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点击上方“深大社科学报”可订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目录摘要


何以称“形势”:宋代形势户溯源辨正

廖   寅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形势户是宋代极具时代特性和独特内涵的称呼,是理解宋代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关键。形势户之“形势”主要是指主客对立两极之间的对比态势:“主客之形,强弱之势”。形势户之所以称“形势”,是因为形势户的形成与唐末五代主、客户的出现有着内在的关联。形势户本真的涵义应该是名下带有客户的主户。因为主户名下并不必然带有客户,政和三年遂将“主户”改为更加中性化的“税户”。与传统认识以权力为首要标准不同,新的形势户定义首要的标准是财富。熙宁四年役法改革后,公吏改差为募,脱离财富标准,其形势版簿随即废罢。两种标准的统计范围会存在一定的出入,财富标准会涵盖官户、吏户之外的一、二等民户,而权力标准则会涵盖官户、吏户中的“中等已下”主户。不过,权力标准的低户等形势户不是本真意义上的形势户。与形势户对称的“平户”并非指上户中不服差役的民户,而是指名下没有客户的平常主户。形势户、平户主要为政治、法律术语,对应的大户、小户才是日常用语。对宋代形势户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全新阐释,有助于推动宋代社会阶层史和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关键词:宋代;形势户;平户;主户;客户;权力标准;财富标准

作者简介:廖寅,历史学博士,河北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史研究。


宋明儒学道统论的三种谱系及派系特征

周   磊

(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 ,广东  深圳  518060)

摘要:宋明儒学道统论分为理学道统论、心学道统论以及气学道统论3种主要类型。其中,理学道统论建构了从尧、舜、禹至孔、孟,最终由理学家接续的道统谱系,这一谱系构成宋明儒学道统论的主轴。心学道统论对理学道统论作出了修正,其主要特点为:在道统人物谱系上,突出了颜子以及心学家的地位;在“求道”工夫体系建构中,强调了简易工夫的重要作用。气学作为一个理论特征十分明显的学术流派,对理学道统论、心学道统论提出了双重批判。气学道统论内含3个方面要点:首先,孔子之道是一个应从多方面去继承的开源系统,而不应为一家一派所垄断。其次,道统为国家治理服务,因而体现出鲜明的实用性色彩。最后,在经典的追尊上,《六经》取代《四书》成为气学道统论经典。从整体上看,理学道统论、心学道统论、气学道统论均有一定的学理性基础,也都存在其自身的派系特征,是宋明儒学多样性发展的体现。

关键词:宋明儒学;理学道统论;心学道统论;气学道统论;宋明政治

作者简介:周磊,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哲学、政治学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百年演进

政治自觉、精神品格与逻辑理路

刘朝晖

(南京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学习本质及其规律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历史观、群众观、矛盾观、发展观等在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理念和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百年党史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学习实现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置于党的发展历史坐标中,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依据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呈现出阶段性演进的特质,这既反映了建党以来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所具有的时代内涵与实践特征,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谱系在一脉相承中不断深化的政治品质。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密切联系实际、敢于自我革命、矢志复兴伟业,通过学习来科学解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实践之问”,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百年坚守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是党历经百年风雨而始终焕发蓬勃生机的重要法宝。在百年演进中,中国共产党人注重“科学精神”和“务实作风”的培养,倡导“人民立场”和“斗争精神”的统一,涵养“修身立德”和“兼济天下”的胸怀,夯实“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素养,秉持“博学笃志”和“切问近思”的传统,时刻彰显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淬炼和铸就出马克思主义学习观鲜明的政治站位和精神品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演进;政治品格

作者简介:刘朝晖,南京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政治研究。


新时代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关键环节与实践路向

韩   升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人才引领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统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谋划,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意义至关重要。百年党史的奋斗历程、国内新发展阶段的客观现实、国际人才资源的激烈竞争都迫切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统筹谋划。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体理论来廓清新时代人才观的科学内涵和中国特色,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来明确人才创新创造活动的人民性根基,在兼顾事实经验与价值规范协调统一的基础上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才评价标准,才能尊重人才主体的成长发展规律以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人才在创新驱动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动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要牢固树立“大人才观”,搭建人人出彩的广阔平台;要紧紧围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不断凝聚人才强国的磅礴力量。

关键词:人才强国;人才引领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党管人才;人才创新驱动

作者简介:韩升,哲学博士,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虚拟文化空间用户参与方式:

