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天想着49中楼,一跃解千愁”:别让孩子的坏情绪,走进“抑郁”的角落

UM心理主笔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5-17


“抗折腾”是存在感的证明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孩子的一些情绪和行为,让父母感到无法容受;比如孩子生气,攻击,撒泼哭闹,某个阶段爱撒谎,甚至偷东西等等。


这些时刻其实很考验父母的耐力,同时也检索出自身的情感软肋。


首先父母需要在头脑层面调整一下期待:比如我希望有一些方法让孩子即刻停止负面表达,以缓解我无法应对的焦虑。这就好像心理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的情绪失控,先要保证自己这个容器不被崩坏。


尤其是当父母的内在如果是散乱的,不可持续的,经不起外界一点冲击的话,就很难在孩子经历挫折的时候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说白了就是不抗折腾。


一个人如何练就出抗折腾的能力呢?婴儿还在子宫里时,是被完全满足的,而且TA相信这一切都是自己创造的。伴随着出生,生存环境改变了,此时需要照顾者延续提供婴儿在母体里全能的感觉。但无论现实中的妈妈如何细致,都无法百分百还原婴儿在宫内的完美体验,婴儿的内在期待和外部的养育环境总是存在差距。


如果大体上被满足到60分,也就是妈妈在大多数情况上能够准确识别孩子的生理需求并给予回应,就基本奠定了这个孩子的生存不受威胁之根本,搭建出心理的“抗震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孩子将具备一定的转化挫折的能力,形成相对稳定的内聚性。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资源,重要到成为毕生的自我存在感的确认。




当我们对自己的存在感不够确认时,就会容易被孩子、伴侣及其他外界牵着鼻子走。可能有人会说:我只是想改变孩子的情绪或不好的习惯,这和我的存在感有什么关系?


不仅有,而且很直接。只是隐藏太深不易被察觉。


当父母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很可能受环境所限,得不到应有的照顾,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难以去涵容孩子的“不稳固”。每个人都没有选择父母的主动权,但我们有能力和希望去“校对”方式;恰当对待孩子的同时,也是重新养育自己。

对孩子很有感情,但是不够共情
我们看到有的妈妈很爱孩子,把“宝贝我爱你”挂在嘴边;但如果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要求,就立刻翻脸。“不谈学习时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非常形象地呈现了妈妈无法与孩子内在同步的情绪状态。


孩子的一个“不恰当”情绪或行为,立刻引起父母一堆的联想与纠正,这时稍微反思一下可能会明白,是否是父母把自己本身的一些愿望加诸在孩子身上。虽然这样的反思会让父母有所收敛,但内心的愤怒和焦灼却难以被平息,日后还会不断被勾起。这就是存在感不够稳固的佐证。


存在感最初的建立,是养育者可以带着快乐和认可去看待孩子,支持孩子的扩展状态;而非有意无意的贬损或无视。自体心理学创立者科胡特认为:回应并肯定儿童天生的活动、伟大和完美的感受,将帮助发展儿童早期的自恋需要。自恋被满足,存在感应运而生。我们普遍谈论的存在感,对应的是一个孩子需要在养育者那里被承认“我就是拯救宇宙的超级英雄”,“我在妈妈眼里就是独特的”这样的确信。


很遗憾,一代代的孩子在自恋需求最旺盛的节点上被冷静的大人掐断;当他们做了父母后,这部分会被自己孩子的表现激活。因为他们没有被深深地共情过,就无法帮助孩子觉察内在的感受,更谈不上跟孩子的感受在一起,只能急于寻找方法试图扭转局面。然而越是这样,就相当于反向“利用”了孩子来消化父母的情绪。孩子的内在感受得不到纾解,又承受一波父母的焦虑,关系就在虚弱的双重内卷中苦苦煎熬。

只有看见,理解才会发生
某个周末下午,几个家庭大人孩子聚在一起。其中一位妈妈因最近减肥成功颇有心得,于是大家要她分享秘诀。她笃定告诉众人:“我就是在三餐之外绝对不吃任何零食。”话音刚落,她10岁的女儿不知道从哪里蹿出来“揭发”:“你昨天晚上还偷吃我的蛋糕了呢,还有前天,你也吃了。”场面略显尴尬。


一秒钟,妈妈从刚才得意的状态拉下了脸,大声质问孩子:“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偷吃了,啊?你最近为什么喜欢撒谎?”女孩开始面红,委屈的脸略微抖动,低头不语。妈妈继续不依不饶, 女孩终于忍不住放声哭起来:“谁让你总是不理我,不在乎我?”



