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焦虑时,瞧瞧这些活力四射的“大码女孩”
可能是大数据窥探到了我日渐飙升的体重吧,最近刷短视频经常刷到“大码女孩”,有时是认真传授职场秘笈的杨天真,有时是试穿网红店爆款的石原泥美,有时还会跳出来几段贾玲在综艺节目上的搞笑cut……不能说赏心悦目,简直就是神清气爽,本人仅有的那点身材焦虑也基本被一扫而光了。
谁说胖女孩没有春天?体重130、腰围二尺五,也照样可以性感和可爱。
这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位叫石原泥美的博主,不仅期期大大方方、不加修饰地展示自己的微胖梨型身材,还通过亲自上身测评戳破了商家给出的“照骗”——穿在模特身上是一回事儿,套在咱自个儿身上那可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评论区里也常常是一片共鸣——“真实,太真实了。”“幸好没买。”“我怀疑你在偷窥我。”
这样的博主和内容可以拥有广泛的粉丝说明,女人们苦精致久矣,实在需要从标准化的桎梏里跳出来透透气。
毕竟,画报里瘦到没有一丝赘肉的模特才是少数人,并不是要长成那样才可称之为正常,大家长得各式各样,才是现实当中的常态嘛。
只是单一审美标准的威力过于强大,以至于古往今来,女人们总是不遗余力地去改造自己本来的样子。
坊间从来不乏女人为了变瘦变美无所不用其极的异闻:为瘦小腿挑断腿神经,用点着的火柴棒卷睫毛,斥巨资买塑形衣结果并无卵用,连续多年早起化妆只为不让男人看到素颜,多次整容导致面部变形撞脸马云……
谁看了不说一句好惊悚好残暴呢?小美人鱼为了要一双美腿,不惜忍受每走一步都踩在刀尖上的痛苦,简直是对现实的精准隐喻,做个“无痛的美丽女人”根本就是很难。
在单一审美标准的支配之下,女人们容易变得神经紧张而孤注一掷,将自己的价值依托于一个别计算好尺码的模子里,自以为从此便可万事大吉,殊不知却把自己困在了方寸之间。
自相矛盾的美丽证明
虽然当下时代对美的定义趋于多元化,但主流审美的宝座尚未被撼动,尤其在东亚地区,你还是要瘦,还是要白,这样才比较好。
但这一套美的铁律其实是很有问题的。
波伏娃在《第二性》里面说过,男人把女人当作“具有双重性的偶像”,“既希望女人是动物和植物,又希望她隐藏在铠甲后面”。
比如,你最好肤如凝脂,凝脂是大自然的产物,分为动物凝脂和植物凝脂,但皮肤也是大自然的杰作,会长毛、会长皱纹、会因久经日晒而发黑,这些同样非常自然的一切,却是被排除在标准之外的丑陋。
同理如下:你的头发要如波纹般流畅顺滑、如棉花般蓬松有弹性,但正儿八经原生态的凌乱毛躁,就算了;
你要有清新如春草一般的素颜,但你最好画个素颜妆,因为真实的素颜可能会把男人吓跑;
你身上要有百合与茉莉的清香,走在路上能像花朵一样召唤蝴蝶就最好不过了,但那些人造香归根到底是为了掩盖由纯天然的毛孔所流出的纯纯的汗味。
所以你看,在传统的男性视角下,女性美的底层逻辑是自相矛盾的,他希望你回归自然,但那是被雕饰过的自然。
就像波伏娃说的:“男人期待在女人身上把握自然,不过是改变了的自然,便将女人推到矫揉造作中,女人不仅是自然的,而且同样是反自然的。”
针对女性的标准审美,本质上不过是为了满足男人概念化的想象,即你只是作为一个客体存在,本该作为主体的真实性和多样性是被掩盖和压缩的。
裹小脚就是这种“反自然”束缚的极致表现,为了塑造三寸金莲,不惜让它的主人承受断骨之痛。当一个女人连行动的自由都没有,她所拥有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自然是所剩无几。
此刻有人要提问了:我就是单纯地以变美变瘦为目标,有一个好的状态,也没什么问题吧?
想要有个好状态当然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把“变美变瘦”看成一个必不可少的充分必要条件,就很容易出问题。
你很容易陷入到这样的怪圈当中:美是那个“1”,你的其他侧面均为“0”,没有那个“1”,所有的“0”都不值一提。
这意味着,没有那个“1”作为支撑,你不敢面对和展现自己,因为此时你觉得自己是个不值一提的人,只配做同背景沦为一体的“壁花小姐”。
就像电影《超大号美人》当中的主角芮妮,她是个没有自信的胖女孩,当她撞了一下头、视觉神经受到刺激之后,她的眼睛突然有了哈哈镜的效果,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变成了一个瘦了两圈的辣妹。
于是,她的胆儿便肥了起来,挑战了以前只敢想想的工作,主动释放魅力俘获了优质男生的芳心,她甚至敢登上酒吧的选美舞台,和一众拥有高挑玲珑身的美女站在一起,还激情澎湃地发表了自信宣言:芮妮从来不怕去店里退货退款,芮妮不止一次地在新街男孩的演唱会上被赶出去,因为她哭得太大声。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终于拥有了被说出来的资格,因为此时芮妮深信自己是个漂亮妞儿。
而当她被撞回现实,恢复清醒,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依然胖如从前时,整个人崩溃了,她再次萎缩了起来,工作不要了,男友不见了,因为她觉得不漂亮的自己配不上。
看似荒诞的剧情其实处处影射生活,那么多女人不遗余力地想要变美,不就是为了求一个准入证明?要足够瘦足够美才配进时尚行业,才能拥有撒娇的资格、表达的权力,才值得被看到和记住,否则就是东施效颦、丑人多作怪。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是只有红颜才薄命,而是那些“不够红的颜”,命运再惨都无人关心。
这一套苛刻的标准或许已与男性凝视没有直接关联,但却深入到了女性的集体无意识当中,支配着她们的情绪和行为。
她之可贵,不需要美貌加持
对于女性而言,美貌的作用一直都是被夸大的。
我们从小读的童话,“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几乎是标配,仿佛不够美丽,她就不会成为主角、不会遇见王子、不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还有那些偶像剧,不论是“傻白甜”还是“酷姐姐”,总之她得足够美,才能具备和男主角当众撒糖的资格。俗话说,郎才女貌,花好月圆嘛,似乎这样的情侣配置才具有观赏性。
而事实上呢?王子和公主不会吵架,不会因为婆媳问题和育儿问题闹得矛盾重重吗?偶像剧女主不会老去、不会中年危机,男主会永远不离不弃绝不出轨吗?
