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儿童节 | 外婆写了这首诗,用童心的灯火照亮苦难灵魂的暗隅

沈祖棻 程门问学 2021-06-12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我们来读一首诗

这是四十多年前

一个“右派家庭”的真实写照

但这里没有大字报、批斗会

只有天真活泼的小女孩早早

还有外婆慈祥注视的目光

在不幸的年代

外婆用童心的灯火

照亮了苦难和屈辱的灵魂的暗隅


▲1974年,半岁的早早与外婆沈祖棻


早早诗­

沈祖棻­


张氏外孙女,前年尚襁褓。

八月离母腹,小字为早早。

生辰梅正开,学名唤春晓。

一岁满地走,两岁嘴舌巧。

娇小自玲珑,刚健复窈窕。

长眉新月弯,美目寒星昭。

肤色异两亲,玉雪何皎皎。

母云似阿婆,白皙人皆道。

汝母生已迟,汝幼婆已老。

惟余双鬓白,肌肉久枯槁。

今日成老丑,昔时岂佼佼。

汝独爱家家,膝下百回绕。

(湖北方言呼外祖母曰家家)

喜同家家睡,重愁家家抱。

关心唤吃药,饮茶试凉燠。

分食与家家,儿自不嫌少。

唯愿快长大,为婆洗衣袄。

随母休沐归,相亲复相扰。

夺帚争扫地,脱衣唤洗澡。

玩水瓶时灌,弄火锅空烤。

倒罐更翻篮,到处觅梨枣。

帐杆当竹马,手杖满地捣。

凌空学杂技,一跌意未了。

吓人装老虎,怒吼势欲咬。

打狗踢苕猪,不怕舞爪。

偷攀自行车,大哭被压倒。

婆魂惊未定,儿身痛已好。

一晌转安静,向人索纸稿。

移凳伏书桌,画鱼又画鸟。

积木堆高低,皂泡吹大小。

三餐端正坐,家家喂饭饱。

饮河期满腹,美馔视藐藐。

不喜着新衣,敝服曳缁缟。

阿母责顽劣,此语使儿恼。

鸡鸡不洗脚,上床胡乱搞。

狗狗不睡觉,半夜大声吵。

我是最乖儿,家家好宝宝。

外祖远归来,初见话琐琐。

明朝更相昵,爷爷膝上坐。

挽颈因摸胡,抱足还抚髁。

家家抱不动,爷爷可抱我。

推车买牛奶,递刀削苹果。

爷爷喂鸡鸡,早早吃鸡卵。

爷爷烫痛手,早早不近火。

爷爷睡高床,小心翻身堕。

共爷嬉戏多,向婆提问夥。

表情万态殊,表声众音哆。

惊叹疑问号,诨名固自妥。

爷爷回沙洋,早早意谓叵。

今夜爷爷走,门由我来锁。

不见爷爷面,常唤归来可。

生小爱交游,门前解迎客。

一见笑相呼,未尝感跼蹐。

爷爷与奶奶,阿姨共叔伯。

但辨年貌异,不管辈分隔。

拍床请客坐,指茶叫客吃。

每见小友来,糖果多让客。

客来逢新正,恭喜学拜揖。

问之道姓名,竖指示岁月。

客去知相送,慢走防倾跌。

再见屡挥手,来玩趁空隙。

举家多粗疏,儿独礼无缺。

邻里皆爱怜,才去问归夕。

儿性却开朗,来去任倏忽。

纵教三宿,不作桑下惜。

临别告家家,好好多休息。

别后想家家,一日几回说。

时时对相片,家家叫不歇。

归来却欢喜,依依傍肘腋。

相携看大水,东湖连天碧。

沿堤采野花,向波投小石。

笑指蝴蝶飞,喜看高鸟击。

回家插瓶花,欣赏动颜色。

有时堕甑破,闯祸前请责。

家家怜不扑,举手自掴拍。

暂留伴家家,不随父母归。

邻人来相问,家中有阿谁?

