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征文选登| 如何培养学生绘本阅读素养?理论和案例都在这里了!(下)

杜娟 绘本教学 2021-05-26

第三届全国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研讨会征文选登


绘本阅读素养评估的内容与方式初探  (下)

——以《桃花源的故事》为例


 杜 娟

绘本阅读素养评估的内容与方式探索


PISA对“阅读素养”的定义:以开发知识、潜能和参与社会生活为目的,对阅读材料(或文本)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PISA以三个不同的维度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素养:

1、阅读不同类型的材料或文本;

2、学会使用不同情境的文;

3、完成不同类型的阅读任务。


PIRLS认为,阅读能力就是学生能理解并运用书面语言能力,从所读的各类文章中建构意义。学生能通过阅读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和享受阅读的乐趣,它将阅读能力分为四个层次:获取信息、直接推论、诠释并整合观点、评价文章内容和表达形式,四个层次的难度水平是依次递增的。“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在《课标》以及国外成熟阅读素养评价体系的指导下,笔者确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评估《桃花源的故事》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体现的阅读能力。

表一:绘本阅读素养评价量表

                                             

我们在确定阅读素养评估内容时,就要进行评估标准的制定。由于绘本本身特性,学生阅读时参与到图画、文字中,专心于书中想象的情境、事件、环境、行为、因果关系、人物、氛围、情感和观点,并且享受语言本身。教学过程中的阅读评估载体,多为开放题。那么教师在建构问题时,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评分标准就要为评价学生的回答提供清晰的标准,以保证开放题评分的信度。评分指导需要足够明确,以便能够给所有恰当的答案合适的分数并排除所有不恰当的答案。


评分标准最初的制定是与相应的教学流程中的问题编制一起进行的,评分标准产生于对某题所评价的理解过程的考虑,同时评价标准确定出每道开放题所期望的答案。因此,在预测中仔细审查和分析学生的答案对于最终确定评价标准和选择样例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内容,笔者确定了以下水平等级,用于将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行量化评价。


(一)从教学环节设计探索绘本阅读素养评估的内容


《桃花源的故事》文字简单优美,配图清新隽永,小学高段的学生对此绘本的学习充满兴趣,教学中适时的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朗读文本,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起到“悦读”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在课前对《桃花源的故事》进行了充分的阅读。这个阅读分为两部分:一是亲子阅读,二是学生独立阅读。成人用声音朗读故事中的文字给学生听,当学生在独立阅读时,就能够从文本的画面回忆起成人所朗读的内容,学生就更容易形成图画语言、听觉的“和视觉的“书面语言”(文字)三者之间的链接,从而促进学生书面语言意识和能力的发展。这种“读故事”能促进学生对绘本的阅读行为中从口头语言发展到书面语言。由于《桃花源的故事》这本绘本中大部分的故事都属于书面语言故事,这种书面语言故事给学生提供了接触、感受、理解书面语言的机会。随之进行的自主阅读,学生在重复翻阅的过程中,会逐渐从口头语言故事发展到书面语言故事,从不关注文字的书面语言故事发展到关注文字的书面语言故事,从忽视文字的书面语言故事发展到部分关注或整体关注文字的书面语言故事,就能使学生获得从故事开始到故事结束的整体阅读经验,并逐渐掌握预测、猜测等阅读策略,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教学环节。


1

品说桃源美:信息提取助力综合理解

课堂提问是用得最为广泛的发展性评估方式。课堂观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较弱的环节是利用有效的提问作为发展性评估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针对阅读过程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讨论。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提问”和学生一起探索文本。


【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品味桃源美

播放绘本美景的幻灯片,让学生进入桃花源的世界。


导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课前的阅读,静静地思考两个问题:

1、渔翁怎么进入的桃花源?

2、桃花源美在哪里?


【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

以图画幻灯片渲染情境,带给学生感官享受,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导入提问。品说桃源之美,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角度,加深学生对书面语言文字内容的理解,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同时,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在读中更好地品析文字。


图画并不比文字更具体,更容易理解。诺德曼认为绘本中图画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带来的美学感受,而在于图画是故事信息的来源。绘本所描写的视觉事物是绘本大部分信息的来源,视觉事物在情境中主要透过象征主义和文化符码来增加分量,当我们熟悉了情境后会注意到特定的细节,这使我们在诠释时能赋予细节更多的分量。那么,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前阅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绘本图画的兴趣、掌握的基本阅读与翻页技能,是否关注图画细节,能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并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形成自己的预测;还考察其通过图画、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和深层意义的感知;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图画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三者之间的链接。



2

再现桃源美:形成解释助力鉴赏水平

有了第一环节的整体感知,接下来的重点我们就放在了对绘本深层意义的学习上,即通过绘本故事内容所传递的信息来帮助学生获得绘本故事内容的价值、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或是社会性、情感、人格等方面的成长。


在这一环节中,学会阅读是学生准确把握作者意图的基础,学生只有充分运用阅读技能,理解画面、文字信息,才有可能产生对作者所要传递深层含义的理解,并形成解释,最终走向自主阅读。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在开放性的任务设计下,阅读评估的内容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运用一些阅读策略以获取及运用信息。这种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同伴交流获得的绘本深层含义解读,对学生个体来说才是更有价值的。


【教学环节】:赏读图文,再现桃源美


导语: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有了自己的思考还不够。接下来请小组交流,讨论一下,看看我们的想法能不能形成一个互补。


一、请大家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1、小组合作,迅速默读,复习绘本内容。

2、结合《桃花源的故事》,梳理文本结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获取一个或多个隐含着的有用信息和细节。