基于知乎话题用户的分析

陈   波,向   辉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文化空间已经成为了用户生活中区别于物理文化空间的第二存在场域,用户的文化消费场所正在逐步从物理文化空间转移到虚拟文化空间,其空间获得感也得到极大提升。从用户视角看,其参与虚拟文化空间存在信息需求、情感需求、交际需求三大内在需求,并通过对虚拟文化空间的空间实景、空间知识、空间情感、空间经历的感知来满足内在需求。在用户参与的具体方式层面,结合“和平精英”知乎话题中问答文本数据,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出用户参与虚拟文化空间存在着情感分享型参与方式、知识交流型参与方式、虚拟型参与方式以及综合型参与方式4种主要方式。针对不同的用户参与方式,虚拟文化空间的营造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在营造中均需要注重空间社交机制融入、弥补空间知识不足、加强创意空间场景建设,以更好满足用户需求,推动用户的空间参与和文化消费。

关键词:虚拟文化空间;用户参与;用户需求;空间维度;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作者简介:陈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空间、文化场景、文化产业理论与实务研究;向辉,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助理,主要从事文化空间研究。


文化产业与三次分配有何关联:

机遇、转型与注意事项

韩   晗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再度被提上日程,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三次分配成为了近年来国家顶层设计中事关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部署,而文化产业与三次分配有着重要的关联。具体而言,三次分配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两个机遇:一是推动文化产业内部资源分配结构实现积极有效的调整;二是打通社会其他领域与文化产业领域内资金循环再分配渠道。而且,三次分配有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转型:一是通过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深入参与国家重大战略,从而构建新型的文化产业与国家关系;二是合理配置协调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与此同时,如下注意事项也需重视:一是谨防资金风险所带来的跨领域次生矛盾,二是要谨防意识形态风险所带来的文化安全问题,三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抵御制度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三次分配;文化产业;共同富裕;战略转型;公益事业;非公有制文化企业

作者简介:韩晗,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理论与历史研究。


虚拟经济、创新抑制与经济发展

动力重塑

孙   军1,高彦彦2

(1.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2.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摘  要:以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是一个“快变量”,而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提升相对来讲是一个“慢变量”,两者之间的时间背离可能会导致经济“脱实向虚”下的创新能力抑制。基于2003~2018年我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虚拟经济冲击、创新驱动和经济发展动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经济“脱实向虚”并不会直接弱化实体经济发展,但会通过弱化企业创新能力进而抑制实体经济发展,并且这种效应十分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经济“脱实向虚”会通过挤出创新部门的创新性劳动投入和引发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等方式抑制企业创新能力。由此,只有优先解决经济“脱实向虚”带来的资源错配和要素成本过快上升等问题,才能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构建虚拟经济“快变量”与创新驱动“慢变量”之间的协同发展新机制,重塑经济发展动力。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创新抑制;经济发展动力

作者简介:孙军,经济学博士,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与国际经济研究;高彦彦,经济学博士,东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数字经济影响企业信用风险

的效应及路径

郭吉涛,朱义欣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3)

摘 要: 防范企业信用风险是维护地方金融秩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前提。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为防范化解企业信用风险提供了新思路。以2012~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讨数字经济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内在机理及作用路径,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信用风险。路径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两个维度降低企业信用风险:一方面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增强企业的还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来增强管理者的还款意愿;地区信用环境在数字经济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信用风险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可通过降低改革过程中的“短期阵痛”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较低的地方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会使得数字经济对企业信用风险的抑制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关键词:数字经济;信用风险;全要素生产率;信息不对称;地区信用环境

作者简介:郭吉涛,管理学博士,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字经济、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朱义欣,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工业技术经济研究院研究助理,主要从事数字经济、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


海上封锁国际法中的利益平衡:

传统、当代与挑战

朱利江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北京  100088)

摘 要:海上封锁是武装冲突中海军采用的作战方法之一,可以协助登陆作战、包围敌方武装力量、切断敌方物资供应,甚至具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海上封锁国际法因为缺乏充分的条约编纂而具有模糊性强的弱点,运用利益平衡理论分析海上封锁国际法则有助于克服上述弱点带来的理解困惑。关于海上封锁的传统国际法只关注封锁方与中立国之间的利益平衡,当代国际法则进一步关注封锁方与被封锁地区平民之间的利益平衡。因此,封锁方不仅需要尊重中立国的利益,而且还需要尊重被封锁地区平民的人道利益,使得封锁方所面对的利益平衡要求更加多元,这无疑增加了封锁方的义务。当前,海上封锁国际法又进一步面临新武器飞速发展、非国际性武装冲突频繁发生、国际海洋法日益复杂、自然环境保护要求不断增长等诸多新利益的挑战,需要作出新的平衡。国际专家组应当利用《圣雷莫手册》更新的机会进一步发展和补充海上封锁的相关规范,肯定海上封锁国际法的存在价值,明确海上封锁国际法对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适用路径,澄清封锁方的国际海洋法义务,并增加封锁方尊重和保护海洋自然环境的义务。