妈妈一脸无辜解释道:“她说我没有理她,我开车接她放学,她不停跟我说学校的事情,因为我要开车啊,没办法跟她讲太多。等到家了,我说刚才妈妈在开车要集中精神,你现在可以说了。然后她就不高兴,说要去写作业,拒绝说话。这时我也生气了,不说就不说,我还懒得搭理你呢。”


平心而论,这位女士在对待孩子过程中是有亮点的。她在开车做不到的情况下,有意识在后面要进行一个弥补,这很可贵。但她的内在情感禁不住孩子的折腾,当她想沟通而遭到女儿的拒绝,也瞬间被挑起不被看见的痛苦,这时的她已经丧失了可以为女儿所用的客体功能,母女两人的情感似乎同时被弃尸荒野,不了了之。现在她的女儿,不得不动用撒谎的方式呼唤情感渴求。


据这位女士回忆,当她自己是孩子的时候,妈妈很喜欢去舞厅跳舞,每次都是妈妈进去跳,她则搬一个小板凳,售票员般坐在门口,等候妈妈两个小时。我们可以试着去想象,两个小时里,外表平静懂事的小女孩,她的心里在发生些什么,很可能已经险象环生了。


夸张吗?并不。这就是为人父母最难的地方,因为我们不会从孩子的微观心理世界去想象和体验孩子正在经历的一切,因为我们自己也没有被如此厚待过。作为代偿,我们拼命提供孩子的外在需求,离真正的情感连接越来越远。被妈妈看见和懂得,才是一个孩子自信的最坚硬内核。

未曾得到过的,如何给予
据我们观察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部分群体中,弥散着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称的空虚感与无意义感,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哪哪都好的孩子。他们懂事、优秀、乖巧的外表下,灵魂是飘忽的。
他们人在象牙塔里,内心可能被吵架动刀的父母占满了;他们食不知味,可能很早就被父母的高分要求败坏了“胃口”;他们在交友和恋爱中不懂得理解和表达情感,普通的困境对他们来说都是压倒性的级别。


在大人眼里,这些孩子脆弱、矫情、是被惯坏了的。但真相是,大人没有“惯”对地方。物质上的“惯”,永远没法与精神和情感上的关注相提并论。那些所谓的“惯”,更像是经历过了物质贫困年代的父母们长在下一代身上的“增生”。我们的长辈们不是没有机会得心理疾病,冒犯地说,他们“病”得更重。只是过去的生存焦虑使他们没时间“发作”,也不敢发作。当这些“增生”植入孩子的内在,就压迫孩子本身的运行系统,表现出来的空虚、自伤、攻击、回避、冷漠、报复、博眼球等等,都不难理解。


比如孩子当众哭闹撒泼很难平息,这对父母是很大的挑战。这就逼迫父母必须先搁置自己的伤痛,控制住怒火,尽量去了解孩子为什么哭,接应哭背后的情绪感受,允许TA哭,其实意味着告诉孩子,遇到难过的事情可以难过。


另外一方面,试着去理解孩子在用哭闹表达什么,寻找其他替代的可能性,比如涂鸦、游戏等等,逐渐使孩子形成日后自我转化的方式和能力——这就是帮助孩子“好好活下去”的含义,因为养育者先在孩子的负面表达前“活下来”了。


如果父母一下子被孩子的哭闹拖进焦虑,又不具备自省的能力,前面的过程就无从谈起了。


再比如,偷窃是很多父母零容忍的行为了。温尼科特说过:“每个偷窃的孩子,都在寻找掉落的母亲。”这是很令人心酸的理解。母亲的意象有很多,也许是现实中的人,也许是一抹温柔的气息,也许是那些被忽视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细微之处;孩子需要通过拿可以拿得到的东西再次获得。


父母的坏脾气,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死敌(点击)


打败父母的,正是一些察觉不到的细节。“天天想着49中楼,一跃解千愁”的学生,就是那种看起来成绩优异、人际关系良好;但手机里却记录着很多自我否定和贬低的言论,这些内容不会是空穴来风,循着成长经历是会找到蛛丝马迹的。只是,没有人帮他去梳理这部分内容。


所谓的“惯”对地方,指的是父母需要学习透过孩子的外显情绪或行为,去理解和贴近孩子内在正经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然后和这些感受在一起。就像我的来访者跟我说:“我刚才跟你讲的事情,从来没有讲给任何人。但现在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人知道这件事了,我感觉好很多。


在贴近情感这件事上,“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父母如果觉得自己很爱孩子,也经常向孩子表达情感,这是不够的,那是你觉得。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操作,就把自己对调到孩子的年龄和位置上,去感受父母说什么做什么,能让自己感觉是被同步理解的。如果还不会,那就需要去学习成长。那些自然长得好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应该首先自然健康的,如若不然,必定要补上成为父母的一课。


最后,留意儿童青少年身上的一些表征,帮助父母警惕孩子抑郁的发生,从而引起关注:


核心症状:悲伤、悲观或持续的情绪低落;常自述“心里难受”;对先前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不感兴趣了;不能从日常行为中获得快感;
心理症状:总是烦躁或者脾气暴躁(生气或愤怒);思维迟缓,优柔寡断,反应迟钝,疲惫,无法集中精神;负性认知,只看到事情坏的一面,自我责备,自我否定;
身体症状:失眠、头晕、头痛、胃痛、心慌、乏力;饮食习惯改变,吃少或暴食;体重波动大;入睡困难或嗜睡;
其他:和家人、朋友的互动减少;有自杀或自残的念头;已经发生过自我伤害的行为等。



作者: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父母的坏脾气,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死敌?

2021-05-13

穷就算了,为什么还越忙越穷?(深度好文)

2021-05-10

做个“坏人”吧,对自己好一点

2021-05-12

好的老婆,都是“宠”出来的

2021-05-13

深度分析:什么是真正的灵魂相爱?

2021-05-15

精神虐待:四十岁还是处女,母亲不允许她性感

2021-05-1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