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译经,为了清净传承

2016-07-30 如法法师 南无大悲观世音
译经,为了清净传承

──主译 如法法师


如法法师十一岁进僧团,自幼浸淫古文,平时只缘见他在辩经场上引经据典而无碍,却在访谈中感性分享他学修过程一步一步走来的艰辛和彷徨、突破和感恩,及未来对“月光国际译经院”的重任和愿景。



问:先从一个最基本的疑问,很多人学了一、二十年外文,也不可能翻译出几十万、上百万文字,译场里的法师藏文修学如何打下基础,乃至于达到翻译的程度,这不但是学员们,可能也是外界最好奇之处?


答:我十一岁进寺院,当时常师父还很积极的把优秀学僧外送到印度学习藏文,我还太小,不太可能把我送去,送出去的都是十七、八到二十岁的沙弥,甚至常师父在还没有开预科班之前,就已送两、三位学生到印度。后来也直接请四、五位藏地师长教授藏文,所以我进来寺院时,前面两批学长的藏文程度,大都已到了能够口语对话的地步,僧团内藏文学习风气炽盛。


我是第一批预科班的最后一班,内部称为甲三班。并进前面两班之后,我记得第一堂藏文课,老师直接拿起原文讲课,我完全听不懂讲些什么,同班还有另一位同学,也和我同年,每次测验我俩一定不及格,所以我们戏称是“鸭蛋二人组”。后来师长迎请如月格西来寺教学,我也是在那时遇到了如月格西后,才摆脱“鸭蛋二人组”的命运。如月格西是夏巴曲杰仁波切的得意门生,是仁波切学生中第一个拿到“哈朗巴”格西学位,也就是最高格西学位的弟子。


如月格西的藏文教学方式很特别,一是设计“自问自答”的上课方式,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念诵一、二十遍,但不告诉我们是什么意思,一直到念熟后,旁边学长才告诉我们这一句是什么意思,那一句是什么意思,我们就赶快笔录下来;接下来是念诵问题的答案,也是学长先公布语意,这样一天就有一、二十句对话;中午,会请如月格西校订大家的答案,再带大家背诵起来,一天就有一整页的笔记;隔天就考试,日复一日的修学。


二是以藏文来解释藏文,哪怕是用最简白的单字,也用藏文解释而不用其他语言。我后来担任某一班的小老师,和如月格西有较多接触机会,他就直接跟我讲藏文。我如果一个词不懂,如月格西就会用七、八个藏文词句来解释这一个词,我为了请示格西校对讲义,有些课都来不及去上。就这样六、七个月下来,我竟能开始和他进行对话,进入僧团长久以来学习藏文的挫败感,开始一扫而空!


原来藏文可以这样生活化却深入的学习,我也是前一阵子研究语文教学方法时,才知道这是最厉害的方式。因为如月格西的指导,班上许多同学藏文水准一下子也拉上来了。后来常师父示现病相,僧团延请很多仁波切到寺院里来修法,我也曾被交付任务,外派到外面迎请这些大仁波切。那是我大约十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迎请珠妥仁波切,同行有几位藏人,还有一位会讲藏文的印度人,我们见面时就自然对谈,谈到后来,仁波切随从问我,你是在印度哪一个寺院学藏文的呢?我说我一次都没有去过印度,完全在寺院里修习藏文,他们所有人都无法置信。


当我开始听得懂藏文,可以和师长们对谈之后,我心想终于可以入手阅读藏文经典了。没想到自己打开经典,很多词我都懂,但是常会出现文章的意义读不出来的情形。第一年出现如此状况,第二年、第三年也这样。我十八岁那一年,僧团又重新开启了一次五大论学习。一开始学习的很顺利,原来那时《摄类学》主要词汇很集中,最多几百个词汇,只要掌握了这几百个词汇,用几种相似的语法、句法进行讨论、辩论就足够了。但是等到进入《现观》、《中观》的内容,书中的词汇量一下变得非常大,这时候“词汇都懂,但内容还是看不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同时我也发现,为什么如月格西对任何句子都能解释、所有问题都能回答,原来背后是厚实的学修,而学修的累积,需要漫长的时间。


