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女人正在面对——当头棒喝和梦醒时分
前几天刚刚写完一篇关于“漂亮并无大用还碍事”(←戳文字进入文章链接)的文章,转头就在一部网播热剧里找到了原型:
张含韵饰演的方欣是一位娇艳可人的漂亮姐姐,然而到了三十一岁这一年,她还是迎来了漂亮保质期失效后的梦醒时分——六年的婚姻以男方出轨而画上了一个不体面的句号。
此前,她是“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的信奉者,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时,老公要她放弃工作,她也就没怎么挣扎地照做了。
可过了几年金丝雀的美好生活后,却发现还是要重返职场,顶着大龄失婚妇女的身份,性价比不如应届生,压力比五年前大了好几倍。
好在方欣保养得宜,依然拥有一些身为漂亮姐姐的“福利”,包括但不限于:被出租车司机言语骚扰、被同事议论为靠潜规则上位的心机女、被老板当作陪客户吃饭的花瓶而碰不到核心业务、陪闺蜜参加相亲大会被注重“第一印象”的男嘉宾们评了个“最佳人气奖”……
方欣踩着高跟鞋、抱着获奖赢得的一大束捧花走进律师事务所咨询离婚事宜,并顺带把花送给了前台,就像卸下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对于正在经历“人生大震荡”的她来说,解决实际问题,诸如离婚能分到多少、工作如何能有转机,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被漂亮满足到的那点虚荣心根本不值一提。
同时遭遇婚姻失败和职场困境,终于从幻梦中惊醒的方欣这才知道“人间正道是沧桑”。
看剧情走向,编剧和导演应该会让她涅槃重生,但如果能早十年领悟,她所遇到的阻力会不会小一点?如果没有那些诱导女性滑向轻松的骗局,关于美貌、爱情、婚姻,方欣们是不是就可以一路向前、不必经历突如其来的重击?
不禁想起了波伏娃那段经典语录: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贵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要求滑下去达到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你的强大,被允许吗?
这部剧叫《爱很美味》,讲的是三个女孩在三十岁关口所经历的成长与蜕变。
另外两个姑娘也幸运不到哪儿,大家都说这部剧很真实,大概是因为到了这个年纪,基本所有女孩都会迎来人生的当头棒喝和梦醒时分吧。
李纯饰演的刘净,更能让普通的大多数找到共鸣,长得也不错,但既没到倾国倾城的程度,走的也不是方欣那样娇滴滴惹人怜的好嫁风,关键是,工作也马马虎虎。
一直在银行做运维,一听就是边缘岗位(类似于网管),图的就是一个安安稳稳压力小,结果疫情一来,她这个大龄单身女成为了被约谈辞退的首要对象。再找工作时,又因为履历无亮点而四处碰壁。
放眼望去,前途渺茫;只剩耳边,母亲大人的催婚声愈发响亮。
像不像身边的某个她?或者正是你自己,信了“女孩子不用那么拼”的鬼话,又有一点独立女性的小傲娇,结果到头来,受到劳务市场和传统规训的双重碾压,一边是“将来休产假亏的是公司”“论体力可不如应届毕业生”,另一边又是“再不抓点紧可就没人要了”。
把刘净和方欣的遭遇连起来,像不像一套组合骗局——先是“女孩子干嘛那么拼,安安稳稳最重要”,等到了一定年龄事业没起色,“女人嘛,最重要的是嫁个好人,有个完整的家庭”;婚后,老公信誓旦旦给出承诺“我养你”;到后来婚姻出现问题,人生支柱轰然倒塌,只能默默垂泪、独自后悔。
更别提有了孩子之后所要承受的身心疲惫和舆论压力,明明带孩子很辛苦,却还会被旁人称之为花老公钱过清闲日子的“妈虫”。
敢不信?可从小到大人们都这么说,好多人也是这么做的,不照做岂不成怪胎?但信了的话,你就等着绕弯路吧。
这套骗局的底层逻辑在于——女孩子不要逞强,要心甘情愿处于从属地位,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尊重和认可。
这也是为什么“老富婆”和“女博士”这类称谓总带有一些调侃和嘲弄的意味,因为在男权社会的语境下,女性的富有和高学识是不怎么被鼓励的。
有时,学历与某些技能看似得到了鼓励,其实是因为它们可以化作一份好看的嫁妆,而并非因为可以换取社会成就、实现社会抱负。
受这样的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很多女性都会有“自我设限”的倾向,有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相信不必努力也可高枕无忧,有的人则是不敢太用力、有锋芒也不敢放光芒。
《爱很美味》中的第三位主角便是后者。
王菊饰演的夏梦堪称“女汉子”+“女强人”的综合体,聪明、能干、好胜心强,而且身材健壮有力,怎么看都像是打架打不过的主儿,跟林黛玉式的传统女性娇弱美没半毛钱关系。
按理说应该坦坦荡荡所向披靡吧?
可基于因职级高于前男友而让对方自尊心受挫的失败恋爱经验,遇到物质条件大不如自己的心动对象时,夏梦选择谎报工作、自降身份,从失业女白领到餐厅服务员再到快递员……一路低到尘埃里,打死都不敢说自己已经混成了互联网公司女高管,仿佛那是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在健身房,她撸铁撸得正起劲,看到旁边举一点重量就直喊累的纤瘦女生,突然产生了自我怀疑,顿生“要不咱也装一装”的念头,就像那些假装拧不开瓶盖的女孩纸。
正是如此,做弱者会被逼到墙角,而女人太能干,又会有诅咒跟着你:“Hey,你这样谁敢要啊?”女生身材魁梧有力气会被别人叫“傻大个”,还会遭到质问:“你会不会家暴老公?”