3、通过小组讨论,绘制绘本的思维导图,对绘本相关问题作全面、准确、充分、合理、有序的阐释。


二、以思维导图为框架,汇报交流小组绘制的思路,同时复述绘本所讲述的故事

能具体地想像出故事的发展过程,并进行创造性地复述,讲出故事的味道。


【设计意图】:以思维导图促理解,通过从绘本中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筛选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绘本的理解。为“评说”环节做好准备。


这一环节从阅读活动中考察学生翻阅图书的能力、观察画面的能力,以及在阅读中预测、假设并在阅读中获得验证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小组通过手中的一本书,而不是教师用PPT展示整本书,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有阅读水平与绘本的图画和文字进行互动,在翻阅的过程中进行预期、假设与验证、思考,从而获得对绘本的二次理解,表现并发展自身的阅读能力,教师也能从学生的独立阅读中观察、评价学生的阅读兴趣,发现学生阅读的难点和学生阅读技能的个体差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读,利用书中提取的信息进一步讨论,阐释有关问题,并联系自身阅读经验,充分使用文字和图画中的信息,对文字和图画中的关键词语、关键细节、人物行为、事件、写作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和观点等进行充分、合理的解释,从而形成对书更为具体和完整的理解;进一步讨论绘制思路,概括书的大意,读懂图,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讨论的过程,教师要能确认讨论是活的:学生可以从中互相学习,而不仅仅是交换彼此主观的意见而已。也就是说讨论过程是一种多元、主体、弹性的开放状态。讨论后,小组合作进行创造性地绘制,最后介绍展示。教师则针对学生创造性的成果展示,进行评价,评价既可指向学生的讨论效果,也可指向学生的阅读态度,还可指向学生的讨论方法。这样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重新感悟,使之有更加深入的品味。


3

评说桃源美:作出评论习得批判性思维

第三环节学生会在自己熟悉故事的基础上,进而感受绘本的文学美和艺术美,从而将阅读活动的重点放在故事中的语言、结构、人物特征、情节变化的理解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进一步拓展教学的范围,引导学生分析绘本故事所传递的深层含义。《桃花源的故事》是由文言文改编的白话文,也是由散文改编而成的故事性较强的图书。因此本环节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能依据个人观点对书的内容和信息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判断和评论。


【教学环节】:结合经验,评说桃源美


导语: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2、桃花源,作者向往的是什么?(提示:请从四个角度来考虑 )

A、环境方面(优美);

B、物质方面(富足);

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

D、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思考问题,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本环节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是“批判性思维”(Critieal thinking):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有逻辑地作出主张的思考[ii]。阅读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而思维是批判性阅读的重要条件。在阅读中纳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称为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是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包括解释意义和评价两个层面,实际上也是一种求同存异的思想,它考察的是学生是否能将书中的信息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相关信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掌握文本的要点,从多个角度对绘本的内容或者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4

深化桃源之美:创意运用推动审美乐趣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承接上面的三个环节。学生在最后一环节中,需要从逐渐习得的批判性思维中,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从而进入个性化、主动思考的过程,同时它还是质疑提问和合理判断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能利用书中的信息完成实际生活相应情境的任务。


【教学环节】:对比阅读,深化桃源美


导语: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美好的生活画卷。请结合《桃花源记》,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不知有多少人曾经千方百计地寻找”桃花源?

2、读一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比《桃花源的故事》,说一说你喜欢哪种语言风格?

对比《桃花源记》,品味语言,提升审美。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绘本的内容,实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训练。



(二)从教学过程探索绘本阅读素养评估的方式


基于教学设计,本节课对学生阅读素养的评估方式有以下几个原则;

1、建立以“熟读”为主要评价指标体系的阅读教学评价细则;

2、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评价;

3、重点放在“对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和评价上。


1、阅读前侧评估表

本课的课堂教学是读后交流,因此课前对学生阅读效果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前测的主体是学生,评价者一方面是学生自己;另一方面是参与阅读的成人,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如何,不仅仅是孩子个人努力的结果,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家长对孩子进行阅读的行为越支持,孩子的阅读表现会越好。通过前测,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对“绘本”实质的认知程度。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图表。

表二:绘本阅读前测评估表


2、阅读活动评估量表

透过国际测评项目的监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选择让学生自主阅读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大声朗读效果更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够让他们目的明确,在阅读实践中主动探索,获得理解、体验感情、启迪思想。课前的自主阅读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提问环节,运用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形成性评估。那么,接下来的阅读讨论——小组合作(如图一)学习活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的表现与交流创设平台、方便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素养,促进“阅读教学评估”的动态生成,使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即时评估。

图一:小组合作流程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阅读情境,课下通过汇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评价表(如表三),不仅能了解到学生的阅读成果、还能观察到学生的思维、情感、性趣态度等,在评估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快读获取运用信息,从而使学生准确、全面深入地进行创造性理解,已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让阅读评估成为一种全面而综合的评估。

表三: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评价表

参考文献

1.SulzbyE.Children’semergentreadingoffavoritestorybooks:Adevelopmentalstudy[J].ReadingResearchQuarterly,1985,20:458-479.

2.青年认知心理学家之会(1993),《认知心理学家谈教育》,京都:北大路书房,65. 

作者简介:

杜娟,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就转到朋友圈分享吧

往期回顾

1征文选登|如何培养学生绘本阅读素养?理论和案例都在这里了!(上)

2全国绘本创编大赛优秀作品选登| 我的假日旅行日记

3征文选登|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最重要的是做到这三点!

主编:姚颖老师

本文编辑:张睿

以绘本之名,

陪您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