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这个校园霸凌视频说开去,我们如何避免成为暴力的受害者

2016-12-19 深港书评

广见闻,开心智,乐人生。这里是《深港书评》。




今天我们的话题,源于最近一则令人沉重的视频

相信很多人已经在网上看过这个新闻:


12月16日下午,深圳龙华新区爱义学校初一学生小梁因曾举报对方收“保护费”,遭到包括同校及外校的多名初二、初三学生围殴,除了被踢头、狠踹外,还被迫下跪并自扇巴掌,打人者甚至将整个围殴过程拍下来并上传网络。


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m00222rb040

在这段时长为1分46秒的视频中,可以看见一共有十多名学生,小梁被围在其中,打人一方在围殴前有说有笑,还有一名学生负责拍摄。没过多久,一名学生让小梁看向前方,其从后方大力狠踹,一下即将小梁踹倒,随后四五名学生一拥而上,用脚或手殴打倒在地上的小梁。其间,视频中还能听到拍摄的同学说“挡着镜头了”之类的话。


在小编小时候,多啦A梦总会及时出现在大雄身边

在他受胖虎欺凌的时候,找出各种法宝替他出头

即使经常无效、失灵、故障百出,却令人倍感温暖

我们在这样的童话里长大,也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但是慢慢长大,很多时候却发现

与成长相伴的却还有很多无能为力的沉默、抗争

尤其当拳头、孤立,降临到自己或旁人的身上时

你应该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帮助弱小?

成为了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命题。

真希望校园这个原本最应纯粹干净的地方,

能够没有暴力和冷漠。



今天,顺着这个话题

我们将推荐一些有关暴力心理学及暴力文学的作品

让我们和身边所爱的人避免变成暴力的受害者



1.

《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美)兰德尔·柯林斯 著,刘冉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6月


首先,第一本推荐的书,来自于兰德尔·柯林斯的《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我们曾经推荐过一篇书评(戳这里查看文章)。


在受动作片电影和畅销惊悚小说影响而产生的流行误解中,在社会科学家的常规解释中,暴力往往与贫困、种族或意识形态仇恨、家族疾病等特定情况联系在一起。本书从微观社会学角度出发,借助视频录像、民族志调查,近距离研究暴力真正发生时的情况,引导读者进入真实而令人不安的人类冲突世界:从军队暴力、警察暴力、家庭暴力、校园欺凌、抢劫、运动暴力到武装冲突,进而揭示了暴力动力学,解释了为什么暴力通常会是对弱者的暴行、为何通常会在众人面前进行仪式性展览,或进行秘密恐怖袭击和谋杀;以及为什么少数人能够操控暴力;最后则提供了应对乃至消除暴力的方法。


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暴力案例的场景,从而为我们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理解和应对暴力提供了某种阐释和心理准备。


作者认为,受害者的种种反应,往往正是施暴者暴力节奏的节拍器,从情绪和动能上配合加速着施暴。因为,施暴者的心理动力一定程度也需要一种最基本的能量互动,他打出一拳,得到回应,然后就有了第二拳的更大动能。施暴者与受害者都会进入越来越投入的一场能量浸润。从一个现场内部的过程是如此,从一系列长期的现场来说也是如此,比如在家庭内部,当第一次暴力发生时如果受害者恰恰没有抵抗,则是配合了施暴者,那暴力就会演化成日常的家暴。在书中,有真实的典型案例。


从受害者顺从角色中脱离出来,往往就能让施暴的节奏被打断,这并不能一定阻断暴力,但至少可以让暴力变得不那么顺畅,也可以让受害者挽回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完整。


(殷罗毕)


暴力分为许多种。有些短促而偶然,如一记耳光;有些大型且计划周详,如一场战争。”


