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隔多年再次更新!狂犬病疫苗怎么打?刚发布的规范这样说!

健康42195米 2024-04-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包包聊疫苗 Author 曦包包

近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疾控局发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为进一步做好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提供了最新的依据。


这是截至目前我国有关狂犬病暴露处置最新、效力最高的文件。

上个版本的《规范》,发布于2009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于2016年发布《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以下简称《指南》)。目前,全国多数犬伤处置门诊都按此操作。


在2019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发表过一个《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专家共识》。


今天我们来看看,狂犬病疫苗,到底怎么打?最新的“规范”,“新”在哪里?

一、规范和指南……到底听谁的?

如果你有一块手表,可以很方便地知道现在是几点几分。

但如果你有两块手表,但显示的时间不一样,那就懵了。

所以首先要搞清楚,这么多“规范”、“指南”、“专家共识”、疫苗说明书……到底应该按哪个来打疫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关于“法律效力位阶”的相关规定,
  • 《规范》:由国家卫健委和疾控局(行政机关)制定发布;
  • 《指南》:由中国疾控中心(行政机关主管的事业单位)制定发布;
  • 《说明书》: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机关)批准;
  • 《专家共识》:由行业内的部分专家达成统一意见,以某学会、协会或机构的名义发布,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可作为制定上述几类文件的依据)。
(注:以上各类文件不限于“狂犬病”)

所以,严格来说,《规范》和《说明书》的效力最高,《指南》次之,《专家共识》最低。若内容出现冲突,理论上应按“上位法”执行。

不过在具体实践中,不同地区、不同门诊、不同医生可能会按不同文件操作。

二、哪些情况,要打狂犬病疫苗?【无更新】

根据最新《规范》,狂犬病的“暴露”(受伤)分为以下三级:


这里的相关表述,与2016年的《规范》保持一致,不同于2019年的《专家共识》,但差异不大。

三、受伤后,狂犬病疫苗打几针?【有更新】

从程序上看,依然有“五针法”和“四针法”:


与之前相比,未变化的部分为:

  • 某一针推迟了,后续每一针也要相应顺延,以保证时间间隔。无需重新开始接种。
  • 狂犬病疫苗和其他疫苗不冲突。接种之前、之中和之后,都可以正常接种其他疫苗(新冠疫苗除外)。

首次提及或有变化的部分为: 
  • 已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者,需推迟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
  • 明确了注射部位——2岁及以上者,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避免臀部注射。

四、伤口怎么处理?【无更新】

规范的伤口处理,十分十分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狂犬病的预防效果!

简单来说:先冲洗,再消毒
  • 时间越早越好!但若就诊时伤口已结痂或愈合,则不建议进行伤口处置;
  • 冲洗
    1. 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
    2. 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
    3. 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 消毒: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涂擦伤口;
  • 清创: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予以清创;
  •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其他(如细菌)感染。

五、再次受伤后,疫苗怎么打?【重大更新】

  • 伤口处置:任何一次受伤,都要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置。
  • 疫苗接种
    1. 再次受伤发生在打前一次受伤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过程中,按原程序打完剩余剂次即可;
    2. 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受伤,一般不需加强接种;
    3. 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受伤,于第0、3天各打1剂狂犬病疫苗,共2剂。(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再次受伤才需打被动免疫制剂)

这里完全摒弃了上个版本《规范》中的“半年内不打/半年至1年打2针/1年至3年打3针/3年以上再次全程打”的做法,与最新的《专家共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文献保持了一致。

六、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有更新】

当严重受伤(达到III级,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达到II级),除了打狂犬病疫苗,还要打“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版《规范》指出,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不仅包括“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抗狂犬病血清”,还可以选择WHO也推荐的“单克隆抗体”。


和其他二者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更高的抗狂犬病毒抗体纯度,并且没有动物源性的杂质。根据WHO要求,单克隆抗体需要由至少两种不同的抗体组成,覆盖更多不同病毒亚型。不过,目前国内的犬伤处置门诊还没有常规配备。


国内即将批准第一个符合WHO要求的狂犬病单克隆抗体,预计未来能够成为一种全新的、可靠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打了首针狂犬病疫苗的7天内(含7天),还是可以打被动免疫制剂——超过7天,就不用再打被动免疫制剂了

七、品牌与替换【有更新】

  • 应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

  • 若无法实现,可用不同品牌的狂犬病疫苗替换,并按替换疫苗的免疫程序继续完成剩余剂次。

  • 狂犬病疫苗不得交由受种者保存或携带至其他门诊接种(之前的表述为“异地接种”)。

  • 发现受种者对狂犬病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时,重新评估暴露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可更换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疫苗,并按替换疫苗的免疫程序继续完成剩余剂次(之前的表述为“更换另一种狂犬病疫苗,继续原有程序”)。

八、没有受伤,想提前预防,可以吗?【无更新】

可以!

  • 人员: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比如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工作人员、兽医、动物收容机构工作人员、接触野生动物的研究人员、猎人等。计划前往狂犬病流行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人员也可进行暴露前免疫。

  • 怎么打:基础免疫程序为第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剂,以后每隔3至5年加强1剂。

九、关于破伤风的预防【有更新】

被高危动物严重咬伤、抓伤,还要考虑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最新《规范》中明确提出:

  • 按“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具体可以看这篇

  • 如需同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应分别注射在左、右上臂三角肌;如在同侧三角肌注射,需间隔至少2.5厘米。

十、其他更新

  • 抗体检测: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一般无需进行抗体检测;

    需开展破伤风预防处置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应配备破伤风疫苗及其被动免疫制剂(这一条似乎不少门诊都暂未实现)。


部分国家已经消除了人狂犬病或者犬狂犬病。希望我国也能早日实现“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目标,每个人都能远离狂犬病的困扰!

参考资料:
1.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 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
2.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 国家卫生部
3.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专家共识[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07:668-679.
5.WHO Position Paper-Rabies Vaccines. April 2018

更多:

1.CDC刚刚批准了新版疫苗,四个问题

2.这款复方儿童感冒药,你还在用吗

3.早死才是最天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