我还记得2004年10月常师父示寂后,12月份我们立即飞去内地跟真如老师学习。当时,第一批预科班都差不多是刚当兵或当完兵的年纪,常住人力向来紧缺,大家都冀望着预科班同学长大之后,能投入常住的工作。但到了内地之后,老师却一再告诫我们,未来要学习五大论,藏文的底子一定要加强,不能放掉。因此在内地的那半年,我开始练习一些简单的翻译。像藏系课诵本,我当时一天翻一篇,后来总共翻了三十三篇。我也开始意识到翻译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翻译者可能只懂八、九成,但是为了把它翻出来,为了完整性,还是硬翻出来一篇完整文章。不解之处还是留在那里,但心里很清楚,某一篇可能懂得九成,另一篇只懂八成,却还是把每一个字都翻出来。像我也翻译过《霞玛道次第》,最后我没有翻完,因为就算是《道次第》等修心法类的论典,如果没有学完五大论,还是很容易卡住。因为内容一下子讲《现观》,一下子又突然讲《具舍》,就算我们都学过《道次第广论》了,再去读其他的道次第时,还是常常卡住。


我到隔年的6月,回来台湾当兵,那时我又接了一个任务。因为赤仁波切准备要传道次第的《善说精髓》,这本偈诵体大约一百页内容,所以我就利用当兵中一年四个月的时间来进行翻译。


当时如月格西已经出国,于是我翻译碰到问题,真的没有人能问。我跑到其他藏系文化机构、研究中心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打听到某中心来了一位三大寺堪布,或哪里来了一位副住持、哪里来一位格西,我就利用当兵放假期间去请教他们。有的师长回答完问题后,也会反问我,你们到底怎么学的?因为他们没有看过一个汉族的人,又没有到过印度,却能以藏文探讨这些内容。而我则在退伍前完成了《善说精髓》翻译,这是我第一次完成整本的译经内容。



问:原来藏文的精进、经典翻译的能力,也和五大论的学习紧密相关。但是五大论的学习、学制的建立都非常艰难,学僧们又是如何突破,成为翻译经论的动力?


答:我在2006年10月份退役,真如老师立即让我在12月份飞到内地,当时老师已组织好新一轮五大论开班。据我了解,即使是在藏地学习五大论,寺院里面学到《现观》开始,都会有很多人被刷下来。我曾听三大寺的格西、拉卜楞寺的格西谈论,他们基本的数据是五十个人成班,毕业时能考上格西,只有五个人左右,整个大藏区的基本情况大致都是如此。所以我很担心,少则十三年,多则十七年,面对艰深如天书的经文,你怎么有把握每一关都上得去?



这里还有一个重大转折,我们之前所学的五大论属于“洛色林学派”,三大寺六大札仓(经学院)中有两个是洛色林学派。而后来老师曾经和师父启白,最后决定学习最广博的“果芒学派”。果芒学派有一个最有名的大堪布,就是四家合注祖师之一妙音笑大师,他是新果芒学派的五大论论著的论主。而果芒学派的大本营不在拉萨三大寺,反而在甘肃。妙音笑大师后来回到了他的家乡,创立了拉卜楞寺,像青海、蒙古、四川也多是果芒学派。但新果芒学派成立得很晚,所以他成立时,把先前各学派所有问题都提出来,再讨论一遍,因此注解特别深广。像洛色林学派的《摄类学》经本比较简约,薄薄一本,但果芒学派不仅是厚厚一本,还有五、六本参考书。而这一轮五大论开班,就是采用果芒学派的论著。


曾听到如月格西的老师夏巴曲杰仁波切跟团体内一位学僧说,“如果你真的要成为一位大智者、大学者,就要读果芒学派祖师的著作。”夏巴曲杰仁波切是全藏区公认最善于辩论的上师,也是洛色林学派的大格西,但却这样形容果芒学派,我们才开始意识到艰苦的学习就在眼前。我学了《摄类学》其实已经两、三轮,但学到果芒学派的《摄类学》三百多页,才知广博度差了很多,我也学得相当吃力。


课程开始密集而紧凑,坦白说,我那时不只是沮丧,而且会有一些担心,无法承担师长的志业。因为我们请来的格西,是最严格的老师,所有第一名的学生都是他教出来的!他要求的每日读书量也是最多的。有时一天要求我们念六十页原文,如果没读完,隔天完全听不懂!而他竟然说,他才上课两、三个小时,我们扣去吃饭睡觉,还有十多个小时可以读书。



