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就是放弃一种资产,获得另一种资产更多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这就是投资的“第一性原理”,投资的“原点”,包含了投资的所有要义和精髓。其他的关于投资的一切道理不过是这句话的推论和实践。
2.买股票就是买企业,那么到底是在买企业的什么东西呢?是买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吗?是买企业的品牌和技术吗?是买企业运营资本的能力吗?都对,但都不完全。买企业,买的是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3.现金流折现就是一项资产的“内在价值”。我们做一切投资决策,都应该首先基于内在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价值”“账面价值”“市场公允价值”“清算价值”。只有内在价值才是我们得到的,其他的可能是我们曾经付出的,现在要付出的,或者别人付出的,更多的只有参考价值。4.现金流折现是评估一切资产价值的统一标准。所有资产类别,无论是现金、银行存款、债券、股票、未上市企业、保险、比特币、黄金、白银、农场、房地产、商铺、字画、古董、艺术品、苹果树还是老母鸡,都可以用其未来现金流折现来评估其价值。5.买入企业和买入债券是完全同样的道理。企业是特殊的债券,债券是特殊的企业。只不过债券和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形式有很大不同,债券的息票是提前定好的,到期日也是定好的。而企业的未来的息票和到期日则是没有提前确定的,未来还可能遇到很多变数。6.我们应知道,做一笔投资,我们放弃的到底是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只有得到的大于付出的,这笔投资才有意义。而“付出的是什么”和“得到的是什么”,有时候并非一目了然。7.只有公司股价低于内在价值时,回购对现有股东才有意义,相当于股东放弃现金。从市场上买入了价值更大的资产(本公司的股票)。8.依据资产未来现金流特征的不同,可以将所有资产分为三种类型:现金类资产、交易类资产和股权类资产。9.现金类资产在关键时刻为我们提供流动性,并对其他资产形成保护。巴菲特说:“现金就像氧气,当它存在的时候,从来不想它,但当缺了它的时候,却是心里唯一想要的东西。”所以现金在关键时刻有救命的作用。很多企业的倒闭并非没有高价值的资产,而是缺乏流动性资产,缺乏现金。10.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在投资中应该只用闲钱。所谓闲钱,就是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会动用的钱。只用闲钱,可以保证我们不会在急需用钱的时候被动决定我们的卖出时点。闲钱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更加坦然地面对各种极端市场情况。
11.除了保证必要的流动性外,现金类资产在资产配置中应该占据比较小的比例。因为它们在长期来看是高度确定会永久损失本金的资产。12.有些所谓的类现金资产,并不真正等同于现金,并不具备现金的最高流动性和“中心化”特征。一些银行理财产品,表面上有现金的模样,却要求锁定几十天至几年不等,背后的资产甚至是股权或债券。这就失去了我们持有现金类资产的应有之意。我们在选择现金类资产时,一定要想明白现金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13.股权类资产因为总体上有比较稳定的、可预期的现金流产出,相对容易评估。因为有持续的产出,所以不需要他人“接盘”,甚至不需要股市等交易市场的存在,投资者也能享受产出的现金流。这类资产是投资者精耕细作的大本营。长期来看。股权类资产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最大的回报。14.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本能够取得比物质资本多得多的回报,其重要性甚至已经远超过物质资本。卓越的企业家和卓越的管理层能够在相同的物质资产条件、相同的商业模式下,领导企业获得远超同行的总(物质)资产回报率,这种现象在某些行业、某些企业非常突出。15.在现有会计准则下,并非所有创造净利润的资产都体现在了资产负债表中。传统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完整的表述应是:物质资产=债权所有者权益+股权所有者权益如果再加上隐含的部分则是:创造利润的资产=物质资本形态资产+人力资本形态资产=债权资本所有者权益+股权资本所有者权益+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16.