关键词:海上封锁;武装冲突法;利益平衡;交战承认;圣雷莫手册;战时中立

作者简介:朱利江,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法学研究。


行为经济学促进守法的机理与路径

应飞虎1,2,李   宣2

广州大学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摘 要: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对于普法和守法的现有研究一般从道德和法律约束以及守法成本与收益等角度展开,相关的制度设计也大多基于同样的理念,其中经济人假设的应用尤为普遍。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守法促进模式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但由于对人的心理机制考虑不足,也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众心理、损失厌恶、框架效应等认知偏差的发现及其进化原因和神经基础的相关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类认知与决策的真实情形,为相关主体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出发破解促进守法难题提供了可能。与传统的守法促进举措相比,利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发现进行守法促进的制度设计,会产生良好的制度绩效。为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普法宣传与守法促进的效果,有必要从人认知与决策的真实情形出发,充分利用人的心理特质创新普法内容和方式,并进行守法与遵从的制度设计,促进民众下意识守法。

关键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守法促进;认知偏差;守法机理

作者简介:应飞虎,法学博士,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法学与行为经济学研究;李宣,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行为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研究。


被建构的焦虑母职和参与父职:

基于深圳中产阶层家庭教育的质性研究

唐   咏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摘  要:伴随中国教育竞争的加剧,城市家庭中的母职实践已逐渐跨越私领域传统角色,女性呈现焦虑母职现象,母亲以教育规划师身份整合学校内外教育资源,协助子女在教育竞争中获取优势。与此同时,父亲也被期待承担更多家庭抚育工作。基于对深圳市10组中产家庭父母配对样本的深度访谈发现,城市中产家庭的焦虑母职呈现多面向图景,主要体现在选拔焦虑、教育焦虑、分层焦虑等3个维度。相对单一的人才选拔制度及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使得子女通往成功的道路变得狭窄,催生出选拔焦虑;减负政策未能落到实处,影子教育如影随形,强化了教育焦虑;教育分流对子女未来职业及社会阶层地位的长远影响则激发出分流焦虑。参与父职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焦虑母职的平衡机制,但是现阶段父亲深度参与育儿还远非常态。2021年“双减”政策的出台成为我国教育减负领域的分水岭,势必会对父母们的家庭教育行为产生影响。在教育减负背景下,为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社会政策应当在延迟教育分流,加大家庭、社区和社会在教育领域的互动力度等方面做出回应。

关键词:焦虑母职;参与父职;中产阶层;家庭教育;教育减负;“双减”政策

作者简介:唐咏,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社会福利、家庭关系研究。


互联网使用、交往半径与一般信任

的世代效应

韩彦超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051)

摘  要:中国社会的一般信任世代效应和形成机制显示一个大国一般信任的变化图景。一般信任水平是评价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而急剧的社会转型、频繁的社会流动和日益普遍的互联网使用构成了我国一般信任形成与演变的背景。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7),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交互效应分析、二阶交互分析等方法,研究交往半径对于一般信任世代变迁的影响以及互联网使用对于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一般信任具有鲜明的世代差异,而交往半径和互联网使用是生成一般信任世代效应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中国社会不同世代之间的一般信任经历了急速下降又缓慢上升的倾斜L形变化过程,从“40前”到“80后”,各个世代的一般信任水平有所下降,而“90后”的一般信任相比“80后”又有所回升。交往半径在不同世代间的拓展是造成一般信任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个体的交往半径越大,其一般信任水平越低,且交往半径拓展带来的一般信任水平下降在“60后”“70后”“80后”3个世代群体中更为显著。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加剧了交往半径对一般信任的削弱效应,表现为个体上网时间越长,交往半径对于一般信任的削弱作用越强。中国人偏好强关系,社会网络中的弱关系若不能转变为强关系,那么交往半径的拓展就会成为一般信任发展的负担。