有人问,那时是怎么撑过来的?我只知道,当时真的读到哭出来!在那段学习期间,真如老师花了很大的力气为我们开示如何正确看待学习的困难,教我们如何祈求,也教我们如何以法调心、发心,还一再鼓励、振奋我们的心志。否则,从《释量论》一直读到《现观》,那种感觉,就像一名外国人,就算会讲中文,到会读报纸,但如果再教他念《四书五经》,而且每天要读六十多页,那肯定还是不行的!那几年辛苦的日子,就是老师这么看着我们,领着我们一路走过来的。


但五大论中内涵最深广的,就是《现观》,讲的是“成佛的架构”,其他是依此架构展开的单元。比如说《中观》讲的是“空性”部分;《具舍》是“法相”一些具体分析;而《现观》学程最难,也是最久。这时我二十五岁,也是在我学习《现观》时,开始翻译一些有关《现观》辩论的书,如《辨了不了义释难论》全书三百页,另外还翻了《量论道次第》全书二百页,而两本书加起来共十五万字。也是学完《现观》,我理解了更多当时译文读不懂的原因,必须经过这十多年学习历程,我也才意识到,如果要译经,一定要深入经典,也一定要学完五大论之后,才有可能译经。当年译出《广论》的法尊法师,和我们一样是属于果芒学派,而且也学习五大论,因此法师的翻译水平能达到那样的程度。前一阵子韩国有一个译经院的副院长,来观摩我们翻译的过程。他看完之后,得到一个结论,他说:“译经院的核心,就在你们的学制。”他是一个明眼人,他知道如果没有学制,不可能会出现这些译师。



问:2013年僧团学习完五大论,也等于建立了译经的扎实能力,但又是如何开始思考译场的建立?


答:有一次我在翻译《三十五佛忏》时,依照《三十五佛忏》原文翻译过来,有些佛名跟唐朝当时翻译有些不同。真如老师非常慎重的跟我说,“你很确定你的翻译是正确的吗?”唐朝译师是一流的,但在翻译的技法与所用的版本可能与现在不同。我为了能够确定这样翻译是正确的,找了十六部以上的注解,全部都把它翻出来,这包括印度的注解、黄教的注解、白教的注解、觉朗派的注解、红教的注解。翻完之后,确实发现有一些必须修改的地方。当修改完之后,我又问一次老师:“这样子可以吗?”老师说,这跟唐朝的翻译还是不一样,“你真的确定你翻的就是对的吗?”所以,我又专门请教仁波切,请问如月格西,两位师长都确定这确实是藏文的意思,也依照藏文的方式来翻译。最后老师才安心,这就是老师对于译经的精准要求。


例如有一些佛教名篇、短篇著作,因为是许多修行者共通的修持内容,如《缘起赞》、《兜率众神颂》等,这些名篇内容的字词,不能随意使用,因为牵涉到其他精确的字词解释搭配,所以要翻译这些名篇,必须先把所有注解都找出来。比如一个藏文字词,汉文可能有三种意义相似的字词,一定要再参考藏文原文,才能把最精确的那一种注解找出来,但如果不是遍读所有的版本、内容和注释,其实是不可能随便注解,因此这不可能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以前,我们都是个人进行翻译工作,但后来隐隐约约发现一个人是做不好的,于是我就开始注意汉藏两地译场运作和分工。


当我开始研究译场,发现也有一位法师和我一样,关心如何将译经工作精确且组织化推展,就是如密法师。如密法师的藏文能力是僧团公认首席,当我还是“鸭蛋二人组”时,他已是拿满分的学生;而我还在学习单字时,他已是图书馆长,知道很多书,有什么相关的书,我们找不到,他都找得到。


从那时起,我们时常讨论,也找了很多译场的论文,才知道历史上的翻译工作,组织性其实很强。像《现观》的注释版本就有两、三百种,著名的也有二、三十种,而越著名的经典或名篇,历代的版本和注释越多,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承担。所以我们的结论是,翻译,绝不是一、两人的事,一定要有组织的规划才能完成,大家分头去读教典、找资料,再一起讨论、研究,甚至争论,最后形成共识。所以,译经的过程,内容探讨的性质很强烈。因为传达完全真实无误的教义,一定要进入探讨的状态,才能理解他要讲的内容。如果和没有学过的人一起探讨,很难有新的进展。


真如老师很早就已经将译经事业同时定义为一种闻思事业。当时,老师在筹备译场的时候,就曾多次告诫弟子,译经院不只是一个翻译的地方,其本身更是一个学习教典之处。


2013年12月24日,老师在新加坡正式召开译场筹备会。在这次筹备会当中,老师提点《四家合注》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第一部最权威的注解,这是传到汉地一个重要的时机点,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用最谨慎的态度,用我们最厚实的力量,来完成这一次的翻译。


问:译经院一开始筹备运作,必须解决哪些问题?如何克服?