股票代表对企业利润的所有权,可以享受到企业的成长带来的利益。而债券支付利息的大小和时间都是固定的,无法享受企业成长的复利效应,所以债券的长期收益不如股票。17.投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主要配置何种类别的资产。18.投资股权类资产(尤其是上市类股权)的另一个好处是,在判断失误或企业基本面发生变化时,比较容易退出。19.对个股而言,即使再优秀的公司,也可能在某年股价腰斩,也可能好几年不涨。由于损失厌恶是人类本能,只有极少数的投资者可以看淡这种波动。20.对于一个对股票资产有深入研究的投资者,波动性大也是一个优势而不是劣势,这可以让竞争对手很少,而且时不时可以用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入大量优质的股权资产。
21.我们投资一家未上市企业的目的就是获得其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投资上市企业也是一样。22.如果把投资比作一场游戏,那么玩游戏的有两拨人。他们有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第一种把股票当作企业的一部分,第二种只希望以更高的股价卖给别人,前者叫作“股权投资者”,后者叫作“筹码交易者”。23.安全边际既是控制风险的办法,也是提高收益的办法。当然,如何掌握好安全边际的度,也有一定艺术性。24.现金流折现公式似乎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反复领悟,会发现投资中的种种错误,或似是而非的做法,都是偏离了这一投资的原点。可以这么说,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是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唯一标准。25.买入一家公司的唯一理由就是,买入价格相对于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值(内在价值)有足够的回报空间。26.投机并不违法,也并非不道德,但是长期投机成功的概率非常低。投机者在长期几乎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27.无论投资于何种资产,不管是股票、债券、房地产还是贵金属,只要能对其未来现金流做出了高度确定性的评估,依据其内在价值与当前价格的差距来投资,而不是脱离价值的炒作,都可以叫作“价值投资”。28.投资要保证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就必须建立在高度确定性的基础之上。如果一家企业的寿命和未来现金流,与预期大不相符,这样“投资”是没有确定性的,只是在碰运气。我们需要选择那些至少可以模糊预测其寿命和未来现金流的企业。29.投资者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线性外推”,认为历史完整地包含了未来。一家公司过去10年有很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成长性,不代表将来还能持续。一家公司过去10年股价一直上涨也不代表今后还如此。一切财务数据和股价数据都是已经发生的历史数据。它们都是结果,而非原因。30.投资者应看到企业获得历史经营业绩的深层次原因,并思考这些原因和环境的变化将如何影响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
31.企业内在价值包含了企业整个预期寿命的未来现金流,所以只要投资人能够以高确定性预测企业长期的现金流,那么短期内是否盈利其实影响并不大。32.研究表明,投资一个分散的、低PE低PB的组合,的确能够获得不错的长期收益。分散的组合可以用概率来对抗不确定性,这也是格雷厄姆体系目前依然有生命力的原因。但对单只股票来说,任何一个指标都说明不了什么。33.唯一判断当前投资是否有安全边际的标准就是用未来现金流折现值跟目前的市值作比较。企业未来价值的成长也是安全边际的一部分。34.只看PE做投资而不是从自由现金流折现这个原点出发,有些时候会被误导。PE也只是从自由现金流折现公式推导出来的特例而已。35.如果有新的迹象表明公司内在价值大幅增加,且增加的幅度大于股价上涨的幅度,那么就可能股价涨了公司反而更便宜了。36.所谓左侧交易或是右侧交易,都加入了对价格趋势的判断,而非对价格时点的判断。我们不需要预测大盘走势或市场牛熊,只要好公司股价便宜了便值得买入。