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方方阿姨写信的这名高中生到底多大?

郁土 郁土3 2024-02-05


 
昨天上午,一篇不敢署名的《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刷屏。不久,既有赤 评的《替方方阿姨给一位高中生回信》,将 爷的《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太残 忍:不能用孩子的手放冷枪》,老 萧杂谈的《谁炮制了〈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等回应此信。

看网友所加分享按语,本不欲去拜读那名“高中生”的大作。可后来读了这些回信,就又起了兴趣,找来那篇“高中生”的信一看。

从上述复信及网友的评论来看,有人认为这名高中生是冒充的,也有人认为这名高中生太过“成熟”了点。我读后就对其中的一点起了极大的兴趣,即这名“高中生”到底有多大?

老实说,我手中并无什么有利条件去调查这个不敢署名的16岁高中生的真实情况。然言为心声,语言不外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工具,这么多年与文字打交道下来,我从那白纸黑字上面,完全可以窥见其背后所隐藏的思想面貌来。就像医生把脉,我从这些文字的脉动中,就可感受得到作者身体的情况。这些文字就又像树木的年轮,从那岁月所留下的一轮轮痕迹中,我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其年龄来。

文中说——
“我特地百度一下作家含义,结果很失望。一个说,作家就是有使命感,用优秀作品鼓舞人、激励人的人!另一个说,作家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

这名高中生自称16岁,也就是OO后了,一名OO后,恐怕是很难认同如此价值判断的,他们读网络小说,看穿越剧,玩电子游戏,这些似乎都与“使命感”“鼓舞人”“正能量”存在不少的距离。此为疑点一。

作者质疑方方——
“作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如果是假的,岂不是没了灵魂?”

这样的话语,我这名60后再熟悉不过了;相反,00后的高中生对此却很是十分陌生的了。

作者在文中写道——
“我们政 治老师讲”“老师曾教导我们”“小时候,妈妈告诉我,家丑不可外扬”。

要知道,16岁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已不会像小学生那样,动辄对别人说,“我们老师怎么说”“妈妈如何告诉我”之类了。

其实,别说高中生了,就是现在的小学生,也不会在作文中这么写了。并且,“小时候,妈妈告诉我”,何其熟悉的语句啊,这不就是朱明瑛演唱的“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大海啊故乡》)嘛,而此歌是在1983年问世并流行的,现在的高中生,恐怕根本就没听过。

据此我判断,写作此文者,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故而在写作时无意地使用了此种格式!因此,这名“高中生”,至少应该是16岁孩子的父母那般年纪了。

还有那句——
“我小时候,母亲告诉我,吃人饭,要说人话,端别人碗,要服人管。方方阿姨,您穿谁的衣,您端谁的碗?”

何其熟悉的论调啊,我从身边六十多岁的熟人中,曾不止一次地听到过。相反,从高中生的嘴中,我却一次也没听到过。如此看来,这名口口声声称自己是名“16岁的高中生”者,应该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吧。

再有这句——
“疫情面前,如果西 方国家对我们说三道四也就罢了,因为他们兽性未改,既便他们骂我们是病夫,我们也不计较,人不能和兽计较”。

这绝非一名16岁的高中生所能写出来的,倒是极有可能出自一名经历过“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方”的年逾耳顺之人的笔下。

    综合上述证据,从文中所反映出的思想面貌来看,这名高中生的年龄,至少应该在60岁以上了。

那么,问题来了,一名60多岁的人,何以要冒充一名16岁的高中生来给方方写信呢?她应该和方方是同龄人呀,双方有共同之经历,交流起来应该比这名“高中生”更加方便的呀?她为何要这么做呢?我无法解释。

根据上述分析,我只能这么推断,该“高中生”,要么是个60多岁的人冒充的;要么她真的只有16岁,可其思想面貌却苍老得像个年逾耳顺之人。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可能性!

反过来看65岁的方方,从其日记中所体现出的忧国忧民、现代G 民意识来看,倒是更像一名“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血气方刚之青年。

就在要结束本文时,我看到了方方在3月18日的日记《那时的我们,就像今天的你们》中给这名自称16岁的高中生之复信。在信中,方方真诚地回顾了自己16岁时的情况,并赠送给这名“高中生”一句白桦的诗——
“我也有过你们这样的青春,那时的我们就像今天的你们”。

我想对方方说,您的这些话,她无法听懂,因为她根本就没有青春。
二零二零年三月十九日晨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常见思维谬误举隅:偷换概念

从“山川异域”到“八闽来助”

如何面对谬 论?

常见思维谬误举隅:错误归因

常见思维谬误举隅:神奇的归谬法

常见思维谬误举隅:戏 子误国论

郁土: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给方方阿姨写信的这名高中生到底多大?

郁土 郁土3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