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非“谍”影——探寻神秘的摩洛哥高铁

罗春晓 铁道视界 2019-11-07

前言:摩洛哥历史名城卡萨布兰卡因电影《北非谍影》闻名于世。去年(2018年)年11月,非洲第一条高速铁路正式开通,将卡萨布兰卡与直布罗陀海峡边的重镇丹吉尔连接。由于并非传统铁路发达国家,因此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少有对摩洛哥高铁的介绍。为了完成《世界高速列车图鉴》的资料收集工作,我专程赶赴摩洛哥,拍摄和考察摩洛哥高铁的一手资料,留下摩洛哥高铁最美的北非“谍”影。




虽然摩洛哥已经成为中国游客热衷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且租车进行沙漠自驾游也已经成为热门,但是像我一样专程考察高铁,驾车在沙漠中追逐高铁的,可能还为数寥寥,但这也更坚定了我此行的信心。


首先要感谢下这几天伴随我的菲亚特小红,是我这次考察之行的功臣!


引以为傲的非洲第一高铁


其实,摩洛哥对高铁的愿望发端很早,早在十多年前的2007年,摩洛哥国王就与法国前总统萨科齐作出了建设这条高铁的决定,原计划2015年竣工,后来因土地征用等方面的问题延缓了工期。直到2018年11月15日,在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与时任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见证下,摩洛哥高铁的一期工程终告竣工。


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与时任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高铁的开通仪式(Via:摩洛哥交通部官方网站)


摩洛哥高铁一期工程北起丹吉尔,南至肯尼特拉,再沿改造后的既有线连接首都拉巴特和名城卡萨布兰卡。线路全程约350公里,从丹吉尔至肯尼特拉的新建段时速可达320公里/小时,之后的既有线路段时速约160公里/小时。高铁开通后,从丹吉尔与卡萨布兰卡间的旅行时间由原来的5个小时大大缩短到2个小时。


摩洛哥高铁线路示意图(Via:地图看世界)


由于摩洛哥独立之前是法国殖民地,且独立后也与法国关系密切,所以这条高铁从线路设计到车辆选型全部沿用法国TGV标准,且通过法国转型国家储备金(6.25亿欧元)和法国开发署(3亿欧元)提供了51%的建设经费。为支援同为伊斯兰教国家的摩洛哥,中东的伊斯兰兄弟国家也慷慨解囊,沙特提供了1.44亿欧元,科威特1亿欧元,阿联酋7千万欧元,阿拉伯发展基金8600万欧元。其余部分,摩洛哥政府出资4.17亿欧元,哈桑二世基金出资0.87亿欧元,国家铁路公司则发起了4.35亿欧元债券贷款。


多路基,少隧道,大坡度和有砟轨道的摩洛哥高铁秉承了法国高速铁路的设计理念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除了摘取非洲第一的桂冠,摩洛哥高铁还有一项纪录——它的线路造价是“世界最低“之一。由于当地劳动力价格较低,虽然设计最高速度达320 km/h , 即便增加了15%预算,但整个摩洛哥高铁项目总投入依然仅为22多亿欧元。每公里的线路造价仅为600多万欧元,比欧洲高铁动辄每公里1500至2000万的平均价格低了很多。


摩洛哥高铁绝对称得上是物美价廉


在考察途中,还有个小插曲。出于反恐等原因,摩洛哥高铁沿线的每个跨线桥都派专人看守。在摩洛哥英语普及率很低,而且我也不会说法语和阿拉伯语。不过连比划带陪笑,加上永远万能有用的CHINA(感谢我兔在发展中国家形象较好),顺利在警察眼皮下拍到宝贵资料!幸运!


一张张照片真可以说是得来不易啊!


爆一张我的工作照


耳目一新的乘坐体验


除了沿途考察拍摄以外,乘坐体验也是必不可少的考察项目。虽然在法国和欧洲其它国家我多次乘坐过各型的TGV列车,但这次对于TGV的这位“非洲亲戚”的体验,却绝对称得上耳目一新。


Al Baroq停靠丹吉尔站。为了兼顾既有列车,站区采用3kV直流供电区间,从头顶接触网结构便可看出


摩洛哥高铁使用的高速列车名为Al Baroq,由国王亲赐命名,这个名字源于伊斯兰教的先知默罕默德“夜行登霄”时骑乘的神兽布拉克。列车在技术方面与法国最新款的TGV-Euroduplex完全相同,2动8拖的动力集中设计,车厢采用双层铰接结构,最高运行速度320。同时Al Baroq兼容25KV交流(新建高铁线)和3KV直流(既有线)两种供电制式,可实现高速新线与改造后的既有线直通运行。


