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驴友”徐霞客为何钟意江西
”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公元1613年的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徐霞客自浙江宁海出发,开始游历大山名川。后来,这一天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一生“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被誉为“千古奇人”,更是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中国第一旅游博主”“超级驴友”,因为这位“超级驴友”,用自己的一支笔、一双脚,抵达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诗和远方。
一生没有停下脚步的徐霞客,先后四次到访江西,游览了江西境内多座名山,为我们留下了《游庐山游记》及《江右游日记》两篇传世名作。
一
古人云:“江右,江以章、贡为大,泽以彭蠡为阔,十三郡水皆归焉,总会于九江而出,大姑、小姑二山拦扼之,此山川之最胜,亦都会之天成也。”
作为“驴友”,徐霞客自是不愿错过这样的胜景。万历四十六年(1618)八月十八日,徐霞客沿长江水路抵达九江,第二天开启了他的庐山之行。
从八月十八日抵达,到八月二十三日结束,徐霞客先后在西林寺、东林寺、汉阳峰、五老峰、三叠瀑等庐山一众景点观赏。
一切景语皆情语。徐霞客一生情系山水,他看山看水皆有心中之所念所恋。譬如他由小路经过石门,见景如此,顿生欢喜:“其下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庐山是名动天下的奇山,古今文人墨客留下无数名篇。在日记里,徐霞客不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也不提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他只写自己看到的景和事,只因那是别人的体悟,他要记录的,是自己眼中的庐山。
他登顶汉阳峰,写道:“南瞰鄱湖,水天浩荡,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惟北面之桃花峰,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之美,只有亲历者才能感受。
徐霞客用细腻的文字,刻画着他心中的庐山,那便是他眼中的胜景。诚如一位作家所言:“妙手天成,韵味深远,读之如亲见其形,亲闻其声,亲历其境,亲观其动静变化之妙,久久在眉睫之间而不会消失,在记忆之中而不会遗忘。”
二
游庐山作《庐山日记》时,徐霞客不过而立之年。然作《江右游日记》时,年逾五十,已过知天命之年。
其实在青年时代,他便有志于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他在游记中坦言,“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可埋吾骨耶!”纵观其一生,都不曾停下游历的脚步。
崇祯九年(1636)十月十七日,徐霞客“执手一别,即大笑出门,一僧一仆偕焉”,进入江西玉山县,开启了踏足江西的又一次旅程。
此行,徐霞客往西经铅山、弋阳等地,至建昌府(今南城县),游新城(今黎川县)、南丰后,经宜黄、乐安、永丰到吉安府,于次年正月初十进入湖南内,方才行止。
徐霞客一生四次游历江西,唯有此次耗时最长,共计83天之久,可以称得上是江西深度游。他在日记中这样感叹:“人寿几何,江山如昨,能不令人有秉烛之思耶!”江西美景之多,使其发出生命短暂的慨叹。
这一路,徐霞客逢山即登、遇水即渡,无论是佛寺、村落、书院、古镇,都一一游览,尤其是江西的名山,令他为之倾倒。
登龙虎山,他写道:“遥望东面乱山横翠,骈耸其北者,为排衙石,最高;欹突其南者,为仙岩,最秀;而近瞰岭下,一石尖插平畴,四面削起者为碣石,最峭。”
登麻姑山,他写道:“麻姑以水胜,而诎于峰峦。半山亭之上,有水横骞,如卧龙蜿蜒。上至喷雪,则悬瀑落峰间,一若疋练下垂,一若玉箸分泻。”
登武功山,他写道:“百崖丛峙回环,高下不一,凹凸掩映,如门如阙,如幛如楼。直坠壑底,皆密树蒙茸,平铺其下,然雾犹时时笼罩,及身至其侧,雾复倏开。”
即便遇到狂风骤雨,徐霞客依然选择冒雨前行。自然的阻遏,对游历多年的徐霞客其实无妨,最令人无可奈何和烦恼的是人祸。
行至梅林渡口时,遇到无赖劫持渡船。这些人“势如狼虎,舟中三十人,视舟子如搏羊”。徐霞客眼疾手快,跳到岸上找人帮忙,才得以继续旅程。
即便如此,待到达吉安,看到此地景致,他依旧心生感慨:“十里阛阓,不减金阊也”。吉安美好的景色,可与苏州媲美,令他流连忘返。
三
有人问他:“先生之游倦乎?”他坦然回:“未也。吾于皇舆所及,且未悉其涯涘。”人生一辈子,能够探索到的地方其实极其有限,所以生命有多长,徐霞客探索的足迹就有多宽广。
一生遍览天下风景名胜的徐霞客,用一辈子在行走、在体悟、在感怀,他不仅是一位访山问水的“驴友”,更是那些奇风异景的主人。
旅游是一场抉择。《明朝那些事》曾赞美徐霞客“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这是一个平凡人的伟大诠释,也是一个平凡人的艰难抉择。他曾在江河之上乘坐一叶小舟,其时大雨滂沱,有人喊他上岸避雨,他不愿离去,大呼“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淋雨的感觉,恰似山泉叩击在身上,何等快活。
徐霞客不是魏晋名士,却有他们无法比拟的豁达。这样的方式便是徐霞客喜欢的方式,不为科举功名所累,不为一餐一饭犯愁,而是自由自在,寻林泉旧梦,作风月主人。
旅游是一场修行。现代人旅游多是追求身心的放松,即便交通便利、饮食无碍,仍觉得耗费心费神,常常牢骚满腹。徐霞客则不然,他“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旅途甚至常与自然搏斗、与歹人交涉、与野兽为伴,却坚决不退缩。
徐霞客的身心无比强大,困难一一克服,让险境成为胜境,这也让他得以见到常人所未能见、至他人之未能至。即便是旅途波折,但是发现独特风光,则能够消散身心的疲惫。
旅游是一种分享。徐霞客边走边写,写写停停。他好似一位旅行大V,实地探访各地风景名胜,进而落笔成文。他有分享的欲望、也有分享的能力,人们从他的笔下知道山如何青、水如何秀,所以即便没有拍照印证,也能从他的文字里感受到他笔下的山水之美、人文之胜。
徐霞客喜欢游水,但他还想探寻水的源头,他道:“故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不知其源之远。”他一步步跋涉,在那个年代竟然发现金沙江是长江的源头。每到一地,都能有所收获。
徐霞客行走一生,晚年双足难行。他对探病之人说:“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一介平民,竹杖芒鞋,而与张骞、玄奘、耶律楚材等俊杰齐名,这其中没有别的原因,只因徐霞客把对旅游的热爱做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