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通医疗队驰援湖北(53)党旗引领,“南通铁军”勇毅冲锋

健康南通 2022-01-17



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2月28日晚7点半,南通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灯火通明。通过网络视频,南通将奋战在武汉体育馆方舱医院、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黄石大冶市人民医院等10个阵地上的援鄂医疗人员集结,正式成立南通市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总支,让高高飘扬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党旗,引领白衣战士们不惧艰险,持续冲锋。
大年初一,南通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出征。
自大年初一首批23名援鄂医疗队员紧急出征至3月7日,南通市累计选派120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抗疫一线,其中共产党员48名,省管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也派出18名队员。他们来自全市20多家医疗机构,涵盖从90后到60后不同年龄层次,很多人之前并不相识,虽然混编作战,却迅速在党旗下集结为一支“铁军”,以过硬作风和精湛医术鏖战病毒,赢得患者普遍好评。面对鲜红的党旗,他们许下铿锵誓言:“莫问归期,不彻底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我们决不收兵!”
逆行,逆行,冲向病毒肆虐的战场
“逆行逆行逆行/天使在逆行/爹娘的孩子啊/孩子的爹娘/你/甘于奉献/用大爱无疆割舍了儿女情长……”大年初一傍晚,南通首批23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在送走了勇敢逆行的同事们后,58岁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仲崇俊心潮澎湃,激情写下诗歌《逆行 逆行 逆行》。这位曾在2008年率队赴汶川救治伤员的“白衣老将”,渴望和同事们一起冲向病毒肆虐的战场,早早向组织提交了去前线的申请。
1个月后,2月24日凌晨4点,多次请缨的仲崇俊终于如愿以偿。作为第二批江苏对口黄石支援队的领队,他带领36名队员背上行囊,星夜出征。出发前一天晚上,仲崇俊激动得一夜未眠:“救死扶伤、帮助病患是我最开心、最愿意做的事情!” 
救死扶伤是医者本能,更何况,国家征召、同胞渴望!
南通援湖北第二批医疗队出征。
首批23人,分配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江夏区中医医院;第二批4人,分配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第三批7人,分配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第四批30人,分配在武汉市体育馆方舱医院工作;第五批9人,分配在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第六批16人,分配在黄石大冶市人民医院和黄石大冶市中医医院;第七批11人,分配在黄石市中医医院和黄石市中心医院;第八批37人,分配在江苏省医疗队心理干预小组、黄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黄石市中心医院、黄石市中医医院、黄石大冶市人民医院、阳新县人民医院……短短一个多月,包括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内,已有8批白衣勇士从南通踏上驰援湖北的征程。
虽然家庭各异、年龄不同,他们却都有请战“理由”。“我没结婚、没孩子,科里的姐妹中我负担最轻,派我去!”南通市中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瞿留这样向组织申请。“国家有需要,我怎能袖手旁观?”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吴霞这样说服因车祸而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为人子女我亏欠父母一声道歉,为人父母我亏欠子女很多陪伴。但关键时刻不上,对不起胸前的党徽!”56岁的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黄利民这样告诉自己。
虽然火速集结、星夜成军,他们却纪律严明斗志高昂。“行军就像打仗!”第二批支援黄石的37名队员从无锡乘车去湖北,动车停靠仅2分钟,所有人齐心协力,100多件行李和相关防护物资在120秒内全部上车。“检查‘弹药’,准备战斗!”第一批支援黄石的16名队员抵达驻地已近零点,不顾旅途劳顿,放下行李立即整理物资,直到凌晨3点多才休息。“再难也得挺住!”如东县人民医院护士姐妹花桑合珍、李慧在黄石都出现了水土不服,为了不在工作时上厕所,她们就提前吃药硬抗。
一批批医疗队步履铿锵朝湖北进发的同时,南通一个瘦小的身影也单枪匹马向着武汉逆行。“我也要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量!”24岁的于鑫慧是南通一家民营医院的护士,身高1.55米,体重仅78斤。2月16日,她在网上看到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防疫指挥部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毫不犹豫报了名,获得通过。而那时去武汉的公共交通已基本停运,她辗转20多个小时,乘火车到江西九江,再一路寻找顺风车进入湖北,最终搭乘福建支援武汉的物资车到达目的地。正在瑞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服务的于鑫慧说:“虽然不知道疫情何时结束,但我决定坚持到武汉胜利的那一天。”
