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龙南岁月
”
贵州龙场。1506年的某个深夜,历经贬谪磨难,身陷绝地的王阳明从睡梦中惊醒,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江西龙南。1518年正月,在结束南赣匪乱的前夜,王阳明写信给弟子薛侃叹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自萌芽顿悟、到授徒讲学、到南赣事上练、到平匪功成、再到心学体系构建完成,从龙场悟道到龙南正心,划了一道完美的弧线。
王阳明三浰平匪雕像。作者供图
三浰平匪
明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初七,天寒地冻。从信丰通往龙南的驿道上,山风呼啸,发出怪鸟般凄厉的声响。
“咳咳,咳咳……”南赣巡抚王阳明的阵阵咳嗽声,很快就盖过了呼啸的风声。他有长期的肺痨和哮喘,加之在贵州龙场三年的艰苦生活,他几乎是拖着弱不禁风的病体来南赣的。
不到一年工夫,王阳明就将大庾的陈曰能,乐昌的高快马,郴州的龚福,福建大帽山的詹师富,崇义的谢志珊、蓝天凤等贼患平息了。眼下,只剩下盘踞在九连山三浰地区的池仲容贼部还在负隅顽抗。
池仲容想着跟王阳明玩心眼——通过诈降拖延时间。王阳明识破其诡计,也失去了耐心。大年初三,王阳明的刀斧手把池仲容枭首示众。
大年初七,王阳明点了九路军从不同的方向围剿池仲容三十八个据点。起初,王阳明坐镇龙南县城指挥,风卷残云般扫荡了三十七个贼巢,碰到九连山这个最后据点时,王阳明选择到前线指挥。
他组织了一支“特种部队”,入夜后,穿上山贼的衣服化装成从龙子岭一带败逃过来的池仲容的小股部队,在九连山的贼巢下鬼哭狼嚎,大喊救援。九连山的山贼没有怀疑,放了他们上来。
仅用半盏茶功夫,这支“特种部队”砍翻守卫,控制了危险的滚木礌石阵地,后续部队一拥而上。池仲容的第三十八个据点就这样被端掉了。
王阳明不想用过多的文字渲染战争,他在《平浰头碑》中说 “戊寅正月癸卯,计擒其魁,遂进兵击其懈。丁未,破三浰,乘胜归北。”这一次,“大小三十余战,灭巢三十有八,俘斩三千余”,一举肃清三浰匪患。
也许杀伐太重,老天爷也惊呆了。自九连山归途中,万峰齐黯,电闪雷鸣。
杀伐过甚,终非所愿,王阳明陷入了深刻的反思。于是,归途中的王阳明写下了《回军九连山道中短述》一诗:
功微不愿希侯赏,但乞蠲输绝横征。
阳明心谷。作者供图
王阳明有成圣之志,更有仁人之心。他初到赣州时,做足了攻心的努力。首先他向山贼们发了一份《告谕巢贼书》:“我从来没有派一人去招抚,就兴师围剿,近乎不教而杀,日后我必然会后悔。”
他对山贼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若有人抢夺你们的妻子财物,你们也必愤恨报复,既如此,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别人呢?我也知道,你们或为官府所逼,或为大户所侵,一时错起念头,误入歧途。此等苦情,甚是可怜……”
最后声明:“如果你们还是不听,那就是你们辜负了我,而非我对不起你们,我兴兵可以无憾矣!”
这番入情入理、涕泪俱下的劝告,先是让龙南的黄金巢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第一个受了招安。第二个幡然醒悟的是广东龙川的卢珂,他带着弟兄们弃暗投明归附朝廷。
巍巍九连山,悠悠太平江。在九连山北麓杨村,有一个以黄秀魁为首的500多号人的匪巢。王阳明在武当镇白沙布下八卦阵,一举剿灭黄秀魁部,回师途中又将赖振禄、徐永富降服。
平定匪乱后,王阳明于龙南杨村设太平堡,把杨村河命名太平江,太平江上建太平桥,祈愿天下从此太平。杨村太平桥东连岚岭嶂,西接水口山,廊桥是三孔三墩六拱双层重叠组合而成的府第式石拱桥,呈“品”字型,它的建造,为偏远蛮荒之地带来了一股书卷之气。
游客参观阳明文化遗址遗存——太平桥。凌茂/摄
途经南武当山时,只见南武当山奇峰竞秀,九十九座石峰拔地而起,如剑如戟,绵亘数里,蔚为壮观。王阳明一时颇为感慨,想起战争的残酷与人心的教化,他挥笔写下“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当仁何必让仁,仁心仁德仁为宗”的嵌字联,把“武当”和自己的心学理念植入联中。
玉岩布道
王阳明骑着高头大马,经太平、穿夹湖、走渡江。一路上,见有流民返乡,倍感欣喜。一路上,见农人已在准备春耕,深得慰藉。
贼寇覆灭,民方安生。
然而,民众真的能得到安生吗?是什么导致了南赣匪患丛生?以往,匪患越剿越多,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怎样才能挖掉这些韭菜头?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一声长叹,在山中空谷久久回荡。
用了一年零三个月,彻底平定让四省多年疲于奔命而又劳而无功的南赣匪患。王阳明胸中一股豪气涌起,这就是“为万世开太平”的功业啊。但他脑海中马上又闪出一些隐忧。
一年多来,他感觉自己用计谋太多、凭杀伐太重。
那些山贼,说他们该死,他们又是被官府逼上山的;说他们无辜,他们实在又是作恶太甚。他迫切需要找个地方静下来,他要用心学去“格”这些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坐落于龙南县城北端,“洞壑天成,尤称胜景”的玉石岩,就这样与王阳明来了一场邂逅!