——兰德尔·柯林斯


民间普遍相信暴力中的情绪应该是愤怒,但事实上,愤怒大都只存在于暴力发生之前,而且大都是在受到控制的情境中,敌对个体彼此保持一段距离互相虚张声势。

——兰德尔·柯林斯




2.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美]斯蒂芬·平克 著,安雯 译

三辉图书 / 中信出版社

2015年7月



第二本推荐的书,恰好是2015“年度十大好书”之一(戳这里查看)。


在阅读了血腥的战争和令人毛骨悚然的罪行之后,我们经常掩卷发问:“世界会变成怎样?”但是我们很少问:“过去的世界究竟有多糟糕?”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斯蒂芬·平克在这本令人震撼的新著中告诉我们,过去的世界更加糟糕。与之前的任何时代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残酷和暴力更少,更加和平。事实上,我们正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和平的时代。


这里所指的暴力不仅是家庭内部、邻里之间,就连部族和国家之间的暴力行为也在减少。现在的人们死于暴力或是遭到他人暴力虐待的可能性比之前任何世纪都小。

 

平克预见到很多读者对此观点心存怀疑,所以他花了六个章节的篇幅深入阐述。这听起来是部难啃的大部头,但是对于那些想要理解人性的读者来说,书中所引材料非常引人入胜,而且平克知道如何适时用调侃和幽默来减轻阅读困难。


斯蒂芬·平克


平克在书中展示了上百幅图表和地图,佐以大量的数据资料,量化暴力减少的趋势:部落间战事的死亡率比20世纪的战争和大屠杀要高出9倍。中世纪欧洲的凶杀率比今天要高出30倍。奴隶制、残酷刑罚和滥用死刑曾经是人们生活中的常态,但如今被废除了;发达国家之间已经不再发生战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死亡也只是几十年前的一个零头;强奸、家暴、仇恨犯罪、严重骚乱、虐待儿童、虐待动物——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减少。 


如果人性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一切又是怎样发生的?是什么让人们停止儿童献祭,不再在晚餐的餐桌旁互相捅刀子,或者不再公开行刑,将犯人大卸八块来娱乐大众?是因为人们开始阅读小说、培养餐桌礼仪,开始敬畏警察或将精力转向发家致富?原子弹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摇滚乐要对20世纪60年代的犯罪高潮负责?堕胎合法化促成了犯罪率在90年的代回落?


平克认为,答案并非如此。解释暴力减少的关键在于理解将我们推向暴力的“心魔”以及将我们带离暴力的“善良天使”。政府组织、识字率、商业和都市的文明进程,让我们渐渐有能力控制我们的冲动,对他人怀有同情,宁愿讨价还价做交易而不是抢劫,我们也开始揭露那些毒害人心的意识形态,发挥理性的力量,抵御暴力的诱惑。


同时,本书也是一部人类心理进化史,开创性地运用了最前沿的心智理论研究人类历史,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剖析促发暴力的人类心理的内外因素。本书的结论必然会引起争论,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它将引导我们用全新的角度看人性、看历史、看世界,让我们深思人类社会的未来命运。


我们发现人性中有三种导致暴力的主要因素:收益(掠夺性攻击)、安全(先发制人的攻击)、荣誉(报复性攻击)。


——斯蒂芬·平克


心理学家理查德·特伦布莱(Richard Tremblay)衡量了一个人生命进程各个阶段的暴力水平。他证明,最暴力的阶段不是青少年,甚至不是青年,而是两岁,所谓“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s)的确所言不虚。一个刚刚学步的典型幼儿至少会踢踢打打,张嘴咬人,寻衅打架,身体攻击的频率随着年龄增长稳定地下降。特伦布莱说:“幼儿不会相互杀害,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让他们拿到刀枪。我们过去30年一直想回答的问题是,孩子是怎样学习攻击的。但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他们是怎样学习不去攻击的。”


——斯蒂芬·平克


人类的大部分暴力都是胆小鬼式的:打冷拳、欺负弱小、先发制人、凌晨偷袭、黑手党暗杀和打了就跑的驾车枪击。


——斯蒂芬·平克




3.

