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魏禧的“遗民”志节

温谈升 当代江西 2024-05-12

几百年来,魏禧及易堂九子形成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江西古代地域文化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


清初的中国,宁都魏禧、商丘侯方域、苏州汪琬堪称全国“散文三大家”,尤以魏禧之最(《清史稿.文苑》有注释)。魏禧行文以有用于世为目的,关系天下国家之政,反对模拟,特别是散文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
1929年2月,“朱毛红军”首次进驻宁都,他与宁都地方党组织领导人彭澎一见面就聊到魏禧和《大铁椎传》。
毛泽东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魏禧就应该出自这里!这篇《大铁椎传》是用纪实手法写的一篇散文,曾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宁都,能出魏禧这样的文学大家,实属幸事,所以宁都有文乡诗国之美誉。

2023年11月18日,纪念魏禧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宁都举行。图源今日宁都

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魏禧出生在宁都县城的一个书香门第。他从小体弱,随父读书,就学乡里,才气过人,“十一岁补邑弟子,冠其曹”。他一向慷慨自信,乐于为人排忧解难,还喜欢与人谈论军事。
少年时代的魏禧有过远大抱负,十四岁时求学于同里杨一水先生门下,致力于科举考试,希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然而1644年,李自成军破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对国家(明朝)抱有希望的魏禧,壮志未酬国却已亡,21岁的他顿感天塌地陷,魏禧与父魏兆凤“日往公庭哭临,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眼见心心念念的大明朝没了,魏禧抗清复明的斗志涌入脑海。他把明亡归罪于科举“不得实用之才,有负朝廷”。于是弃科举,终生不入仕,跟从姐夫邱维屏研习古文,从此走上了另一条治学之路。
清顺治二年(1645)七月,明朝宗室和大臣都往南方逃亡,江西的抗清斗争愈加激烈。百姓把南明当成明朝,勇敢担负起抗清使命,组织各种武装,抗清起义大小数十处,遍及赣南各地。
魏禧与前朝地方官绅一道,积极筹划起兵抗清,其父魏兆凤更是倾囊相助。赣南各地社会治安动荡,盗贼蜂拥而起,使许多有识之士希望通过团结互助结寨自保。
宁都城西,有十二奇峰耸立,主峰为翠微峰,由许多壁立千仞的丹霞石柱组成,四面悬崖绝壁“削起百十余丈”,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是一个避世隐居的理想之地。
于是,魏禧选中了这远离尘嚣的“赣南第一峰”,变卖家产,雇人开凿石级阶梯,直通山顶,然后在山顶辟平地筑屋,挖池蓄水,种植蔬菜、谷物。同为宁都人的曾灿、邱维屏、李腾蛟也出资相助。
顺治三年,清军进攻赣南,宁都局势骤然紧张起来。为避战乱,魏禧和几位友人举家隐居翠微峰。
魏禧还派人在险要处置闸守望,并制订了严格的入山规约,如陌生人须由山寨人员陪同且不得带刀上山,黄昏后紧闭寨门等,使山寨不受战乱兵灾的侵扰。
此后,宁都数次遭受战乱,清军攻下农民军占领的宁都县城后,实施屠城,而翠微峰得以独完。

