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嗨,我的名字是标题党

一叶舟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4-30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1.

我们中的招,是业内的模板+公式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打开电脑、连接网络、进入主页是一套不需要脑细胞的固定动作。


如果没有特别着急的活儿,接下来便是“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点开各种爆炸性的标题,进去看个究竟。


到了睡前,抱着手机,又“如饥似渴”地点开另一些充满悬念的、要给答案的标题。微信升级的时候还刻意增加了将所有订阅号头条、二条标题逐个罗列在一起“任君选择”的功能,看着标题大比拼,恍惚间我有一种皇帝“翻牌子”般高高在上的假性愉悦感,想象中后宫三千佳丽都已经被花绸缎被子裹着等待万岁驾到了,此时的兴奋都可与饥饿时面对一桌美食相比肩。


当然,这也不能怪我,我本想直接点开邮箱开始处理未完成的事或者读一本有意义的电子书,无奈这些标题总是以各种方式“吸睛”,我是一个正常人啊,我咋能抵抗得了这些招惹?


除去新闻话题,有些标题就比如,《我把你当老公,你把我当子宫》,又比如,《七夕,我在民政局排队离婚》,还比如,《羞羞,他们在尝试了一百次之后,终于找对了姿势》……看过之后想象很多。甚至太多新闻事件也开始使用比如《原来他们早就想带她自杀!》这种既惊悚又悬疑的标题类型。


试问,但凡有点空闲时间,谁只看了标题就能被满足?


然而,最严重的问题是,每一天,不出意料的,并不会从这些文章中获得什么新奇、有效信息,不过就是为一番爆炸性噱头类的标题贡献些点击量罢了。因为大多数的热点早已经是被过度挖掘了的,而真相往往只有一点,能让我们心服口服的主观臆测真的不多。那些沉下心来仔仔细细、十分考究地分析一些问题的作者也因为追不上潮流而默默沉寂了。


用常见的那句低俗的话来形容那一刻的心情,就是“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可以说真的十分贴切了。



紧接着,我就会进入一阵焦躁期,因为回过神一看时间,半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被“撩”又不能被“满足”,确实足以引起一种燃烧的愤怒。再想平静地、安静地开始做点正经事,还需要时间。


于是那一刻就很讨厌这个不自觉、不自主、不自律的自己,就像嫌弃找了坏小三的老公: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咋都能入得了你的眼,你咋那么不挑食呢?


每天周而复始的这种情绪,也是让人疲惫。


严肃一点来说,起标题是一个媒体人的看家本事之一,好的文章当然得配一个好的标题,那才是点睛之笔。所以业内精英总结了一些模板+公式,套得进去的,基本上都会让大家“中招”。比如:


问句类

这样的标题是吸引我们赶快点开寻找答案的,包括疑问、反问、设问等,简单粗暴直接,让人有一种幼年时翻到暑假作业最后一页对照参考答案的幸福感。只不过,跟当年一样,大部分的答案都是我们最讨厌的“略”。是所谓主观题,当然最后是靠主观发挥。只是我们跟当年一样,觉得有一丝希望总是好的。


打擦边球类

比如情色的擦边球、人性弱点的擦边球等等。这样的标题是让人中了招还没法吐槽的,因为谁让你窥探欲那么强来着?谁让你对那些低俗卑劣上不了台面的话题感兴趣来着?谁让你看了标题自行脑补“YY”来着?可我们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啊,那七情六欲来得多猛烈啊!


强调类

用一种强势的口吻让我们迅速回归到全班齐声高喊“双手背后看老师”的状态,而我们还挺受用,因为有时候被虐和被要求、被统治竟是一种舒服姿态。当年我们瞪大眼睛看着老师,就等着老师进一步发布命令,因为那就是一种方向,一种不用自己动脑思考就能走向成功道路的方向。所以就仿佛只要我们点开看了那篇文章,就能立马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当然,往往是去罗马的路有千万条,而我们一直懒得动身。


我们会中招,因为出招的人中确实有高手,成天琢磨的就是带我们进坑。也因为,我们确实有心理需求。



2.

天天上当,我们为什么还会接招?


我们不厌其烦地点开标题、确认无效、浏览关闭,好像有打发不完的时间,却又在消磨时间之后产生罪恶感。


“信息强迫症”的倾向在作怪


这里说“倾向”,是因为当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达到了诊断标准,只是一种类似于强迫的行为值得引起注意。


所谓“信息强迫症”,大意可以理解为对信息十分渴求和依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去获取一些信息,生怕遗漏。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标题党便趁虚而入了:你渴求什么,我就让你感觉能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根据心理学家Lazarov等人在2010年的一份研究结果,强迫倾向、强迫症状与个体内在状态的主观信念缺乏有关。简单说,就是这部分人需要依赖外部线索作为一种补偿策略,来获得可靠的内心体验。就比如通过一直洗手、检查、数数来获取外部的保证,要消灭的就是持续性的怀疑和内在状态的不确定感。


