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润舍」诞生记:一座民居脱胎换骨的始末 | 木构复兴

许天心 九樟学社 2019-07-04

文字:许天心

图片:许天心、润.建筑

责任编辑:树下小人




「润舍」是什么?


它是一座从结构家具全部由建筑师亲手设计打造的民居改造项目。现在,它是一间民宿,也是【建造学社】的基地。


在深入了解这场乡建活动的背后故事之前,先看几张润舍设计之初的效果图。









  前言  


说起我能有幸参与到前童润舍的施工过程,还是由于建筑师王灏在中国美术学院带了一届题为“传统木结构的改良与复兴”的本科毕业设计,我作为其中一名学生,在完成自己毕设的同时,参与了润舍木结构“叠梁束柱”柱式的文献研究、工艺改良和模型制作几个阶段,又在毕业后于润·建筑工作室实习三个月。其间正值润舍木结构施工,我因此被派去现场,担当木结构施工的交接工作。


2015年夏日,建筑师王灏接手前童润舍的时候,场地上已建起一座宁海地区标准的三合院木构民居。



厅堂原貌


二层原貌


王灏希望将这座普通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同时营造一定的公共性,成为开放的“古镇客厅”,来容纳村民、游客的休憩交谈,需要的时候也可成为承办村民活动、学术沙龙、社会展览的空间道场。而与普通的乡村民宿常采用的“结构不动,表皮装饰”不同,建筑师提出“偷梁换柱”的概念,将新研发的“叠梁束柱”,通过“偷、换”原有梁柱的方式,注入到传统民居之中,以骨骼之更新,促成整体气貌品质的提升。


此柱式,取浙闽廊桥的叠梁出挑意象为梁,结合宁波保国寺的瓜棱柱做法为柱,对美学与力学原理进行重新梳理和提炼,形成这组结构原型,包含了地下基础、柱础、柱身、柱与多向梁的交接、柱与楼板的交接、柱头与屋架的交接等多组关系,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结构单元。


宁波保国寺束柱(瓜棱柱)


叠梁束柱原型


中堂叠梁束柱(建成)


叠梁束柱,根据现场情况改动的柱式


东书房束柱(建成)


中堂(建成)


西餐堂(建成)


二层套房(建成)


“偷梁换柱”后,原本根据房子面宽逐一分隔的空间关系,由于落柱的减少(七根减至三根)和重新组织(横向对中一字排列),一改从前间隔、闭塞之格局,呈现出开放、连续的新体验。建筑师直指传统建筑体系中最为本质的木结构改良,试图为这个囿于传统的木构体系注入新的能量,这正是“木结构复兴”的开端。这场改良的尝试,实为探寻木构所能创造的源自东方的空间气质,实践传统空间营造与审美观念的现代化。

老结构平面

新结构平面


理念总是趋向完美的。建筑师王灏已在一篇文章中(见《时代建筑》2017年第五期)完整地描述了润舍的精巧构思,不需我在此赘述了,而本篇试图站在介于建筑师与工匠之间的位置——一名驻场建筑师的视角,呈现两者在乡建进程中的困境与独特价值,借以提供一条新的实践路径。


王灏到工地交接结构施工


  纪实与领悟  



2016年8月,我以润·建筑工作室驻场建筑师的身份,被派到前童古镇“润·舍”(当时叫前童客栈)的工地。驻场期间,我就住在古镇里一座离工地步行1分钟的客栈。10平米的标间,一张床堆满图纸和资料,另一张床用来睡觉,两床之间勉强挤下台式电脑和小马扎,这就是我驻场期间的临时办公室。


临时“办公室”


润舍项目因建筑师王灏的加入而备受当地政府的关照,配合施工的当地官员,我叫他小葛,三十出头,无论是镇上要大兴土木、还是小修小造,他都热心负责。年纪轻时就在政府部门工作,踏实肯干又虚心,自然受到全村人的喜爱。


润舍工地的大木活儿,四位木匠一老三壮,都是前童最精锐最有经验的几位。最老的木匠年近七旬,行事果断、脾气耿直,嘴里的香烟不停,手里的活儿却稳健利落,他是这次大木施工的灵魂人物,也是村里还健在的木匠师傅中最受敬仰的。其中一位壮年木匠是小葛的舅舅,我们习惯叫他葛师傅。他十六岁就拜师学工,三十多岁成为村里大木施工的领队,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纪(50岁),却再也没有像他的师父那样收过徒弟,因此仍是村里最年轻的一辈传统木匠。这样一位“年轻”有活力的木匠,习惯在周边县市走动,遇到新技术、新理念,能够积极理解和适应。这次润舍施工,需要处理新的木结构,自然是少不了他。其他两位壮年木匠都是常年跟着葛师傅一起干活儿,沉默寡言却能心领神会。