把病人当家人,全情付出收获爱的循坏
2月24日晚7点,黄石大冶市人民医院重症病区。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科护士长占红霞接到一包血浆,准备给病人输入,血浆标签上的两个字映入眼帘,她顿时浑身颤抖、激动不已——南通。
这是一包家乡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血浆。1天前,南通9名新冠肺炎康复者自愿来到市中心血站,预约血浆采集,经快速检测筛选,最终3人成功捐献 550 毫升血浆。这些血浆作为南通人民送给黄石的特殊礼物,随着星夜出征的医疗队一起,火速抵达黄石。“南通护士遇到了南通血浆,太巧了!”占红霞将这个美丽的“偶遇”与患者分享,大家都既惊讶又振奋,“那一刻,我们这些身在‘隔离区’的人真切地感受到,无数人正在为战胜疫情全力以赴。大家的心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所有人全力以赴,我们迎来胜利的曙光。2月27日,湖北黄石首次实现3个0新增——新增新冠肺炎病例0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新增死亡病例0例。这是江苏对口黄石支援队300多名队员与黄石人民日夜奋战的结果。“为了胜利,再累也值得!”黄石大冶市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马航说,“支援队主要负责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在支援队的建议下,大冶市人民医院首次实施经鼻高流量吸氧等措施,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医院隔离一区原有30多个重症、危重症患者,现在多数已治愈出院或转为轻症。”
武汉同样传来好消息。3月8日,随着最后8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进入“休舱”阶段。“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倪晓辉感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正是倪晓辉和29名南通队友的阵地。“累趴了!”2月15日,南通二院ICU护士长张晓燕等5人首次入舱,就接收了70多个新病人,她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不停忙碌,11个小时不吃不喝,咬牙坚持。生命高于一切,救人重于泰山。尽管持续高强度工作,来自南通二院的医疗队员仍然挤出时间,将该院独创、曾获南通市科普二等奖的“强心健肺操”录成视频,带进方舱医院,并现场教学。不少患者练习后表示:“呼吸舒服多了,这操蛮扎实咧(挺厉害)!”
“我觉得他们没把我们当病人,而是当成家人,要不,怎么会这么付出?”南通医护人员的默默付出,方舱医院90后患者熊先生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有人说冷,他们就去协调加了被子;有人说灯太亮睡不着,他们就去协调给每人发了一个眼罩;有人说饮水机坏了,他们就跑去找人来修;有的老人年纪大了走路不稳,他们就扶着老人去方便。有一次凌晨两点,我从睡梦中醒来,一个护士正在巡房,我看到她弯下腰帮一个病人掖了掖被子。那一刻,我特别感动。”
南通白衣勇士们的全情付出,也收获了爱的循坏。在医疗队员居住的黄石大冶市阳光沙滩假日酒店,不时有陌生人送来水果、牛奶、巧克力。从酒店走到大冶市中医医院需30分钟,大冶一群私家车车主自发组建接送队,每天在医院和酒店间往返接送,哪怕只有一名医疗队员,也愿意等候到深夜。
为白衣战士守护后方,各界争当“后援团”
“组织有需要,我出差两个月,亲人保重,勿念。”驰援黄石前一天,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顾红艳匆匆在家庭群里留言。疫情暴发,她第一个向医院领导递交请战书,坚定地向“火线”逆行,但年迈的父母令她放心不下。
顾红艳的父亲去年春节期间查出直肠癌,做了造瘘手术,需要每隔1到2天换一次药,以前都是顾红艳负责。顾红艳出征后,南通六院普外科主任医师许留忠主动承担起上门换药的任务,“顾红艳在湖北奋战,她的父母也是我们的家人,我们一定替她照顾好。”
“陈大妈,新鲜的菜来了!”3月5日一早,几名“红马甲”来到启东市南阳镇元祥村一组的陈亚平家中,送上打包好的鳊鱼、海蜇、春笋等。陈亚平的儿媳占红霞是江苏对口黄石支援队队员。“儿媳去了湖北,上小学的孙子就送到了乡下,跟我们住在一起。”陈亚平说,“乡下不缺蔬菜,可孩子爱吃荤,我们抽不出空去买。每周一、周四都有志愿者送菜上门,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为白衣战士守护家人,南通各界争当“后援团”。市妇联携手人民银行南通中心支行等单位,送上暖心菜篮子、水果点心包、通讯服务包、教育咨询服务、安全防护包等“七项暖心服务”;共青团南通市委动员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围绕援鄂医疗队员家人生活需求,常态化开展代购、快递和送餐等多项服务,努力打消白衣战士后顾之忧……
虽然远隔千里,家乡依然是前线医疗队员的坚强后方。南通首批援鄂医疗队员出发后不久,传回信息:防护物资紧缺!通过快递寄了两批,都不知所踪。“寄不过去就送过去,无论如何,也要保障好一线医疗队员!”南通市委主要领导当场拍板。2月1日傍晚,一辆满载着急需物资的厢式卡车在暮色中紧急出发,4名公安干警跟车随行,星夜兼程10多个小时,直接将物资送到医疗队员驻地。
同心战“疫”,每一份力量都传递着必胜信念。据不完全统计,南通各界已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超亿元:中南集团捐款2300万元;文峰集团捐款2000万元;梦百合家居向抗疫一线的定点收治医院捐赠6000多套零压床垫,还有11000多套床垫在加紧生产中,总价值5200万元;精华制药捐款捐物200万元,并紧急复产已停产15年的磷酸氯喹……
春天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等到珞珈山上繁花竞放,黄鹤楼下游人如织,南通白衣战士们也会光荣凯旋!