爸爸在厂里,妈妈值班期。

爷爷放牛去,家家是老师。

因取眼镜戴,一册两手持。

为摹看书状,迂腐诚可嗤。

儿勿学家家,无能性复痴。

词赋工何益,老大徒伤悲。

汝母生九月,识字追白傅。

少小弄文墨,勤学历朝暮。

一旦哭途穷,回车遂改路。

儿生逢盛世,岂复学章句。

书足记姓名,理必辨是非。

毛泽东思想,指路路不迷。

但走金光道,勿攀青云梯。

愿儿长平安,无灾亦无难。

家家老且病,难见儿长时。

赋诗留儿箧,他年一诵之。



《早早诗》全诗共184句,920字。诗中尽情展示一个儿童的世界。儿童都具有一颗活泼的童心。明代学者李贽认为:“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可见童心是天真无瑕,最纯洁最真实的,代表着一种淳朴、本真、自然、原始的人性,童心是未经社会观念秩序规范熏染的。儿童带着这淳朴、本真、自然的心灵生活在儿童的世界中,儿童的世界“以其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纯真自由的人生态度以及感性原始的思维方式而与成人世界有别”。《早早诗》中小早早以其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纯真自由的人生态度,以及感性原始的思维方式构筑起的个人童年世界就与所谓的成人世界即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鲜明而强烈的比照。


首先她真诚而热烈地爱着她的外祖母、外祖父。对待外祖母小早早是:“喜同家家睡,重愁家家抱。关心唤吃药,饮茶试凉燠。分食与家家,儿自不嫌少。惟愿快长大,为婆洗衣袄。”要与外祖母分别是:“临别告家家,好好多休息。别后想家家,一日几回说。时时对像片,家家叫不歇。”对待外祖父小早早是:“爷爷膝上坐。挽颈因摸胡,抱足还抚髁。家家抱不动,爷爷可抱我。推车买牛奶,递刀削苹果。爷爷喂鸡鸡,早早吃鸡卵。爷爷烫痛手,早早不近火。爷爷睡高床,小心翻身堕。共爷嬉戏多,向婆提问夥。”与外祖父分别后,小早早是“常唤归来可”。她不管她的外祖父是遭受劳动改造的“右派”,她的外祖母是受到歧视的“右派家属”,她以一颗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亲呢、纯真、自然、热烈地关心着他们,惦念着他们,爱着他们。这种爱是丝毫不带社会现实观念影响的爱,是人类久以憧憬向往的本真人性之爱。


其次在生活中小早早天真烂漫、充满活力。你看她在家里是:“夺帚争扫地,脱衣唤洗澡。玩水瓶时灌,弄火锅空烤。倒罐更翻篮,到处觅梨枣。帐竿当竹马,手杖满地捣。凌空学杂技,一跌意未了。吓人装老虎,怒吼势欲咬。打狗踢苕猪,不怕舞牙爪。偷攀自行车,大哭被压倒。婆魂惊未定,儿身痛已好。一晌转安静,向人索纸稿。移凳伏书桌,画鱼又画鸟。积木堆高低,皂泡吹大小。”这种儿童般的愉悦心情、旺盛活力若呈现在一个和平安稳的外界环境中本不会令人惊奇,但小早早所处的现实环境却是一个不安的动荡年代,多少人承受着生活的不公正待遇,忍受着生活的屈辱与苦难,难得一展笑颜,更难得有如此愉悦的心情,焕发生命的活力。不独独在家里小早早烂漫天真、充满活力。你看她伴着外祖母去观赏大自然:“相携看大水,东湖连天碧。沿堤采野花,向波投小石。笑指蝴蝶飞,喜看高鸟击。回家插瓶花,欣赏动颜色。”采花投石,笑指飞蝶,喜看高鸟,插花赏色,小早早是多么愉悦、多么充分地享受着生活的诗意美好。正因其具有一颗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纯真自由的人生态度,她才能超越现实世俗的干扰,焕发出最深厚、最丰富、最本真的生命活力,让人体味到人生的真味。


同时小早早并不是封闭在个人的世界中自得其乐,她还带着一颗自然、淳朴的童心向外界社会开放。“生小爱交游,门前解迎客。一见笑相呼,未尝感跼蹐。爷爷与奶奶,阿姨共叔伯。但辨年貌异,不管辈分隔。拍床请客坐,指茶叫客吃。每见小友来,糖果多让客。客来逢新正,恭喜学拜揖。问之道姓名,竖指示岁月。客去知相送,慢走防倾跌。再见屡挥手,来玩趁空隙。”在那人人相防的年代,住在“山空少四邻”的珞珈山荒凉一角的这个“右派家庭”,来访的客人想必是极少的,小早早真心热忱的迎客、待客、盼客是多么令人感怀。