初到工地,我就在铺满木屑的桌面上摊开精心绘制的施工图,开始讲解“偷梁换柱”。工匠们自然地围拢过来,众人当中只我一人身穿上衣,皮肤白净,一看就是城里来的“设计师”。


第一次和木匠们对接设计构思


工匠们七嘴八舌,我急忙应答,没等我把设计思路说清,话题就集中在一个榫口的加工问题上,也有位木匠嘴里嘟囔施工顺序的不合理。我转念开始录音,剩下点头应答,尽量让工匠们表达意见。初到工地的第一天晚饭,和木匠师傅们一起下了馆子,然而并没有因为喝酒而感到放松,反到是瞬间激增的挑战让我有些茫然。


为了接下来的工作如期开始,我挣脱酒后的困意开始反复聆听下午工地上的那场“大论战”。印象中庞杂而琐碎的信息,却在回放录音时听起来逻辑清晰而各有侧重。录音中,木匠师傅们主要反映了几个问题,首当其冲的是:CAD平、立、剖施工图对于所有工匠开展工作有极大障碍。


一层平面施工图(过程)


其次,木结构榫卯设计因未充分考虑施工顺序,导致无效或不合理;再其次,木匠们不关心形式问题,只关心材料与工艺、施工与工序问题。除此之外,我透过工匠之间的对话(工匠对话使用宁海方言,我只能通过语气、表情变化感知一二),体察到他们对这个“新柱式设计”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和态度,甚至差点争吵起来。施工还未开始,便已出现设计师与木匠、不同年龄段的木匠之间剧烈的观念冲突。我开始意识到,如若忽略这些现实因素,只顾图面设计,接下来的工作将举步维艰,任何观念思想、试验改良也无从发生。


和老木匠、葛师傅现场讨论


老木匠之间沟通新柱式


翌日清晨,早已鸟鸣灌耳却是被运送木料的厂商老板一通电话吵醒。我抓出书包里的木料单,听老板依次核对十几种尺寸各异的木料,以备从杭州发货前最后确认。数十根木料不仅尺寸各异,木种也根据使用位置分为山樟、杉木、菠萝格、缅甸花梨四种,所以要尤其注意辨别。所幸无误,刚想睡个回笼觉,工地小葛又打来电话,说是早前下料加工的粉红色石条,恐怕尺寸设计上有缺陷,加工出来很容易磕碰破损。


新石条,玻璃砖墙基础


新柱础


驻场工作第一天,就是这样睡眼惺忪就赶去工地,节奏之快,由不得我细细品味、慢慢适应,所有事情扑面而来。那天上午,一场阵雨让古镇潮热难耐,运送的木料不巧赶上了这场雨停在途中。我趁等待间歇叫小葛召集所有工匠,再听我解释一次“偷梁换柱”。我站到一把矮凳上开始说话,现在回忆,语气还是非常诚恳和认真的。

“师傅们,我昨天刚到现场,很多工地情况事先不够了解,让各位师傅对润舍的设计感到费解甚至产生疑虑,我先给各位道个歉。昨晚我反复听了录音,琢磨各位师傅提的建议,确实需要我们设计师主动做出调整,有很多设计细节,比如木斗榫口的开法就没考虑到现场的加工条件和施工顺序。早晨小葛给我打电话,向我反映石料设计问题,我想了一下,确实是我对宁海当地的石材特性,是比较脆还是比较坚韧不够了解所致。各位师傅给我几天时间,我会把所有CAD施工图重新调整成三维的、直接标有数据的图纸,根据你们给我讲的施工顺序,调整图纸的绘制方式。


另外,这个“叠梁束柱”的新柱子,要替换几根老柱子,让新和旧有一个结合关系,这就是这个房子改造中最有特色的地方,也会是将来前童最有特色的房子。既然是一个新的木结构,就一定有很多挑战,因为没有人做过,这个房子能够最终实现,要靠老师傅们多年的经验智慧才能完成,我们这次拿来的施工方案,也只是一种设想和可能性,不是已经确定的,也不是拿来强求的,具体要怎样施工才安全可行,正是要我在驻场这段时间里和师傅们共同讨论、商量出来的。希望师傅们能有这个耐心和魄力。”


