雪学校、民宿木屋、户外露营基地、杜鹃花海、温泉旅游等项目,推出了冰雪瑜伽、雪地拔河、雪地舞龙等体验活动10余项,单日最大游客接纳量可达6000人。
2022年,铜鼓七星岭滑雪体育旅游线路入选了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专业滑雪队伍在雪中表演。

冰雪不仅是景观,更是富民的产业资源。地处偏远山区的七星岭滑雪场的投入运营为当地发展和村民就业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
邓小玲今年33岁,家在七星岭的半山腰。大学毕业后,邓小玲在中惠旅智慧景区工作。2017年初,滑雪场老板找到邓小玲,希望她加入团队。家门口有合适的工作岗位,邓小玲欣然接受了滑雪场老板的邀请,出任滑雪场营销部经理。
上任之后,邓小玲充分运用新媒体进行市场推介,深挖湖北、广东两个空白市场,寻找客户资源。“在家门口上班,能照料家里,挺好。”
一个小小的滑雪场,如今有4名像邓小玲这样的“归雁”,他们都是公司各个部门的中坚力量。
邓小玲介绍,公司在非营业季有30多名固定员工,而在3个多月的营业季里,还要招聘150多名安全员、票务员、餐厅服务员、雪具发放员、环卫工等,季节工基本上都是本镇、本村人。
顺着逶迤蜿蜒的旅游公路而上,正巧从村民帅卫东的“芳林客栈”前路过。2023年年初,帅卫东投入60多万元,将自家的农家小院改造成有着浓郁客家文化色彩的民宿。游客普遍反映,整个装修都特别用心,住宿体验特别好。

七星岭民宿。

除了“芳林客栈”,这几年附近还新建了“云海居”“芳林云宿”“铜锣排”等6家民宿,共有80多张床位。每年夏季避暑季和冬季滑雪季,6家民宿一床难求。
“滑雪场一营业,我每天的营业额就翻两倍。”“整条街的餐馆都爆满,小超市里泡面经常卖断货。”在排埠镇开了多年餐馆的孔国富和彭菊夫妻俩说。每到滑雪季,全县餐馆、民宿、商店、土特产店的营业额,都有非常明显的增长。
“卢家山庄”农家乐老板、铜鼓县乡村旅游协会会长卢成美介绍,滑雪季节,外地来铜鼓的游客一般上午游天柱峰景区,下午滑雪,晚上到汤里温泉泡澡,他们住铜鼓民宿,吃铜鼓美食,带动了全县的消费。
铜鼓县文旅局副局长何晴介绍,每年滑雪季,铜鼓七星岭滑雪场带动铜鼓市场消费1亿元以上。

江西省群众冰雪赛事活动暨“快乐健身季·江西冰雪节”启动仪式。

冰雪消费的火热,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释放。
铜鼓县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将“冷资源”打造为“热产业”,“用白雪换白银”,形成了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的冰雪产业发展格局,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强劲态势。
但作为南方相对小众的冰雪消费场景,铜鼓七星岭还有不少改进空间:
一是增加景区配套。这包括餐饮场所、购物中心、医疗卫生设施、娱乐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存在能够为游客提供便利,增加他们在景区的停留时间,进而促进旅游消费。
二是发展民宿产业。旅游业不断升温的同时,带火了民宿经济,目前出游者对住宿也呈现更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民宿打造要结合创意和功能性,在外观、内部布局和装饰等方面做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和高端舒适的配套。
三是增加娱乐项目。滑雪场现有的娱乐项目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自由行,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旅游消费需求,且淡旺季明显、夜间游览产品不足,很难留住游客过夜。
未来,需要增加雪道数量和雪地面积、戏雪项目,甚至饮食品种要不断丰富,多引进各种户外运动项目;建设度假酒店,加大高山民宿体量,打造一个度假型目的地景区,提升景区知名度、美誉度,游客才愿意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
冰天雪地曾是畏途,如今已承载起冉冉升起的新型消费、产业集群。“一起去滑雪吗?”无论冬夏,无论在大江南北,这已成为不少人群的“时尚邀约”。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新年献词|每一步都是向上的力量
“江南小切”冻米糖
将孝道进行到底
“鸭鸭”品牌沉浮启示录
“红链助企团”是个什么团
打造文旅强区,西湖区有多拼?
托举折翼天使的“刘妈妈”
三湾红枫今更红
“小作文”事件背后的赢家

“桥”见南昌 瞧见未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