《青鸟》

(日)重松清 著, 叶蓉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11月


第三本推荐的书叫《青鸟》,这部反映现下校园霸凌现象,话题沉重的作品,却以象征幸福的“青鸟”为题。


作品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高中生野口在全班同学的欺凌以及班主任的漠视下留下遗书,但自杀未遂后与家人离开了这个小城市。这封遗书上写了班上三名罪魁祸首的名字,虽然媒体和学校并未公布这些名字,但人人自危的气氛一直笼罩在一班的每一个学生身上。新来的代班主任村内要求将野口的课座椅留在教室中,他每天和空座位打招呼,告诉学生:野口一直和你们在一起,逼迫学生时时刻刻直面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在自身良知的拷问下,学生放弃了逃避,真正意义上认识到了自己的错以及受欺凌者的痛。


这本书的同名影片《青鸟》由阿部宽、本乡奏多主演


相比村内老师的处理方式,自杀事件发生后,学校以写检讨书的方式让学生自我反省,可是大部分学生只是形式化地“检讨”,大部分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们内心自私和麻木到感受不到对方的痛苦。因此学校使用这种形式化反省方式是无效的,它并不是治疗学生内心冷漠的良方。


代班主任村内老师说话口吃,学生嘲笑他,甚至对听他说话感到不屑,但他的教育并不依赖语言。他让同学把野口的座位永远留在班级里,每天向空着的坐位道早安,每次给这个不存在的人分发资料,时刻提醒大家有一个人,因为全班的欺凌与死神擦肩,无论写多少封检讨书,都及不上良心的拷问更撼动人心。最后学生质问村内老师,是否为了惩罚他们,才一次次提醒野口的存在,村内老师说:人分很多种,有老师这样说话不流利的,也有野口这样开着玩笑才能说出真心话的,所以不要忘了他,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朋友,就会知道怎么做了。学生落泪了,同时也释然了。


如今,虐待、教育危机、贿赂等教育现象,已成为大众的焦点,而《青鸟》正是对当今教师的状态提出了质问。青鸟代表幸福,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寄居着一只青鸟,引导他们用心去唤醒自己的青鸟,这或许就是这本书试图告诉教师和家长的。




4.

《告白》

 [日]凑佳苗  著,丁世佳 译

哈尔滨出版社
2010年6月


第四本书,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这本书虽然讲的是校园里的故事,但是小编觉得作者想反映及探讨的问题远大于校园暴力的恃强凌弱,或者日本社会《少年法》对少年凶手的过度保护,更多的是在探讨人性。


森口是日本一所中学的教师,她经常将4岁的女儿爱美带到学校照看。一天,爱美被发现死在校游泳池内,全校哗然。痛失爱女的森口辞职。她没有向警方报案申请重新调查,而是在学生结业当天向全班同学告白,并宣告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原来,爱美并不是死于意外,而是学生的蓄意谋杀。面对老师冷酷疯狂的复仇,同学们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从爱美之死,引发一系列复仇,孩子们令人惊骇的无知,扭曲的心灵,变态的心理,触目惊心的死亡令人震撼。


同名电影《告白》剧照


整部作品中,森口老师无疑是最受争议的人物,她身兼母亲与教师,被害者与加害者,传道者与复仇者等多个对立矛盾的双重身份。每个人都是天使和恶魔的结合体,一旦恶魔的潘多拉盒被打开,后果见《告白》。 


为什么在有法可依的时代,还会有复仇的想法?我们总是在说孩子还太小,少不更事,所以制定了法律来保护他们,给他们机会来改过自新。但是年幼的无知可以成为犯罪的借口吗?法律不会惩罚无知少年,也无法解决悠口老师对渡边修渽和直树作为的恨意。失去了最爱孩子的她,近乎残酷的冷静,调查出凶手是谁,并用自己的方式也夺走凶手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爱。



