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研| 中美贸易战?PICK逆风翻盘的中国医械行业!
6月15日,白宫对中美贸易发表声明,对1102种产品总额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正式开启中美贸易战序幕。当天,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114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布。
6月15日当天中国沪A股市最高下跌超过1%,开始3000点保卫战。随后经历端午三天假期的休市,上证指数在6月19日开盘后最低跌破2900点到2871点,随后几天股市也都未见涨势并跌破2900点,处于全年最低股指水平。创业板指数也再创新低1521点,1500点已岌岌可危。最新6月28日上证指数已经跌破2800点,到2786.90,处于全年最低股指水平。
医疗器械板块则在6.15和6.19日两天分别下跌2.4%和6.97%。生物医药板块分别下跌2.8%和6.61%。一直被认为抗跌的医疗板块都受到了此次中美贸易战开打的重创。思宇小编将分析此次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影响,带大家了解相关公司的应对策略。
一.贸易战背景
美国301法案:美国301条款是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01-1310节的全部内容,其主要含义是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对其他被认为贸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国家进行报复。根据这项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措施。
20世纪90年代,美国曾三次对中国进行“特别301调查”,分别是1991年、1994年和1996年。入世之后,2010年10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将按照《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和措施展开调查。这是美国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首次动用“301条款”对其他经济体贸易行为进行调查。
贸易战主要节点时间线:
可以说,美国发起中美贸易战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自特朗普上台以来,颁布了不少政策,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中最主要的是修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明确将中国、俄罗斯列为全球战略对手,尤其强调中国是全球秩序的“修正主义者”。所以,中美贸易战表面上是由中美贸易顺差导致,本质上是美国为了维系其霸权主义(政治、经济霸权),遏制中国发展,削弱中国经济实力的小规模试探性战役。
二、贸易战影响领域
贸易争端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前者基本上是竞争性的,而后者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它们对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中美贸易争端涉及的领域
前者即贸易占比较高的行业,目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仪器(如家电、电子等类别,占出口总量48%)以及杂项制品(12%)、纺织品(10%)、金属制品(7%)等。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则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仪器(30%,主要是资本品)、运输设备(20%)、化工产品(10%)、塑料及橡胶制品(5%)等。
虽然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领域在机械设备仪器、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等,但是中国的反制措施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这其中有直击特朗普票仓的主要原因,但是也能得出中国在此次中美贸易战中处于不利地位,由于关键技术的把控权不在自身手里,从而不得不进口美国的高端机械设备而无法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
后者则是中国想发展的、现有技术水平尚不足的高新技术领域,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将攻击目标指向《中国制造2025》中的十大高科技产业,这其中除了出口问题以外,背后是知识产权与高科技领域之战,美国更明确指出要打击中国高性能医疗器械崛起的可能。
虽然加征关税影响的只是我国相关产品出口美国,而寻求替代出口并不是一个难事。但是通过中兴被禁用芯片事件,倘若美国通过限制中国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企业并购美国企业,限制美国这方面的高新技术流向中国,这就会给中国医疗行业带来一定的伤害。
美国明确打击“中国2025”计划发展的产品
美国政府在今年2月份发布了《2018贸易政策纲要》,指出“要确保美国在研究和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保护美国经济免受不公平获取我们知识产权竞争对手的影响。美国借此发起301调查以阻止中国通过不合理及歧视性措施获取美国的技术与知识产权。
而回顾近10年来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并购的案例,可以发现中国严重依赖于美国的技术,而贸易战的升级很有可能对技术收购进行限制,会给国内的医疗高新技术产业造成冲击。我们必须对此表示重视,企业如果缺乏核心技术,企业的发展将始终受制于人,没有办法真正的走向世界。
三、对医疗领域的具体影响
美国公布的总额500亿美金的商品加征清单中出现共约百余项医药行业相关产品,主要为原料药、生物制品及相关医疗器械等。根据商务部海关的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对美出口的原料药、药品制剂、医疗器械规模分别为39、12、58亿美元,虽然中国每年出口美国的药品种类繁多,但整体规模偏小,所受影响不大。在原料药领域美国市场出口额约为39.2亿美元,占比仅为我国对全球原料药出口总额13.47%。
