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 | 国内首款CAR-T疗法获批上市,先发能否成为最大优势?
刚刚,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最新公示,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复星凯特”)靶向 CD19 的 CAR-T 细胞治疗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FKC876)正式获批上市。
这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 CAR-T 疗法,也是 K it e在美国获批上市的 一款 CAR-T 疗法。
该药于去年 2 月申报,药明巨诺的瑞基仑赛则于去年 6 月申报上市。基于此,药明巨诺的产品也许也会很快获批。
其实从去年开始,业内就有多方声音预测去年年内就会批准国内首款 CAR-T,大多寄希望于复星凯特,甚至还有价格预测称疗法费用可能超过 100 万人民币。
据复星凯特消息,阿基仑赛注射液将用于治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日前,国家药监局也正式批准了阿基仑赛注射液的新增适应症注册临床试验申请,用于治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 iNHL)。
目前,复星凯特已在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建成了10000平方米CAR-T产业化生产基地并正式启用了。
在此前即将获批的消息披露之后,复星医药的股价小幅上涨。
事实上,前不久,复星凯特的 “友商” 科济药业,以及美国专注于实体瘤的 CAR-T 疗法公司 Lyell Immunopharma,都在同一天上市,均破发。
某业内人士告诉生辉,复星凯特的 CAR-T 产品获批意义重大,首先是第一个产品获批对于后续同类产品的临床试验及申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是进一步的产品推广有助于加强市场教育,同时在临床实践中有望通过真实世界的数据积累,从末线疗法逐步前移;三是定价,复星凯特的价格确定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内 CAR-T 企业确定其价格空间。
另一方面,就在前不久,汤森路透旗下的生物医药媒体 BioWorld 曾发表《在 CAR-T 疗法中,中国在速度上表现优异,但质量仍然令人担忧》文章称,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Ernst & Young) 的一份新报告显示,中国正在细胞和基因治疗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在六年内,临床试验数量激增了 61% 。尽管分析人士注意到中国越来越多的创新努力和跨境合作,但是如果质量因为速度而受到影响,人们仍然感到担忧。
复星凯特前 CEO 王立群曾对媒体表示,“初涉细胞治疗领域,我们可以自己慢慢去琢磨、折腾,但有一个成功的产品作为引导,帮助我们熟悉研发、生产、申报,以及商业化全过程,对之后独立持续开发细胞治疗新产品非常有益。”
需要注意的是,王立群于今年 2 月低调辞任复星凯特,他在复星凯特的发展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自公司成立以来担任 CEO 共 4 年,随后担任复星医药的 VP 兼 CTO 职位 4 个月后离开,辞任原因尚不清楚。直到今年 6 月,他以生物技术公司星奕昂创始人兼 CEO 的身份露面。该公司除了正在招募 IPSC-CAR-NK 领域科学家的招聘信息以外,尚未披露更多公开信息。
(来源:领英)
Juno 与 Kite 的 “中国战场”,历史重演
如果说 Juno 与 Kite 之间的竞争,贯穿了 CAR-T 产品的整个发展历程。那么,药明巨诺与复星凯特之间的竞争,则是两家公司在中国的 “中场战事”,同时也贯穿了中国 CAR-T 的起步之路。
2016 年,Juno 也曾有希望竞争 “全球第一款 CAR-T” 的名号,但因为临床试验造成两位白血病患者死亡而被 FDA 暂停试验,从而被 Kite “击败”,老对手的第一款产品 Yescarta 已经先后进入了欧洲、日本等其他地区的市场,第二款产品也已经获美国 FDA 批准上市。
背靠雄厚的资源,药明巨诺和复星凯特长期位列国内细胞疗法领域第一梯队,不仅背景和发展轨迹几乎一致,连研发进度也咬得很紧。
2018 年 6 月,药明巨诺的瑞基仑赛注射液(Relma-cel,JWCAR029)IND 申请获批;同年 9 月,复星凯特的益基利仑赛注射液(FKC876)也获批 IND。
到 2020 年,复星凯特益基利仑赛注射液的 NDA 申请率先在 2 月获 CDE 受理,并随后进入优先审评通道;而药明巨诺的瑞基仑赛注射液的 NDA 申请也在 6 月获 CDE 受理。
从公开数据来看,Kite 在 101 例复发 / 难治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中进行的临床试验显示,Yescarta 治疗给患者带来了持久的缓解,中位总生存期(OS)为 25.8 个月,4 年 OS 率为 44%。
