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纳粹德国的孩子,或者过早死去,或者一辈子没救了

叶克飞 欧洲价值 2021-08-02

毫无疑问,这是最可怜的一代德国人。他们在最好的年纪里,失去了汲取知识的机会,甚至失去生命。即使活下来,一辈子也难以洗掉脑子里被灌输的糟粕。


撰文〡叶克飞


纳粹德国时代曾有这样一段经典对话,一位反对者对希特勒说:“我不会站在你这一边”,希特勒的回答是:“你们的孩子已经属于我们了,你们的后代已经站在我们这一边了。”


这是让人多么不寒而栗的回答,但却是事实。


曾有人说:德国之所以是最善于反思的民族,看他们对过去不加粉饰的态度就知道了。


每个国家都曾走过弯路,或多或少会选择粉饰。即使罪恶滔天,也会找出各种“闪光点”,比如“青春激昂”,又如“苦难成就了我”,或者寻找各种借口,言必称“大时代裹挟”。唯有德国思想界,二战后痛定思痛,面对过去的不堪回首,选择一刀剖开,毫不掩饰。也正因此,如果你问及他们对纳粹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看法,他们不会说什么“青春激昂”或“大时代裹挟”之类的屁话,只会说“这代人完全被毁了,没救了”。


一个国家能够直面一代人的被毁掉,甚至连那代人自己也坦然承认,这极其不容易。因为每代人都有掌握社会话语权的时期,要克制住粉饰自己的欲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德国人做到了。


当然,也有少数德国人例外。有史料记载,一些二战时期的德国青少年,多年后仍会怀念纳粹德国时期组织的各种劳动,认为是青春时代的美好回忆,但这只会让“没救了”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也曾有人回溯历史,提出一个假设:如果你身处纳粹时代,那么该如何挽救自己的孩子?答案依然是“没救了”。


这是因为希特勒的纳粹政权有着极其惊人的控制力,将那一代德国孩子纳入狂热体系,直至成为炮灰。即使他们得以在二战后生存下来,但曾经被灌输的种种意识和暴戾之气,却是一辈子无法摆脱的梦魇。

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国曾在魏玛共和国时代有着短暂光辉,在教育领域更是遵循洪堡的教育理念。这位19世纪德国教育家主张国家必须保证教育的自由和独立性,不得对教育进行干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的国民。


但在希特勒上台后,这种教育模式被推翻,曾经的多元化和自由气氛被统一的声音所取代。纳粹强调国家意识,抹杀个体独立性,将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科书焚毁,依照希特勒思想统一教材。


当时的德国幼儿园与中小学教师都要进入纳粹组织的学习班接受军事化思想教育,并加入纳粹教师联盟。在此后的黑暗岁月里,教师群体成为德国纳粹化程度最高的职业,也成为戕害孩子的主力。他们强迫孩子参加希特勒青年团和少年团,用“政治正确”取代学习成绩。他们还引导孩子互相举报,揪出那些立场不够坚定的“坏分子”。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德国青少年变得狂妄自大,鼓吹战争。但这种狂妄只是表象,面对纳粹,他们无比听话。他们在学校里没有学到任何知识,纳粹也不希望他们学习知识,毕竟无知的人才会更容易相信纳粹鼓吹的那一切。当出现社会问题时,纳粹会将所有罪名归于犹太人,无知的孩子们因此选择仇恨。


二战期间,希特勒青年团和希特勒少年团都成了预备军,尤其是战争最后阶段,德国节节败退,以至于将10岁出头的孩子都送上战场。那些狂热而无知的孩子,就这样成为牺牲品。最可悲的是,因为从小被引导,他们早已习惯制服,习惯军事化管理,习惯服从,习惯相信希特勒所说的一切,心甘情愿为罪恶付出生命。

毫无疑问,这是最可怜的一代德国人。他们在最好的年纪里,失去了汲取知识的机会,甚至失去生命。即使活下来,一辈子也难以洗掉脑子里被灌输的糟粕。


有没有德国孩子躲过这样的悲惨命运?有,但是很少。资料显示,希特勒上台后,不少家庭选择流亡。但这些离开德国的家庭,仍以受到压迫或预感到危机的犹太知识分子为主。绝大多数家庭沉浸在希特勒的蛊惑和福利体系中,不知风雨欲来,包括他们的孩子。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柏林墙建起之前,拖家带口逃向西德的都是高素质群体
德国只会让波兰丧失领土,俄国却会让波兰丧失灵魂
疯人院里岁月静好,只要你没有不满,也不会反抗

顺手卖个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