草图-对原始梁柱结构进行仔细研读,提出施工策略


草图-偷梁换柱施工思路


当我讲完这段话,我心里也没有多少底气,但那一刻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需要凝聚人心。无论是设计问题还是情绪问题,都非常真实地摆在我面前,我深知,这部分压力和挑战正是我作为驻场建筑师需要独立承担的,也清醒地意识到唯独站在驻场建筑师这个角色的时候,才有机会深入其间又保持一定距离地观察整件事情以及他们的现场反应。


木料进场


下午,运送的木料迟了三、四个小时才到工地。葛师傅看了看木料的截面,安排小工(小工指在工地负责搬运重物、拆墙打洞等非技术活的工人)把木料搬进院内。我留心问了一句葛师傅在看什么,他告诉我能从木材的截面颜色和开裂状态判断木料干湿,像这次运来的多半是新料,没有干透,加工过程中会随着水分挥发而变形,严重的还会扭曲或者不规则变形。我问那要怎么办,葛师傅说只能把榫口稍稍开大1mm-2mm留出富余,待木料干透,榫口就会收缩成正常大小。一位经验丰富的木匠,好像能从木头的外表,看透木头的内心,而木性与人性一样,也有阴晴冷暖的变化。


傍晚回到住处,我便开始重新绘制所有图纸,我开始像一个没学过建筑的普通人一样审视这些图纸,我刻意地消解专业的形式而强化了木匠的阅读习惯,保留图纸之间缜密的联系性,力争简单、直接和清楚。那些投影的平、立、剖图纸被我全部替换为三维的轴测图纸,在需要表达内部榫卯交接的地方画成半透明的效果,把那些藏在材料内部的关系全部表达出来。以前只有黑灰色淡线的“清雅”图纸,现在全部附上了真实材质和真实的颜色关系,方便木匠辨认,还在图纸周边用较大的字号标注了说明文字;另外还把所有数据都直接标在物体上面而不是图纸周边,取消了所有专业符号。

重新绘制的偷梁换柱施工示意图


重新绘制的叠梁木料加工图


重新绘制的柱础加工图



第一阶段(大约前五天)的驻场工作,就是在重绘图纸和观察工人施工的反复中度过的。最初问题最突出的“石柱础”设计,开始考虑到前童红石“硬和脆”的特点,增加了凹槽到边缘的距离,也取消了上窄下宽的收分细节,虽然只是厘米甚至毫米级的微调,但有效地降低了加工难度。事实上,那些最初纯粹考虑形式美感的任性细部,被逐一简化为更适合当地加工的,实用而简洁的细部。


另外又如叠梁之间的“木斗”,最初根据工业铣刀的加工经验,设计成了弧形凹槽,但在现场有限的设备条件下,木斗被重新设计成“王”字型。实际上,这些宽16cm的木斗,并不是被一个个加工出来的,现场木匠是将一根3m左右的方料统一开槽,再统一截成16cm的木斗。有了这样的观察在先,我对榫卯细部的再设计也就有了现实参照。


最初的木斗加工图,弧形凹槽无法在现场加工

修改版木斗加工图,适当加厚了边距


榫卯一凸一凹之间蕴藏了中国匠人丰富的经验与智慧。其设计不仅要考虑到省时省工、材料强度,还要在考量整体施工、组装顺序的情况下,易于让工人辨认和定位,提示工人组装方式。在这些满足的情况下使其美观、简洁,建筑语言上整体统一。真正体现设计精确性的地方,其实是在这样的反复中达成的。设计师执意的形式、形状,只有经历现场的再设计才算是进入了正轨。


驻场第六天开始,木料的加工才真正有序展开。我和工匠之间的沟通,似乎也因为买了草帽和拖鞋,配上一身穿脏的衣服而顺畅了很多。第二阶段大约持续了十天,期间有泥瓦匠粉刷后墙;有设备工人凿洞埋管;有错开时间安排了工人砌筑玻璃砖墙。我似乎也在多组工人交替施工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各工种的特点和每一个工人的秉性。这里一个重要的领悟是,不要和工人讨论形式问题,要直接和他讨论施工工艺。如果不得不解释形式问题,最好直接告诉他结果,就是最后想做成什么样子。这样的沟通方式,是完全有别于学校教学的,学院化的教学强调原理和过程,而现场工人的思维方式是非常直接而指向结果的,他只要知道怎么做(工艺)、用什么做(材料)即可。


