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感悟| 这碗“汤”,是幸福的味道啊!
幸福的绘本阅读
——我谈《石头汤》
第一次听说绘本还是在大学的儿童文学课上,对绘本的兴趣源于那情意绵绵的《猜猜我有多爱你》
源于那述说缺陷与满足的《失落的一角》
源于那微笑面对生活中所有苦难的《妈妈的红沙发》
绘本的文字不仅具有故事性,而且具有自然美妙的旋律,总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人类内心某种最真的情感,从那一刻,我爱上了绘本阅读。走进绘本,我就被那用诗的笔触,细腻、含蓄、优美地表现着文字所无法表现的意蕴与感觉的图画所深深吸引,那些耐人寻味的故事总能传达出震撼人生的哲理。书中的情感在我的内心荡漾,如此浩大,如此汹涌,淹没我原本平静的心,好想把这份感动传递给每个人,特别是可爱的孩子,好想唤醒他们内心潜藏的意识,鼓励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我再次翻开《石头汤》时,这种感觉愈发的强烈,我决定在阅读课上将这碗“石头汤”送给孩子们。
这是个源自欧洲传统的民间小说。故事中讲到,三个和尚来到一个饱经苦难的村庄,村民们长期在艰难岁月中煎熬,心肠变得坚硬,不愿意接纳任何人。可是,和尚们用煮石头汤的方法,让村民们不自觉地付出了很多,更明白了付出越多回报越多,分享使人更加富足,幸福就像煮石头汤那样简单的道理。
《石头汤》内页
上课伊始,我便和学生聊起了“汤”,当我说要送给他们一碗“石头汤”时,所有的孩子都瞪大了眼睛,“石头汤能喝吗?”“石头汤是石头做的吗?”“如果石头汤真是石头汤做的,喝了会生病的。”等等一系列的质疑扑面而来,显然这节阅读课已经吸引了学生们的好奇。当我告诉孩子们其实石头汤是一本书时,他们脸上的疑惑依然没有消失,好像迫不及待地等着我为他们讲述故事。为了给孩子们创造宽松的阅读环境,我利用和尚们来到村子前后,煮石头汤前后所呈现的不同图片进行对比,引导孩子们“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多样的形式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当一个个村民将自己家中的东西奉献出来时,孩子们说他们想到了我们的班级也好像这个村子,每个同学奉献一点,我们的班级会越来越好。这节课,孩子们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发挥想象,透过细微的图片细节感悟幸福。
合上《石头汤》,我对学生说“幸福就像煮石头汤一样简单,在你们的眼中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就是每天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
“幸福就是在同桌忘记带笔时我借给他一支。”
“幸福就是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努力获得了运动会比赛的第一名。”
“幸福就是我们在体验生活时互相帮助。”
这时一个孩子举起了小手说:“老师,幸福就是此时此刻,我们在听你讲故事,因为你送我们的石头汤,让我懂得付出是一种快乐,让我觉得很幸福。”
听到他的话,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幸福其实真的是不计回报的。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养尊处优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付出与分享这样的字眼在他们的生活中甚少出现,更别提去做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书不是我们唯一的任务,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对于语文老师来讲是责无旁贷的。有时候说教未必是最有效的方法,于是我选择了和教学相关的绘本让学生去体会领悟。我想这大概就是绘本的魅力吧,没有过多的文字,但字字入心,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着情感。
和孩子们一起聊石头汤,我们品出了幸福的味道。相信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时,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学生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我把自己对绘本的喜爱带进到了工作中,希望和我的学生一起畅游书海。同样,我也把对绘本的爱融入到生活中,送给我的女儿,绘本拉近了我们母女的距离,让我体会到了爱的力量。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沙发上,温暖的感觉总会让我想起《石头汤》,看着女儿玩耍时天真的笑脸,我说“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是妈妈上大学时最喜欢的故事。”女儿兴奋极了,扬起小脸,依偎在我身旁。于是,那个温暖的午后,我再一次品味了幸福的滋味,虽然我的女儿还不足三岁,但是这个幸福的故事却吸引了她,合上书,她对我说:“妈妈,这石头汤真好喝,我也要和别人分享。”那一刻,我是幸福的,绘本的魅力在于它总是用最简单的图画和文字向我们传递了最真挚的情感。于是,我摸摸女儿的头,说:“是的,我们要分享,分享会让我们更幸福。”我一直在想,故事中的阿福、阿禄、阿寿再离开那个村子后会怎样,他们给那个饱经风霜的村子带去了幸福,走出村子,他们还会向哪里出发?
是的,每次看《石头汤》,我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感悟。带着对绘本的热爱,希望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幸福。
作者简介
王晨
辽宁省实验学校鲅鱼圈合作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就转到朋友圈分享吧
往期回顾
• end •
主编 | 姚颖老师
本文编辑 | 张睿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部分图片和音频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绘本教学公众号!
以绘本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