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折促销抄底,到底是如何俘虏我们的口袋的?

曾奇峰心理主笔团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12-20


如果你没在11.1就花光了双11的钱,读到此篇,你的荷包可能还有救。
 

 
明天是全民购物狂欢的节日,说实话,我对这种日子越来越无感了。

说是无感,其实是自我调适的心理防御。

不然,在浩瀚的网购洪流中,很容易一会儿被套路的像个傻子,一会儿又被感动到像另一个傻子。
 
说说最近网购经历的两件小事。

某天短信提示,常买清洁用品的那家店搞积分换购,我扫了一眼,刚好家里消毒液用完了,然后以9块9加上部分积分操作了。

付完款发现,那瓶小得可怜的消毒液几乎是正价,积分也只是个幌子。
 
另一次在某购物平台下单了一堆零食,付款后系统提示赠送两片日用卫生巾。注意,是两片哦,不是两包。
 
重点来了,这两片小可爱是单独从武汉仓库发货,物流使用的是一家十分正经的快递大公司。而我买的吃的全部从本地仓发货,我人在东北。
 
此情此景我慌了,到处在屏幕上找是否有取消赠品的操作,我觉得实在太费物流了。商家如此的“深情厚谊”,让我一时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哪儿。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买的永远比不上卖的精。这话我信了。当人们确定一件事情不归自己掌控时,反而踏实了。
 
现在对“嗨爆”、“抄底”这种词汇已经免疫,因为想清楚了三件事:

  • 一是接受自己的智商和精力有限,“斗”不过商家;

  • 二是商家要赚,我要买,这是正常的生态;

  • 第三点是核心,即明确自己的需要。


 
买东西这件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们的心理需要。

一个女生正在减肥,决心戒断高糖高油食物。当她下班路过烘焙店看到蛋糕打五折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买了。

理由是,因为很便宜,不买就亏了。

不因需要而买,为便宜而买,是不是感觉哪里怪怪的?好像有这种思路的人还不在少数。

正常来讲,不需要一个东西且不为此花钱,这不才是妥妥的清醒状态吗?

可见,那个打折的便宜商品不是重点,关键在于,我们需要的是占便宜的体验;一种通过少付出,却可以多获得的愉悦感。
 
不难理解,这能够满足我们的自恋需要,就像一个小孩子拥有着并不需要很努力就自然被父母深深爱着的自信。
 
同时,相较于那些以原价购买商品的人,我们会产生自己比别人更能干、更幸运的心理优势,再次巩固了自恋满足的体验。
 
然而当我们回到现实很快发现,为不需要买单,无论多便宜,都将是种浪费。

但潜意识的运作,长不了意识的记性。下次碰到打折,还是忍不住下手。

回到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对童年缺乏养育者照顾的一种补偿,或现实的,或心理的。

如果一个人在生命早期总是在获取养育者的爱和关注方面感到匮乏和艰难,那么TA在选商品、伴侣上容易遵从“易得性”。

忽略自己真正的需要,见打折就买,遇到一个开始对自己好的人,就奋不顾身了。
 
这是一种变相对关系的囤积,本质上是寻求客体以及客体之爱。
 
有过减肥经验的人可能知道,少吃并不会让人变瘦,除非你一辈子饿着。

身体经历了长久的饥荒,但凡多吃一点,它就会疯狂抓取一切营养,存储成能量和脂肪,然后瘦身效果越来越慢。
 
这个过程跟我们遇到打折必买,不管是否需要,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我们规律营养进食,身体就会放心地代谢脂肪,它知道还会有下一餐;得到过父母足够的爱和关注,就会明晰自己的需要,在人际中不矜不盈,舒展自如。
 