另外就是工人的秉性,包括他们的脾气和工种自带的行事作风。如果仔细观察他们工作的状态,会发现泥瓦工对厚度、干湿和时间是非常敏感的,因为他们面对的材料主要是水泥,水泥的干湿厚薄和干燥时间会直接影响墙面效果,除此以外,他们还可以双臂丈量墙面,预估工时。又比如木匠,他们的厉害之处在于对木材弯曲干湿变化的灵活应对能力和以不变应万变的“尺度口诀”。成熟的尺度口诀可用来控制用料、间架进深、屋顶斜率甚至到每一处梁柱截面的尺寸关系。比如前童地区的雨水量,通常采用6.5分水或7分水的屋顶。“分水”是指屋顶两个直角边长度的比值,如“7分水”是指两个直角边的长边与短边(坡高)的比值为70%。无论宅院的进深、面宽大小为多少,分水是不变的,因此越大的宅子,屋顶越陡。另外,进深跨度会决定梁高,梁高与跨度的比值按当地口诀约为1:1,即4米的进深跨度需要40cm左右的梁高,等等不一而足。


将图纸内容,经过木匠经验梳理,重新放样在木板上


束柱开榫


另外木匠的独特能力还在于团队协作和分工。在润舍工地上,葛师傅负责划线,老木匠负责挖榫,其他两位木匠负责其他简单构件的挖榫工作。我在这些天的日常工作,便是调配各工种的工作顺序,并且把内容具体到上午和下午的各时段中,时间长了,也便慢慢掌握了说话的轻重、事情的缓急。


最后三天,施工进入最关键的步骤——偷梁换柱,十天左右的木料加工,只为最后精确的与原有结构组装起来。这些天小葛也盯在现场不敢走开,都为这最后时刻捏一把汗。偷梁和换柱都需要暂时借助木杆支撑屋顶的重量,又因为穿斗木构依靠梁柱交界处的雨伞销拉结各段梁,保险起见,我们还配置了钢板,专门辅助拉结各向梁的力量。横纵的力都得到支撑后,才真正敢锯掉四根金柱和三根栋柱,展开施工。


偷梁,安装支撑杆


这七根柱子几乎是原有结构中最重要的受力构件,也是传统意义上房屋的“顶梁柱”,锯掉这七根柱子,既是对结构受力的挑战,又是对传统观念的某种“触犯”。锯掉四根金柱的决定,曾一时遭到老木匠极大的反对和指责,可以说幸亏有葛师傅敢于突破传统的观念禁忌才成就了这“偷梁换柱”的创想。


偷梁,锯掉原有柱子


偷梁,锯掉后露出梁柱和雨伞销的关系


所有支撑杆就位后,木匠们开始小心翼翼的用滑轮抬升重达200斤的新梁,又缓慢地对准老木匠事先开好的榫口。可以想象,当一座传统的木结构老房子,其中一根梁柱发生朽坏或者虫蛀的时候,也就是像这样替换的,其开在两侧柱子上的榫口要一深一浅,以便新梁可以先从一边插入,再对准另一侧插接完成。在我们了解这一替换工艺之前,我们都不敢想象这样大胆的替换方式,还保守地在原柱两侧增加杆件以固定新梁。五根新的叠梁,就是这样依次地被有惊无险地安装上去。


到了最后两天,工匠们开始了最惊险的换柱工序。同样的还是先固定支撑杆,但其难度远远高于换梁。柱子需要与原木结构的二层梁高度、一二层楼板完成面高度,一层两向梁高度再和地面高度依次对齐,任何一个高度尺寸的误差都会导致整个木结构受力出现不均匀或出现倾斜,而且换柱机会只有一次。此时,所有的工人紧紧围绕在这一根新的束柱四周,上下楼层相互配合,喊着“劳动号子”,让各高度点位逐渐对准,场面十分震撼。


葛师傅最后确认梁柱交接的位置


束柱与叠梁精准对位


换住,拉紧四根柱,对准插入叠梁(二层)


换住,调整柱础高度,短梁对位(一层)


人们盖房子,自然需要很多人的协力,他们呼喊着劳动号子,一纵一纵地抬起框架,再将其连在一起。我想到台湾建筑师谢英俊的团队,在四川灾区组织村民协力造屋的场景——一种代表现代的、精确预制化的轻钢框架,伴随淳厚激昂的四川口音的劳动号子,像盖传统木结构房子一样被盖起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1325bwjh0a&width=500&height=375&auto=0
劳动号子与现代建造