37.根据现金流折现公式,成长本身就是企业价值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成长只是现金流折现公式的一个参数而已。这个参数可以为正,可以为零,也可以为负。38.价值投资者大多表现得很守旧,比较少投资新兴产业。其实这也只是一种结果而已,并非对新兴产业有偏见。新兴产业往往技术迭代迅速,不确定性较高,竞争激烈,对社会发展有利,却很难预测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难以评估投资价值。如果有能力评估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的预期寿命和未来现金流,完全是可以投资的。39.我们分析一家企业,要做到“目中无人”。唯一的衡量标准还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值与现价的差距有多大。只要具有投资价值,我们的投资可以表现为逆向而行,众人恐惧时我们贪婪,也可以和大众同向而行。40.我们的确无法精确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值,但是企业的内在价值就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值。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判断不断逼近这一事实。
41.“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平庸企业的敌人”。业绩不增长的平庸企业,或者业绩下滑的烂企业,必须要用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入,而且越是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对烂企业越不利。对于业绩不断增长甚至高速增长的优秀企业、伟大企业,以合理价格买入,买入成本等于甚至略微大于当前现金流折现值,随着时间推移,内在价值的增长依然会带来不错的回报。42.真正优秀的企业会不断推迟企业落入永续低速增长的时间,未来多年的现金流增幅也很可能超出我们的预估,实际的内在价值逐年增长的幅度可能更大。43.如果增长率大于折现率,那么企业的价值就无穷大,也就是说无论现在以什么价格买都是划算的。现实中是不存在价值无限的企业的,以两位数的速度永远增长下去的“永动机”是不存在的。44.真要我们拿着Excel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投资机会往往不是好机会,价格愚蠢到不需要计算(或简单口算)的机会才是大机会。45.现金流折现公式精确计算的结果并不重要,但计算过程所揭示的原理却十分重要。46.一些企业虽然能取得不错的账面盈利,但获得的盈利需要不断投入到生意中来维持原有的生意规模和竞争优势。股东无法获得这些盈利,这样的企业没有“自由现金流”,也就是没有“股东利润”。对我们股东来讲,有意义的现金流折现是“自由现金流折现”。47.企业生命周期越长越好,但对股东最有意义的还是企业壮年期、成年期的那么几十年所创造的现金流。48.无风险利率越高(一般用长期国债的利率衡量),折现率应该越高。国债是我们轻易就可以投资的,这是我们所有投资都应该用来比较的机会成本。49.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能够计算出来,也不是所有能计算出来的东西都重要。在给企业估值时,宁愿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50.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其中大概率的可能性,作为我们投资的依据,同时为小概率的可能性做好准备。
51.真正的“买点”不是一个点,是时间和价格上一个模糊的区域。52.市净率(PB)等于企业的市值除以账面净资产,在估值中意义不大。企业的净资产账面价值和内在价值总体上关系不是很大。53.股价的上涨到底是业绩的决定作用大,还是估值的决定作用大呢?这两个因素的作用都很大,但是短期内估值的作用更大。时间越长,估值作用越小,业绩的作用越大。54.一个具有“企业思维”的长期投资者,主要赚的是企业业绩增长的钱,而不是估值变化的钱。赚估值变化的钱,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某种意义上在整个持股期只有一次。55.盯着短期完全由PE决定的价格也许就是缘木求鱼。56.P=EPS×PE这个公式,还揭示了投资者应该修炼的能力,EPS是商业判断力,PE则代表洞察人性的能力。57.