同时,Kite 也评估了 CAR-T 细胞疗法作为高危大 B 细胞淋巴瘤(LBCL)一线治疗方案的研究。一项名为 ZUMA-12 的多中心、开放、单臂 2 期临床研究中期结果显示,Yescarta 用于一线治疗高危大 B 细胞淋巴瘤,单次输注后,85% 患者产生应答 (ORR),74% 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 中位随访 9.3 个月后,70% 的入组患者仍持续缓解。
在第 62 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上,德克萨斯大学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 Sattva S.Neelapu 博士表示,“如果在更长时间的随访后治疗反应是持久的,则需要进行一项随机临床研究来明确证明 CAR-T 细胞疗法优于现有的化学免疫疗法对这些高危患者的护理标准。”
根据药明巨诺在第 62 届 ASH 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有 59 例复发或难治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成功入组并接受了 relma-cel 治疗,在 58 例可评估有效性的患者中,最佳客观缓解率为 75.9%,最佳完全缓解率为 51.7%。中位随访时间 8.9 个月,未达到中位 OS,6 个月 DOR、PFS 和 OS 分别为 60.0%、54.2% 和 90.8%。
从临床数据来看,复星凯特入组的人数较多,随访时间长,CAR-T 疗法有效性相对较好。
同质化严重,需关注成本及其它技术方向
目前,全球已有 6 款获批上市的 CAR-T 疗法,除了百时美施贵宝和蓝鸟合作的 CAR-T 疗法靶向 BCMA 之外,其余均靶向 CD19。根据 ClinicalTrials.gov 的数据,中国目前有 482 项与 CAR-T 相关的临床研究,其中,靶向 CD19 的 CAR-T 疗法有 216 项。
目前,国内有多款 CAR-T 产品将步入商业化,如药明巨诺的 JWCAR029 已于 4 月底完成生产现场检查,也有望年内在中国获批上市;传奇生物的 cilta-cel 有望在年底前获 FDA 批准在美国上市,并于下半年向中国国家药监局递交上市申请;科济药业也计划在 2022 年上半年向中国国家药监局提交其 CT053 的上市申请。
对此,另一业内人士告诉生辉,国内企业的靶点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要想冲出这条拥挤的赛道,除了效果有显著差异外,还要考虑安全性、制备周期、成本等问题。
除此以外,实体瘤、双靶点/多靶点都将是重要的差异化方向。
除了阿基仑赛注射液及另外几款产品之外,复星凯特也在布局针对实体瘤的管线,目前还处于临床前药物发现阶段,王立群也曾表示,复星凯特会充分利用外部各种合作和引进机会来丰富产品管线。
目前,诺华的 CAR-T 细胞药物 Kymriah 在美国的定价为 47.5 万美元,Kite 的 Yescarta 定价为 37.3 万美元。
(来源:melwy.com )
但是 Yescarta 的销售额在逐年下降,根据吉利德公布的财报,2019 年全年销售额为 4.53 亿美元,2020 年全年销售额为 5.63 亿美元,其大部分销售额由吉利德的另一款 CAR-T 产品 Tecartus 支撑。
该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奇怪,CAR-T 价格高、不能批量、需要个性化制备、患者有限,这些都会造成产品销售额下降。他补充道,CAR-T 是一种极为个体化的疗法,需要克服生产成本、生产周期、产品统一质控方面的问题,距离真正规模商业化还有一定难度。
此前,国内一家做自研 CAR-T 的初创公司艺妙神州的创始人何霆在接受生辉采访中就表示,CAR-T 的药物性质使其不能成为一个进口药,现在的产品必须采用患者的自体细胞作为起始原料,跨境运输风险很大,所以自主原研非常重要。
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 CAR-T 商业化落地初期的价格或许与海外定价不会有太大差异。不过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定价更要符合国情,CAR-T 治疗的定价不能参照国外。
此前,王立群也表示,希望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好药惠及更多患者,但肯定不会是以美国的上市价格进行汇率兑换。
截至发稿,复星凯特并未公布其 CAR-T 产品定价。
参考:
https://ascopost.com/news/december-2020/phase-ii-zuma-12-study-investigates-first-line-axicabtagene-ciloleucel-for-high-risk-large-b-cell-lymphoma/?bc_md5=30b771f56b7b332f19f1d919a9c757ec&utm_source=TAP%2DEN%2D121120%2DINTL&utm_medium=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