清单中所列商品多是一些特色原料药,包括精神类、激素类商品。但并无大宗原料药产品出口。而在清单中公布的生物制品等产品,例如人兽用疫苗、血液制品、胰岛素药物等产品,此类产品我国出口美国数量较少,对国内企业影响很小。本次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医疗器械类品种。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达到217.03亿美元,同比上涨5.84%,创历史新高。其中,对美国出口额为58.38亿美元,同比增长5.84%。美国成为中国医疗器械第一出口大国,其同盟国日本则为第二大出口对象。
中国医疗器械出口市场排名
相比于美国4月4号公布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清单,6月15日公布的加征清单中,所有药品和部分低端医疗器械被移除了,理由是“征税可能导致大批中国医药产品放弃美国市场,而新增其它国家的供应商需要通过FDA较长的审批流程,无法在短时间内填补市场需求”。
因此本次被列入名单的医疗器械类产品预计出口额为12.27亿美元,占出口美国医疗器械总销售额21.02%左右,主要是一些大型医疗器械如核磁共振仪、心电图机、超声波扫描仪、X射线断层扫描仪等产品对美国的出口。最新征税医疗器械清单(部分翻译版本)如下,其中红色划线为6月15日更新删除的条目。
6月15日公布的医疗器械品类加征清单(红色划线为本次更新清单后删除的产品条目)
目前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医疗器械产品中,仍以低值耗材、中低端产品为主,产业对原材料和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依赖很大。以按摩保健器具、医用耗材敷料为主的前十大出口产品,占据我医疗器械出口总额44.5%。
由于成本限制,美国几乎不生产中低端医疗器械,而这些产品又是美国国民日常生活与健康保证所必需的,况且,中国高端医疗器械极少出口到美国,因此,这次的贸易战,从经济价值来看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影响甚微。
但是,医疗器械的海外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中国产品攻占发达国家市场,产品同质情况下,价格是一大优势。一旦对从中国进口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征收关税,将直接影响到业内部分企业的市场销售,或将给刚刚兴起的中国产设备、高植耗材的出海划上休止符。尤其在医疗器械领域,我国目前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仅在全球规模的1/6,2016年全球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是4063亿美金,美国的市场规模最大,达到2084亿美元,而中国的市场规模是3700亿元。美国限制了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的出口,将进一步影响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向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的转型。
四、贸易战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机遇
在此次贸易战的中美交锋中,中国立即对美国6月15日公布的具体加征清单做出了回击。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告。其中对医疗设备的征税商品范围已经公布,如下:
表中显示的医疗器械正是我国从美国进口额较大的医疗器械设备。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此次中美贸易战,美国对华技术转移限制,将进一步加大国家扶持国产高性能医疗器械的信念,出台更多的激励医疗器械行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政策,以及加快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的应用。可以说,本次贸易战造成的国内市场空缺将会是中国国产医疗器械发展的空前机遇。
贸易战发生之后的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京签署《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协议》明确,为加大政策性金融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在“十三五”期间,为企业提供不低于8000亿元人民币融资,重点支持实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的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重大工程及相关创新平台建设等。
而医疗器械正好是《“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医疗器械细分领域较多,其中具有高门槛的高端产品主要有影像、体外诊断、心血管支架、骨科等。在中国,影像类国产占比约为10-20%,体外诊断类约为30-40%,诊断中的高端产品如化学发光目前市占率约为10%。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加大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科研投入及医疗器械相关的技术储备逐渐丰富,从大趋势上看,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已经具备和进口品牌同台竞争的优势,部分细分领域产品已经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人才、资本、体系的完善,都加速了国产替代的进程,一些细分领域如体外诊断的血球市场,国产已经具备替代进口的能力。此次贸易战给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留下的广阔市场空间,将有可能是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开启逆风翻盘的起点。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