动力集中、铰接转向架,妥妥的TGV范儿


列车头部,可见Al Baroq的LOGO


TGV标志性的铰接转向架


阿尔斯通的出厂铭牌。可见样车已下线5年


我的旅程起自丹吉尔,丹吉尔是摩洛哥北门户,扼守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还有“女王陛下的直布罗陀”)隔海相望,也是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分界线。作为摩洛哥高铁的北端始发站,丹吉尔站是在既有车站基础上改建而成,同时也兼顾普速列车始发。新老结合的站房,宽阔现代的候车厅和商业与交通综合体设计,彰显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需求。


丹吉尔站的站房外景


丹吉尔站站房鸟瞰,典型的尽头式车站


丹吉尔站高铁区域的大门标识


丹吉尔站高铁大厅,设计风格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同时可见诸多商铺


摩洛哥的物价与中国相似,而从丹吉尔到肯尼特拉近200公里的高速线,高铁一等车人民币价格大约只有150元,仅仅隔着个直布罗陀海峡,票价可比欧洲便宜了不少。


我的车票


为了拍好车厢内饰,我专门买了一等座。与欧洲很多国家的敞开式站台不同,摩洛哥高铁需要凭票限时进入。凭着一等车票和人畜无害的中国脸,在征得工作人员同意后,我提前进入站区,有机会在空旷的车厢内好好收集一下内饰资料,甚至还跑到对面站台拍了张标准照。Al Baroq全部车内车外资料自此全部收集完毕,未来《世界高速列车图鉴》的相关内容已经妥妥有了保证,也算完成了此次出行的一个小小目标!


Al Baroq在丹吉尔站内的标准照


Al Baroq的一等车厢


Al Baroq的二等车厢


上下层车厢间的楼梯


Al Baroq的餐车,热情的摩洛哥乘客还给我摆个”耶”的POSE


Al Baroq的洗手间


列车全程最高速度320,这不仅是非洲铁路第一速,也是仅次于中国京沪与京津城际的世界高铁第二速(不含磁浮),与法国大西洋线、东线,日本东北新干线并列。


可惜显示时速320公里的时候正好查票,只拍到了时速319的画面


发展中国家兴建高铁的正确选择


虽然高铁项目是一个“让摩洛哥在非洲大放异彩的旗舰项目”,但从动议、开工、通车直至现在,唱衰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这其中既有CNN为代表的美国媒体,也有摩洛哥本国的“学界专家”。至于唱衰的内容,无外乎“高铁造价过于昂贵”、“高铁运能过剩,会有很大浪费”、“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应该更好地使用在改善国家教育和医疗体系上”等等等等。


幸运的是,摩洛哥政府不乏有识之士,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高标准的建成了高铁项目。摩洛哥高铁串联起了国内的多个大城市,实现了基础设施的升级,对经济发展特别是支柱的旅游产业有着无可估量的拉动作用。虽然偏安一隅,但与欧洲国家来往密切的摩洛哥不仅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而非洲“第一条高速铁路”的声名也更加提升了摩洛哥在非洲国家中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更可贵的是,摩洛哥高铁很典型的践行了后发优势,摒弃低标准重复建设,一次性高标准完成。在我看来,低标准的既有铁路和稀疏的路网,让发展中国家的高速铁路,相比既有铁路技术优势更加明显。由于高速铁路将丹吉尔到肯尼特拉间的铁路旅行时间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压缩到50分钟,价格却增加不多,因此在实际的乘车过程中,Al Baroq的实际上座率目测已达70%以上。未来摩洛哥还规划建设二期工程,将高速新线直达卡萨布兰卡。在远期的规划中,高速铁路还将延伸至摩洛哥古都、著名的旅游城市马拉喀什,从北向南贯穿摩洛哥经济核心区。我们也祝福摩洛哥这个北非小国,未来能在高速铁路的带动下,迎来更多游客,迎来更广阔的经济发展!


祝愿摩洛哥在高速铁路的带动下迎来更大的发展




编辑:吕彪






【精彩回顾】


觉得好看就点一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