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爸爸尊重妈妈,是对孩子最宝贵的教育

一圃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8-04



老友雯子和她先生L大学时就确认恋爱关系,共同读研,毕业后她考公做了法官,L也进了一家事业单位。


雯子性格里带着天然的敏感,能很好的共情他人,导致她在工作上的压力增大,但在家庭关系中,却像纽带一样,修复了L和其父母始自幼年的不和。


这对有着扎实感情基础的小夫妻,在婚姻琐碎的打磨中,雯子柔软的性格多了坚韧,L的内向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最近聊起了家常,雯子说:我跟L说要离婚。他以为我对双方老人很尊重不会让他们烦心,只是吓唬他,立马当面给爸爸打了电话。


同时L也劝她:你要离了再也找不到像我这么好的男人,长得帅,工作踏实,不抽烟不喝酒,对你没二心不会想找其它女人。


这种莫明自信把雯子气乐,怼他说,就是找其它女人的男人又怎样,只要他能让我开心乐意。


被你这样对待感觉很糟,我为自己而活,不想这么短的人生受委屈。


起因先生L总骂太太“真是笨蛋”,“蠢”,这像是口头禅的辱骂始自他们结婚,直到最近几年,一旦L先生脱口,太太立马翻脸。


实质上,太太的工作比先生还要出色,最近一两年薪水也超过了他。


雯子出去办事,五岁儿子打来电话告状,“妈妈,爸爸在家骂你是笨蛋。“



父母自身的基因人格养育形成了孩子的自我人格,和外面世界的沟通方式,未来的亲密关系。


母亲像镜子给了我们内在与自己的关系,父亲更多引导了孩子走向社会,和理想抱负相关。


父母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也极为重要。

在东方家庭里父亲往往代表了权威和规则。


整体社会结构下的重男轻女,将女性置于平均弱势地位,夫妻间往往男方比女方的学历高,收入高,不单纯是因为女性自身原因,更多是社会文化下的平均值,女性从小得到的家庭支持就少,家庭社会资源都不偏向她们导致。


丈夫的这种我赚钱多更聪明,我在养家,我拥有更多社会资源更是助长了男人的性别优越感。


中国男性身上最罕见的品质,是对女性的尊重。

在日本社会学者上野千鹤子《厌女》书中有段描写:


在2004年防止家庭暴力法得到修正以后,不但指身体虐待、经济虐待,还包括精神虐待在内。

比如,即使没有直接的拳打脚踢,但在日常生活中,丈夫经常性地嘲骂妻子“你这个蠢货”、“什么事也做不成”、“没趣的女人”,这种行为就称为“虐待”。

被虐待的一方,变得自轻自贱,陷入无力感,被夺去自信心和力量。

“家庭暴力”的这种定义扩展,会让许多女性“恍然大悟”吧,原来,我结婚以来一直都在受虐待啊。


这段日本家庭暴力法描述的场景,也在许多中国家庭上演,有些在恋爱期间便时时贬低女方。


所有类型的家暴都伴随着精神虐待,毕竟打人需要借口,“你做错了”“你太差”,“你总让我不开心”,身体的伤痛让许多人轻视了这种语言上的暴力。


大学同学谈恋爱时总被男友一脸鄙夷的说,“就你这样”“你能行”,当着所有人的面轻蔑视她,当这个女孩深吸一口气跳进泳池姿势优美的游去,男友才松口,游得还不错,毕竟腿长。


她并不反抗这些语言的打压,反倒把对自己的评估权交给了男方,对方像她的父亲一样对她的成绩做出肯定。


他舍得给她买包,花钱,她觉得性和钱都有这是爱情,结婚有了小孩后男方出轨,她坚持了一两年才被迫离婚。


一旦前夫去看望孩子,她就发合影照片营造一家三口的幸福氛围,说孩子需要爸爸,其实需要这个男人的是她。


女人往往也是男人精神暴力的配合者。

语言暴力并不会因为学历高知识多就会改变,大多数是社会文化的性别优越感或从抚养者那里习得而来。


一个家庭中不被尊重的母亲,也是没有力量的母亲,她的创伤会无意识的传递成孩子人生的某个缺口。


在父母这样的关系里,让目睹的女儿为了不变成母亲的恐惧,与父亲结盟一同轻蔑母亲,这样的家庭女儿往往赢得与母亲争夺父亲的胜利,加深母亲的绝望;更通常的,女儿看到了两性关系中女人得到爱的难度,或以为这就是爱,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沦为母亲的翻版。


而儿子,要么在母亲的期待下,成为把母亲从父亲的手里救出来的拯救者,从而承担了母亲感情额外的压力,可能有恋母倾向母子关系过于亲密;或者直接向父亲认同,根植性别的优越感,同样对待自己的妻子。



那些蔑视妻子的男人,从来不自问,你为什么跟个笨蛋,蠢货结了婚?你为什么不离婚?


