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是在恨中寻找爱,却找错了方向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这个心理问问扑面而来的感叹号传递出的愤怒与仇恨,一度让我不敢触碰它,也不想思考。就像这位朋友被老婆虐得怎么付出都不对,我的思考和感受能力似乎也被这位朋友在留言里发泄出的愤恨虐得破坏掉了。
我想,这便是施受虐的重复和轮回。
老婆把老公折磨得死去活来,这是第一重行为层面的施虐。
老公在留言里发泄愤恨,诅咒“女人都该去死”,这是第二重言语层面的施虐。
1.
施虐是空有力量,是对无力感的防御
这两层施虐都很有力量,但是空有力量。
说是空有力量,是因为仇恨的力量把内心其他情感一扫而光。没有了共情、仁慈和尊重。内心是被洪水扫荡过的荒野。
那是种非这么做不可的感觉,同时也屏蔽掉了生活中本该有的活生生的体验。留言里的这一对夫妻本该能体验到的点滴日常小确幸,或许也被指使——服从——再挑剔——再指使——再服从的施受虐游戏给淹没掉了。
老婆体验不到老公不断付出的挫败和辛苦,心里空留支配和控制。
老公顾及不了老婆和所有女人之间的差异,只想咒骂一声、一吐为快。
当心里只有一种情感,没有其他情感与之抗衡、没有觉察将之协调时,这种情感往往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这种很强的破坏力也是施受虐在代际间、人际间不断重复传递的幕后推手。它破坏掉一个人内心的安全感,在脆弱无力中挣扎。而无力感是人们天生就想防御掉的一种感受,于是转身一变,曾经的脆弱无力的受虐者变成了当下的富有力量的施虐者,把眼前的人变成了当初脆弱无助的自己。
或许,这位朋友的老婆也经历过被人不断使唤、指使却又不断被挑剔、指责的过程。
这种怎么做都不对的无力感和羞耻感在婚姻关系中、在面对生存压力时被唤起,然后再通过给老公施加压力,把这无力感投射出去,于是,无力的不再是自己。
有力量的感觉,总比脆弱无力要好。即使是仇恨撑起的力量。
于是前一个受害者,变成了下一个加害者。
2.
施虐也是为了报复曾经给自己造成痛苦的人
我们和恶从来都是“零距离”。
就像好的人际体验会带来共情和关怀,坏的人际体验也容易变成仇恨和报复的温床。
那些有着施虐想法和行为的人在逆转自己的无力感的同时,难道不也是为了报复曾经给他们造成痛苦的人吗?
报复的原则是以牙坏牙。《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李晓明无差别枪杀案中的被害人家属向李晓明的妹妹投掷鸡蛋,或许在他们的感受中投掷出的鸡蛋便是曾经射向自家孩子的子弹。
被害人家属真正的报复对象是杀人犯李晓明,但李晓明被关在了司法机构里,他们能够发泄愤怒的对象只能是就在眼前、手无寸铁的李晓明的妹妹。
这位老婆真正的报复对象或许是过往生命中、曾经给自己造成痛苦的人,但她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无法回到过去、回到当时自己被虐待的场景加以反抗,所以她能够发泄愤怒的对象也只能是枕边最亲近的老公。
报复是种强大的驱力,可发泄愤恨和不平。只是穿越了时空,用在了错的时间和错的对象。
3.
施虐的背后是掉不下来的眼泪
施虐没有停息的背后,是那些掉不下来的眼泪,以及没被哀悼的伤痛。或许这位老婆的眼泪和伤痛被藏了起来,戴上施虐者的面具,以一种夹杂着仇恨的扭曲方式让老公体验到了她内心曾经的痛苦。
摄影师 / David Neff
施虐,关乎于客体的使用。也需要在和另一个客体的互动中,看到自己内心的全貌。只是,互动往往会变成重复和轮回。
如果另一个客体被拉入了施受虐的痛苦地狱时存活了下来,并通过切身体验,理解了施虐者内心曾经体验过的痛苦,在不带报复色彩的情况下,把这种理解反馈给施虐者,那施虐者也会慢慢学会这种对待自身痛苦的新的方式。
这种对待自身痛苦的新的方式,不再是用仇恨把痛苦排出心智之外,让自己成为空心的机器,而是在另一个人的涵容和帮助下,把痛苦慢慢放回到内心温热的地方,融化成更为柔和的泪水。
于是,痛苦不需要一直带着施虐的面具,而是成了可被自己理解和抱持的一部分。和痛苦和解了,眼泪才会掉下。然后,才能看到另外一个客体本身的样子,看到老公的努力和付出。
上述的过程也是咨访互动的过程。
4.
受虐者的出路
如果老婆无法改变,这位朋友能做些什么,怎样才能从受虐的位置上走开,并避免成为另一个新的施虐者?这就关乎到怎么从痛苦的关系中独立出来。
或许这段婚姻里有他比较熟悉的关系模式,或许自己的妈妈就是这么对待爸爸的,也或许不断被人指使、挑剔即使痛苦也是种关系的维持,也或许投射认同了那种脆弱和无力,使得他更难从关系泥潭中爬出来,更或许他内心一直怀着终有一天自己会让老婆满意的缥缈希望。
或许老婆非常偶尔的温柔和肯定,在平日痛苦的反差下,也成了这位老公内心无限苦海中的蜜糖,也是无望生活中的缥缈希望,于是一边抱怨一边继续深陷其中。
但明显,这位朋友内心已忍受到了极限。或许在温水中煮着的青蛙就是靠最后沸腾时的刺激而跳出,那么极限体验中的极端痛苦也能帮助这位朋友积攒更多的动力去看清这关系困境中自己的层层心理需求和冲突。
一位精神分析学家Berliner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受虐态度,是一种企图得到所恨的爱客体的慈爱的邀请。”
其实,无论是施虐还是受虐,它们都企图在恨中寻找爱,只是他们都找错了方向。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咨询师
擅长心理动力学取向。个人成长、情绪调节、自我价值感低、空虚无意义感、成人个体在关系中的困惑(包括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面询(上海)或网络视频咨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