最后,在小早早自然感性原始的思维意识中,家庭的变故丝毫没有影响到她。她可以坦然地告诉别人:“爸爸在厂里,妈妈值班期。爷爷放牛去,家家是老师。”她可以好玩地戴着眼镜模仿外祖母看书的样子,外祖父为什么去放牛她不知道,外祖母住在乱流冲屋、雄虺当门的小屋中还戴着眼镜成天捧着一本书看,这都没有什么可疑问的,在小早早儿童的心灵意识中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她是带着一颗“绝假纯真”的“童心”坦然愉悦地生活在不幸的时代中。至此我们可以触摸到沈祖棻创作这首诗的“深衷”所在。诗人这是在歌颂美好纯真的“童心”,歌颂人类本真、自然、原始的人性。这是她历经一生的艰难坎坷、沧桑颠沛之后,于童年的世界依托了自己纯真与赤诚的人格追求。在小早早的童年世界中我们一方面可以见出诗人历经种种苦难后对生活、对人生、对人性所依然持有的美好坚强信念。也正如舒芜先生所说:“《早早》一篇是用童心的灯火照亮了苦难和屈辱的灵魂的暗隅,这才是它的‘深衷’所在。


朱光潜先生评价《早早诗》是“旧瓶新酒”、“深衷浅语”。在艺术表现上《早早诗》采用中国古典诗歌五言长诗形式。虽是旧形式,但沈祖棻却利用旧体创造性地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即在“旧瓶”中装入了“新酒”。“新酒”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装入“旧瓶”中,使旧形式也焕发出现代思想意识所赋予的现代精神、现代生命活力呢?沈祖棻在《早早诗》中成功运用的方法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深衷浅语”。即用“浅言”或“俗语”去传达诗人的“深衷”。诗人的“深衷”本身是深刻的、隐晦的、个人化的,本不宜用深奥古雅的语言,而宜选择浅显的语言来表现。所以在这首诗中,她把现代生活语汇、现代口语注入到旧体诗中。现代生活语汇,如:杂技、自行车、宝宝、积木、牛奶、苹果、阿姨、毛泽东思想、金光道、眼镜、吃药、洗澡、书桌、皂泡等;现代口语,如:“鸡鸡不洗脚,上床胡乱搞。狗狗不睡觉,半夜大声吵,我是最乖儿,家家好宝宝”、“家家抱不动,爷爷可抱我。推车买牛奶,递刀削苹果”、“爸爸在厂里,妈妈值班期。爷爷放牛去,家家是老师”等。这些现代生活语汇,现代口语出色地镶嵌到旧体诗中,使得其笔下的旧体诗走向“现代”,极大地贴近现代人的生存体验。但这种浅语并不代表简单或低俗,它的内涵应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所提倡的“本色”。“本色”在传统文学中是指朴素自然、不假雕琢、返朴归真的一种语言风格。本色语言能传达出“人人胸中语”,也就是说它的境界是高的,从而才能产生极平凡而极亲切感人的艺术效果。所以“深衷”与“浅语”是不可分的。“深衷”能保持诗美,使注入旧体诗的“浅语”呈现浅中有深、有奇、有美,达到“本色”的境界。沈祖棻曾说:“本色是创作中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她在《早早诗》的探索中达到了。这是她一生文学创作所达到的炉火纯青的至高境界。《早早诗》是缪斯女神对她一生倾心文学事业所赐予的最高奖赏。


>赏析节选自王芳《深衷浅语见童心——简论沈祖棻晚期旧体诗的创作》,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纪念沈祖棻先生逝世40周年


张春晓 | 文章知己千秋愿——沈祖棻与程千帆(附沈祖棻诗词选)

张春晓 |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兼记外祖母沈祖棻的坎坷一生

叶嘉莹谈沈祖棻:她真是个集大成的作者

陆蓓容 | 萧条异代使人愁——沈祖棻与盛静霞

见字如面 | 乱世女词人病中“绝命书”:愿人亡而词留

一代知识女性的心灵悲歌——沈祖棻与她的诗词

有斜阳处有春愁——成都弟子忆民国第一女词人沈祖棻

黄阿莎:沈祖棻的朋友圈

莫砺锋:我的两位师母——沈祖棻与陶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