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景杰生物:大学、科研院校的钱这么好赚?网传某大学已发不出工资了

投行实务观 投行实务观 2023-06-2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月17日,创业板上市委将审议杭州景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申请:


公司是以蛋白质分析技术为核心,通过提供蛋白质组学技术服务和抗体试剂产品,服务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药物研发和临床诊疗。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等基础研究客户、医院客户以及生物医药企业等工业客户,其中基础研究客户以及医院客户在报告期内的收入占比均在90%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及营业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始终未超过3亿元,因此根据前段时间发布的创业板评价指标,公司使用的创业板指标为营收增长和研发投入增长的指标,关于创业板评价指标的分析,具体可见:

46家在审企业不符合创业板推荐规定?有的已提交注册1年多


1

多名高管离职


谢俊先生,现任公司财务总监,197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4 年 6 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2004 年 8 月至 2007 年4月,任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师;2007 年 5月至2009年4月,任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副总裁;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任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副总裁;2011年2月至2017年2月,任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2017年3月至2018 年9月,任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部执行总经理;2018 年9月至2020年7月,任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2020年8月至今,任景杰生物财务总监,2021年3月至今,兼任景杰生物董事会秘书。

公司的董秘兼财务总监是从券商投行部跳槽过来的人员,老板为了该人才也是付出了不小的成本。



不过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多位高管离职的情况:


2

营收增长了一些,应收账款和存货增长





由上可知,2022年上半年,公司仅实现近9,000万不到的收入,净利润不足1,000万元。就是这9,000万收入,对比其2021年上半年也已经是正增长了。关于收入确认,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蛋白质组学技术服务和销售抗体试剂产品,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具体而言,公司提供蛋白质组学技术服务,以公司向客户交付技术服务成果并取得客户结算确认依据作为收入确认的时点;公司销售抗体试剂产品,以产品发出并经客户签收作为收入确认的时点。

公司按照时点来确认,蛋白质组学技术服务收入上下半年的确认应该存在较明显的季节性,如下表所示:



公司2022年1-6月蛋白质组学技术服务仅确认6,700万元的收入,尚不及2021年全年的一半。


3

毛利率相当高


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上市审核期间的毛利率和营收情况如下:





由以上表格可以明显看出,同行业几家可比公司在上市审核期间的营收规模都是远大于景杰生物的。相对来说,即便是毛利率高于景杰生物的菲鹏生物,其营业收入也明显高于景杰生物。景杰生物这个体量确实是小了些。

报告期内,公司公司前五大客户情况如下:



在前文主营业务部分,公司提及了其主要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等基础研究客户,该类客户的收入占比在90%以上。报告期内,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也基本是高校、医院等机构,问题是公司高达80%的毛利率,高校和医院的钱也真是好赚啊,300万的合同,有200多万的毛利。公司数据这么披露出去,这些高校客户恐怕心里要有点小九九了。要知道,有新闻爆料郑州某大学已经在拖欠教职工工资了。



该新闻是否属实,笔者无从核实,只是想到了顺便发出来。

不过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也才10%左右,公司的客户数量真是不容小觑,据反馈意见回复披露,公司员工数和客户数对比情况如下:



公司在招股书内也是披露了毛利率可能下滑的风险,问题是公司的净利润是靠这相当高的毛利率支撑的,而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也没有大幅增长,结合产能利用率看,制约公司营收增长的也不是产能瓶颈这块,公司真在以后上市了能保证营收稳步增长吗,如果营收和毛利率有其中一项不能稳定住,公司目前这7000万的净利润恐怕是难以守住。


而且从另一方面看,公司也说自己主要客户为高校和医院,为它们提供技术服务,这个市场空间真的很大吗?结合公司披露的重大合同来看:




公司披露出来的正在履行的合同只有两个,可能其余合同金额都是比较小的吧。

公司披露的在手订单的金额倒是有14,000万元,至于有多少能在2022年实现收入,就另说了,起码目前来看,公司的营收算是向好的:



4

释义做串行了

对比发行人两版招股书发现,公司的释义做串行了。释义这一部分,平时大家也确实不咋关注,问题是,这玩意这做串行的呢,哪怕是复制黏贴,少一行或者多一行字会看不出来吗,可能整个项目组也确实没有对这一部分过多复核,不过说实话这里出问题也无伤大雅。



总的来说吧,公司毛利率能维持那么高,或许其技术也确实有过人之处,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也是向好,虽然规模小了些,但是以目前的审核理念来说,公司总体应该会得到监管的认可。就是业绩的可持续性,笔者有点打问号?


往期文章

1、不幸中的万幸,那个被督导出造假的项目、保代和会计师都被罚了

2、【蔚然成风】会计视野陈版主答疑汇总15- 母公司业务剥离的会计处理

3、中自科技:上市当年就亏损,有无财务造假?

4、交易所发布IPO经销商核查程序范例

5、CPA业务:报表项目勾稽关系之2-增值税、现金流等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