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雁平: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述考
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存在的时间很短(1934-1937),规模也不大(只有16名学生),本文通过考述它成立的经过,相关的课程设计,以及导师(如黄侃、吴梅、胡小石等)和学生(如曾昭燏、沈祖棻、游寿、高文、徐复等)的学术研究,试图证示东南一隅的国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色,同时亦可补校史研究之阙。
我国长江流域,学校如林,文风素盛,然而类似研究所之专攻国学组织,求之于东南各大学中,辄未一见。前闻华东基督教教育会曾希望本校特别注意培植中国文史人才,文学院毕业同学亦曾有数十人联名请求该院设立国学研究所,俾获有深造机会。荏苒数月,音讯寂然,记者近从各方面探询,得悉该院中国文学系为适应社会需要起见,将增开高等国学课程,招收国内各大学文史哲学系毕业生,修业期限,定为两年,研究范围,暂定中国文学、文学史、史学、哲学四大类。研究方法,除每周按时上课外,注重自力研习,学生各认专题,导师予以指导,至组织名称,尚未确定,或将称为国学特别研究班。
本校国文系,成立于民国十有三年,其始洪荒草创,规模初具,及后国内大师蒞校讲学,科目渐备,研习国学者,亦与日俱增,济济多士,盛极一时。民十八年冬,同学闵君君豪,倡议组织国学研究会,联络感情,观摩学术,赞同者,有文君密、周君荫棠、刘君古馨等念余人,刊有《咫闻》一册行世,嗣因诸子先后毕业,东西星教,会务负责无人,是以中辍,民二十年,富[向映富]立言恢复,旋获徐君复、高君小夫等三人,共襄厥成,易名中国文学会,大抵延请名儒演讲,砥砺学行,并印《金声》,以资学者参考。[向映富《金陵大学文学研究会概况》(散页),1933年秋印]
黄季刚
服经旧说集证
唐人经疏释诸经辞例辑述
唐疏解释经文极其精晰,所举词例汇而观之,可得古人修辞之法。《说文》纂例
采先儒解说许书条例之精确者,详为阐发证成之。偶下己意,期于六书真谊无所疑滞。《尔雅》名物求义
《尔雅》名物皆有得名之故,今取其可释者,疏通其义类。
《史》《汉》文例
《史》《汉》修辞用字,记事记言,其例甚备。兹分条广证,期于其书章句,皆得明了。《新唐书》列传评文
善学《汉书》者,无过宋景文。今取《新唐书》列传之文与《汉书》细为比勘,知其叙记之法。樊南四六评
樊南四六,上承六代,而声律弥谐,下开宋体,而风骨独峻,流弊极少,轨辙易遵。今取其名篇,详疏其遣词用字征典述情之法。声偶文学原流
声偶文学据中夏文学封域之泰半,今详叙其原流,陈其利弊。胡小石
商周书证文
治甲骨文字者必通商书,治长篇金文者必通周书,兹取般庚以下至秦誓诸篇,证之甲骨彝所载,一一徵其文句训诂及名物。甲骨文例
近时研究甲骨者多断章说字,实多未妥,■为雨变而释为水,■本妇省而读为归,若此之伦可悉数,兹则窃师汉人章句之意,首以断句为务,比较文例,以求字义,分行式编及辞例篇。钟鼎释文名著选
前贤考释金文者,始于宋之杨刘,极于清之孙诒让。兹选讲宋清诸家之有名金文论著,以为模式。古文变迁论
自上古象形文字,下迄秦篆,其间演变之迹,分期论之,其所取证,皆以实物为主,至每期字形与鼎彝上文镂相关至密,亦并论焉。古文字学整理
讨论钟鼎甲骨文字中诸重要问题,并评骘各家著述之得失。程瑶田考古学
清代考订之业极盛,而以实物证经者,其风自程氏始昌,考觳说磬皆不刊之书,兹就《通艺录》中考古诸篇证而深讨之。从甲骨记录中所推得之古史
拘古者苦拘,疑古者多犷,兹就甲骨记录参之载籍,以推得殷代社会之真象,言必有据,不知则阙,不主株守之见,亦不为凿空谈。中国书学史
中土文字起于象形,故书画相关,长为鲁卫谈艺之士知画而不知书,终同面墙。书道乃我国殊有之艺术,故分期分家明其流。吴梅
乐章词释
屯田为创长调之最先,所传“乐章词”,往往前后同牌,词颇多同异,拟释其词旨,订其互歧,为柳词立一正鹄。清真词释
