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说书005 读书日不完全书单:遇到好书就手舞足蹈
《明星与素琴》,云从龙著,东方出版社2017.4
初看这个书名,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真以为里面写什么明星的故事呢。恰恰相反,如果没有作者从故纸堆里的执着打捞,这位“明星”恐怕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线索来自意外收获的35封私人信件和一位普通青年的入党申请自述。这书腰封文案写得不错:“三十五封两地书,钩沉一页鲜为人知的救亡秘闻;六千里路结同心,重现一段坚贞曲折的爱情往事。”
就不剧透了。只想再说一下书名,“明星与素琴”是指贺明星、王素琴,说的是贺、王的故事,但确如作者所说,这何尝不是普通中国人的缩影,所以抹去姓氏,也是适宜的处理方式。
云从龙兄生于一九八四,但翻阅此书,好像他已历经沧桑。不过,正是韶华岁月,意气风发。本书是他的处女作,他在《后记》里邀请读者陪他走上一程。作为一个未曾谋面的读者,我相信并期待龙兄后续佳作。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美]艾朗诺著,夏丽丽、赵惠俊译,上海古籍2017.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豪气干云、不让须眉的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柔弱善感、婉约动人的李清照。
这两个李清照是同一个人吗?本书没有给我答案,但它指出了传统阅读李清照的陷阱,并示范了新的读法。
借用@伯樵·阿苏勒 在豆瓣上的评价:“在李清照研究领域确实可谓凿开鸿蒙、手洗日月~译者译笔精良、通顺雅驯,尤其还更正了原著一些历史地理学和文言文理解的错误,这等翻译态度令人激赏。”我不了解李清照研究领域的状况,但就个人而言,《才女之累》无疑更新了我对李清照的认识,以及借助李清照,了解到那些名篇词作背后的学术与思想、社会与人生。
不在“门外说书”提一下这本书,我会过意不去。毕竟这是近期从头至尾读过之后让我念念不忘的一部著作。所以就此分享一下。
《阅读的回响:汪荣祖书评选集》,文汇出版社,2017.3
本书收录汪荣祖教授近年来在两岸学术刊物和大众媒体上发表的书评文章共计26篇。作者史学修养深厚,品书论世,读史阅人,嘉惠学林之余,也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引。(后勒口上的话)
书评、书话是我好读的,一来可以增广见闻,二来,更重要的是可以按图索骥,作延伸阅读。很多人不喜欢董桥,我也觉得董先生的文字读多了会腻,但不能不承认,他的文章常有书讯,顺藤摸瓜,也挺好的。汪荣祖喜欢跟人打笔战,与姚大力在《上海书评》上就“新清史”问题往复切磋,引得内行纷纷评议,外行大看热闹,将一个很小众的学术问题“炒”成了大众关心的思想问题。
我知道有些读者对汪先生别有看法,不过戆直是书评人应有的精神,不然你好我好大家好,严肃且好看的书评就出不来了。尚未一一细读,先翻看最后一篇《追寻半世纪的踪迹》,评论的是王晴佳《台湾史学50年》。在汪先生笔下,该书不说“一无是处”,至少是大有问题,难怪王氏视书评为“教训”,在回应时对汪氏“反唇相讥”。
且不说这些是是非非,这篇书评提到的几个问题确实蛮重要的,且很有意思,故录于此。一是“迁台的大陆史家不只是以傅斯年为首的北大、清华派,南京中央大学一派由于朱家骅的关系,实先已占领了光复后台湾的史学阵地;旋因种种缘故,北派反客为主,独领风骚,而此种种缘故正待史学史作者考而得之,仅靠访问某一些史学工作者,不可得也”(276页)。二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白色恐怖对台湾史学界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三是台湾本土史学的兴起问题。
不过对于书评,我的看法始终是,可以参阅,但不必亦步亦趋,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像书中评论王汎森先生《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有些地方看上去也有一定道理,但我不会全盘接受书评的论断。另外,有前辈时常教导,读书最重要的是汲取营养,读出其中的胜义和佳处,而不是一味挑错。这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尤其要紧。
