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笔描绘美丽中国年!

李明远 绘本教学 2021-05-26

用笔描绘美丽中国年


文/李明远


年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颇有魅力的一部分。在春节假期中,人们在风俗习惯与多种节日形式中感受着过年的浓浓氛围。如果想重温纯正的年味,我们可以到文字中追寻,翻翻以年俗文化为主题的图书。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奇先生妙小姐·欢欢喜喜过大年》首印 5000 册于一个月内售罄,电子工业出版社同期出版的“‘中国年’原 创图画书系列”也在出版 20 天后加印。不仅新书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连环画出版社的《北京的春节》、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的《桃花坞新年画六十年》等一些口碑图书,虽然已经出版一段 时间,仍然深受读者欢迎。


全景展示 传统风俗习惯

近年来,全面展示年俗文化的图书不断推陈出新,利用多种表现方式给读者提供新鲜的阅读 体验。例如,未来出版社出版的原创立体绘本《过年啦!》让小读者通过翻、摸、拉、贴等多种方 式感受新年的热闹气氛。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玩具书《快乐的春节》通过能转动的转盘、抽拉的鞭炮等多种特殊工艺给读者带来互动体验。    


‘中国年’原创图画书系列”一套 6 册,是全景展示年俗文化的绘本故事。该书责任编辑季萌说:“‘中国年’原创图画书系列”从团团、圆圆两位小主人公和家人一起过年这个角 度,按照过年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穿插了贴春联、吃年夜饭、放爆竹、拜年、逛庙会和迎财 神等 6 种传统风俗习惯,使读者在感受浓浓节日气息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设计图书内容时,绘本创作者不只是为主题服务,创作了俏皮可爱的主人公形象、生动传 神的故事情节,还从孩子的需要出发,提供了富有历史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珍藏图片介绍。“在《拜年喽》这一绘本中,团团和圆圆给爷爷奶奶拜年、接红包的情节非常有趣,带着家的温暖, 也兼顾了民俗知识、爱心奉献等。”季萌介绍说,每本图书单独有附录列出相关历史知识,6 册图 书共涉及十几个知识点。父母在与孩子亲子共读时,能从中总结出春节期间一起完成的活动清单。


“‘中国年’原创图画书系列”也提供了另一种阅读方式——通过微信扫一扫,读者能登入 彩色斑马公众平台,聆听由本书内容改编的 6 个故事。季萌介绍说,彩色斑马平台上的春节系列 故事,在本书推出前每集播放量达到六七千次,在图书出版后,如今单集播放量已过万次。    


别样视角  诠释节日    

中国的春节也有国际范儿。每年春节,全球华人共襄盛举、参与各种节庆活动,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年俗文化。春节前在网络热播的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新年》是影 视方面的代表作,而一些中外合作的春节主题图书,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反映。海燕出版社推出的绘本《斗牛兽》由中俄两国合作出版,它由专门创作、翻译儿童文学作品 的作家刘嘉路执笔,俄罗斯插画家伊戈尔·欧尼可夫绘著,讲述了关于中国传统“年”文化的由 来以及“斗年兽”的民间故事,让孩子们从中了解文化传承。  

  


如果说,《斗年兽》是偏重中国风的经典故事,那么,创造出“奇先生妙小姐”经典形象的 英国作家罗杰·哈格里维斯,则用地道的英式幽默诠释了中国年。《奇先生妙小姐·欢欢喜喜过大年》一书责任编辑童欣告诉记者,这本充满中国元素的西方风格绘本,是作者罗杰·哈格里维 斯为了感谢中国读者,特意为中国读者创作的。    


《奇先生妙小姐全译本》用活泼有趣的人物形象、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地诠释了孩子们成 长中会遇到的各种毛病或难题。这套在英国畅销多年的图书一经推出,就受到国内小读者和家长 们的欢迎。童欣介绍,罗杰·哈格里维斯在 2016 年 5 月提出专门为中国创作一本童书后,编辑与作者最终敲定了以最能代表中国元素的春节作为主题,开始了共同创作文稿的过程。“因为西方人不太了解中国习俗,我们编辑发送了大量的关于中国南北方的过年习俗图文资料,给作者提供创作思路。”童欣说。    

错误先生将福字倒着贴,歪打正着地贴对了福字;袖珍小姐在元宵节放孔明灯时被花灯带到 了半空中;吝啬先生将压岁钱发给了自己⋯⋯《奇先生妙小姐·欢欢喜喜过大年》一书保持了原 作简洁的风格,用一个个幽默的情节,将中国传统过年习俗串联起来。    


绘画唤起  集体记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作家老舍的 散文《北京的春节》是广为读者熟知的名篇。在蒲蒲兰绘本馆的策划下,画家于大武以国画的笔法,还原了老舍笔下的老北京,唤起春节在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   

 在绘本《北京的春节》中,读者能看到大人们的忙碌、孩子们的热闹,书中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团圆气氛。于大武此前为《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作品绘制插图。谈及这次创 作与以往创作的不同之处,他告诉记者:“我从小在北京长大,对于北京民俗和传统文化很感兴 趣,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古典文学题材相比,用绘画表现北京的风俗,我创作起来更有激情。”

于大武在与读者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认为这本书的图画能够让孩子们更形象、直观地 了解北京过去的年俗文化,为孩子理解传统文化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绘本这种形式比较适合表现年俗文化。老舍先生写北京的春节,不只是节庆、仪式,更多的是一种带有情感的文化, 他提供了很好的文字基础。”于大武告诉记者。    


2017年蒲蒲兰绘本馆又策划了有关春节主题绘本《打灯笼》,画中有雪、有村庄、有灯笼、有 孩子,童趣在画面中流动,年味在灯笼中闪动。打灯笼是陕西省武功县地区正月十五的一种风俗 习惯,作者借小女孩招娣从期盼挑灯笼,到点亮、燃烧、熄灭,再到重新心怀期待的温暖描写, 表达了对传统渐渐丢失的一种不舍,淡淡的离别乡愁,以及在怀抱希望中慢慢长大。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江南重要的民间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桃花坞新年画六十年》一书展示了该民间艺术近 60 年来的创作成果,获选“2016 年度中国最美的书”。有专家认为,这本书不但填补了解放后桃花坞年画研究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对抢救和保护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优秀传统民间工艺的继承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春节期间,捧起这样一本赏心悦目的书,将为新春佳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章来源

本文选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7 /2 /3 / 005 读周刊



往期精彩回顾

1.教学视频|一节充满“人情味”的“年”度绘本课——《团圆》

2.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谈《团圆》成功之道 及 给原创图画书的启示(上)

3.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谈《团圆》成功之道及给原创图画书的启示(下)

4.故事讲读之《团圆》



 • end • 

主编 | 姚颖老师

本文编辑 | 陈威然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部分图片和音频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绘本教学公众号!


以绘本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