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港产鹹片标题史,也是血泪史

关注我→ 奇遇电影 2021-11-09

睇鹹片(为「方便」叙述,本文统一用这个名称),曾是香港人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


《国产凌凌漆》中周星驰「古有关云长下棋刮骨疗伤,今有我凌凌漆看鹹片取子弹」,《青春梦工场》(原名《艾薇》)中少年「拍鹹片圆梦」,都是彼时三级盛行的写照。



Ⅲ级片这个词,起源于香港的电影审查制度,依照观众年龄,划分成Ⅰ级、Ⅱ级、Ⅲ級,Ⅲ级即为18禁电影。



18禁通常都会与咸湿挂钩,在香港市井,由于Ⅲ级影片大多涉及咸湿情节,因此又有一种通俗说法——鹹片。


鹹片在香港曾经有多流行?90年代前后,鹹片票房曾一度占据院线票房46%,鼎盛的几年里,每周都能在电影院看到新片。


一间标准的片戏院外观,现在已绝迹


那些不在正规院线播放的地下鹹片更是多到数不胜数,录像带摆满书摊音像店,更重要的是,几乎天天有新片上架,看都看不过来。



行业产量爆炸,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为了脱颖而出促进销情,这时,标题圣手们悄悄上线了。


90年代当你打开香港的报纸小广告栏,满眼的都是这些标题党


他们挖空心思在标题上大作文章,为的就是争夺麻(maa4)(lat1)(lou2)们的眼球和money。


一场咸湿之战,一触即发。




其实三级标题党不是港产片独有的,在我大东亚源远流长、枝繁叶茂。


韩国片常与亲戚挂钩——《善良的小姨子》《妈妈的朋友》等等;日本片就是关键词的叠加——浓厚、初体验、痴女云云。


相比之下,港产鹹片的命名或进口咸片的翻译方式就讲究得多了,不仅强调个卖点,还要咬文嚼字,充分发挥奇巧淫技,总之就是要你——

大俗内容,最重要的就是市井亲民的包装,本土性,便是香港片片名和宣传文案的第一要素。


由此,上世纪90年代港产鹹片片名,简直是笔笔有来历、招招要你命的奇观世界。


最典型的是谐音梗(粤语称「食字」是也),粤语语境中,那些咸湿谐音总能让人心领神会。(近期天气变化大,已手动为各位靓妹添衣保暖)


粤语「乳」和「雨」同音


谐音加吞字,是这类片名的最高境界:


粤语「班」有「那些」的意思


此外,香港俗语、俚语,以及本土地标、生活习惯等也都会被融入到片名当中,读者如临其境,亲切感倍增。


「梦交交」与粤语粗口「憨鸠鸠」(傻乎乎)读音相近,「梦交」又一举双雕


作为一种亚文化,蹭主流热点出圈也是必须的,时下流行什么,你都能够在咸片里看到对应的版本。


比如西片《廿二世纪杀人网络》(《黑客帝国》香港译名)、《天生杀人狂》热映时,就有这样的咸片出现——



流行歌也一样,当时流行什么顺手拈来整什么。


90年代初期流行一时的汤宝如的《哭泣玛利》,张卫健的《弊家伙》,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甚至赵传的《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都难逃咸片的魔爪。



21世纪后的那些《一路向西》,《飞虎出征》之流,玩的都是90年代这旧套路了。


有时紧贴社会热点事件就能促销,「香港土炮艾薇之王」徐一刀就曾提到,有一年香港屯门出现了色魔事件,他马上就在屯门拍了一部《色魔工厂》,爆卖至脱销。


「香港土炮艾薇之王」徐一刀先生


档期这种热点鹹片一样蹭,各大节日都是鹹片的必争之地,什么春节档、中秋档,鹹片商见缝即入。


好喜庆哟,我真系恭喜你啊


在蹭热度和玩梗这方面,杜蕾斯都要叫他们一声师傅。



片片名花样繁多,不仅在业内形成了一种独有的亚文化,也对香港文娱产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常年玩嘴臭标题党的香港媒体最热衷桃色新闻,这类新闻的咸湿标题和描述,大多都能看到当年鹹片片名的影子。


这位八婆杂志小编肯定是睇片大的,熟悉的味道


鹹片文化在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渗透到方方面面,已经成为某种「生活方式」,你看就连那些「正经」的港产片,也不时会中出一手 ,就知影响有多大。


