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所大学闹分家,结果撑起两座城市

叶克飞 欧洲价值 2022-03-30

一所近六百年历史的大学,难免历经沧桑,可屹立不倒自有根由。以大学撑起两座城市,本身就是底蕴的证明。



撰文〡叶克飞

鲁汶市政厅


“一座有大学的城市,我们见得多了,可一座有城市的大学,你见过没?就算你见过,那么一座有两个城市的大学,你又见过没?”


坐在鲁汶市政厅旁的餐厅里,我一边跟儿子说着这段很绕的话,一边大快朵颐。


鲁汶是比利时第九大城市,比利时的国土面积不过与两个北京相当,它的第九大城市当然袖珍得很。不过鲁汶也是我眼中最值得探访的比利时城市之一,甚至不亚于布鲁塞尔、布鲁日、安特卫普和根特这“比利时传统四大件”。


这座城市的美,起码有一半拜市政厅所赐。开车进入鲁汶,导航目的地就是市政厅。大概还有三五百米距离时,我根据经验,开始留心路边停车位,毕竟市政厅广场周边是最热闹的地带,未必有车位。


从停车处向市政厅步行,沿途街道古朴,店铺雅致,典型的欧洲小城。拐个弯就豁然开朗,市政厅所在的大广场出现在眼前。


广场被中世纪建筑所围绕,每栋楼的山墙都极为漂亮,虽然比不上布鲁塞尔、布鲁日和安特卫普的大广场那般精致绝美,但也值得一看。可大多数探访鲁汶的人想必都顾不上看广场上的老房子,市政厅足以吸引所有目光。


鲁汶老城广场


奠基于1448年、完工于1469年的的鲁汶市政厅也许是世界上最华丽的哥特式市政厅,外墙上布满手工人物雕刻,极其华美,几个哥特式塔尖向天空延伸。但凡哥特式建筑,都有让人欲罢不能、无法抗拒的繁复感,鲁汶市政厅甚至更为突出。幸运的是,这栋华美建筑躲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炮火。


鲁汶市政厅


不过鲁汶最出名的还是1425年由教皇马丁五世下令成立的鲁汶大学——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大学。这所大学在比利时排名第一,也是世界级名校,世界排名常年在前五十位,位列2017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第40位,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第44位。2017年路透社全球一流创新大学排名中,鲁汶大学更是连续第二年位列欧洲第一,世界第五。


正因为鲁汶大学和其他几所高校的存在,你很容易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青春气息。随处可见的骑行者,遍布全城的单车道,还有广场上搭建的舞台,都宣告着年轻人的存在。这座城市的常住人口不过9万,其中1/3以上是大学生。


最初的鲁汶大学,教职人员主要来自巴黎大学、科隆大学和维也纳大学。随着声望日隆,许多学者前来任教。尤其是16世纪,哲学家和神学家伊拉斯谟在此执教,并于1517年创建三语言学院,研究希伯来文、拉丁文与希腊文。


也正是在鲁汶大学,走出无数传奇人物。比如罗马天主教教宗艾德里安六世,他是鲁汶大学教皇学院创办人,也是神圣罗马帝国国王查理五世的老师。天主教改革运动家杨·史丹东克也出自这里,还创办了鲁汶大学的史丹东克学院。现代解剖学之父安德烈亚斯·维萨留斯,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克里斯汀·德迪夫和阿尔伯特·克劳德,杨森制药创始人保罗·杨森等也都出自该校。


值得一提的是鲁汶大学的中国元素。清朝初年最有名的来华传教士,康熙的科学启蒙老师,曾经以外国人身份在清廷担任工部侍郎的南怀仁,就出身鲁汶大学。可惜的是,他虽然向中国传播了近代西方科学,但一己之力终究无法挽回整个大清朝的因循守旧,那一线曙光竟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绝唱。直至晚清,一位中国年轻人远渡重洋,来到鲁汶大学就读,再次将鲁汶大学与中国联系在了一起,他就是有“中国地质学之父”和“近代石油工业之父”之称的翁文灏。


不过如今鲁汶市的鲁汶大学,仅仅是昔日鲁汶大学的一部分。比利时国内族群问题突出,北方讲弗拉芒语语的弗拉芒族与南部讲法语的瓦隆族向有矛盾。因后者人口更多,所以比利时学校多用法语教学。早在19世纪时,比利时就曾因授课语言问题引发矛盾,直至上世纪30年代,鲁汶大学等高校都实施了双语制教学。但到了上世纪60年代,族群矛盾激化,也蔓延至高校。1963年,弗拉芒族学生示威,法语师生随即罢课。1966年,弗拉芒族学生罢课。1968年,矛盾更加激化,乃至政府都产生分歧,多位弗拉芒族高官因此辞职。最终政府于1970年决定将鲁汶大学一分为二,弗拉芒语科系留在鲁汶,法语科系全部迁往法语区,成为今天的法语区鲁汶大学,很多人也因此将之称为新鲁汶大学,实际上这个名字是误读。


回到开头,我跟儿子所说的“一座有两个城市的大学,你又见过没”,来历就源于这次分裂。如果说鲁汶是一座古老大学城,那么因法语区鲁汶大学而生的新鲁汶,就是一座完全属于大学的城市。


换言之,相比古老的鲁汶,新鲁汶是一座无比年轻的城市,它完全被大学所带动,依托于这所高校的活力。


鲁汶大教堂


这次分家并未让鲁汶大学沦落,无论是老校还是新校,都承继着鲁汶大学的自由与学术传统。要知道,这所大学曾见证比利时这片土地的沧桑。几百年来,西班牙人、奥地利人、法国人和荷兰人都曾统治这里。西班牙统治时期,鲁汶大学曾因宗教战争遭严重破坏。奥地利统治时期,鲁汶大学不得不接受奥地利僵化的教育模式。法国统治时期,鲁汶大学一度被下令关闭,直至1835年才告恢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比利时两次被德国占领,被视为瑰宝的鲁汶大学图书馆也两次被焚为灰烬。可是这一切,都未能让鲁汶大学沉沦。那么,法语区鲁汶大学的设立,你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鲁汶大学悠久传统之下的分校。


就像欧洲其他大学城一样,鲁汶大学的不同院系和机构也分布在鲁汶市内,没有圈起来的校园。最值得探访的当然是图书馆。1636年,鲁汶大学草创图书馆,并渐渐扩大。1797年,当法国统治者下令关闭鲁汶大学后,馆藏被转移,最有价值的部分被转往巴黎,法国大革命后又流落至各国的图书馆。


鲁汶大学于1817年重建后,再设图书馆。可惜在一战时,德军将之烧毁。一战结束后,鲁汶大学兴建了一栋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成为新图书馆。然而在1940年,图书馆再遭二战炮火,90万册书籍几乎全部被毁。二战后,图书馆按原状复建,如今依然可见那精美壁画和旋转楼梯,修复工作一直持续到2003年。


一所近六百年历史的大学,难免历经沧桑,可屹立不倒自有根由。以大学撑起两座城市,本身就是底蕴的证明。



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RECOMMEND
推荐阅读

致2020:生活滚滚前行,我们努力留在原地

疯人院里岁月静好,只要你没有不满,也不会反抗

写作的最高使命是战胜谎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