答:我曾翻译了一份藏文课诵本,再请如密法师校对。我花了多长的时间,他大概也要花多长的时间,因此校对所下的功夫,不会比翻译少。所以我们在规划译场的组织和分工上,主校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汉地的译经上,常常只挂主译,但是我们进行这本《四家合注》,是主译、主校都挂名负责。主校的工作,决定译本的除错勘误、考据无误的水准,从一个版本,到一个标点符号。我们译校二人一开始的挑战,就是必须决定整本翻译内容的呈现表述,要用什么样的体例说明,才能让学员一目了然,又深入浅出,但原文和注释之间,又要容载先祖大德的智慧教诲。当时我把各种构思写下,再和如密法师一起讨论,最后呈给老师后,老师决定以“原文”、“校勘”、“注释”、“语译”、“说明”五个项目,做为成书的体例。


筹备译经院碰到另一个问题,就是经典的搜集。老师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在筹备译经院的那一年,就决定开始大量搜集教典。像玄奘大师从印度回来的时候,带回六百余部梵本,唯有这么多原文经典带回到汉地,才有可能翻译出最完善、最清净的教典。这里面有很多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版本的问题。如果没有搜集到足够的版本,我们马上会面临审阅经文读不懂时,无从求证究竟是版本上的错误,还是祖师有特别的密意而这么写。


翻拍自 TBRC 网站


为了搜集目前所知及足够的版本,译经院花了很多时间寻访各地。这个部分就是如密法师负责,包括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乃至美国,凡是有收藏经典的地方,译经院的译师都曾经去拜访过。只要听说有一个新的版本,或者哪一个古老的版本,可能收藏在某个地方,我们都会亲自去一趟。像是位于美国东岸波士顿的“藏传佛教资源中心”(TBRC, The Tibetan Buddhist Resource Center),创办人曾任职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其机构也是目前全球数位化藏传经典最完整的研究中心。先前和我们完全不认识,当我们发现TBRC的存在,先以英文写信给TBRC,如密法师再前去TBRC,用藏文和研究人员交流。当TBRC知道我们正在从事的译经相关工作后,他们不但无条件的提供我们数万本珍本档案,更赞叹的说:“你们等于是现代的『那烂陀大学』呀!”


透过各方努力,我们搜集到了《四家合注》六、七种不同版本,在校对上给我们极大的帮助,很多不能理解的地方,透由校对,最后还原了祖师的意思。也因为这个缘故,这几年工作的努力之下,我们已经搜集超过十万函的藏文经典。因为有庞大的经藏,才能奠定译经院工作的基础。当我们在理解译作的时候,可以参照非常多祖师的论著,来确定我们的翻译究竟是不是符合宗大师的意思。


问:从一开始完整无碍的经本比较辨伪和去芜存菁,以及翻译后的校对、勘误和法义比对,都是翻译要“清净”的首要条件?


答:是的,这之中各方面的环节都很重要。但对于译经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对经典正确的认知。也就是从佛陀一直传承到现在,清净的教法是透由一代一代祖师,对于清净的教法无误的认知,而传留下来之后,才能形成一个这样清净的传承。如果在传承的过程当中,有一些染杂的话,这个传承就不再清净。


而作为翻译而言,最重要的更是要把这个文字和内涵,清净的表达出来。而不要有任何的错误跟扭曲。但是要能够理解到经论的内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人讲过一句话:“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凤山寺自从开始学习藏文以后,很多僧众其实都曾经私底下自己做过一些翻译的工作。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曾经看到我们凤山寺有很多这样的译本,上面打着几个字,“未定稿,请勿流通”。将近二十年左右,所有的经典,翻译出来的这些内容,都做了一个这样的标记。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常师父,以及真如老师对于翻译这件事情,极为慎重的态度。



而我借由翻译的过程中,透过文字和祖师们直接相面,感到他们对于经论的文字,是近乎严密精准的探讨,不能随便下定论,比我们更加严苛,并也感觉到佛法对他们直接受用。像从注文中,以夏天一窝虫蝇孳生的数量推算,人道善趣的数量真是太少,也感受到畜生道就在你我身边,深刻思惟佛法的实修过程,也启发我们佛法义理是一种实证。在译经之中看见了这些祖师大德很像完人,是学者、是专家,又是修行者。从我的角度来看,译经除了是佛教事业的责任,也是教义深入的研究,翻译是一种和合的学习,翻译是对很多知识源头的延伸。



问:译经事业和学制的建立又有什么关系?