关键词:互联网;交往半径;世代效应;一般信任;二阶交互效应

作者简介:韩彦超,社会学博士,东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化社会学研究。


“绝地天通”:中国古代原始宗教

的国家宗教转向

刘   伟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摘  要:“绝地天通”与其说是历史事件毋宁说是宗教事件,仅从历史、哲学角度去探究还远远不够。我们应从宗教层面切入,结合神话及其相关文献记载进行综合讨论,才能真正做到对“绝地天通”的全面理解。“绝地天通”所涉及的上帝、皇帝、颛顼、重、黎和巫觋是“超自然力”,具有“神秘”特质。“上帝”与“皇帝”所指各异,“上帝”的地位高于“皇帝”,“皇帝”指颛顼,“上帝”应为至上神。颛顼能安排天上诸神位次,统领所有神灵,具有半人半神特征,被后人尊为神。重、黎能上天下地,被人视为火神;巫觋能出入阴阳两世、沟通天地神灵。“从诸神无主向上帝主宰过渡,至上神初见端倪”“巫觋从主导降为从属,神职人员层级逐渐形成”“自然崇拜融入血统,祖先崇拜开始彰显”是“绝地天通”创新的主要体现。这不仅是巫觋专职化、王权神圣化的逻辑起点,而且促使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古代国家宗教逐渐形成并日益成熟,也使原始宗教的核心要素得以传承创新,成为萨满教与民间信仰的底色及其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或许正是“巫史传统”形成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关键词:绝地天通;民神关系;巫史传统;神性;古代宗教;宗教理论

作者简介:刘伟,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儒家哲学、宗教生态学和儒释道关系研究。


弹幕文化的生成逻辑、表意实践

与正向建构

罗红杰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弹幕文化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媒介平台针对特定内容发送文字、表情等表意符号,并最终以流动的形式显示于屏幕之上的文化景观,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指向性、娱乐性等鲜明特征。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本逻辑驱动的双重加持下,弹幕文化的勃兴与盛行不仅使其成为青年群体青睐和追捧的文化现象,而且还意涵着释放个人情感表达、满足青年心理需求、弥合视觉消费需求的表征意义。弹幕文化实质上属于网络亚文化,蕴含着一些与主流文化相悖的文化含量,容易使青年陷入主流价值缺场或缺位的“绝对自由幻象”之境;但也具有积极的建构功能,能够成为传播正能量、言说好声音的叙事介质。为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科学引领,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为重要保障,同时要协调政府部门、网络平台、“弹幕族”等多方力量共同促进弹幕文化健康发展、良性循环,使其成为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正向网络文化。

关键词:弹幕文化;青年亚文化;技术赋能;情感互动;资本驱动;正向建构

作者简介:罗红杰,法学博士,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青年教育与青年亚文化研究。


节日资本化与资本节日化:

以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为线索

左路平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节日在传承文化意义、寄托民族文化记忆、建构社会成员文化身份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资本逻辑的操纵下当前节日呈现出异化发展的趋势,人们对物的崇拜超过了节日本身的文化意义,各类资本拜物教盛行于节日消费领域。节日的资本化和资本的节日化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节日被纳入到资本循环的流程中,成为资本实现增殖的时间节点和空间场域,出现了节日仪式、节日礼物和节日象征的资本化现象;另一方面,资本栖居于节日之上,以节日的生产和再生产来促进资本的循环和实现资本的逐利,表现为传统节日的资本赋值、国外节日的复制与资本捆绑、“资本造节”后的“泛节日化”现象。为此,要以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为线索,一方面推动国民的节日意识觉醒,促进节日功能的复归;另一方面揭开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幻象,祛除资本拜物教对节日的操纵,同时还要祛魅资本逻辑在节日中的演绎机制,辩证分析资本逻辑的历史限度。

关键词:资本逻辑;节日的资本化;资本的节日化;资本拜物教;节日异化;泛节日化;消费主义

作者简介:左路平,法学博士,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驾驭和超越资本力量

的政治逻辑

罗建文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政治逻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中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是决定着特定政治生活方式和政治行为选择的内在本质。充分利用资本追求价值增值的现代本性,规范资本的市场行为,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属性所在和重要任务;因而驾驭和引导资本的现代本性服务于、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历史使命和政治初心,有效地规范和超越资本的本质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治理资本与劳动关系的政治逻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本质要求。新中国70多年的伟大成就是在坚持这样的政治逻辑下取得的:既能激活资本在促进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劳动者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增值方面的潜在力量,又能有效管控资本的现代本性,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的服务。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职能与劳动者占主体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政治逻辑,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夯实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加强政治逻辑在社会生活中对资本权力的驾驭和超越,是确保中国道路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和现实要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资本力量;驾驭资本;超越资本;政治逻辑

作者简介:罗建文,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社会发展哲学研究。

欢 迎 关 注 本 微 信 公 众 号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755-26534976

投稿邮箱:sdxb@szu.edu.cn

官方网站:https://xb.sz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44—1030/C

版权所有

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深大社科学报

延伸阅读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