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长的幻想:像大人一样自由,又想像孩子般被包容

欧阳翼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4-30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1.

无数的日常小插曲


今天,有一个读中学的女孩跟我说了她的经历。


洗衣服的时候,她不慎把洗衣液洒了一地,她有些慌乱地喊来妈妈帮忙处理。妈妈过来,指责她做事毛躁不认真。她又羞又恼把自己关进了房间。妈妈独自打扫了一地的洗衣液,过了一会叫吃饭的时候她也不理,进去她房间里再叫的时候,她气鼓鼓地对妈妈发脾气说不吃饭了。


后来,妈妈跟她道了歉,但女孩内心里仍然不满意妈妈的态度,因为她觉得妈妈并不理解自己,也不该责备她。


(事情并没有恶化到很严重的程度,因为青春期的母女矛盾问题已经旷日持久。)


这是青春期孩子跟父母之间常见的日常小插曲,是很小的事情。然而这样的小事背后,却有很多暗流涌动。


毫不夸张地说,类似的事情积累多了,或许在某一时刻就会爆发成为亲子之间真正的大冲突。所以我想,我们做家长或许可以从小事情上深入了解和反思,避免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极端后果发生。



2.

为什么会冲着父母发火?


我跟女孩复盘了事情的整个过程。


看到洒了一地的洗衣液,女孩本能地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出于一个孩子的自我认知,她觉得自己无法独自处理,于是她发出信号,让妈妈来帮忙处理。


妈妈来了,指责了她:怎么做事那么不小心。妈妈的指责里,其实有一些对于她的预期:这么大了,应该要做事稳重一些。在这个时候,女孩很快认同了妈妈,她对于把事情搞砸的自己是失望和恼火的。然而妈妈的指责,却让她直面了自己的无能和失败,于是她把愤怒转而指向妈妈,借此减少一些对自己的无能的失望——如果不是妈妈的指责,或许她不必直面自己如此糟糕和无能的现状。最后她怒气冲冲地离开现场,没有承担清理现场的责任。


然而妈妈道歉以后,这件事情仍然没有结束,她觉得并没有被妈妈理解,心里有很多委屈。



听完她的讲述,我看到的是:这个女孩想要妈妈像对待一个成年人一样地尊重自己,又希望自己可以像一个孩子一样不用承担后果,不用收拾残局就离开现场。通俗一点说的话,就是要把孩子和成年人的好处都占尽,但是责任和义务一点都不想承担,这就是俗话说的,甘蔗还要两头甜。


这样的幻想当然是不可能成立的,就算是妈妈也无法满足她这样的需求。


于是当我把这个场景呈现给她,告诉她,没有任何人能满足她这样的需求。现实层面上,要么就做大人,获得尊重,并独自承担自己的责任,自己处理现场;要么做孩子,由大人来收拾残局,但是同时也必然会被大人用对待孩子的方式来对待。她心头涌上来一种强烈的情绪,流泪了很久。


经过我的反复提示和询问,终于大体上形容出来,那是一种强烈的挫败感,那也是她对妈妈发脾气的根本原因:挫败感的原因是看到自己仍然还是像个小孩子一样,并没有像自己以前想象中一样独立,这个认知让她沮丧又愤怒。而对妈妈愤怒的原因是,她原本并不想看到那一切,也不想面对自己的挫折感,然而妈妈的指责让她不得不直面这个残酷的事实,于是对她妈妈的愤怒简直要冲出天际。



3.

孤独而沉默的战场


或许,这就是青春期孩子反反复复要经历的挫败感,以及需要反复练习的技能:身体的发育让他们接近成年人的状态了,但是内心处理问题的能力仍然没有彻底提升至成年人水平。于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年人,和还不能真正成为成年人的这对矛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存在于青春期孩子的生活中,并不断地制造挫败感,困扰着他们,让他们持续陷入各种负面情绪中。


当他们把事情搞砸了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挫败感已经把他们折磨得要疯了。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还来指出来他们的问题,他们很自然地就会把这种对于自己的失望,转变为对父母的愤怒。


这么糟糕的情绪记忆,没有人会愿意保留。所以绝大部分的大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自己的青春期是怎么过来的。于是大人们遇到这样的情形,经常一脸懵逼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明明做错了事还不能说,莫名其妙又不高兴了,或者一言不合就摔门而去。


最近这段时间,在一对一咨询的漫长讲述中,我才慢慢地回忆起来我自己中学时候的一些经历,从那些回忆中,以及我现在面对的青春期孩子的谈话中,我逐渐理解了自己的青春期,然后理解了我接触到的这些青春期孩子对自己还不具备独立能力的沮丧。所以我一直在想,我们做为成年人,可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我想,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有一些常见的错误模式:当孩子求助于自己的时候,父母条件反射就把自己置于强者的位置,而求助的孩子显然是弱者。父母这种居高临下的相对位置,在孩子发出求助的那一瞬间已经形成。如果父母没有刻意地训练自己,是非常难跳出这个怪圈的:既希望青春期孩子早日长大成人,又条件反射地把这个青春期孩子当成弱者来指责或者保护。



所以,作为父母不妨重温一下自己的青春期回忆,或者了解一下青春期的概念。心理学上,青春期是从儿童走向成年的一个过渡期,青少年从依附于父母生活的儿童状态,变成一个真正的可以独立生活的成年人。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持续6-8年。在现代社会,还有提前以及延后的趋势——也就是说,青春期的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这是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结果,社会的信息总量和独立生活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比起一百年前增加太多了,于是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准备。


这个过程如此漫长、艰难,而且无人可替代,甚至因为各个家庭情况不同,因而鲜少有指引。每一个青少年都不得不独自学习成为一个成年人的知识和技巧,反复地在各自的现实生活中练习,并在不断地挫败中前行,直至最终掌握那些技巧,走入成年人的世界。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一个孤独的世界;敌人是他们自己,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儿童期的自己——青少年们需要战胜儿童期的自己,也就是在象征意义上战胜自己的父母,建立起全新的成年状态的自我,才算是走完这个旅程。


青春期孩子做错了事情还对父母发脾气,其实是恼羞成怒,不能接受那个第无数次失败的童年状态的自己。



4.

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什么?


那么做父母的在这样的情形下应该如何处理才会更加合适?


我的答案是:既然是一个即将成年的大孩子,那就把Ta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尊重,并让Ta承担责任;不评价,耐心地给出时间和机会,让Ta们自己去练习。


比如,面对这个女孩洒了洗衣液的事情,妈妈可以这样处理:告诉女儿可以使用什么工具,怎样处理,然后让女儿独自面对;或者如果评估情况严重,孩子无法自己独自处理,那就带着孩子一起处理现场。


在这个过程中,切忌指责、评价,那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增加挫败感,是不合适的。


也不能让孩子走开,大人单独代劳,那样会废掉孩子的自我功能,让Ta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义务,也是不合适的。


明确的指令,给孩子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指责,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等孩子更大一些,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处理事情,面对挫败感,可以更进一步的训练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


经过数年的练习,青春期孩子终究可以与挫败感和平共处,学会处理事情的能力,并独立承担责任,逐渐走向成年。


友情提醒:城市的孩子10岁左右,小学四年级进入青春期,是很普遍的情况。


作者:欧阳翼  我是一个肿瘤科医生,也是一个妈妈,2017年加入传播师计划,希望我的文字能给你温暖和力量,愿你我都能直面生活,欣然而笑。



RECOMMEND推荐阅读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