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土专家 ” 乡村“田管家”

肖国瑞 当代江西 2024-05-12

春风骀荡,农机耕忙。一起聆听全国农机“土专家”付建忠的精彩故事。


鄱阳湖畔,水田纵横。一大早,进贤县宏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付建忠就开始处理手头上的订单:钟陵乡700亩水田的翻耕、衙前乡600亩的无人机飞播、池溪乡320亩早稻育秧……
“从翻耕到育秧、插秧,再到管理、收割、烘干,我们合作社提供全过程的机械化托管服务。”付建忠今年44岁,常年的户外作业让他皮肤黝黑,却显得很精神。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入选人员名单,付建忠榜上有名。这位农机“土专家”背后有哪些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付建忠手捧入选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的证书。
“看见新农机就想入手”
1997年,高中毕业的付建忠没有考取大学,选择跟着叔叔和哥哥一起跑农资运输。“我从小就喜欢拖拉机,上学的时候就会开。”
跑运输很辛苦,但也可以增长见闻。没过多久,付建忠遇到几个在江苏开收割机跨区收割的司机。从没见过收割机的付建忠很感兴趣,主动上前攀谈,几番交谈下来,他就把人邀请来家里收割。
稻谷收完了,付建忠也打起了开收割机的主意。
“效率太高了,当时我们这边几乎没有用收割机的,一想到那么大的市场,不可能不心动。”付建忠说。
说干就干,1997年下半年,付建忠花了半年时间,在江苏学会了收割机操作和维修技术。第二年春天,付建忠就和几个村民一起买了几台二手洋马牌半喂入收割机,开始跨区收割作业。先去山东、河南收割小麦,再回江西收割早稻,然后去安徽等地收割中稻……付建忠开始了在全国各地跨区收割作业的旅程。
随着越来越多人外出务工,农村土地加速流转,种粮大户纷纷涌现,他们对机械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农闲的时候,种粮大户们总喜欢找我聊天,说明年他们打算流转多少土地,问我有没有这样那样的农机。”于是乎,付建忠解锁的农机也越来越多: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自走式旋耕机、植保无人机、高速插秧机……
“实际上,我比他们还心动,看见新农机就想入手。”付建忠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对于购买的农机,付建忠都是第一时间学会如何使用,再学维修和保养。为了精进技术,他参加了各种农机维修技能培训,并在合作社组建了农机维修车间。
自2003年开始农机维修和保养工作至今,付建忠维修过的农机超4万余辆,无人机2千余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户,付建忠还曾经专门改装了一台农机维修服务车,到田间地头解决农忙因农机故障急需修理的农机具,有效保证农机正常作业。“农时不等人,农机坏几个小时,就耽误好几家农户的进度,不能让他们等的。”付建忠说
付建忠在操作履带打田机。杨春华/摄
“只要你下单,我这边就提供服务”
处理完手上的订单,付建忠又走进合作社的育秧中心,细心查看给农户代育秧苗的生长情况。“这批苗是今年3月8日育的,现在长势不错,很快就要机插下去。”
2013年,付建忠牵头成立进贤县宏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提供专业化、标准化、多元化的现代综合农事服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心目前年服务面积近30万亩次。
“只要是涉及农事方面的服务,你有需要,我都能提供。”付建忠介绍,合作社建立订单服务制度,开展耕、育、种、防、收、烘等单环节、多环节、全托管服务的“菜单”,提供农业劳务、农业机械化、农资派送、病虫统防统治、田间运输、粮食代烘代储等十多项社会化经营性服务,满足农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对各农业生产环节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付建忠还为180个村小组1000余小农户的7000亩田地提供全程托管服务。“我把自己的7.6亩土地托管给合作社,一亩地保底也有570-600元的收益,还不耽误外出务工。”池溪乡徐桥村委会桃源村小组村民甘利平说。
当前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短板主要在机械化插秧环节,受育秧技术的制约,易出现秧苗不整齐、下田期限短、返青期长等问题。
为突破机插秧返青期长等技术瓶颈,付建忠带着社员研发旱场育秧关键技术,先后到国内广东、日本等地考察学习,经过10余年的探索,创新形成了一套旱场育秧技术,通过基质土定量营养、脱芒及消毒等措施,最终实现了突破。
“与常规机插秧比较,旱场育秧秧苗整齐划一、根系发达,成活率比传统机插秧提升5个百分点、达到97%,种子投入2.8斤/亩、减少15%,大田移栽期限35天、缓苗移栽10天左右,秧苗返青期2天、缩短5天,移栽后肥水管理更轻松。”说起专业知识,付建忠侃侃而谈,各种数据信口说来。
付建忠在操作插秧机。 杨春华/摄
“我一直想着怎么让种地更省心、更高产”
交谈期间,付建忠的电话响个不停。有用农机服务的,也有咨询农机问题的,付建忠都耐心地一一解答,“马上进入插秧高峰期,这两天我们要办个机插技术和侧深施肥技术的培训班,大家都很感兴趣,不少人打电话来问能不能现场上机实操。”
夏洪超是进贤县宏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一名农机手,此前一直在外打工的他五年前回到家乡,加入合作社。在付建忠的帮助下,夏洪超现在已经成为合作社骨干成员和全能农机手。“以前我从来没有种过地,现在是育秧、机插、田间管理、机收全都搞得明明白白。”夏洪超笑着说。
付建忠在维修农机。
晚上,付建忠一般会在合作社的农机维修车间,跟农机手一起实操,修理白天出现问题的农机,讨论如何提高性能。除了维修和保养,付建忠还经常根据实际需求改装农机:把插秧机的皮带轮从20型改成22型,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有效防止插秧机陷田;为了保护再生稻的稻桩,改窄收割机的履带,从走一路压三行稻桩减少到两行;改装风机叶片,让收割机的脱粒部更干净……
“厂家生产的农机都是大众型,而我们在实践中就是学会观察和思考,尽量减少农机的损失率,毕竟减损就相当于增产了。”付建忠经常这样跟社员说。
2015年全省农机大赛前15强、2021年全省农机机收减损大赛前5名,2022年省级育秧土专家,获评中级农艺师、高级维修工……这些年,付建忠得到的荣誉很多,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直想着怎么让种地更省心、更高产。我的梦想就是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实现智慧无人农场、无人农机,虽然现在还离得有点远,以后总会实现的。”谈起未来,付建忠信心满满。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孺子书房何以“芬芳”
“王婆”的红线为江西牵出了什么
一粒水稻种子的振“芯”之路
晏殊家族的忠义之风
李小平:一支毛笔话古今

见证科举文化的“活化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