这样的建造场景,如今就在眼前,它似乎打通了很多东西。那些学者们热烈争辩的传统与现代、工业与手工孰是孰非的议题在生动真实的劳作现场面前,更像是飘忽不定的概念游戏。当空间中三组束柱站立起来的那一刻,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来自木结构内部的巨大力量。木匠师傅一如往常的榫卯加工方式,创造出了脱胎于传统的现代性,而匠人们是支撑这个新时代木构的脊梁。我有幸见证了这一瞬间的历史。


根据叠梁束柱截面所做的润舍logo


新柱式仰视


新柱式替换后,老木匠终于露出笑容:)


中堂叠梁束柱


合影



  从房子到人居  



驻场时日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天,收获的经验却远远超出我在学校课程中所得的。真实的建造经历,突破了我对建筑学概念的理解,促使我直面材料与工艺现场、审视以往接受的建筑学教育,并在与工匠共同生活、工作的日常中,反思建筑师与木匠之于中国当下的身份角色,侥幸抵达“乡建”这一宏大课题。


本文所记述的,仅是一次乡建个案,却望能为更多介入中国乡建浪潮的群体,提供微薄的经验,以期建筑师能真正继承和改良传统建筑形式、结构系统和施工智慧,更重要的是借乡建的道路,持续思考中国广大的城市群体在当下的生活,和我们所期待的人居未来。设计师介入中国乡建的历史非常短暂,真正成为社会性话题几乎是近三五年的事情。短短三五年内,乡建模式已经历快速的更新迭代。他们中的大多数怀揣着极高的设计热情和熟练的技法来到乡村,然而基本上习惯性地缺失对中国乡村文化的审慎阅读和亲身体验,带着城市人对现代化生活的想象,将城市观念与城市模式粗暴的植入乡村的文脉。其中,极少人反思自身接受的设计教育,也极少人反思中国乡村的真实需求,因此出现了大批惯性设计。就在现在,面对已暴露的问题,急需提出优质方案,积极地改善目前乡建潮呈现的投机与粗暴,否则近30年在大城市发生的集体性破坏将不可避免地重新上演。


建筑师进入乡村首先要协调的就是与木匠的关系。在建筑师进入乡村之前,木匠才是村里的“建筑师”和建造者,而如今建筑师带着一套新的思维方式也跑到村子里盖房子,甚至要与木匠协作盖房子,问题就来了。我经常感慨,到底有哪些建筑师真正考虑过传统工匠之于现代建造的优势在哪里?能否扬长避短,借传统智慧把现代房子给盖起来,这是需要仔细地、真诚地面对的问题。


作为一个侧面,现代建筑师与传统工匠两者对“精确”的理解就不同。现代建筑师抱怨施工质量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曾有多少建筑师考虑过这类矛盾的本质原因呢?虽然传统工匠也有先天不足,比如面对材料与技术的更新,缺乏灵活应对和转化之策略,也普遍缺乏职业素养等,说到底那些整天抱怨施工质量的建筑师,还是把工匠当临时工人在用,就算一个技艺过人的匠人到你面前,他还是会抱怨他钢板焊不直、混凝土浇不干净。此事恐怕双方都难辞其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当下,更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建筑师和匠人这两种角色的真实困境与独特优势,更应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深刻地反思自身的方式方法,开辟一条新的实践道路。



前童清澈的水系,诠释了人与自然最和谐的关系


前童鸟瞰


驻场最后一晚,吃完饭和王灏老师在前童涓涓溪水边乘凉交谈,我只记得他说话的声音逐渐被水声盖过,听不太清了,但我至今非常感谢他,将我派驻到工地,让我经历一段改变我职业道路的,也或许是推动中国乡建二十天。 



关于润舍的视频记录:


以下视频由「光景」团队摄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539sa8ada&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以下视频由「一条」团队摄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530rhd8s6&width=500&height=375&auto=0


推荐阅读:


甘露寺 | 林泉尚在,宋风永诀


华严寺 | 巍然向紫穹


皖南五日:在稻子成熟的时节,追寻食物的脚步 |【食物的家】前线报告Ⅱ

路行千里,上山入海:[食物的家]来自前线的报告


沉默的木匠


江南园林志:南浔小莲庄|园亭记


明代私园青藤书屋|园亭记


不是园林,胜似园林: 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妙在哪?|园亭记


_ 完 _




由作者|许天心|图文供稿

九樟学社编辑部


|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 联系邮箱 |

jiuzhangsociety@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