玉石岩溶洞。作者供图
玉石岩,距龙南县城四里许。玉石岩奇皎如玉,在杨坊平原突兀而起。岩内有玉虚洞,岩中溶洞自然天成,洞顶有圆形天窗,如玉镜高悬,时见苍鹰盘旋于上,洞中石钟、石乳、石笋等千姿百态。
玉石岩不仅有玉虚洞,还有藏书阁和玉迹寺。原来,宋太宗为治愚蛮,大兴教化,亲赐龙南御书一百二十卷,在玉石岩建起了收藏御书的藏书阁,后来,人们又在玉石岩建起了玉迹寺。
从老家的石洞到龙场悟道的山洞,他已然对山洞情有独钟。山中日月小,洞里乾坤大。在黑暗的山洞里,他常冒出的思想之火花,清冷的山洞,能让他的内心变得温暖而柔软。
玉石岩如此清幽佳境,一时让王阳明喜不自禁,这绝对是研学布道的绝好去处!
在玉虚洞中,白天,王阳明看着阳光从头顶的洞口走过,晚上,他又看见月光从洞口映照进来。日月每从洞口划过一次,日子就过去一天。
此时王阳明已经四十有七,几近半百。从入仕,到龙场,任庐陵,调朝廷,一晃就二十多年。去年,兵部尚书王琼多次向朱厚照举荐王阳明,要他到这南赣地区平剿山贼。但是,与山贼较量、在官场博弈,又是如此的凶险。
时值初春,阳光明媚,花香袭人,玉石岩的美景让王阳明诗兴大发。在玉虚洞里,他摊开书卷,挥毫书写《平浰碑》,记录下他率军平定“三浰”贼寇的全过程。
玉石岩溶洞。作者供图
在玉石岩几日,王阳明回首几个月的战事,倾听内心的声音,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口气写了好几首诗。
……
讲学,是王阳明每到一处必不可少的功课。在玉石岩,他同样吸引了诸多心学追随者。
在和煦的春光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如春风般从玉石岩散布开来,龙南大地此后散发着阳明心学的芬芳。
后来,人们将王阳明的诗文刻在了玉石岩岩壁上。此后,玉石岩成为国内外阳明心学追随者慕名前来的拜谒之地。
数百年后,我们已然难望圣人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立于洞中暗黑处,想象王阳明于洞中端然凝坐的模样,那颗“致良知”的心,在洞中渐化成光,一点一点,成为灼亮的眸子。
王阳明《回军龙南五首》石刻。
内治教化
在玉石仙岩小憩数日,王阳明到了龙南县城。经过战火的洗礼,将士们疲惫不堪、伤病未愈。而他自己也因多年积劳成疾,外加连续的征战剿匪,夜思日想,身体变得更加羸弱。
但王阳明并未因病痛而停止思考。在龙南的近三个月里。王阳明始终在思索和践行着他的教化和内治。
王阳明通过颁布一些乡规民约,提倡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整肃乡俗,教化民风。他起草《添设和平县治疏》,专门针对龙南颁布《谕俗文四章》《告谕龙南一章》《谕龙南乡约一章》等。其中,《告谕龙南一章》批评了龙南地方官府及民间的一些陋习,并严令以“十家均罪”的方法连带处置。
之后,在《谕龙南乡约一章》基础上,王阳明亲自制定公布了统一的《南赣乡约》十六条,并如同《十家牌法》那样,推进《南赣乡约》,使各地百姓受到礼制的教化约束。自此,婚嫁从俭、丧葬就简、破除迷信等在龙南蔚然成风。
王阳明认为,教育是“破心中贼”的根本。于是大力倡导发展教育,建立社学,普及心学。
听闻龙南集贤坊有文庙,他欣然前往瞻谒。王阳明一行步行到文庙门前,只见镇守庙门的狮子被莽荒野草覆盖,王阳明皱了皱眉,对陪同的当地官员们嗟叹道:“你们对文庙如此不虔诚,官府对教育如此不重视,难怪有人进山做贼!”
回到住所,王阳明心情久久无法平复,当日便写下《观德亭记》。文中写道:“是故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
事后,王阳明将部分缴获的物资用于资助龙南修复庙学,并责成龙南乡绅李淳、月华亲办督理,在县城官衙旁修缮建设一座讲学、祭祈、藏书、食宿功能齐备的学宫。龙南也聘请了当地多名有影响的儒童任教,出资刊印王阳明为办社学专著的《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规范礼制,纠正偏移的良心。
玉石仙岩。钟楠林/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犹如一股涓涓细流,滋润教化着龙南百姓的心灵,此后,龙南习文知礼之风不断得以兴盛。
明隆庆五年(1571)龙南重建学宫,还专门在学宫内建造了纪念王阳明的王文成公祠,以感恩王阳明在龙南推行改革带来的良好社会影响和风气。
没有龙场的苦难,也许就没有心学的横空出世;没有南赣剿匪的“事上练”,也就没有心学的圆满。龙南,就是见证阳明心学圆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