魏禧(魏叔子)画像。


魏禧与兄祥、弟礼互为师友,三兄弟以文章闻名海内,人称“宁都三魏”。姐夫邱维屏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古文,无师自通西洋算术。
除此之外,魏禧上翠微峰前已结交了一批志趣相投人士——李腾蛟、曾灿、彭任、彭土望、林时益。隐居翠微峰后,他们经常围坐一起读史,讨论《易经》,易字篆书为上日下月,魏禧及诸友思念明朝,故把山顶上的读书之地命名为“易堂”。人们称他们为“易堂九子”。
魏禧在翠微之巅创办空中学堂,广收学生。他们虽然在陡峭的翠微峰,但依然有许多读书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像猿猴一样手脚并用攀爬悬崖峭壁,在空中学堂聆听大师们的教诲。高峰时,全国各地的学生达数百人,这些读书人都以能拜在魏禧及易堂九子的门下为荣。
魏禧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办学上,是一个“平民教育”的实验者。他初从“传文不朽”的认识开始,后提出“传人比传文更不朽”的见解。说:“任天下难事,当天下之变,非少年血气雄刚不足胜任”,“以人传人,火烬薪传,极无穷尽”,道出了“教育乃千秋大业”的真理。
鉴于历代科举取士,常因改朝换代,“因政废人”扼杀人才,因此,他高举反理学道统、反八股文、反科举入仕的旗帜,专门选择优秀的平民子弟,以培养“经世有用”的人才为己任,主张师生“学问相攻治”“品德相规益”,民主互爱、互教的新学风。
《宁都“三魏”全集》及《魏叔子文集》。
他还开创出新的教学内容,大胆摒弃宋、明以来的经书,以“经世致用”为准则,选用《左传》《史》《礼》和唐宋八大家散文为教材,辅以自编、自撰教材,建立自己的教材体系。
他的教学方法,既继承古代优良传统,又有自己的创新。魏禧把师生关系比喻为“镜子”与“磨镜匠”,先生教学生,像是一面镜子用来照亮别人。
但镜子也“积久尘昏、自体不明”,需要“磨镜匠”来“磨洗”。要做到这点,先生就必放下架子,跟学生同等身份,“教学相长”,师生才能共同提高进步。
魏禧一边讲学、一边创作,写出了大量高质量的作品。他的散文以传记文见多,作品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他对大吏贪纵、小吏俊削、细民无依、官逼民反的阶级矛盾有着清醒的认识,深抱亡国之痛,为抗敌殉国和坚持志节之士作传。
有些传记写山林隐逸、侠客壮士的义行异事,如《高士汪风传》《大铁椎传》,题材不同,一系行踪飘忽,清高磊落的隐士,一系勇武非凡,不为世用的力士。
魏禧既推崇前者耻于事清的操守,复将后者比之博浪沙椎击秦皇的侠客,其写作用意显而易见。
一些名士怀着对魏禧及易堂九子的崇敬和好奇,跋山涉水来到翠微峰,高攀易堂,与他们结友交好。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到翠微峰时感叹,“易堂真气,天下无两矣。”
魏禧与兄魏祥、弟魏礼的文集合编为《宁都三魏全集》。他个人著有《魏叔子文集》22卷,《诗集》8卷,《日录》3 卷,《左传经世》10卷,《兵谋》《兵法》各 1卷,《兵迹》12卷。
魏禧及易堂九子隐居讲学的江西名山翠微峰——空中学堂。

隐居翠微峰办学作文,时日一长,他们醒悟到僻居山间,终不为人所知,“闭户自封”,难免会“封己自小”。
魏禧认为,学问必须通过阅历和实践,深感足不出户,难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为了更广泛地结纳各地的抗清志士,他考察(今江浙一带)的地理形势,以谋求恢复明朝政权,进行深入隐蔽的反清斗争。
在三十九岁后,他先后四次到吴越等地交游考察,每到一地必定访问名士、拜谒忠烈遗迹。与徐枋、金俊明、李天植、槁木等明朝遗民结交往来,颇得海内学者赏识,时称其“有古宰相才度”。
魏禧的江淮吴越之游既是为了向生活学习、向他人学习,又是一种含有隐蔽反清意图的举动。
经过一番游历,魏禧慨叹天下人才萎靡鲁莽、溃散无成时指出,“方今之士,志弱者以天下事为难为,而吾非其人;志强者易视天下之事,不自知其不足”。
以布衣交天下贤士,魏禧所处境遇是困难而复杂的。康熙十七年(1678年),严沆、余国柱、李宗孔等举荐魏禧上京应试为博学鸿儒,他坚辞不就,不肯仕清。
随着清朝统治趋于巩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向缓和,全国反清形势转入低潮,因此他的活动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果,魏禧于康熙二十一年十一月病逝于江苏仪征游历途中,终年五十七岁。
几百年来,魏禧及易堂九子形成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江西古代地域文化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读懂“固本兴新”的辩证法
洽湾古镇的前世今生
海归硕士化身现代“种田郎”
婺源茶何以“香天下”
首育维A特种稻的“禾下追梦人”

武宁:文化怎样赋能乡村振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