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赣鄱好戏如何更“有戏”

胡义伟 当代江西
2024-09-28

江西优秀剧目的背后有哪些赣风雅韵?当前,面对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赣鄱好戏如何才能更“有戏”?


昨日,2024年江西省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在瓷都景德镇召开,这是江西连续第五年举办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彰显了江西坚定不移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奋力铸就新时代赣鄱文化新辉煌的坚定决心。
戏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浓缩与结晶,打造一批体现江西特色、展现江西气派的优秀戏曲作品,是江西文化强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优秀戏曲受到观众广泛追捧,舞剧《只此青绿》、话剧《千里江山图》等,都是年轻观众的“宠儿”。央视龙年春晚戏曲《新龙门客栈》《游龙戏凤》《打龙袍》串烧,更是圈粉无数。
江西优秀剧目的背后有哪些赣风雅韵?当前,面对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赣鄱好戏如何才能更“有戏”?

歌剧《八一起义》剧照。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江西戏曲悠久厚重、剧种众多,回望历史,可谓“好戏连台”。
早在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盛行于浙江温州的南戏传入江西鄱阳、弋阳、南丰等地,与当地唱腔结合,在元末催生了具有“错用乡语”“本无宫调”等特点的弋阳腔。弋阳腔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声腔,被誉为高腔剧种的“鼻祖”。
元代泰定元年(1324)初,高安人周德清在大都(今北京)“正语作词”争论中,批判了“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的创作风气,提出了“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的主张。
同年,他在总结音韵实践基础上撰写的《中原音韵》,成为我国最早一部全面论述北曲体裁、技巧和韵律的著作。清刘熙载《艺概》说:“事莫贵于真知。周挺斋不阶古昔,撰《中原音韵》,永为曲韵之祖。”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在浙江任职的宜黄人谭纶,将海盐腔戏班带至家乡宜黄,“亲躬排演,务穷巧妙”,推动产生了一种新型腔调——宜黄腔。宜黄腔戏班沿河唱戏,催生了信河戏、饶河戏、抚河戏、东河戏、西河戏等一大批以河流和地域命名的剧种,一时群芳竞艳。
万历二十六年(1598),在浙江遂昌任知县的汤显祖毅然辞官回乡,潜心创作出《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这四部作品被后世称为“临川四梦”,是中国戏曲作品的巅峰之作。不仅如此,汤显祖还“亲掐檀板教小伶”,推动了海盐腔在江西的发展,促进了宜黄腔的成熟。
清中叶,铅山人蒋士铨从江西文化中取材,注重戏曲的社会教化功能,著有传奇和杂剧《一片石》《雪中人》《空谷香》《临川梦》等,合成《藏园九种曲》。近代梁启超评价蒋士铨是“中国词曲界之最豪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赣南苏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红色戏剧运动,各地纷纷成立的“剧团”“剧社”等文艺团体,在发动群众、宣传革命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1934年12月下旬,瞿秋白在于都井塘村组织红军“红旗”“战号”“火星”三大剧团汇演,表演了话剧《牺牲》、舞剧《搜山》、大鼓词《王大嫂》等丰富多彩的剧目,有力鼓舞了军民革命斗志。就在这次“井塘汇演”之后,中共中央分局召开突围动员大会,留守苏区的红军开始了突围。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先后整理、改编演出《梁祝姻缘》《还魂记》《窦娥冤》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涌现出剧作家石凌鹤、武建伦、姜朝皋,演员杨桂仙、潘凤霞、祝月仙等一批赣剧名家。1959年8月,毛泽东在庐山观看《还魂记·游园惊梦》后,盛赞赣剧“美秀娇甜”。

大型红色文旅史诗剧《长征第一渡》剧照。

为传承弘扬赣鄱戏曲文化,江西出台了振兴地方戏曲的政策举措,构建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完善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戏曲院团改革发展,推动戏曲迈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江西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结果显示,全省现存活态戏剧剧种33个,其中赣剧、弋阳腔、青阳腔、宜黄戏、赣南采茶戏等15个项目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几年,江西组织创作采茶戏《有盐同咸》《一个人的长征》、民族歌剧《八一起义》等一批优秀作品,涌现出张曼君、龙红、杨俊、邬成香等许多戏曲大咖,影响很大。但也要看到,江西戏曲要实现长久繁荣,还有不少的题要破。
人民群众出题。当前,高品质的文化“大餐”越来越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多样,传统戏曲只有不断满足观众的胃口,让受众在“是这味儿”的感受中生出“有点意思”的追随感,戏曲之花才能常开不败。
数字时代考题。数据显示,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4 亿人,一年间抖音戏曲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232%,戏曲演员在直播间连麦PK,收获观众打赏,成为戏曲行业新现象。传统戏曲只有在“数字浪潮”中走好“戏曲+互联网”的戏路,让国粹变身国潮,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自身发展课题。一方面,本土剧作家、新生代戏曲人才缺乏,优秀剧目少“高原”、缺“高峰”;另一方面,有些剧团只能靠着政府购买服务性演出维持“生计”,有的戏曲作品走下奖台就退出了舞台,面临着如何“出戏出人出效益”的发展课题。

群众观看采茶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如何让赣鄱好戏更“有戏”,笔者认为,答案就蕴藏其中。
多出拿手好戏。顷刻间今古千秋,方寸内河山万里。古朴厚实的赣剧、“一唱众和”的弋阳腔、欢快活泼的赣南采茶戏等,都是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的独特艺术形式。
当下,既需要有计划地复排《还魂记》《珍珠记》《西厢记》等一批经典剧目,把优秀的传统表演程式及唱腔等戏曲艺术传承好;也应植根实践,抓选题、抓创作,出好作品、讲好故事,用作品赢得观众喜爱。比如,近年复排的经典赣剧《荆钗记》及弋阳腔《张三借靴》等优秀折子戏就赢得了口碑和流量的“双丰收”。
向创新要活力。戏曲从来都是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的。江西戏曲不妨在演出方式、传播渠道等方面多做一些探索创新。比如,打破镜框式舞台,采取沉浸式的演出方式,让观众更有参与感获得感。浙江杭州蝴蝶剧场沉浸式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演出中,观众不仅能近距离看到演员的细微表情,还能化身客栈“客人”入戏互动,深受年轻人欢迎。
再比如,善用技术赋能,尝试开发数字虚拟剧场,采取线上直播、云端演播等方式助力戏曲破圈出圈。2022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线上直播演出中,单场观众达618万,不仅没使票房受损,反而带火了线下票务。
引育更多人才。江西戏曲要繁荣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一批批优秀戏曲人才的薪火相传。既要用好“口传心授”“师父带徒弟”等传统戏曲人才培养方式,也要办好学校戏曲专业教育,培育更多新生代戏曲人才。
善借“外力”,把优秀的剧作家、戏曲表演人才引到江西来,“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借助国家大剧院等重要戏曲舞台,多演精品,多推“名角”,让更多人才在江西戏曲这片广阔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捻土成金”的“中国式浪漫”
火笔如何生“画”
“江西风景独好”品牌怎么唱
“超级驴友”徐霞客为何钟意江西
年轻人为何爱逛博物馆

如何拯救“词穷”的年轻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江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