那么在点开标题获取信息这一点上也是一样的,总感觉只要刷新的频率足够高、点开的范围足够广,自己就不会成为那个落伍的、滞后的人,也不会成为那个在团体中闭塞、词穷的人。假如错过了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信息,会让我们不安;假如大家都走了捷径而我们还不知道捷径是啥,更会让我们不安。这一点说到底,是我们对自己内在状态的信心水平还十分不足。


大量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强迫倾向、强迫行为与个体的焦虑、抑郁情绪都有共病现象。所以,我们“不看着急,看了又气”的那种抓心挠肺、郁郁寡欢,多数也是在大量信息冲击中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


“我看了我就掌握了”的安慰剂效应在作怪


除去一些恶意夸大事实、断章取义的标题外,还有一些公开传播的文章中确实有干货,以“盘点”“总结”等字眼作为标题。在这些文章里,可能包含着我们日常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的知识和技巧,粗粗扫一眼,确实很有用,想都背下来,却也不可能。于是我们就迅速点了“收藏”,自我感觉是已经获取了,于是很满足、很充实。



结果到了正经要用的那一刻,傻了眼:依稀知道有降龙十八掌,就是不知道这绝招怎么使。这是我们给自己主动使用的一种“安慰剂”。


我们知道自己尚有诸多的知识漏洞亟待补充,却又苦于一时之间没那么大决心没那多么多精力去坚持查缺补漏,于是我们为了安抚焦虑,选了一条中间道路,那就是至少我要比别人先知道有这么回事。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要安慰剂发生作用,至少要有这样几项因素配合:预期、条件化、社会观察学习和个人因素。


而标题党是摸透这些规律的,在我们急迫点开的文章中,一定有撩拨我们焦虑的地方,再接下来便是让我们建立一些预期,比如“留着这些日后肯定有用”,然后再让我们意识到,“我拥有了就是我已经快人一步了”,接着我们会暗暗得意,“距离身边那些大牛们又近了一步”,然后给自己一份愉悦的暗示,“今天打卡成功”。


然而真正的空虚才刚刚开始。



3.

这招接不接,是我们主动的选择


匆匆上滑的手指间,跳跃的是信息爆炸。幸运的是,我们想知道的几乎都“触手可得”。我们常常迅速就可以被填充到,只是选择的余地越大,我们越不知道该选什么才是最正确的,感觉“错过了沙滩上最大的那颗贝壳”会让人很容易慌。


正如我们的焦虑感,不是来自于匮乏,而是来自于过度充盈,以至于一度到了被淹没的混沌感中。其实楼下飘香四溢的诸多快餐店,外卖平台上眼花缭乱的美食,我们最终也只会钟情于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再大的城市,能让我们安心驻足的,也不过几平米而已。这便是我们自带的“筛选”系统在发挥着作用。也正是这层层自动筛选,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可以让我们避免被焦虑吞噬。


那怎么样才能在标题的狂轰滥炸中寻找到一些平静呢?我们要做的,是要坦诚面对自己,提高自己的内在信心水平。


我就是想知道答案,这也没什么丢人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愤怒、焦虑源自于被戏耍,就像足够久的“前戏”也没能迎来“正题”。


心理学研究显示,我们为了安抚自己的情绪,首先可能会做的是直接否定需求本身。


就比如,我们没有被标题背后的内容满足,本来需要面对解决的是如何做出更多的自主思考进而得出结论,但我们大部分时候都会直接冒出“这个点有什么好关注的”等想法,也就是从根本上否定自己点开标题的这个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真实的需要。


假如点开了《99%的孕妈都会吃错的一样东西》这篇文章,我们发现内容基本都是常识,那样东西最终并没有被揭晓,我们很空虚、很失落,所以我们就责骂自己为什么在这种骗人的东西上浪费时间,其实我们背后的真实需求是关注健康及孕育焦虑。


于是,“我就是想知道答案”这件事有什么丢人的呢?能让我们平静下来的,是自己的真实需求被意识到了、被关注到了。


我就是容易被噱头吸引,这也不可耻


信息的大浪潮中,那些夸张的、暴力的、色情的、扭曲的东西总是很容易跳脱出来成为我们的关注点。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容易成为问题的是,我们把自己对这些东西天然的好奇和窥探欲当做是可耻的。


摄影师:Nirav Patel


日本流行的“森田疗法”中,核心的理念是“无为而治”,简单说就是我们对“症状”越纠结,就越是会加重“症状”。


被一些信息冲击到了,点开看了看,是很大的毛病吗?值得恨不得甩自己俩耳光吗?制造噱头的人定然可恶,我们就不必为他们的过失在情绪上买单了。如果看信息本身花了一分钟,消化负性情绪又花了十分钟,岂不更是吃亏?


我们的行为背后常常掩藏着的是我们的需求,或生理的,或心理的,认为我们不该产生这些需求的念头,才是让我们困惑的根源之一。


作者:一叶舟  心理学本硕,专业学习12年,国家二级咨询师,二宝妈妈,潜心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RECOMMEND推荐阅读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