上野千鹤子刻薄的指出“有个可以随意嘲弄的女人在身边,可以让男人在一生中反反复复地确认自己的优越性,所以,男人不放过他可以轻蔑的女人。”


“确保一个这样的女人在身边,是男人确立自我身份认同的条件。”


女性被这样语言暴力太久会对自己失去信任,觉得自己真差,不相信有好好生活的能力。


PUA操控往往在家庭中上演,剧本在潜意识层几乎没有觉察。


爱的构成是复杂的,有情感的依附,有价值观,外貌社会的多重因素混合。


外界很难去认定一段感情是不是真爱,这是非常主观的,更难要求一个人去爱另一个人,但尊重是所有关系的基础。

可惜男性少有这方面的意识反思。


男性也只是这种关系表面的受益者,在社会评价系统里,他是一个有妻子的男人,符合社会期待的成功,还能从妻子里获得优越感,自我身份认同。


但他必然是孤独的,这种居高临下导致夫妻间失去了原本人格平等的对话机会,他的世界不会被压抑甚至有着很大愤怒妻子的理解。


要么感情隔离,要么感情倾注在孩子身上过多,导致变形的亲子关系,甚至通过出轨给感情找出口。


很多出轨的男人仍旧不愿意离婚,不放过他可以时时轻蔑的女人。


夫妻关系是成年人最重要的关系,如果它不是相互滋养,不是让彼此感受到安全幸福,一方的压抑痛苦是婚姻中两个人的不幸。


这种家庭氛围直接影响到孩子。


那些能改变自己在关系中做出调整的人,都具备自我观察,良好的觉察能力。


现实中更多的是试图改变对方反倒自己沦陷更深,一个人除了自己想改变,没人能改变他。


有时候基于对这个人的评估,离开是最优选择。


丈夫大可不必同情这个蠢笨或丑的女人才跟她在一起,或者为了不让其它男人跳进火坑才不肯撒手,甚至怕她离开你活不下去才继续下去。


也许离开,是这个痛哭流涕误以为自己一无是处离开你活不下去的女人的新生。


毕竟,三十六岁带着娃的董明珠死了老公才有今天的格力。


妻子们不需要被同情怜惘,要的是被当作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尊重。


结束不幸的婚姻是对双方负责的一种方式,也是给对方的一种尊重。


相对不少中年夫妻混成了兄弟,雯子这对常常把问题摊牌讨论的夫妻,到现在还保持着亲密,雯子也知道“知道他心里有我最多”,抱怨“嫁了个直男,他的改变真是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她成长得有力量拒绝让自己感觉非常不好的语言攻击,努力把问题在夫妻间解决。


如果你学不会尊重,我要选择离开,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是为满足你而存在的。


她给孩子言传身教上了一课,妈妈是有力量的,妈妈守得住自己的边界也保护得了你。


雯子接到儿子的电话后,先生L做出了诚恳的道歉。


一时忘形,习惯使然。私底下逼逼,还会被儿子出卖,新的观念已然在家庭里形成。


一个父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他的母亲。


L的父亲就是这样对待母亲,在他的成长中目睹父亲对母亲吼叫,责骂是家常便饭。


在他的观念里夫妻就是这样生活的,而他完全认同了父亲,一样的寡言,担起家庭的责任,也自觉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更高。


对母亲的软弱他是反感的,让他无法共情母亲的痛苦从而视而不见,倒是婚后雯子的到来给了婆婆女性视角的理解,老太太才不至于太过压抑。


L努力从父母的模式中走出来,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试着去理解妻子和母亲的感受。


也看到因为自己的脆弱,感觉到妻子越来越优秀是对他一家之长身份的威胁,感觉焦虑从而会有言语上的攻击,到承认妻子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


为了有效的沟通,他们协商在某个固定的时间,除了聊天,写下对方做得让自己满意的地方,好好夸奖赞赏,还有希望对方能为自己做的,能从哪些小事件中对关系感到满足。


好丈夫好妻子都是相互训练出来的,共同成长是少不了磕磕碰碰。


遇到问题能共识主导到一个解决的方向,摸索出来有效的办法。


这种良好的关系,给孩子提供了心理健康发展环境,也让孩子看到关系互动的过程,无意间赋予了孩子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一圃 互联网产品经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对文字有使命感的绘画分析师。



缺点,才是你成功的原因

2021-07-10

遇上父母与老师的冲突,孩子如何抉择?

2021-07-10

女人最极致的浪漫,是爱自己

2021-07-09

“谈恋爱哪有杀老公好看!”:豆瓣9.4分爽剧,暴露了什么真相?

2021-07-08

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模样?

2021-07-07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UM心理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