而《告白》里那些“犯错”,甚至漠视他人生命的孩子,就是与生俱来的邪恶吗?他们要么缺乏亲情的呵护,要么缺乏朋友的认同。那些令人无法理解的想法,怪异极端的行为可能只是想得到些许关注,些许爱护。他们会去尝试很多新鲜事物,因为太幼稚,无法体会到生命的伟大与珍贵,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行为的毁坏性。因为处在了错误的境遇,无人照料它们,它们开始疯长,蔓延成灾。


引用知乎里的一句评论,“这场荒诞的闹剧或者说是悲剧,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个人的告白。但是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思考,都会觉得合情合理。”


这是一部引人思考的作品,每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生命本来就不平等,但是没有哪个生命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你是邪恶的,那我又何必提醒你只是个孩子。

——凑佳苗《告白》


有人本能觉得杀人是坏事吗?在这个信仰薄弱的国家里,大部分人因为从懂事开始就被灌输这种观念,所以才根深蒂固了不是吗?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残忍的犯罪者当然该被判处死刑。连这里面的矛盾都看不出来。

——凑佳苗《告白》


那个时候,我听到了,珍贵的东西,消失的声音。啪。

——凑佳苗《告白》


从今开始是你重生的第一步,开玩笑的。

——凑佳苗《告白》



5.

《学生托乐思的迷惘》

(奥地利)罗伯特·穆齐尔  著,罗炜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9月



第五本书是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的长篇小说《学生托乐思的迷惘》。


二十世纪初,崩溃前夜的奥匈帝国。某军事寄宿学校。托乐思,十六岁,出身奥匈帝国一个高官家庭,性格内向,喜欢沉思默想,青春期的性渴望以及得不到指引的求知欲使这个敏感多思的少年陷入了重重困惑。他在不知不觉中与年长一些的同学赖亭和白内贝走到了一起,充当他们以大欺小、仗强凌弱的狗头军师。


赖亭和白内贝发现了同学巴喜尼的偷窃行为,于是把他带到教学楼里的一个隐蔽的储藏室施以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托乐思从一开始就是参与者和见证人,他会不时地给赖亭和白内贝出些绝妙的点子,然后怀着既迷恋又反感的心态冷眼旁观这一切。不堪折磨的巴喜尼向他求救,托乐思一边表示拒绝和厌恶,一边却鬼使神差般和巴喜尼发生了肉体关系。


随着赖亭和白内贝对巴喜尼的折磨不断升级,托乐思决定和他们分道扬镳……


(简介摘自豆瓣)



托乐思枢密顾问夫人是一位年纪约莫四十岁的贵妇,她把自己的一双悲伤的、哭得有点发红的眼睛藏在她那厚厚的面纱之后。告别的时刻即将来临。她从现在开始又不得不很长时间撇下她惟一的孩子,让他和陌生人呆在一起,没有办法亲自保护守卫她的心肝宝贝,这让她感到难过极了。


因为这座小城远离首都,地处帝国东部,人烟稀少,田地龟裂。


托乐思夫人之所以不得不这样忍痛割爱,把自己的儿子放在如此遥远贫瘠的异乡,是因为这城里有一所著名的寄宿学校,自从上个世纪在这块由虔诚的信徒捐献的土地上建成以来,该校就一直被人们留在这荒郊野外,目的是为了让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避免受到大城市堕落风习的影响。


因为这个国家最上等人家的子弟都在这里接受训练,以便毕业之后进入大学深造或者进入军队或国家机构任职,无论是针对上述所有这些情况,还是就上流社会各个圈子中的交往而言,在位于W地的这所寄宿学校里长大成人都被认为是特别值得推荐的。


