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种片,香港人总能拍得很好看

蒂姆德普 奇遇电影 2018-10-22


港产片中有一种传统的类型片,拍得很好看,「廉政」片。


1975年吴思远导演的这部很卖座的《廉政风暴》80年代还曾在内地上映,成为很多人的集体回忆,也是港产廉政片最早的开山作


香港拍反腐,有着扎进制度里的深厚土壤:1974年,一项重大变动使得全亚洲最腐败之地,一举成为世界清廉政治的标杆。


那一年,香港成立了廉政公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简称ICAC)



除了现实根源,香港还有拍反腐片的类型基础


香港电影擅长塑造枭雄,你看由《跛豪》和《雷洛传》组接而成的《追龙》,亦正亦邪,放到现在的华语片语境,依然十分精彩。



经典港产片中经常出现廉政公署,二者关系不可谓不密切。30多年来,廉署也经常与电影界合作拍摄「廉政」片。


更有甚者,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章国明(《点指兵兵》《边缘人》)后来还干脆加入了廉政,帮助他们建立廉署人员形象。


章国明为廉政公署服务17年,他还帮助拍摄了一系列的廉政片


正因为有这样的传统,香港电影《反贪风暴》才能成功拍到第三部,组成「廉政公署系列IP」。


《反贪风暴3》 由黄百鸣监制,林德禄执导,古天乐、张智霖、郑嘉颖 、邓丽欣等联袂主演,这时候出现可谓生逢其时。



不仅是因为两部前作积攒下足够的人气,还可以再发散下《人民的名义》的余热。


这不,影片的宣传海报的slogan就是:「反贪,以人民的名义」。



也暗含着《反贪风暴3》有着比前作更大的格局与野心。

看过《反贪》前两部,可能还有点稀里糊涂,不知道廉政公署究竟为何。


这里为大家科普一下:成立于1974年的廉政公署,本是当时港英政府用来整治体制腐败的无奈之举,没想到如今已成为香港政界清廉的代名词


廉政公署最著名的传言是请嫌疑人喝非常难饮的「ICAC咖啡」。事实上并没这种咖啡存在


这个机构的权力有多大呢?


廉政公署独立于香港已有的公务员体系,只对港督一人负责。


只要廉政公署需要,就可以随时进入任何政府部门进行调查,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政府人员必须配合廉政公署的所有询问和取证,否则廉政公署有权对其进行扣押。


甚至,廉政公署如果怀疑某名官员有贪污嫌疑,就可以直接将其拘捕审问,不需要拘捕令。


91年,《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中,郭富城演的就是最早的廉署人员


廉政公署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位,保证了现有的公职人员,哪怕是位高权重的高官,也很难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向廉政公署施压。


在相关的电影作品中,无论是王晶导演充满怀旧气息的《追龙》,亦或是表现时下香港社会状况的《寒战》系列:


《寒战》系列


尽管《追龙》与《寒战》的时间线相隔了四十余年,但里面象征着廉洁公正的ICAC(廉政公署的缩写)却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并且丝毫没有改变其最初的宗旨使命。


而对于《反贪》系列的导演林德禄来说,早年曾供职于廉政公署的经历,更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域内专家,继而能在戏剧化包装的需求之外,相对真实地呈现ICAC的形象。



然而,当系列拍到第三部,这个反贪的故事叩待讲出新花样来。


真正决定影片成败的不是反腐:而是如何继续挖掘廉政公署的潜力,讲述更加惊险刺激的警匪故事。


《反贪风暴3》粤语版预告片


《反贪1》讲的是基金会,《反贪2》关注的是马会,似乎都是颇具在地性的香港故事。相比之下,《反贪3》具有更大格局与野心!



它将视野投向内地,既使得老IP有了更新鲜的话题,又瞄准了内地这个更加广阔的市场。


影片一开场便借大陆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洪亮之口,道出了此次行动的终极目标:抓捕涉嫌贪污百亿巨款的副部级干部。



这位高官正设法通过情妇的渠道,在香港把这笔钱洗白。而行动必须得赶在洗钱完成,大老虎又尚未离境的间隙完成。



听起来,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有趣的是,饰演这位内地反贪局处长的丁海峰,同样出演了《人民的名义》 中深谋远虑、智勇双全的公安局局长。



相信这绝非巧合,影片也正是在这般巧妙的同构关系中,成功将香港的廉政公署与内地反贪总局关联起来。


换句话说,电影是借ICAC这只鸡,下反腐倡廉的蛋。



至此,作为合拍片的《反贪3》必然会被追问的一个话题也已呼之欲出:


如何弥合主旋律宣传与类型化创作之间的矛盾分歧


《人民的名义》早已凭借其复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演员们精彩绝伦的表演作过示范,而这些也素来都是香港电影人擅长的本领。



于是,当系列由一到三,古天乐的明星搭档换了一拨又一拨,故事又开始从内地转回到香港…



伴随着影片大幕真正拉开的,除了台前「反腐倡廉」的宣传标语,还得有更为复杂庞大的后台情节支撑才行。


电影中,针对贪污与洗黑钱的具体事件,出现了两个职责不同而又互不干涉的调查机构。


古天乐饰演的陆志廉作为整个系列主角,是整个ICAC光辉历史的形象化身。



而由张智霖饰演的刘保强,则是另一个机构JFIU (联合财富情报组)的负责人。



二人身处不同组织,彼此却惺惺相惜的友情,也成为经典港片中最常用的双雄模式。


远到吴宇森的《喋血双雄》、《辣手神探》,近到梁陆的《寒战》系列,都是如此。


《喋血双雄》的发哥和李修贤,1989年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正当陆刘二人苦无线索,案情也随即陷入僵局。


廉政公署内部向来神秘的L组 (内部纪律调查组)突然现身,因为组长程德明(郑嘉颖饰)收到实名举报,指陆志廉收贿1200万。



无法辩解的陆志廉即时遭到停职,甚至还将面临牢狱之灾。


而坚信朋友无罪的刘保强,为保全陆不惜与程德明翻脸,洗钱的犯罪分子还没找到,自己人却先内斗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几位反派的戏份虽各不相同,但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惨遭「黑吃黑」老大廖启智,颐养天年的社团长老卢海鹏,新任犯罪集团首脑的谭耀文,都是香港电影中再熟悉不过的面孔;


饰演反派的冯雷.


而年轻演员方面,无论是饰演高官情妇招美欣的李昕岳,还是扮演银行主任/蒙面杀手游子新的栢天男,都在影片中有着出色发挥,甚至还一度抢走了主角们的光环,着实令人感觉眼前一亮。


饰演情妇的李昕岳


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进展,电影叙事的第一重悬念:大老虎能否落马(在中国的语境下,这其实是个没有悬念的假设)


而陆志廉究竟是遭人陷害,还是查贪污的人自己暗地受贿,才是真正支撑影片情节结构的第二重悬念



作为成熟电影工业体系下诞生的商业作品,影片充分将这双重悬念的价值发挥出来,也让这部主打文戏的警匪片有了更多的看点。


由于影片涉及洗黑钱的题材,涉案金额还高达百亿,那么势必会展示种种的「洗钱」方式,也难怪会有人调侃本片是「史上最有钱港片」



而这调侃的背后,也反映出观众对于「洗钱」细节难以掩饰的好奇。


电影里,在精通各种金融游戏规则的不法分子的操盘下,观众能够「亲眼」见证一百亿的黑钱是如何在短短三小时之内迅速「洗白」的过程。



而再往深处挖掘的话,影片借助这种种的金融手段,想要表达的核心主题其实是钱权交易对人性的异化和扭曲。


作为一部以反贪为题材的影片,对金钱与权力的欲望构成了一个隐含的议题。


百亿级的涉案金额在令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也为故事情节提供了更加扑朔迷离的戏剧性进程,最终是希望让观众窥得人性在欲望驱使下的丑恶一面。



但由于影片早早定下了「反腐倡廉」的主旋律基调,对此议题的探讨更多只能浅尝辄止。


导演林德禄曾表示,「影片其实是改编自真实发生的反腐事件。」


全体主创合影,中间是导演林德禄


因此,即便本片过早地决定了包括黑帮老大、副部级高官在内的反派注定是要被绳之以法的,从而削弱了观众的观影快感。


但如若没有这部影片,绝大多数观众甚至都无从得知这些远离普通人生活的事件,更何谈对「反腐倡廉」的态度。



尽管出于各种各样的限制,此类题材的影片都或多或少有着主旋律化的倾向(这也是升级换代后的《反贪3》必须作出的妥协),但来自香港的电影工作者们,还是能够找到种种空隙,进行相对成熟的类型化创作。


或许也正因这种自觉的态度,《反贪3》才能不断突破前作的质量水准,并以反腐之名,给观众带来惊喜。


开办!

作者 ✎ 蒂姆德普

编辑 ✎ 斯特辣不耐渴


我们可能低估了张艺谋的极端

华语乐坛往事:陈张争霸史

我们对大卫·林奇的误解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