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复了!恭喜武汉、上海、杭州、重庆、苏州......
昨天,2019年第一个轨交被批复的城市出炉了。
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挂出了《关于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包括4个地铁项目,4个市域快线项目,总长度198.4公里,近期投资1469亿元。
在这之前,长春轨道交通第三期、上海市轨道交通第三期、重庆市轨道交通第三期、苏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杭州轨道交通第三期调整,均已被批复。
这些规划批复,都是发生在国务院重新调整轨道交通申请门槛后。2018年7月份,国务院发布新规定:
所有城市申请地铁需要满足GDP高于3000亿元,财政收入3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
所有城市申请轻轨需要满足GDP高于1500亿元,财政收入15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150万以上。
相比于之前,轨道交通申请门槛抬高了不少。在这种背景下,武汉、上海、杭州、重庆、苏州、长春轨交规划如此密集被批,意味着:
1、大基建开始提速;
2、从被批的城市来看,均为中心城市,说明中央释放的利好依然在向大城市倾斜。
地铁是现代城市运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由于其建造、运营成本高昂,已成为城市实力与身份的象征。
民间有句俗语,“地铁一响,黄金万两”。作为城市运输动脉,轨道交通对于区域价值重塑,至关重要。有轨道交通的地方,价值相比于其他地方要高出不少,无论是房价还是租金,都在以地铁为参考划分。
目前,全国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有30多座,其中运营里程在100公里以上的16座。
制图:财经观潮
从图上可以看到,100公里以上的城市,除了最牛地级市苏州外,其他城市的级别不是直辖市,便是省会、计划单列市,均为中心城市。
2018年轨交规划被批复的城市也无一例外是中心城市。除了轨道交通外,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级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自贸区、自由贸易港等政策利好,也都给了中心城市。
资源、政策跟着权力走,城市格局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改革开放头二十年,海运城市在对外开放的巨大红利下,走到了舞台中央。之后十年,制造业崛起,最具代表性的制造业重镇东莞、佛山、无锡、苏州、温州、泉州,成为了当时熠熠生辉的明星城市。
如今,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已变,改革开放也入上了新阶段,政策红利疯狂向高级别城市倾斜,未来的天下属于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当然,这并不代表如苏州、泉州这类城市会没落,只不过发展潜力赶不上权力在手的城市。
拿泉州来说,泉州是制造业重镇,经济实力位居福建第一,但至今未通地铁,而省会福州、计划单列市兼经济特区厦门,都开通了。福建省的房价格局来看,厦门、福州占据头两位,比泉州高出不少。
说地铁改变了城市间的价值,一点也不夸张。当然厦门房价高,主要还是环境溢价所致,但公共服务也很重要。
从微观区域来看,地铁带来的价值就更明显。离地铁越近、线路越多,房价、租金便越高,这是常识。
昨天,武汉轨交第四期批复,具体线路走势如下图。
上图黑色线路为在建与运营轨道,红色为规划新建地铁线路,紫色为规划新建市域快线。
到2024年,吴家山、富民南路、新汉阳火车站、葛店南站都将直通地铁;远至前川、横店、周家河、桃桥湖都将开通轻轨。
如此武汉中心区的居住压力便可以向外部转移,同时这些交通被改善的地方,楼市价值也将重新划分。估计,这些地方的房东已经在谋划涨租事宜。
如果站在更高角度看,地铁正在中国城市格局。国务院已经明文规定,人口不达标、经济不代表、债务率过高的城市不准修建轨道交通,剩下能修的,除了高级别城市还有谁?
最终的结果会是,中心城市公共服务越来越好,小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强者恒强的法则,在城市与城市间,也适用。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希望能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中心城市地铁规划密集批复,将夯实他们的竞争力,增强凝聚力,更能吸引小城市的人口。如此,中国的大城市化将提速,大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小城市只能被抽血。
城市人口走势如此,以人口为主要支撑的房价,未来的格局不言自明。
本号相关热文(点击即可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为“财经观潮”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写明作者、来源,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