周星驰电影中常有的谐音梗,彭浩翔的艾薇情怀,王晶电影里的咸湿笑话,无不受到鹹片启发。


《破坏之王》(1994)


《买凶拍人》(2001)


后来舶来片的香港译名很多都延续了鹹片的命名风格,比如我们之前讲过的丁度的片,这些片名也随着港产盗版碟流传至大陆,成为几代人经典回忆。


香港片产量、影响力之大,很大程度上仰仗于香港彼时开放的风气,亦是几代人传承的成果。



香港近代风靡的咸湿文化,大概可追溯到60年代左右。


彼时嬉皮文化盛行,战后的性解放风潮也吹到了香港。鹹书及风月杂志开始在港风靡,《老爷车》《响尾蛇》等成了一时经典。



到八十年代,正经报刊杂志都会带有少少咸湿乐趣,《龙虎豹》《夜游人》等真正的咸湿杂志也成了抢手货。



同一时间,香港盛行的风月酒吧、等提供特殊服务的场所遍地开花,也给鹹片奠定了社会认可的基础。


90年代香港特殊服务,地上的是club,地下的是沐足和按摩房


情色渗透于市井,早在「鹹片」这种说法出现之前,香港的咸湿文化已经蔚然成风。


在性开放的背景下,70年代产出的一批定位不明的港产情色片,成为了鹹片的早期试水者,不过当时还被称为「风月片」,相当文雅,没有后面的赤裸直接。


最突出的是邵氏的一大波作品,产量颇丰的吕奇、何藩和李翰祥可称「香港风月片教父一代目」。


吕奇、何藩、李翰祥三人的代表作


三人凭各自专精的现代「艳情片」和古装「风月片」,在分级制度到来之前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整个70年代,香港影坛中纯粹的咸湿片其实并不多见,上述三位以外,各位老司机比较熟悉的还有杨群导演的《新官人我要》(1976)及桂治洪的《女集中营》(1973)



这两位导演的作品以cult和情色为主要卖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香港后来同风格的鹹片。


但彼时相关尺度拿捏和制作水平并不完善,这个时期产出的片,或是点到为止,或是裸露程度过火引起争议,市场表现不温不火。


「真正的港产鹹片」登场要到80年代末,两个重要因素对此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


一是日本粉红电影的大批量引进,二是分级制度的确立。



80年代上叶,日本粉红电影片大量进入香港,其中不乏票房超100万的影片,比如《警花斗色魔》(100万)《银座苏丝》(190万)等等。


浸淫日本粉红片多时,「日活」「大藏」等片商带来的日式风情已经成为了一代港男的共同回忆,对此后港产鹹片的风格和调性影响深远。


到1988年香港电影分级制度正式确立时,各家制片厂已经知晓咸片的巨大市场,此前藏着掖着不敢拍的那些镜头,如今得以靠「三级」之名推出市场而不怕被删减。

分级制度确立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立马就翻了一番,突破了13亿港币,当中42%来自鹹片。


当时香港大多数拍鹹片的都是些已名声在外的电影导演,比如何藩、王晶、邱礼涛、李翰祥等等,但也包括一些半路出家的,如商人出身的徐一刀之流。


但他们刚开始拍鹹片时都有一个共同点——「学日本」。


「土炮艾薇王」徐一刀就曾下东洋取经,他带回日本拍摄团队回香港拍片,成为当年很多香港人的「启蒙老师」。



现今打着「华人制造」招牌的「汝工作室」,都得叫他一声祖师爷了。


早期港产鹹片受日本影响大,还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大量聘用日籍脱星。90年代上叶,有约四分之一的咸片请了日籍脱星助阵。


如今以美食家闻名的蔡澜,在当时还有一个外号叫「日本通」,他对日籍脱星的引进发挥了巨大作用,足可名列香港咸片教父总统山。


年轻时的蔡澜,左拥右抱,颇为风流


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1990年时,他助力嘉禾聘用日籍脱星,消息刚出,立马吸引来了25名日籍女优竞争。