《伯希和传》,[法]菲利浦·弗朗德兰著,一梧译,广西师大2017.1
老实说,感觉不过瘾。“我越深入研究,越发现伯希和具有多面性,正如在印度和中国经常见到的多头神仙或多头魔鬼那样。”伯希和这样的庞然“怪物”,自然是很不好写的。期盼有中国学者写出一部可读性强、学术价值高的伯希和传。
丹尼斯·塞诺《怀念伯希和》一文妙趣横生,让人一窥大师的性情。年前读徐俊先生《鸣沙习学集》,下册有一篇《伯希和劫经早期传播史事杂考》,脚注提到荣新江、王楠合作的《伯希和在中国(1906—1909)》,这是一篇会议论文,不知后来发表了没有。
《跨洋史话:在全球化时代做历史》,王希、肖红松主编,商务印书馆2017.1
本书分四辑:史学方法与史学史,世界史专题,北美史专题,世界史教学。
读了其中三篇,分别是包安廉《美国学界对中华民国史的近期研究》,程爱勤《东南亚与中国、印度的文明对话:从东南亚文明多样化谈起》、王希《作为政治的历史知识:中国的美国史书写与教学(1949—2009)》。
《弦诵复骊歌:教会学校学人往事》,岱峻著,商务印书馆2017.4
好几年前就听闻岱峻先生要出一本关于教会大学的新著。前几天从商务印书馆责编孙祎萌女史朋友圈得知该书业已出版,欣快之极,遂请她便中惠赐一册。刚到手,快读其中两篇,文采斐然,有料有识,并配有大量珍贵的图片。作者前有《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今又增此一佳作,可喜可贺。
《顾颉刚、钱穆与齐鲁国学研究所》一文内容,我略有一点了解,但作者叙述从容徐缓,温柔敦厚,把顾、钱两位先生的瑜亮情结如实呈现出来,却不铺张渲染。文中提及钱穆的婚外情,也是点到为止,足见作者注重史实与体谅人情之间的平衡,诚君子之风。有的细节最可反映作者下的功夫,比如严耕望、钱树棠等早年在武大挑剔任课老师,文中点出这位“倚老卖老,照本宣科”的老先生的大名。《长着青稞、飘着经幡的田野——战时成都的藏地研究》主要讲述了李安宅、任乃强等先生在烽火连天之际从事藏地研究的故事,曲折感人。
岱峻先生不仅广搜博览相关文献,还做了不少访谈,为一些人和事留下更丰富、更生动的记录。从所阅两篇可知,有的访谈是2004年、2005年做的,可以看作本书的准备期;从《后记》可知,作者专事写作就足足花了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精心打磨,用志专笃,令人感佩。“既怕有负先生,更怕有误后生”,如此慎重对待自己的作品,在追求所谓十万加的时风下,可谓凤毛麟角了。博雅君子必不负作者的诚意和苦心。
《名家治史:方法与示范》,罗志田主编,中华书局2016.3
本书序言曾在澎湃私家历史栏目发过,题为《罗志田:怎样向名家学习治史方法》。根据版权页,此书是2016年3月出版的,但久久没有看到上市的消息,很快就遗忘了。后来偶然在朋友圈再次看到本书的消息,立马搜了各大网站,都没有结果。于是向中华书局徐总讨了一本,承他帮忙,终于找到此书——该书是书局设在成都的公司运作出版的。
想来不少感兴趣的读者都不知晓本书的内容,就把目录抄在这里,同时制作一个豆瓣条目。
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
蒙文通:孔子与今文经学,治学杂语(选编)
蒙思明:考据在史学上的地位
缪钺:清谈与魏晋政治,论宋诗
吴天墀:中唐以下三百年间之社会演变——庆历变革与近世社会之形成(上)
任乃强:“藏三国”的初步介绍(1944年)
冯汉骥:王建墓内出土“大带”考,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属问题试探
李思纯:史学原论·译者弁言
卢剑波:古希腊语的历史发展
赵卫邦:印度贱民处境在近代的变化
谭英华:十六至十七世纪西方历史思想的更新,试论马考莱的史学
——本书凡十六篇。说来惭愧,此前只读过一篇,即收入三联版《蒙文通学记》的《治学杂语》一文,今次重读,正应了“温故而知新”的老话。经典是常读常新的,就是指《治学杂语》这类华章吧。
吴天墀先生那篇足足有七十页,尚未细读,但见注释里多次出现“整理者按”——恕我孤陋,这样仔细的整理者太少见了。恰好该文附有《整理后记》,整理者是刘复生先生,他说:
在跟随先生学习宋史期间的1986年春,有幸获读先生赐示的手书未刊稿……原稿未明作于何时,从引用现代人的撰著来看,……时间最晚者为1948年。……罗志田教授认为,这篇“气象宏阔的大文字”可能就是当年“没有来得及晚成的本科毕业论语文”(《为史学开出光焕之新景——纪念通儒吴天墀先生》),这是可信的,如此则本文初稿的撰写时间应在1937年左右。