答:历史上译经大师大多不出两种:一种就是在外地已经学习完,然后到汉地弘法;一种则是汉地的僧人,远赴他乡,到遥远的地方学完之后,再回来译经。从鸠摩罗什大师、义净大师,到玄奘大师、法显大师,其实两种都必须经过完整学习教法的过程。过去一代大德译了很多经典出来,但未必能够在汉地创立一套学制,让后面所有想学习的人,都能够通达两种语言,又能够了解经论及三藏意趣,进而继续完成这个译经的过程。


我们必须把这学制建立在汉地,否则就会像很多译经事业一样,无法长久持续下去。而师父跟老师其实早已预见,藏地的教法是非常完整、非常丰富的,不是我们一代、两代人能够完成这样庞大的译经工作,这件事情是要世世代代的做下去,因此,师父和老师选择了以最大的力量,以两代的时间,完成汉地的五大论学制。经历了这些年来译经事业的准备和推展,我从师父和老师的身上真实看见,最困难的道路,往往是通往最完美的目的地,而最完美的目标,也意味着选择眼前看似最艰辛的道路。


如同如月格西曾经说过一句话,藏地这几百年来,无论是哪个教派,或者是哪个地区,什么寺院,想要建立学制的人不胜枚举,但是真正建立起来的,恐怕十个指头要拿来算都太多。要建立学制是一件很困难、有很大阻碍的事情,我记得有一次老师跟仁波切启白,建立学制真的太辛苦了,太困难了,仁波切却笑着跟老师说,你是我看过建立学制最轻松、最顺利的人,再也没有这么顺利的了。所以我深信这是师长的加持,师长以他们的心愿福德来完成的事情。这不是我们其中什么人说捧着一部经典,一起读一读,就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如月格西说,这真的是师长的悲愿力、加持力完成的事业。


在所有过程当中,我们所有人的付出,其实都不如常师父、老师的付出,他们是以自己生命为我们创造一个这样的学习环境。今天所有能够译经的法师、译经院的成立,以及看到这些翻译经典的学员,这份深恩,这种远见,是我们永远都忘不了的。我们今天得到最好的东西,真是诸佛菩萨用祂们的生命,帮我们换取来的。就像传记写到,宗大师是文殊菩萨舍掉祂的“蓝色顶髻”化身为人;我们看到常师父、老师,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在没有办法遇到完整、圆满教法的这个时空,却能够好像无中生有的,为我们这些众生创造出这样的一个环境。所以还是那句话,他们以生命为我们的现世来世,创造无边利乐幸福。这过程当中无论有多辛苦,我们能够坚持下去,是因为我们知道有更伟大的人在前面引领我们,他们的心智和毅力,是我们永远的模范,我们会跟着他们一起走下去。我也相信未来无论师长提出怎样的心愿,我们也都有这样的能力,这样的毅力继续追随的走下去。



问:您一直强调,这个译经事业我们已经准备了二十多年,甚至更早就在师父、老师的宏愿之中?


答:到现在我都还很清晰记得,常师父到我们的教室来,跟我们说:“宗大师教法非常圆满,未来你们一定要弘传宗大师的教法,要把这些经典翻译过来。”然后告诉我们:“你们一定要学好古文,因为未来要翻译。”虽然可能是几句话而已,但是常师父的这几句言教,就烙在我的心里。


诚如上述提及,在学习藏文以及经论的过程当中,永远觉得经论的前方,是一个深邃宽广的境界,好像永远没办法摸到最深的地方,所以当时对于译经这项事业,我其实也一再觉得自己是没有能力的。真如老师接班之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让我们这些已经出家十来年的沙弥,能够完整的学习五大论。当时由于种种的因缘,心里觉得这是不一定能够完成的事业,不管是外在因缘,也可能我们内在因缘不具足,这件事情是很难完成的。


