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老师作为历史地理研究学者,学术作风严谨,敢于指出其师谭其骧的错误。他言辞犀利,有独立思想,敢说话,是真正的大家。
此文是葛剑雄就七卷本《葛剑雄文集》出版时的专题讲座“七十而思”后接受记者专访的一篇访谈,谈到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一些观点值得一读。
葛剑雄认为,我们对中国的历史、中国对世界的作用的认识长期停留在自娱自乐的阶段。“‘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中国人自己评的。相较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最小。因为中国文化基本上只传到日本、朝鲜、越南一带,越南基本上只到北方,南方受印度教的影响。”
葛剑雄虽然也认同中国历史悠久,但他觉得那只是相对悠久。
“我们国家的历史有我们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有好有坏。好处就是延续的,因为不受外界的挑战。太平洋在东边,美洲人过不来。西边的青藏高原也过不去。北有大草原。”
至于坏处,是自然界造成的阻隔导致中国人相信自己是世界中心。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葛剑雄列举了两个颠覆国人以往认知的例子。比如造纸术,蔡伦公元2世纪发明“蔡侯纸”,直到公元8世纪,有中国造纸工人被阿拉伯人俘虏,造纸术才被动地传到了阿拉伯地区,进而传向欧洲。
另外,国人对“广州是中外交流中心”一说也存在误解:唐宋时期,广州外贸确实很发达,但不是中国人主动,是阿拉伯人主动。航线是阿拉伯人开辟的,做生意的基本是阿拉伯人,没有中国人。因为中国人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只有蛮夷才需要中国的东西。
由此,葛剑雄强调要客观地看待历史,“千万不要今天还躲在历史里面自娱自乐,这样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对于当下很流行的“民国热”现象,葛剑雄认为,这是假想地造一批民国的“范儿”出来。比如现在备受追捧的“民国语文课本”问题,说什么编写者都是大师,其实现在所说的民国那些大师,在当时只是小小的讲师。
再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编教材很“来钱”,比如叶圣陶,他编一本课本赚的钱就够他一年的家用了。
民国那些风流韵事,在当时也是被瞧不起的。至于民国教育,是精英中的精英的事情。“我老师跟我说,大学一个系往往20个人,能上大学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我们当时文科博士学位两个,现在两万个。你怎么能要求两万人都这样。”
作为一名学者,葛剑雄学术作风严谨,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包括对马寅初人口论的质疑。“实际上,如果让中国的学者来选择,也不会选择马寅初。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长期的愿望是多子多福,但实际上古代是无法达到的。”
他以《红楼梦》为例,幽默地说道:“《红楼梦》写了一个大家庭,但其实每个家庭的成员最多不超过5个,可谓是‘计划生育标兵’。中国古代每年人口增长,最多也就千分之七,很少超过千分之十左右。”
虽然不认可马寅初的人口论,但葛剑雄也指出,因为中国人口数长期跟官方统计脱节,所以在不知道人口真相的情况下,一个学者再怎么对国家负责,也无法避免会出错。他说“长期的计划生育会产生很多独生子女,今后的儿童很多都不知道兄弟姐妹。”于是,早在1993年,葛剑雄就提出,要鼓励一胎、允许二胎、杜绝三胎。
但是,时至今日,葛剑雄还在反思当初的言论。针对上海等地人口下降的情况,葛剑雄进一步提出,要确保一胎、鼓励二胎、允许三胎(注:这篇访谈的时间是2014年)。
对于当今许多剩女不结婚、不生孩子的社会现象,葛剑雄表示,应该尊重和宽容个别人的选择,但不能倡导。“现在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都在倡导多生育,我们还在说计划。很多人不生育是出于物质方面的原因,比如说抚养费用高,但是他们忘了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所以我认为如今说弘扬孝道,首先就要保证家族的绵延。”
“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的长期实施,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问题”遂成为当今社会的关注热点。对此,葛剑雄表示,大家对独生子女存在误解。“把独生子女看成一个整体是不对的,独生子女的问题也在于家庭的教育。从物质上讲,他们所面临的压力是,一对35岁的独生子女夫妇,他们上面有四个60岁的老人需要赡养。另外,独门独户、环境会使独生子女减少与同辈的接触。”
葛剑雄认为,解决独生子女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教育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此外,因为中国是未富先老,只有老龄化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独生子女问题才能解决。这个靠个人无法解决,要靠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