八十年前的本科论文写到如此地步,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此等“学霸”,只有“膜”的份啦。另,北师大出版社去年出了《吴天墀文史存稿(增补本)》,值得留意。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胡鸿著,北师大出版社2017.3
本书要探讨的正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华夏、华夷秩序以及非华夏人群的华夏化问题。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只有一个核心,即华夏是什么。只有准确认识了华夏的本质,才能定位非华夏,才能理解两者之间的华夷秩序,才能讨论华夏化的途径。(导言摘录)
气魄宏大的一部学术专著。作者一九八六年出生,毕业于北大历史系,驾驭如此重要且复杂的历史问题,且采用各种手段竭力探求,称为少年英才应不为过。对于那段历史,我完全外行,但读来颇受启发,比如“走出族群看华夏”,倡导从政治体的角度探究秦汉魏晋时期的“华夏问题”。另,阅读该书,提醒我不少著作和论文需要细读、重读,比如罗新《王化与山险——中古早期南方诸蛮历史命运之概观》,比如鲁西奇《释“蛮”》。
《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美]葛凯著,黄振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2第二版
好书再版,总是好事。
收到这本书时,正值韩国乐天在中国某些媒体上几乎处于“人人喊打”的境地——略微让人宽慰的是,好像比当年家乐福门口聚集着一堆群情激奋的“爱国者”稍好一些,很多人对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爱国”深感忧虑。不管怎样,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早就不新鲜了。《制造中国》讲述的就是抵制这货抵制那货(就是不晓得抵制蠢货)的故事。其中“男人形象的民族化”、“女性消费群体的民族主义化”、“塑造爱国企业家”三章(节)——看到这等题目,就诱人得很。拿男子形象来说,所谓人靠衣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就是一个剧变期,新民国政府早期就“迅速而且有力地为男性形象制订了新标准,即:无辫子的发行、前额不留发、穿着西式服装”。于是乎,孙中山式的西装革履就成了当时“标准男人”的装束。由此可见国货运动影响之一斑。
尤其悲哀的是,“中国人要用中国货”的国货运动在二十世纪烙下了深刻的印记,迄今仍时不时跳出来煽风点火,余威不减。优质的“国货”固然可以用,但把“国货”当作噱头,大肆宣传唯有使用“国货”才算“爱国”的“歪理”,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人物、文本、年代——出土文献与先秦古书年代学探索》,李锐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3
在豆瓣上看到本书目录,第一章第一节“《先秦诸子系年》的问题”,立马来了兴趣。
对现代中国学术史有所了解的都知道,《先秦诸子系年》是钱穆早年的一部代表作,备受称誉,陈寅恪就评论说,“自王静安后未见此等著作矣”。而本书作者指出,从银雀山汉简出土以来,这部名作暴露出很多问题。因为传世文献的限制,钱氏此书只能估定诸子的生卒年。有鉴于此,作者认为,应该看重诸子的游仕活动,而不是生卒年代,毕竟在先秦乃至秦汉时代,只有孔子及其弟子等极少数人可以明确考究其生卒年。这项工作,钱穆在书中做过不少,但这些成果被生卒年考订给掩盖住了。
第二章“出土文献与古书年代考辨”,就我阅读部分而言,基本上是在余嘉锡、李学勤、李零等先生的基础上发挥。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作者说:
在胡适、顾颉刚发动疑古的“史学革命”之际,他们已经知道了王国维用甲骨考辨商代世系的成绩,但是故意在《古史辨》第一册的二人通信中删去了部分内容,《古史辨》第一册也只选录了王国维《古史新证》的第一、二章,而没有最重要的以甲骨证商史的内容,还特意加跋文驳斥,这恐怕都是为了鼓吹“东周以上无史论”,为“史学革命”张目。
不知确否,有待考证。