正是这一点促使身为父母的托乐思夫妇于四年前在他们的孩子野心勃勃的强烈坚持下让步,想办法找门路,让这所学校录取了他。


这个决定后来没有让他少流眼泪。因为几乎从学校大门在他身后不可挽回地关上的那一刻起,小托乐思就开始害起了严重的、剧烈的思乡病。无论是上课,在公园广阔繁茂的草地上玩耍游戏,还是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其他各种消遣,都无法抓住他的心;他几乎不参加这些活动。他看什么都像是隔着一层纱,他甚至连大白天都需要不懈地努力才勉强能抑制住哭泣的冲动;而到了晚上,他则始终是含着眼泪入睡。


他给家里写信,基本上是天天写,他也只活在这些家书里;他所做的其余的一切在他看来都只是虚无缥缈的、没有意义的事情,就如同表盘上面的那几根指针的无谓的停留。而在他写信的时候,他却能感到某种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在胸中涌动;如同一座沐浴在美妙阳光和斑斓色彩中的岛屿,他身上的某种东西开始脱离那每天冷漠包围他并令他窒息的灰色感受的汪洋大海向上升腾。而当他白天在玩耍或上课时想到他晚上将要写家信,他就会觉得他好像偷偷揣着一把挂在看不见的链子上的金钥匙,他会乘人看不见的时候用这把钥匙去开启那扇通往神奇花园的大门。


奇怪的是,他对父母的这种突然的、揪心的喜爱却是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某种不曾有过的、令人吃惊的新东西。这种喜爱是他以前不曾感受过的,他当时是心甘情愿地走进这所学校的,是的,当妈妈因为第一次离别而止不住泪流满面时,他甚至笑出声来,相反,这种思念只是到了后来,在他独自一人过了几天并且感到比较愉快之后,才突然而猛烈地袭上他的心头。


他把这看作是乡愁,是对自己父母的思念。事实上这却是某种不确定得多、成分也复杂得多的东西。因为这个“渴望的对象”,他父母的音容笑貌,其实根本就不再包含于这其中了。我指的是那种生动形象的、不纯粹是根据记忆的、而是感同身受的对一个所爱的人的回忆,这个回忆对所有的感官说话,被保存在所有的感官之中,以至于你如果感觉不到那另一个就默默地隐身在你的周围的话你就什么事也做不成。这种回忆不久就会像一个还将继续作片刻震颤的回音那样逐渐消失。


比如托乐思那时就再也不能够把他那“亲爱的、亲爱的父母”——他说这话时大都是自言自语——的音容笑貌变戏法似的变到自己的眼前。


如果他尝试这样做,那么一种无穷无尽的痛苦就会取而代之,在他的心中汹涌,这种痛苦的渴望责打着他,同时却又固执地紧抓住他不放,因为它的滚烫的烈焰既让他感到痛苦又让他感到欣喜若狂。这里,他对父母的这种想念于他而言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在自身之中制造着那种利己主义忍受的纯粹偶然的因素,而这种忍受叉把他关进它那肉欲的傲慢之中,就如同把他关进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教堂,而在这座小教堂里,上百枝火苗跳动的蜡烛和圣画上的上百只眼睛正在把袅袅香烟播撒到那些进行着自我鞭笞的人们的痛苦之上。


——选自罗伯特·穆齐尔《学生托乐思的迷惘》




编辑 | 罗婉



亲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点击文字获取相关内容


马洛伊·山多尔:最后的贵族 | 看《星球大战》前,先看江晓原的科幻电影指南 | 看完《星战7》不过瘾,你还要脑补这十种科幻小说 | 《神探夏洛克》,不止有卷福 | 她写情欲,只见美感,而无猥亵 | 《星战7》来袭,它的银河帝国由阿西莫夫造就 | 选择星辰大海、facebook之前,你得先种好土豆…… |黑泽明:与银幕面对面,就是与自己面对面 | 别怕被电影夺走了想象力,还有文学帮你 | 中日两国电影史的黑暗一角 | 科幻电影的火爆,是中国科幻小说的救赎吗? | 蒂姆.伯顿之所以成为蒂姆.伯顿,与他的孤独童年息息相关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合作,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