来源:新华日报

南通医疗队驰援湖北









(1) 出发前的15个瞬间

(2) “有你们在,希望就在!

(3)  “你看,太阳出来了!

(4) 元宵节致敬,这场暂时的别离!

(5)0点命令,1小时集结,10小时出发,第3批,逆江驰援!

(6) 9名护士应征加入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湖北,祝凯旋!

(7)  致援黄石大冶医疗队,山水依稀,盼君归期!

(8)让党旗在抗疫前线高高飘扬!

(9) 江海白衣们,这份《援湖北医疗队武汉方言手册》请收好!

(10)武汉方舱,第三批医疗队今天上岗!

(11) 援大冶医疗队正式进驻当地医院开展工作

(12) 百名勇士湖北战“疫”图

(13) 南通疾控消杀专家紧急出征武汉

(14) 战地日记218

(15) 战地日记219

(16) 战地日记220

(17) 虽未识卿桃花面,阡陌从此多暖春

(18) 战地日记221

(19) 战地日记222

(20) 战地日记223

(21)带着550ml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援黄石第二批医疗队今凌晨出发

(22) 战地日记224

(23)重症病房里,南通护士与南通血浆的“不期而遇”

(24) 战地日记225

(25) 战地日记226

(26) 战地日记227

(27) 南通市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总支成立

(28) 兑现誓言,老将出征,南通3位“60后”医卫老兵结伴参加"湖北保卫战"

(29) 战地日记228

(30) 战地日记229

(31) 战地日记301

(32)献给逆行者的原创战“疫”短歌

(33)市卫健委慰问援湖北医疗队家属

(34) 战地日记302

(35) 抗疫主战场筑起“战斗堡垒”

(36) 战地日记303

(37)南通一院版抗疫MV《请相信》致敬白衣战士

(38)江苏省通报表扬战“疫”青年(第一批)

(39) 战地日记304

(40)三部门表彰全国卫健系统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41) 战地日记305

(42) 战地日记306

(43)这个春天,这本日志,弥足珍贵

(44)仲崇俊:将党的温暖带给每一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