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铭铭主编《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出版

随读随写 2019-05-20

王明珂:寻羌经验对我的学术研究至为关键

安德森:第一次田野工作的秘诀

王明珂先生印象记:“反思”远比“解构”重要

刘永华:历史学家的人类学与人类学家的历史学


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

作者: 王铭铭主编 
出版社: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 2019-2
页数: 664
定价: 8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3921503

  

透过58部西方人类学经典著作

勾勒20世纪西方人类学“故事”的主线

 

◎ 编辑推荐

为了求解一些关系到人的自我认识的问题,人类学家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游走于琐碎的事物与抽象的观念之间,思考关于人自身的宏大叙事。并最终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丰硕的学术遗产。

《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遴选了58部西方人类学经典著作,并对其学术脉络进行梳理,以便为普通读者也提供一条初窥人类学全貌的有效路径。对这些著作的介绍,包括基本内容、叙述框架、关注的问题、学理依据、相关的争论和背景,以及简要的评论等等。同时辅以著者生平及其主要著作的简介,有兴趣的读者还可以按图索骥,延伸阅读。

 

◎ 内容简介

20世纪人类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完成了从古典向现代的蜕变。60年代以来,其面目的多元化进一步加深,近年来虽有不少出色的研究,却没有了之前作为学派的中坚力量,导致学术理路芜杂不精,更使学习者感到困惑。

本书便是以改变人类学现状这一使命为编辑宏旨,对20世纪的著作遗产加以整理,意在梳理学术脉络,为读者提供科学的人类学入门阅读指南,使读者准确把握人类学思潮的流变。作为一部导读性的编著之作,本书勾勒出了20世纪西方人类学“故事”的主线。

 

◎ 作者简介 

主编王铭铭,人类学家,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王铭铭作品宏富,其代表作包括田野志《溪村家族》,探讨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及其现代命运的《逝去的繁荣》《走在乡土上》《西方作为他者》,学术随笔《漂泊的洞察》《无处非中》《心与物游》,以及人类学导引作品《人类学是什么》(2003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同时主编有人类学专业期刊《中国人类学评论》。

 

◎ 目  录

凡例
述评者简介
第一部分 《指南》导读
非专业读者如何使用《指南》
专业研究人员如何使用《指南》
专业本科和硕士教学如何使用《指南》

了解一点人类学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 主要著作指南
第一阶段:1902—1945 年
《巫术的一般理论》(1902) 马塞尔·莫斯 著
《土著如何思考》(1910) 吕西安·列维-布留尔 著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 爱弥尔·涂尔干 著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1919) 马歇尔·葛兰言 著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 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 著
《安达曼岛人》(1922) 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 著
《人与文化》(1923) 克拉克·威斯勒 著
《礼物》(1925) 马塞尔·莫斯 著
《两性社会学》(1927) 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 著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 弗朗兹·博厄斯著
《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 玛格丽特·米德 著
《人类史》(1931) 格拉弗顿·埃利奥特·史密斯 著

《文化模式》(1934) 鲁思·本尼迪克特 著

《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1937) 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
《文化论》(1940) 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著
《努尔人》(1940) 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
《大转型》(1944) 卡尔·波兰尼 著
《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1945)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自由与文明》(1947) 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 著

第二阶段:1949—1973 年
《文化的科学》(1949) 莱斯利·怀特 著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 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 著
《上缅甸诸政治体制》(1954) 埃德蒙·利奇 著
《原始人的法》(1954) 亚当森·霍贝尔 著
《文化树》(1955) 拉尔夫·林顿 著
《忧郁的热带》(1955)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东非酋长》(1956) 奥德丽·艾·理查兹 著
《结构人类学》(1958,1973)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社会人类学》(1962) 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
《野性的思维》(1962)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部落社会的政治、法律与仪式》(1965) 马克斯·格拉克曼 著

《等级人》(1966) 路易·杜蒙 著

《洁净与危险》(1966) 玛丽·道格拉斯 著
《号角即将吹响》(1968) 彼得·沃斯利 著
《仪式过程》(1969) 维克多·特纳 著
《自然象征》(1970) 玛丽·道格拉斯 著
《文化的解释》(1973) 克利福德·格尔兹 著

第三阶段:1976—1996 年
《文化与实践理性》(1976) 马歇尔·萨林斯 著
《嫉妒的制陶女》(1978)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南美洲的魔鬼与商品拜物教》(1980) 迈克·陶西格 著
《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1981) 马歇尔·萨林斯 著
《尼加拉》(1982) 克利福德·格尔兹 著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1982) 埃里克·沃尔夫 著

《想象的共同体》(198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著

《地方性知识》(1983) 克利福德·格尔兹 著
《时间与他者》(1983) 约翰内斯·费边 著
《论个体主义》(1983) 路易·杜蒙 著
《亲属制度研究批判》(1984) 大卫·施奈德 著
《物的社会生命》(1986) 阿尔君·阿帕杜莱 主编
《从祝福到暴力》(1986) 莫里斯·布洛克 著
《制度如何思考》(1986) 玛丽·道格拉斯 著
《形成中的宇宙观》(1987) 弗雷德里克·巴斯著
《人民的传说,国家的神话》(1988) 布鲁斯·卡培法勒 著
《礼物的性别》(1988) 玛丽琳·斯特雷森 著
《作品与生活》(1988) 克利福德·格尔兹 著
《恶的人类学》(1989) 大卫·帕金 主编
《穿越时间的文化》(1990) 大贯惠美子 主编
《殖民情景》(1991) 乔治·斯托金 主编
《甜蜜的悲哀》(1996) 马歇尔·萨林斯 著

参考文献
人名及关键词索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