这严密的枷锁生生把爱情与权力、爱情与事业、力量与温柔变成了不可兼得的两难。
前有利诱,后有威逼,女性的内在力量被压制得明明白白。
要么冒着一无所有的风险滑向轻松,要么冒着孤独终老的风险迎难而上,在这样的双重束缚当中,自由只有那么一点点,有人自我催眠、有人步履维艰,有人不知所措、有人小心翼翼,即使拥有了成功,也不敢安然享受。
不敢出错,也是一种自我设限
根据康奈尔大学2018年公布的一项研究,“男性通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而女性则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Monster市场调查在2013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在薪酬方面的期望值比男性低。
女性为何如此不自信?因为她们所受到的束缚不局限于择业和恋爱,且从小就有之。
你要灵巧聪慧,又要稳重大方;你要温良贤淑,又不能失去女人味儿;你要注重打扮,又不能只是花瓶;你要下得厨房,但千万不要胖;你要有个性,但绝不能没有眼力见儿;你最好能妩媚撩人,但切记保持低调哦……
就像陈粒的《易燃易爆炸》里那大段排比的歌词,“看我痴狂,还看我风趣又端庄”“要我阳光,还要我风情不摇晃”……那么自相矛盾,却又那么习以为常。
越听越像“挑战不可能”?可千千万万的女孩就是这么长大的。
在这些规训的缠绕之下,女孩越是长大,越像是在走钢丝,只能沿着一条狭窄而陡峭的路谨慎前行,不敢有任何闪失,否则迎接她的很可能是流言蜚语,或漠视。
所以较之男性,女性更容易陷入完美主义的泥淖。是的,完美主义也可能是一种自我攻击:
1、不敢出错,总想着彻底准备好之后再行动,结果总是错失良机,严重者还会发展成拖延症;
2、不敢出错,总是把努力放在如何避免错误上,而不是探索、创造与建设上,结果往往是耗了神,却难有真正的突破与进步;
3、不敢出错,总是将关注点放在自己的缺漏、一时的失误等负面信息上,对他人评价过度在意,容易陷入精神内耗中,会因一次失败而否定自己以往的所有成绩。
你看,表面是在坚持完美主义,其实是在极力掩藏和修饰自我的真实模样。
因内在力量的释放长期不被周遭环境所允许,当事人便也觉得那是丑陋的、不值得被看见的,对于内在力量被发现这件事会有一种潜在的恐惧,所以通过伪装和不露破绽对其进行压抑。具体的外在表现包括——自我要求苛刻、总拘着自己、不敢暴露野心、不敢随便提要求。
越是“好女孩”,往往越是如此。
而一个人的自信程度是同亲身经历与自我认知的相符程度成正比的。将那一套外在规则内化为对自我的苛刻要求,而现实中又常常做不到,失落感时常涌上心头,自信值自然会大打折扣。
相较而言,男性的成长环境则相对宽松一点。一个小男孩调皮捣蛋、粗枝大叶,大家不会觉得有什么,依传统眼光来看,反倒是“越皮越可爱”“越折腾越有出息”。
因为他们通常拥有更多的空间释放自己的攻击性、展示自己的多样性,偶尔出错也不会如临大敌,这些都能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和现实当中的不完美接轨,而不会被困在完美的壳里,让数不清的条条框框束住手脚。
而这个世界,归根到底属于横冲直撞的人,谁更容易赢,一目了然。
所以我一直觉得杨笠的“普通且自信”梗没有那么强的攻击意味,自信有什么错?自信好得很,我们女同志主要是羡慕啊!要是可以做到普通且自信,那我们的生活该轻松多少?
“坏女孩”走四方
有句话叫“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我愿将“上天堂”理解为一定阶段内的广泛认可,“走四方”则是个更为广阔的自由。
艾薇儿早已喊出过“坏女孩”的自由宣言:“我纹身、抽烟、喝酒、说脏话,但我知道我是好姑娘。”
当然不是鼓励大家纹身、抽烟、喝酒、说脏话(虽然喝高了的女孩子的确会有别样可爱),只是希望所有的“她”都能遵循本心、接纳自我,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别人眼中的不堪之处可能恰是力量源泉。
放弃幻想,逆风而行,面对现实的荆棘与未知的诸多不确定,一定是一条更为艰难的路,但挣脱束缚、拥抱完整的自己,也是一条更为畅快的路,或者,更为稳妥的路。
就像我很喜欢的电影《钟无艳》当中的一个情节:当一身本事的钟无艳选择了以“淡淡然”的方式和大渣男齐宣王离婚,她脸上的红印竟消失不见了。
对于女性的传统规训繁复而严酷,但当你肯跳出来,果断不玩了,游戏规则自己定,人生的新纪元便会自动到来。
作者 | 包法利小姐
今晚7点,刘纯婷为大家带来:“孩子出问题,是换个方式跟你对话”主题直播。
一键预约,没有回放
2021-12-10
2021-12-10
2021-12-11
2021-12-12
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