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雪峰的“圆梦卡”能为学子逆天改命吗

祝庆 当代江西
2024-09-28

说到底,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差令家长们犹如无头苍蝇,而无处不在的焦虑感进一步拉低了他们的安全感,令他们无所适从,才让“梦想卡”变成了拯救学生的“护身符”。


动静闹大了。高考甫一结束,“网红名师”张雪峰就火了,原因是他推出的上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课程,开售仅3小时就抢购一空,很多家长早早地把钱准备好,排队等着张老师释放新名额。
在张雪峰旗下志愿填报公司“峰学蔚来”App上,许多省份价值11999元的“梦想卡”已经售罄。“人生成功路,志愿第一步”的开屏slogan,更是让无数家长紧张兮兮,生怕抢不到名额。
是的,今年高考已落下帷幕,接下来摆在家长和学生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填报志愿,要去什么城市,选择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
面对选学校、选专业的盲目感和对未来的焦虑情绪,不少家长和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张雪峰的“圆梦卡”上。这张“圆梦卡”是否真的能为莘莘学子逆天改命?
某机构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圆梦卡”。
就在不久前,张雪峰曾在视频直播间说:“不要期待在直播间用一个免费的连麦,去完成一个正常收费在一万块钱左右的一对一升学规划”。
前脚刚放话,后脚针对2024年高考应届考生推出的价值11999元的梦想卡、17999元的圆梦卡产品就被抢购一空。对此,很多网友直言,这是在贩卖焦虑,最终目的就是割韭菜。
购买时间不同,价格也有所差异,且老师随机分配,课程不接受7天无理由退款,如果购买服务的考生在成绩公布后决定复读,需要在24小时内通知服务团队,否则将被视为需要重新全款购买服务。
即便是这些“霸王条款”也阻挡不了家长们的购买热情,就连两年后的产品课程也都售罄。有媒体预估,张雪峰通过此轮售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产品已进账2个亿。
起初作为考研导师的张雪峰通过分享考研经验,在社交媒体上积累了不少粉丝,后凭借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犀利的言论爆红网络,收获了大批拥趸。仅他个人抖音平台,粉丝关注量就达到了2500万。
比如他曾在直播间说过,“随便选个专业都比新闻学强。孩子如果非要报考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给他换个专业。”“文科都是服务业,什么是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就是‘爷我给你笑一个’。”
一直以来,张雪峰之所以受到家长和考生推崇,是因为他站在学生角度,为学生规划一条适合的择业、就业道路,帮助学生尽可能“避坑”。不过,他功利性的专业视角和带有专业歧视的诸多言论,也引发了广泛争议。

大学毕业生在校园招聘会上寻找合适岗位。

所谓“三分考七分报”,很多家长都认为“考得好不如报得巧”。尽管升学规划课程价格高达上万元,还是有那么多家长趋之若鹜。
为什么这一届家长们都这么肯花钱?
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先看一组数据,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4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高考的报名人数已连续7年保持上涨,而且在河南、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人数更是突破百万。1342万人将在同一条高考独木桥上竞争,而本科招生名额只有约450万,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在毕业这一端,同样“压力山大”。2022年至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076万、1158万、1179万,逐年递增,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给就业市场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名校毕业也可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
在人人皆“卷”的当下,激烈的竞争引发的普遍焦虑感显然已经蔓延到了学校。面对逐年增加的高考人数和毕业生数量,如何尽可能选择一所好学校、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如何在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成了所有学生和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是网络上流传的“硕士毕业生送外卖”“名牌大学毕业生当保安”等极端个案,更是挑动着人们无处安放的焦虑情绪。
志愿填报的不确定性。高考是一场大考,志愿填报也是一场大考。比如每年考生的高考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只是具备了填报志愿的资格,但填报了志愿未必达到院校的提档线,如果达不到就不能被录取。受到院校报名人数、考生分数影响,投档线也各不相同。这些都给高考志愿填报增添了难度系数。
而近年来推行的高考改革,同样让家长在面对学校和专业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如何选择专业、报哪所学校保险、将来好不好考研考公等,家长和学生都寄希望于有高人指点。
旺盛的需求下,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每到高考季,一些“规划师”“高报师”就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一些机构的志愿填报辅导课收费高达数万元。“名师指导弥补分数不足”“让孩子高考一分都不浪费”,这样的宣传标语更是牵动无数家长和考生的神经。
数据显示,88.1%的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2023年市场蛋糕达到了9.5亿元。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高考志愿填报”,有上百款相关App可供选择。需求之大、市场之火爆,可见一斑。
说到底,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差令家长们犹如无头苍蝇,而无处不在的焦虑感进一步抽离了他们的安全感,令他们无所适从,最终让“梦想卡”俨然变成了拯救学子的“护身符”。
高考考生在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
诚然,报考志愿相当重要,但真的应该把希望都寄托在“规划师”推出的“圆梦卡”上吗?
作家麦克福尔在《摆渡人》中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那么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生活告诉我们,答案只能是“自己”。
显然,投入重金把自己的大学之路和专业选择全部寄托在“圆梦卡”上是滑稽的。学生应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性格、梦想、求职意愿和就业前景等因素,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为自己选择一条路比假手于人更靠谱,毕竟接下来的路还得靠自己走。
不可否认专业人士在填报志愿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他们有专业的眼光,可以为不同的学生制定升学规划。但是仅在一个报考环节就得靠砸入重金来跨越信息差,以及无限吹捧只看就业热不热门的择校观、择业观,这是否将教育引向另一个极端?
从长远看,学一个喜欢的专业远比追逐一个看似热门的专业更重要。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一个自己擅长的专业,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更有利于未来职业路径和长远发展,更能减少对未来的焦虑和倦怠。
假如每个人都从逐利的角度看待学习、择业,那么很多专业恐将都会走向消亡,大学专业设置也将趋于单一化、同质化,最终将变得没有选择。这本身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不是社会分工的本意。
退一步讲,即使专业不适合自己,也不意味着大学的失败。大学不是技能培训机构,它除了教会我们业务技能,还教会我们学习的能力、思维方式、眼界格局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在人生长跑中出奇制胜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抓住人生机遇的核心能力。
高考是过独木桥,但社会却是放马场。条条大道通罗马,没有人规定我们非要沿着哪条轨迹去演绎人生。而且放眼社会,在非专业领域大放异彩的人大有人在。
灵魂的摆渡人永远都是自己。对学生来说,最要紧的就是保持孜孜不倦的学习心态,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择业观,调整好心态和期望值,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去实现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中专生姜萍,凭什么刷屏
人们为什么爱上“骑游夜跑”
一株小草书写产业传奇
高考结束,可以谈恋爱了吗
名人扎堆来江西,都冲啥
“亭”“亭”何以玉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江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