美国从1801年到现在200多年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是15倍,股票的年化收益率是6.7%。我国A股的估值历史均值差不多也是这个数。但须知,这个15倍是整个股市的大致合理PE,并不代表任何板块、任何行业以及个股的合理PE应该是15倍。58.PE应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企业在市场常态下的合理估值水平,二是情绪和其他因素的扰动带来的变化。59.一般来说,企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时,可以享受更高的估值水平。毕竟,越小的时候,一般来说成长越快。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一个人的工资可能到快退休的那几年达到最高峰,但那时享受的PE却低了,并不是市场错了,而是后面要走下坡路了。60.估值的前提还是对企业做出定性定量的正确分析,否则一切精确的参数都是毫无意义的。
61.在股权思维下,所有短期的市值波动和市值回撤都是幻象,都是伪命题。我们持有一家公司的股权份额比例,在我们买入的那一刻已经决定了。无论短期内股价如何波动,我们的股数(股权份额)一股都不会少,一股也不会多。62.在股价是由“市场上最后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决定”的边际定价机制下,把自己的“快乐”和“痛苦”都建立在达成最后一笔交易的那两个不相干的人的决策上,真是无比的不可思议。人们心中一旦把股票账户市值和金钱画上等号,所有的痛苦和烦恼就都来了。63.以过高的价格买入,我们可能牺牲了巨大的机会成本,投资最大的隐性成本是时间。在股权思维下,投资者为了最大化股权份额,总是寻找相当的安全边际才买入。投资者为了持股,不在乎所谓浮亏和套牢这种幻象,只在乎是不是做到了最小化机会成本,尽量“花更少的钱,办更大的事”。64.绝大多数投资者,买人股权的那一刻就总去想什么时候卖,赚百分之多少就卖,似乎卖出才是买入的目的。他们总是无法理解,买入这一个动作完成之后,其实就完成了资产配置的目的,并不一定需要卖出的动作。65.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一部分。买“股票”就是买其“股”那部分所代表的资产属性,而不是“票”那部分所代表的筹码属性。66.市场在长期是非常有效的,它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一家优秀企业,也不会放过任何一家烂公司。67.股票的“主观定价”规则和“边际定价”机制,决定了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和给定时间点具有随机性,完全不可预测。68.任何买入、卖出、持股、持币的决定都不应基于对市场的任何短期预测和给定时间点预测。很多投资者,包括价值投资者,在投资操作中很多时候都在潜意识中不自觉地加入了对市场的短期预测和给定时间点预测。例如,尽管估值已经很低了,害怕进一步下跌,导致建仓拖延太久以至于错过机会;或认为估值已经跌到历史最低点,已经不可能再跌,可以加上高杠杆抄底;或者害怕市场下跌,过早地见好就收,从而丢失了潜力巨大的优质股权。69.长期来看,股价与公司价值挂钩,与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紧密相关。如果我们能预测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的话,就有很大概率可预测未来的股价。但是这种未来的正收益,又面临两个非线性。一个是公司经营业绩发展的非线性,另一个是股价反映经营业绩的非线性。由于这两个非线性的存在,我们即使预测到了未来的股价会大概率达到某个区间,也无法预测股价会以怎么样的路径和多长的时间到达那个区间。这样我们就不得不长期持有股票。70.大多数优秀公司的股价上涨是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完成的,但我们不知道这个时间会在什么时刻到来。所以,我们的持股务必做到对所有时间傻傻地“全覆盖”,才能保证股价反映内在价值的“闪电时刻”一定在场。