将所谓的美好剧情和happy ending放到现实中,就会发现它们根本不经推敲,哪怕存在过,也往往拥有极短的保质期。
如果说长大就是一个刺破幻想泡沫、逐渐看到生活本质的过程,那么对于所有女性而言,其中的一个重大骗局就是——漂亮即一切。而事实是,漂亮能起到的作用也就那么回事儿。这世界本来就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事情。
女性们往往是在投注了很多成本、经历反复试错之后才会彻底打消“漂亮就能怎样”“漂亮才能怎样”的幻想。恍然大悟时,她们心中总是不免生出几分悔恨:把那些焦虑和费尽心思瞎捯饬的功夫匀一些在学习或赚钱上,自己一定会比现在好很多吧?
所以单一的女性审美标准看似是一把钥匙,其实是一道枷锁,锁住了她们蓬勃的生命力和更多的可能性,阻碍了她们对外探索的步伐,更耽误了她们本可用来成就自我的时间。
而如今,随着社会风气越来越宽松,活跃在大众视线的胖女孩越来越多,原本的枷锁还在,但也松了许多,“漂亮即一切”这种鬼话已经不好骗人了。
那些长相“非标准”的女性已不断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
不仅不够瘦没关系,不够高也没关系,小个子的思文不照样是“脱口秀太后”?
下巴不够尖脸不够小也没关系,圆圆脸的辣目洋子拍起硬照来,不也是感染力一级棒吗?
肌肉大、身材壮硕怎么了?张伟丽打下中国首位UFC格斗冠军,很多男人都做不到吧?
美不是只有一种定义,也不是一个必要前提,只是锦上添花,甚至只是自我接纳所附送的结果而已。
当你肯让自己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比如睿智、幽默、热情、真诚、力量…发出光彩,即使是不施粉黛、没心没肺地大笑,也会显得足够动人;
当你可以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卸下那些精致的伪装,你会发现真正喜欢和在意你的人依然在,因为他们喜欢的是你的与众不同,而不是那毫无创意的标准化美丽。
每个人体内都藏着一座独一无二的宝藏,执着于用无聊的尺码和体重秤的刻度来衡量自我价值,等于放弃价值连城的宝藏去追逐碎银几两,那实属不是明智之举。
这也是不能对任何人进行随意物化的原因(哪怕是披着浪漫和诗性外衣的物化),因为物化后紧跟着的便是明码标价on sale,且就算卖得再好,相对于一个作为整体的丰富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贬损。
结语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很多人的奶奶都还是裹小脚的,大清是早亡了,不过也只亡了一百多年。
主流审美依然拘泥于单一标准,即便是自信的胖女孩也难免收到类似于“是你的问题,不是衣服的问题”“再瘦点就好了”这样的评论,个别商场偶尔还会挂出“XL=稀烂”的女装广告牌,但好在一切都在变化,且大方向对于女性来说是友好的。
曾经,杨幂反手摸肚脐,引来的是一众效仿者和赞美者,短短几年过去,杨幂还是那个杨幂,可当她故技重施,企图以挑战漫画腰再引领一波热潮时,舆论风向已经完全不同于往日。依然有人夸“姐姐好绝”,但更多的人发出了嘘声,有人说这样很伤腰有风险,有人说这根本就是在“雌竞”。
虽然最后的讨论走向有些过于争锋相对,但这一份敏感和上纲上线恰好说明了,对于女性那套苛刻的审美标准已经不再一家独大,相信不用过太久,女性的觉醒意识还会再上新阶。
也许有人会疑惑:那你意思我就不要打扮了呗?可我就是爱美呀。
说这些不是要反对打扮,而是你可以纤瘦,也可心广体胖,你可以坚持减肥,也可以中途放弃,你可以千变万化,只是千万别让那个模子困住你。
我猜那时,红唇高跟鞋将不再是现代大女主剧的标配,多元化的女性美与“她力量”将冲破符号化与标准化的桎梏,以更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现实中的她们也将以更松弛自如的姿态与己相处、与世界互动。
作者 | 包法利小姐
明晚7点,段文超为大家带来:孩子多大了,父母可以跟ta“哭穷”?主题直播。
一键预约,没有回放
2021-12-06
2021-12-02
2021-11-30
2021-12-03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