周词弘博精深,骤读难悟,拟畅其意旨,窥作者之心,采撷宋人说部,释其本事,俾明鬯无滞义。二窗词释
梦窗草窗殿天水朝,吴词多晦实有条理,周词明达,雅多故实。拟晦者释之,实者证之。南词斠律
自琵琶以迄藏园,作家林立,就最著中订律,定南词之规。北词斠律
自董词以迄昉思,各就最著者立一准绳,为作词之定法。散曲研究
从《雍熙乐府》、《南北宫词纪》、《词林逸响》、《吴骚合编》、《太霞新奏》中,择尤采录,为学者揣摩练习之资。度曲述要
当世度曲率多逞臆,拟就通行诸套,分析阴阳口法,追叶怀庭冯云章之遗,为声家之正的。订谱述要
同牌异声,分在平仄阴阳,虽南北异法,而各有规律,拟释其旋律,俾字与声无或舛误。胡俊
庄子
庄子破执,游神逍遥,汉以后玄流文士无不取资,兹博综内外诸说,以畅七篇之旨。杜韩诗之比较及其发源与流衍
杜诗在唐异军特起,昌黎接响承流,其左右宋以来诗风者为力至大,兹比较二家之异同,并其自汉以来之渊源及宋以下之流变,详密探之。玉川子诗
诗文至元和,变易日甚,卢仝其尤著者也,仝诗五七言各有殊致,以向来论之者少,故特列而详论之。苏文忠诗
熙、丰作者,荆公比工部,东坡比太白,而坡诗尤为两宋士大夫所推慕,宋以来注者至多,兹折衷群说,分年分体,穷其变化。晞发集
宋人诗门户之见,至亡国时尽泯,遗民志士,乃直以其血泪托之吟咏,谢翱诗为遗民中之巨擘,观其诸作,禾黍之悲,夷夏之广,兼而有之,故特列焉。李怀民重订中晚唐主客图
此集仿张为主客图例,裒录贞元以后诸家五言律诗,奉张籍贾岛为主,以朱庆余李洞以下诸贤为客,其在近体诗中自成一队,前人于此素鲜留意,兹特列之。七绝诗论
七绝短韵,而其工至难。兹取唐贤名篇,分析说之,两宋诸作,交资参证焉。刘继宣
中华民族海外民展史
中华民族向海外发展,多具开辟之伟业,华侨千万,半在南洋,而中国与南洋交通,又较它域为早,本学程述中华民族开辟南洋,以次及于它域,据史立论,不为夸张之词。中日文化关系研究
日本政治上之大变革,如大化革新、王政复古等,无不承中国文化之影响,今各为专题研究,以明中日文化上之亲属关系。刘章史学
子玄言史法,实斋言史学,各具别识独裁,今注重比较研究,并取新史家说以资参证。文史教学研究
于教材之选择支配,与实际教学方法,各为详尽之研究。刘国钧
汉书艺文志研究
讨论汉书艺文志条理义例、流略变迁、书籍存佚、刘班异同,及其对后世之影响。老子
除讲老子本文,缜密研究其思想外,并讨论老子之时代,及其对于道家、诸子、道教及后世思想之关系。呜呼,先生岂真欲以申韩之学自见者,而卒以许学名世,世之学者,亦以此推先生,是又岂先生之志乎?方今国脉不绝如缕,忧时之士,惄焉心伤,先生独以为一国精神所寄托在于文字,文字不亡,国终不灭,其所以昭示诸生者备至。然则先生之孜孜于许学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往岁校中有设国学研究班之议,先生力促其成,盖深有所期待。[刘国钧《悼黄季刚先生》,见1935年11月4曰《金陵大学校刊》(第171期)。]
近顷从事于国学者亦多途矣,总之不离舍旧谋新者近是。以言乎小学,则六书之例,三百之韵,不足以穷文字声音之变,而古器物文之学代兴焉。以言乎经史,则《易》非性道之书,《书》、《春秋》非徵信之史,而《山经》、《穆传》,视若秘典焉。以言乎文辞,则杨、马不足扶毂,韩、柳不足骖乘,而野语僮谣反若有真宰之存焉。予谓所为恶夫旧者,恶其执一而不变也。汉一乎经,晋、魏、梁、隋一乎玄,唐一乎正义,宋一乎道学,明一乎制举文,清一乎考证。其一也,其盛也;其盛也,其衰也。新之一,果愈于旧之一乎?是未可知也。[黄侃《金声题辞》,见《黄季刚诗文钞》,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页42。]
现在是戴氏之学的末期,一班学者,故好疑古,疑古固然是治学问的方法,然而以推测为事实、幻想为断案,所以我觉得季刚守先待后精神高不可及。[游寿记录《胡小石先生追悼黄季刚先生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