71.做T降低成本最大的风险就是“卖飞了,接不回来”。有句话叫“如果你从来没有误过飞机,那你一定在机场浪费了很多时间”。股市也是一样,如果你总是能避开回调,那你一定更多次卖飞了自己的好股票,或者错过了更多的涨幅。如果总想在长的投资期限内避开短期的回撤,想利用短期回撤增加现金或者股数,其实是一种贪心不足,将投资决策建立在没有高度确定性的事情上。卖飞以后,需要更多的现金才能接回原有的股数,或者花同样的现金只能接回更少的股数,这种痛苦使得人们不愿意去面对。72.我们建议投资者忘掉买入成本价。现在的交易软件,均可以自由修改成本价。如果投资者将所有股票的成本价都改为0元,彻底忘掉它,将目光聚焦于公司的未来,也许投资表现会更好。73.即使是市场非常悲观的底部,使用杠杆也面临巨大危险……市场和股价并没有可以预测到的“底部”。我们可以看对后天,但如果死在了明天,后天也就没有意义了。74.使用杠杆表现出对财富的急切追求,往往欲速不达。75.根据投资大师们的经验以及我们个人的投资经验,市场价格反映内在价值期限一般在3~5年。其背后的逻辑是因为企业的经营周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76.如果确定自己在合理的价格买了股票,三年甚至五年之后,依然是浮亏或收益很一般,要反省自已对公司的研究真的很透彻吗,有没有可能看错了呢?长期持有本身不一定正确,长期持有正确的东西才是我们的目的。77.股价只反映可见未来的预期,而不是未来所有年份的现金流折现,然后股价会根据新的信息的出现进行贝叶斯式调整。78.如果能够穿越到未来,企业的现金流最终只有一系列精确的值,只有一条路径。但是,站在任一时点看未来,企业发展的可能路径有很多条,所以对未来现金流的估计不可能是一个精确值。我们只能根据当前的信息来进行估计,这种估计可能与企业未来路径有很大的不同。79.企业内在价值是动态变化的,事物的发展具有多重性。我们在做投资时并不是上帝视角,而是根据眼前可见的所有信息对未来做大概率的合理判断。80.预期的力量不能穿透未来所有时间,而是只反映短期三五年能看清楚的时间。投资者的预期会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证据不断进行动态的调整,带动股价不断变化。这个预期事后看,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事前判断这个预期反应程度是否非理性,构成了利润的来源。
81.企业内在价值不是一道现在就能看到底计算清楚的计算题,而是一幅不断动态展开的画卷。我们能对可见未来做出判断,并对当下的市场预期是否理性进行感知,但我们不能判断未来所有的现金流。82.股价波动,哪怕剧烈波动,并不是风险,本金永久性损失或回报不足才是真正的风险。大部分人把股价的下跌当作风险,这是最大的误解。83.大多数人喜欢追涨,股票越涨,被感知的风险越低,隐含的风险越高。投资者最终要么被套在顶部,要么忍痛割肉出局,这就是本金永久性损失的风险,这才是真正的风险。84.投资者应把风险放在第一位,收益放在第二位。不少投资者为自己制定每年的收益目标,事后看来这些目标亳无用处,收益多少是市场说了算。投资者掌控不了自己能获得多少收益,但能决定自己承担多少风险。85.能够获得长期成功的投资者一定有系统的、有效的投资体系。所谓投资体系,就是对如何分析公司、如何看待市场,以及买入什么、何时买人、买入多少、何时卖出等理念和操作层面有一套系统的规则,而且这一规则要经得起逻辑和实践的检验。86.如果说投资失误损失的是金钱,盯盘则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甚至导致人生和金钱的双重损失。时间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资源,如果花大把时间用来做无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投资于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本身就是最大的失败。87.很多个人和机构做出一些投资决策,并非出自于独立思考和理性计算,仅仅是因为别人也是这么做的。跟随潮流能够带来一些安全感,即使错了也是大家一起错。但获得优秀的投资回报,要求我们根据事实和逻辑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别人在做的事情。追随大众,不可能获得超越市场的收益。很多时候,我们要逆向思考,做和大众相反的事情。88.很多人控制风险的主要方法是依赖于对市场走势的预测,预测市场会下跌时卖出,问题是没人能预测市场。89.关于风险控制方法最重要的是,风险控制要在买入之前,而不是买入之后。要做到“胜而后求战”,而不是“战而后求胜”。一定要对企业方方面面研究得十分清楚,并且做好出现“黑天鹅”事件的预案和容错机制之后方可买入。90.成功的投资依靠的是必然性,也就是确定性,但绝不可忽视偶然性。我们要始终假设一些“小概率的坏事”真的会发生,但其发生时我们所投资的公司、我们的投资体系和投资组合不能因此而崩溃。不要假设些“可能发生的好事”一定会发生,不要把公司的未来、我们的投资寄托于这种美好的可能性上。