借此可以问问自己,我买的是实际需要,还是买了个寂寞。


 
买东西的过程中,还会活现我们在关系中的困境。

这比单纯决定是否买一件东西,显得更为复杂,应对起来更加困难。

有一位20多岁的姑娘,非常崇敬她的导师。这位导师号称精通心理、佛学、灵性等学问,直播间里聚集了不少迷茫又虔诚的粉丝。

某晚直播中,导师售卖盲盒,每个里面装着两三件手串珠子之类的产品,反正都是神秘力量加持过的,价格不菲。
 
小妹妹二话不说下单了,拿到后,发现材质和尺寸都不理想,还被父母数落败家。

她想找导师退货,毕竟大几千的东西,但又不敢这么做。她觉得,一旦提出退货,两个人都“毁”了。
 
咨询师问:“怎么个毁法?”她答:“鱼死网破,万念俱灰”。
 
这是一种在心理上你我不分的状态。
 
她幻想自己提出退货的请求会将导师摧毁,其实是她自己的内在极度脆弱不堪一击的投射。

另外一方面,她将导师理想化成了完美的妈妈,也想象自己是完美妈妈眼中的完美小孩。

退货如果发生,相当于让她去确认在导师面前,自己不再是一个颇具悟性的好小孩,同时导师也可能变成对退货感到愤怒和狰狞的坏妈妈。
 
两者都是令她崩溃和无法面对的。
 
生活中很多人曾被游说办美容美发卡、健身卡所困扰过,难以拒绝别人的理由也不尽相同。
 
有的人怕拒绝会带给对方失望,其实是自己曾经未被满足感到失望,别人并不一定如我们感受到的那样。

正如有人亲身验证发现,干脆拒绝,会帮助对方迅速转向下一个销售目标。
 
另一些人很难对别人说不的理由是,怕别人认为自己买不起而被轻视,实际是有足够支付能力的。
 
这说明一个人是在虚假自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真实的自体一直被否定。
 
当自己有足够的钱买时,却不能进行自我确认,而是需要迎合别人的意愿为代价,来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

 
还有的人,明明觉得没啥可买的,有人一号召,就买了。

或者邀请别人分享购物车和购物清单,本着没有需求也要创造需求的精神,不买点什么,总觉得差点意思。
 
这让我想起心理上的“鸟笼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退休后,给他的好友送去一个精致漂亮的鸟笼,并打赌说一定会让好友在不久后养上一只鸟。

虽然好友坚决表示这不可能,因为自己压根就没想过养鸟。
 
从那天起,所有到过好友家的人都会盯着空鸟笼关切地问:“你养的鸟儿去哪了?”好友一次次解释,总是迎来客人更加困惑的目光。
 
久而久之,不胜其烦,他只能养一只鸟了事。
 
纷繁的购物节好像一只华丽的大鸟笼,我们失去了自我意识。

无论现实物质有多充足,内在的匮乏感还是会被拎出来审视、放大、造作;就像那个养鸟人无意识地将自我功能外包给了别人。

环境总是“胁迫”我们,让我们无法对自己满意。
 
有哲学家指出:对事物立刻做出反应,回应每一个刺激冲动,这已经是一种疾病和倒退,也是疲劳和衰竭的征兆。
 
在这些被动积极回应下(搞不清需求,过度购买),当它的活跃度到达峰值,对人产生的损害是,我们将毫无防御地回应一切刺激,最终导致了新的束缚和不自由。
 
直接体现就是信用卡刷爆,买回来的很多不需要的东西,为不理性感到懊悔和自责。
 
当下社会我们不缺鸡血,缺的是有能力停顿下来,恢复一部分阻止、隔绝的本能,抵抗那些蜂拥而至不由自主的外界刺激,才能作为主体平衡下来,体验到活着的美好与尊严。
 
我们每天都在为拥有更好的支付能力在奋斗,至少从这个购物节开始,照顾一下自己“没啥可买的”这个需求,不躁不郁,刚刚好。


作者: 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点击预约单次咨询


越懂事的孩子,情商越高

2021-11-09

每5个中学生就有1个自伤,父母知道吗?

2021-11-09

被爱着的人,才会变好啊

2021-11-09

“自杀式单身”:你的独立,是真的吗?

2021-11-08

成熟的魅力,与年龄无关

2021-11-08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UM心理咨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