此后,蔡澜又相继投资了数部鹹片,并大批量引进日本女优,带起了一波「日籍外援」热潮。


后来蔡澜在制作《聊斋艳谭续集五通神》(1991)时,还请来了东宝摄影师左川和夫负责特技摄影。《聊斋艳谭》系列电影的大获成功,直接揭开了港产咸片热潮的序幕。



「师瀛长技」之后,香港鹹片进入鼎盛期,为鹹片专设的戏院开满大街小巷,最有名的太子戏院也有过「场场上座率超8成」的光辉岁月。


整个90年代上叶,有12部港产鹹片突破了1000万票房,其中日籍女优参演的占了3部,《玉蒲团之偷情宝鉴》(1992)更是以2000万票房刷新了咸片历史记录。



此后香港鹹片开始更加重视本土化色彩的培养,各种港产片专长元素——警匪、动作、武侠等都与咸片不分家。


《香港奇案》《玉蒲团》《蜜桃成熟时》……这些如今耳熟能详的港产系列咸片,都有着浓烈的港式风情。



而黄霑、蔡澜、萧若元等风流才子的大力支持,也为咸片增添了一丝文化色彩,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港式咸湿风味」。


黄霑主演的纪录片《大咸湿》(1992),侧面反映了鹹片文化在90年代多么盛行


由于鹹片盛行的时代与港产片的巅峰有很大的重叠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本土演员将咸片作为进军「正规军」的跳板。


「一脱而红,红而从良」,成了当年演员走红的一个常见套路。


而已成名的演员,当市场疲软时,有时也不得不下一趟海,连香港四大天王都个个有过鹹片的经历。


刘德华、黎姿《狱中龙》(1990)


90年代成名的香港影星,没涉足过三级的屈指可数,足可见咸片、鹹片在当时香港的重要性和繁荣程度。


1992年到1996年,这段鹹片的黄金四年,仅在普通院线上映过的鹹片就有217部,平均下来每周都有至少一部新片在院线上映,以录像带形式售卖的更是日日有、周周新。



港产鹹片黄金时代,至此达到高潮。


但到了1997年,香港鹹片产量出现了一次断崖式的下跌,当年院线仅12部鹹片上映。


新世纪之后,过往在香港横着走的鹹片更是已然风光不再。


萧若元监制的《3D肉蒲团》(2011)《一路向西》(2012),彭浩翔执导的《飞虎出征》(2013),钱文锜的《新金瓶梅》(2008),尝试复刻当年盛景,但难以力挽狂澜,反倒成了香港鹹片最后的挽歌。


像《低俗喜剧》《3D豪情》之流,则都沦为一味迎合市场的产物,无特色无诚意,不得不令人感叹鹹片时代远去。




香港片由盛转衰包含多方面的原因,影响最直接的事件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这一年,香港院线仅有12部鹹片上映,此后除了2003年(26部)的一次回光返照以外,港产鹹片年产量再没有突破过15部。


连香港人自己都开始调侃鹹片消失


DVD出现、盗版盛行也是压垮咸片的重要原因。


大陆音像店里的那些不知几手香港鹹片,可能曾打开无数人的新世界大门,但租赁金即便再低廉,也不会给制作人带来半毛钱收益。


再往后,互联网的发展也让观众们不再需要去影院或音像店找片,有任何需求,小手一抖,资源到手。


此外,东南亚市场紧缩、生育率下降等外部因素,也或多或少影响了鹹片市场。


英国学者Calum Waddell拍摄过一部纪录片《鹹片:香港剥削电影不为人知的故事》,片中谈到香港鹹片的现状:


「即便是那些得到了业界的大力推广的大制作鹹片,我在电影院看的时候,都有超过一半的坐席是空的。」


惨不惨,连瑟情都不再吸引。


老外专门制作的历史纪录片《鹹片:香港剥削电影不为人知的故事》(2018)


香港人拍的鹹片,如今只有香港人看,却连香港人都不爱看了。


90年代兴起的鹹片戏院,最盛时全港曾有近50家,这些戏院也随着鹹片的没落纷纷消失。


2011年,香港最后一家鹹片影院官涌戏院因店铺租金涨价8成而倒闭,很多阿伯阿叔专程前往陪官涌走完最后一程。


香港最后一家鹹片影院官涌戏院,于2011年关闭,鹹片岁月,正式落幕


连鹹片都睾飞丸走了,敢问,麻甩老矣,尚能硬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