91.纪律层面,只买能力圈内的公司,不懂不做。不懂一般是真的不懂,而懂不一定是真的懂,有可能只是当时认为自己已经懂了。懂的尚且不一定可靠,不懂的就更不能做了。92.对于能力圈,我们要积极地、努力地,但又要极其谨慎地去扩大。我们只应该投资自己能力圈内的、完全理解其未来5~10年的前景的公司。很多投资者频频踩雷一些财务造假的公司,很多时候是因为脱离了能力圈,仅仅看到股价涨得好或者过去几年的财务数据好看,就开始买入。坚守能力圈,不越雷池半步,风险就会小很多。93.好生意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产品被很多人强烈需要、难以替代、可以提价,有经济特许权;二是成长空间大,自己容易复制扩张,可以做到边际成本不增或者递减;三是别人难以复制、模仿。94.好管理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上下同欲,二是人尽其才。上下同欲将股东、管理层、员工、用户的利益放到了一起而不是对立面,这样的企业文化必然具备普世价值的特征。人尽其才,是充分发挥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把人真正视为价值创造之源,而不是生物动能的转换工具和机械的传感器、计算机。95.安全边际的意义在于看错时仍然可能避免或更少地损失,看对时提供超额的收益。96.适度分散的投资组合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看错”和“买贵”的风险,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经营遭遇小概率坏事的风险。97.“回撤”之所以让很多人难受,是因为人们在心中把“市值”等同于“银行活期存款余额”,把“账面浮动盈利”等同于“已经实现的盈利”。如果没有对股市规律的深刻理解,是很难淡看回撤的。98.任何一个具体的股价、市值和净值,都是精确的错误。这很像薛定谔的猫。当我们不去观察猫的时候,猫是既“生”又“死”的状态的叠加。当我们观察猫的时候,猫的状态就只剩下“生”或者“死”唯一一种结果。只用一种具体结果去代表整体是错误的。在股市没有开市的时间,或者停牌期间,人们对公司股价的估量都是模糊的,各不相同的。股价呈现出弥散的状态。一旦开始交易,股价就迅速“坍缩”为一个具体的值,并开始随机游走。其实,任何一个具体的交易价格,都不足以衡量公司价值,都只是从一个极小的角度反映公司价值。当我们有长期的、大量的交易价格时,才可以逐步接近公司内在价值的全貌。99.高抛之后,理论上任何一个低于高抛位置的价位都值得接回,何时接回就显得很为难。另一种情况是,高抛之后股价继续上涨,是否要认错加价接回长期看好的股票就显得更加为难。绝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加价接回的,从此与当初长期看好的股票再无关联。100.“黑天鹅”事件造成的股价回撤,事前我们几乎无法预知和防范,但事后我们要持续关注事态发展,及时做出评估。有的可能不需要做出反应,有的需要尽快减仓(但不要仅仅因为股价下跌而减仓),也有的可能反而是加仓的好机会。
(来源:董秘君 选编: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往期文章精彩回顾
●【黄桷树金融•荐读】规范并促进互联网贷款发展,助力企业便利获得金融支持
●【黄桷树金融•观点】戴颖杰:新冠疫情下融资租赁业务的危与机
●【黄桷树金融•观点】黄英君:疫情下重庆企业复工复产与金融支持路径优化
●【黄桷树金融•观点】刘理:疫情下重庆银行业发展的“危”与“机”
●【黄桷树金融•荐读】十年•十大经典并购案例解析
●【黄桷树金融•观点】黄英君: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支持“三农”领域重点工作,保险要补短板促创新
●【黄桷树金融•荐读】规范并促进互联网贷款发展,助力企业便利获得金融支持
●【黄桷树金融•荐读】李克强:放水养鱼,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
●【黄桷树金融•荐读】金融科技要助力打通小微融资“堵点”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上市公司如何开展并购全流程大全解析
注:本文章和图片为黄桷树金融工作室从网络中精心挑选,仅供交流学术,分享心得,非商业用途,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若有版权争议,敬请谅解,同时可联系黄桷树金融工作室,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
敬请扫描二维码关注“黄桷树金融”,我们期待与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感谢您的关注!!!
投稿邮箱:huangjsj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