《立体的历史:从图像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邢义田著,三联书店2014.10
这是“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之一种,买来很久,却未能通览。一叹。
“杜正胜、洪金富、许雅惠、王辉、马怡、侯旭东、刘晓芸、黄琼仪、游逸飞或指正错误,或提供材料,衷心铭感。”邢义田先生在自序中写道。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我觉得应该把古人留给我们所有的材料,文字与非文字的材料,通通纳入视野和思考,才能较全面地掌握和了解古人想些和做些什么。”
本书共四讲,都是以图像为中心考察历史与文化,真正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值得一提的是,四次讲座都有本可据,四篇论文均收入中华书局版《画为心声》,有更详细的讨论。而三联版《立体的历史》很有现场感。参互阅读应该蛮有意思的。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巫鸿著,三联书店2017.1
与《立体的历史》属于同一套丛书。是作者在2015年复旦讲座基础上的整理稿。
全球史是当下史学界的一门显学,也是史学发展的趋向之一。以“全球美术”为框架叙写新美术史,在作者看来有两个更为实际的方法,一是“历史性的全球美术史研究”,从“跨地域”的视角入手,而不是画地为牢,局限于“中国”、“日本”等地域边界;一是“比较性的全球美术史研究”,是“跨传统”的,可以由不同地区的美术史专家就同一个主题作比价性的探讨。
这次巫鸿先生站在全球的视野下看待中国艺术,他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传统中国美术对整体的人类美术史作出了什么最独特,因而也是最有价值的贡献?所谓“最独特”,“不是说类似的艺术形式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美术传统中不存在,而是说它们在传统的存在不具有中国美术中的持续性和深刻性”。作者的四个备选答案是:礼器、墓葬、手卷、山水画,分别对应器物、建筑、媒材和图像。
《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麦可尼尔父子著,王晋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
前面说了,全球史是史学研究新趋向之一,眼下正如火如荼。
能够把自家大名冠于“全球史”之前而当之无愧的,除了麦克尼尔(J. R. McNeill,W. H. McNeill)之外,恐怕寥寥无几。
吴于廑先生说,“世界历史是长卷的江山万里图,没有全竹在胸,画不成这样的长卷。”而《麦克尼尔全球史》大概就是这样的江山万里图。是书附有进一步阅读书目(20页)和索引(30页)。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沈书枝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1
书枝是豆瓣红人。“红”总有“红”的理由——她的记忆感超乎常人,对细节的把握超乎常人,调遣文字的能力超乎常人。因由文字的柔性与性格的坚韧,《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颇受读者的青睐。
开篇是《姐姐》——那时候我还在北漂,听她说过这个题目(要么就是某次出差,听她聊起手头正在写的作品),很想拜读——头一句话爽脆利落,为全书定下基调:“关于幼年的记忆影影绰绰存在一些。”继续读下去,我只能说,这是我喜欢的叙事的腔调。不一会儿来了一句:“我们的房间里两张床,一横一竖,大姐和二姐睡横,三姐、我和妹妹睡竖。”——这五姐妹难不成都是练平衡木出身,功夫了得啊。如果让我来写,估计会写成:“大姐和二姐睡横的那张,三姐、我和妹妹睡的竖的那张。”高下立判,妍丑毕现。唉,还是继续读书好。
书枝的文字简净,细腻,绵密,不管有没有农村生活经验,都会产生共鸣,因为那些深深浅浅的细节背后有时光的情意,像春天的太阳,温热,但不灼人。这种共鸣会引诱读者打开记忆的闸门——哦,或许有一天我也会涂上两笔,算是东施效颦,呵呵。
据前勒口介绍,小清新一九八四出生。那么,这篇“门外说书”一首一尾就照应上了。那么,就此打住罢。
~~~敬请关注本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