但是我还记得那一天真如老师说,她用她的誓愿、誓言,保证这一次的学习只会完成,不会中断。同样的,在第一班学习完之后,老师还继续的推进,希望每一个班级都能够相续连接起来,让五大论学制依次开展。这又是另外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每年都必须开新的班,而且必须让所有的学僧都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学好藏文,然后继续学五部大论;而这些学长们同样的也有很大的负担,要一面深造的学习,另一面还要带领学弟,继续把学到的东西,跟后面这些同学们分享。每次译经事业遇到挫折时,总是想起以前当常师父决定要招收“预科班”时,对原有的僧团学习是多大的冲击。后来老师接班承继五大论学习的志业,又扩招预科班,这是难中之难的道路,却创造了更多僧众学习的机会。仁波切曾说过,让一个人学般若,已经是功德无量了,但是师父、老师却让上千人学习般若,那样的功德是什么概念?我们感到很庆幸,遇到了心怀这样宏愿的师长。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用大悲大愿来完成这件事情。我们也很清楚,自己还没有达到真能娴熟经论的程度。但我们知道,已经从一个好像两手空空的乞丐,变成现在有点像小康这样的家境,变化太大了,甚至现在我们也能够尝试译经,并畅想未来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


问:未来的译经内容、译经进度及人才培养规划如何?


答:老师对于译经事业,曾多次说到,整个译经院的核心价值内涵,就是“清净传承”这四个字,这是译经院核心价值。所以我们未来翻译的内容,将会是我们所要学习传承的这些教典,包括五部大论相关论著,还有道次第、密法更完整的注解。老师则在这之中又特别讲到中观的应成见,这也是我们将来一个特别重要的重点,把它完整的翻译出来。


另外老师对于译经院还有两个重大的愿景:一是像《父子三尊文集》等格鲁大德的文集,我们希望能够把父子三尊完整的传承,透由完整的翻译、请法传到汉地;另一则是藏地的《大藏经》。在与汉文《大藏经》对比之下,汉藏两部仍有许多可以互相补足的地方。像藏文《大藏经》的“经部”和“论部”,汉地还没翻出来的教典数以千计,我们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中华历史上第一部最完整的汉译《大藏经》问世。



诚如法王所言,过去千年以来西藏民族这六百万人口,最尖端的人都在做佛法事业,因此藏文中保留了极为完整的佛陀教法。像龙树菩萨也有好多著述还没有汉文。其实汉地也好,藏地也好,这些数以千计的经论,是经过一千多年来,数百位译师一起努力才完成的。而老师成立“月光国际译经院”,也希望经过几代之后,要让整个汉地能够看到,目前还存留在世间所有佛陀珍贵的法语,及这些印度祖师们、藏地祖师们,乃至于南传的其他祖师们所有完整的法藏,让汉人们都能够用汉语看到这完整经论的面貌。


译师的养成得经历很长的时间,我们现在既有的学制,是两年学藏文,十年学五大论,最少要十二年,同时也培养有组织能力的译经人才。这样看起来好似很慢,但再过二十年,就会不一样了。



所以学制的建立特别重要;译场也会因为经典不同的性质跟类型,用不同的组织来翻译。这个制度建立起来之后,过去一千多年完成的事业,我们这一期生命不一定够用,但我们也不一定要亲手去做,而是创造一个机制,让很多人都有机会能去做,这也是师父和老师最伟大之处。我以一句话来赞叹这样的佛法事业:沉静而永续的崛起。


译经院未来也不会局限在汉文。我们现在僧团也有英文、韩文、缅甸文学僧,乃至未来可以组织其他语系译经团队,也能够将道次第的内涵,宗大师完整的教法,乃至于完整的佛语、经论的这些内容,传译到其他的民族,其他的国家,这是未来译经院长期的愿景。



我相信由于一代一代的学僧完成了五大论学制,我们未来是很有可能完成这项使命的。老师已经提出这样的心愿,僧众又能够依着这心愿去努力,以及广大的这些居士,包括我们看不到的这些护法,凝结着各方面的善愿,承接着佛陀菩萨祖师们的加持力,我相信这件伟大工程终究会完成于世间。






那是一棵树 · 那是一朵花 · 那是一条路

礼 / 拜 / 佛 / 陀




↓↓↓点击下面图片可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认真听闻  勇于行善

五部大论简介


四家合注请法因缘
里仁海外第一家店开幕
广论与五大论交相辉映
真如老师给病者的话
认识严厉的慈悲要发愿 不要抱怨

南無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祈求您以慈悲双眼观视悯念!


祈愿社会安宁,幸福音声万世绵延!

祈愿世界祥和,慈悲明月永照人间!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 南無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长按上图二维码,关注我们


观功念恩  ︳代人着想 ︳善行点滴 ︳修信念恩 ︳随喜总结

爱国爱教 ︳促进和谐 ︳传播正信

界更美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